《日月重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日月重光- 第1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价值之大,无可估量!

    当前一些详细情况当然不好对两人说的太清楚,张昊主要摆出来的还是他即将提供的产品与技术。已经投入进来的有各种精良铁器、钢铁制品和木工机械,仅此两大类数百种产品的单月供货量就能达到几万两,并且随着两个基地的建成投产,这个数字将会迅扩充。在下一步的计划里,两个基地有限的精良人手将只作为核心原材料好机械组件的生产,产品加工逐步在南昌、建昌、吉安三府设立的分厂进行,如此既保证了人手的充足、产能的扩大,又保证了总部基地的安全,不容易被人找到根源。

    除此之外,不能宣之于口的兵器铠甲买卖也是大宗。当前朝廷并没有明令禁止民间武器经营。尤其对于官员和地方大势力带着兵器铠甲进出流转抓的不严,这不仅导致了民间武器买卖的猖狂,更导致了清军各地驻军私自到卖武器装备的事情生。

    张昊他们,便是钻这个空子,并且他的野心也大,下一步的大客户将朝着三藩使劲。

    纯净的大玻璃和镜子就不用说了,这东西基本上是有价无市,张昊所说的那种一人高的大银镜一面卖个千把两甚至几千两银子都有可能,便是一尺长的银镜也足以卖出几百两的好价钱,这东西只要搞出来,一百万两股本根本都不算什公纯碱的用处巨大,甚至根本都不用外卖,光是下游产业的消狂就够看的,这一点两家老字号商人都看的清清楚楚。除此之外,精良的工业制品名单张昊拉了数以百计,像制作精良的怀表啊,望远镜啊,这些东西也都是抢手货,根本不必担心销路,并且也都是暴利产品。至于计划中八字还没一撇的新农产品体系,包括玉米、土豆、地瓜、花生、辣板、西红柿等等一大堆这时代还没有真正开出其价值来的高产农作物,远期的利润几乎无边无沿。张昊这穿越者直接列出了从种植生产开始,到全部产品的加工利用,到进一步深加工成附加值高的商品,足足搞出来一整套可能影响到数以十万计人口的产业链!

    为了给这等商业帝国做个最简单的注脚。张昊先拿出马上就能投入的几个大型产品类型,诸如机械钢磨,可以建立米粉、面粉等加工厂,以江西遍地都是的水利资源,建立无数的水力加工厂再方便不过了,这年头能够提供精细的粉,那根本不愁卖的。再加上螺杆压榨设备,又可以衍生一个油类产业,而二者一旦形成规模,背地里顺势就能搞起来巨大的粮食转运囤积买卖。这一点萧家是老手,干起来顺手之极!

    等等等等。就凭这些东西,不只是柿造一个商业帝国,便是同时拉起一片的产业都是可能的,这一点,萧家和徐峰都看的非常清楚透彻!所以即便张昊现在拿不出现钱,他们也毫无怨言,反觉得自己赚了大便宜!作为资深买卖人,他们最清楚长久财路的巨大利益!

    这只是商业方面的一部分计划;第二步的重要计划,便是成立“震旦银号。”这时代的银号钱庄已经相当不少,但没有一家能南北通兑,也没有形成后世的各大商帮联合,基本上是一盘散沙的局面。这样的局面却正让张昊看出了其中的利益所在,并且为了自己的基业,这一块是必须要做的。

    要成立银号就要有足够大的资本,这一点三家眼下也都挪不出更大的资金,但张昊却一点都不愁。他提出的方案解决这问题非常简单,便是将旗下商号出售的各种产品。采取特许经营的形式,将那些摆明了有价无市的暴利产品,全部弄成了期货!

    他能够拿出来的产品中,很多都是这年头独一无二的买卖,或者说优中选优利润十足的产品,其中一些早已经打开了市场。张昊的计划,便是在接下来大量新产品上市的时候,对下级分销商采取竞价选拔的方式,收取特许经营费用,并要求其提供信誉保证金,这还是小钱,关键是一样,所有货物都将采取饥饿营销的手段,让他们预付款订货!

    很多东西,张昊根本不担心销路问题,数以百计的品类随便划拉划拉都可以弄到几十家甚至跟多的经销商。凭着江南水道的便利。辐射周围几省非常容易,只此一样,足可以汇鼻几十万上百万的现金流!凭着这么大的现金流,在这时代开一个巨大的银号,绰绰有余!

    而一旦钱号建立起来,随着分店出去的分号联合经营,各种各样的增值服务,将可以吸引到大量商家财主们的现今存入。这时代江南有钱人多的是,他们担心局势不稳不敢投入实体,但埋在家里长毛也不是个办法,存入一家实力雄厚的银号生利息,是个不错的法子,前提是,这家得有足够大的信誉和实力保障。而这一点,也正是张昊最不担心的。他手里有没拿出来的杀手饷,他不能白白败了方老和尚当师傅白白让这帮人利用,只要将这些影响巨大的江南士林兼富豪地主们的浮财挖出点来,聚沙成塔,那就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张昊其至还有更大胆的计划,便是吸引满清官场的钱财!这方面,后世的财神胡雪岩给大家做了一个最为经典的样板,只不过要做到这一点,现在只能想想而已,他能够凭借现在的关系网将江南几省划拉进来就足够看了!

    而实现了这两大步之后,第三步的“震旦镖局”就顺理成章!镖局是武装组织,这玩意清廷是极为敏感的,按照常理一般不可能准许设立,甚至会大力打压!但如果这件事是江南的富豪和官员们都支持的呢?那么这事情就比较容易办了!

    一直以来,满清对藏在民间的反对力量都非常头疼,却苦于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掉,一味的打压除了造成更多的血案和仇恨之外,没有太多的好处,收拢也收不上来。至少目前他们光顾着安抚农民开荒种地了,这玩意顾不上!张昊却有办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

第六十四章 暗度陈仓

    ,一系列的计划摆出来。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一个庞大的组织就成型了。性…生沉,这个组织将会占领江西的经济、社会乃至官场主导领域,往大里说,它可以辐射江南几个主要经济省份,一旦成长为大鳄,那么将直接影响整个清廷全国的经济!这,才是张昊的根本目的!

    如此庞大的计 涉及到的利益之大,两家加盟者当然看得出来,他们甚至都做好了将来被人分薄股份的准备。无他,一旦三步计划全部成功,他们面对的将是数以亿万计的财富,哪怕是百分之一的股份都几辈子花不完!他们甚至有点担心,将来真正做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时,会不会引得清廷心急眼热出手抢夺!不过反过来想想张昊手中的军事力量,起码箫拂衣大少爷是不怎么害怕因此而遭灾破产的!他很清楚那帮家伙究竟有多厉害!

    张昊与他们紧锣密鼓筹备商业航母的同时,邱和尚对“百花楼”的改造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原本单纯的青楼妓院将成为南昌最大的情报中心,并会在不久之后,借助商号提供的庞大现金流对外扩张,争取第一步先把江西境内的青楼产业一举囊括,建立一斤。庞大无比的集团!

    商定好操作细节后,张昊在南昌没有呆更长的时间,留下邱和尚和徐文俊继续商定方案,他自己则带着一半的护卫人员回返,途中经过建昌府时,他持着方中通写的荐书拜帖,以方以智关门弟子的身份前往拜见知府高天爵。

    建昌知府高天爵乃是方以智知交好友,方在建昌府活动了十几年,多方受到其照顾,二人之间感情那不是一般的好。本身高天爵是个酷爱书画技艺的典型文人,其子高其佩更是指头画的开山鼻祖,对于方以智这等江南屈一指的大才除了佩服还是佩服,所以一听张昊自报家门是好友弟子,当即热情的请进去招待,一点都不见外。

    张昊却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那封方中通的书信中就先写明白了,他这个关门弟子乃是方以智在山野闭关时收的,本身读书不多,肚子里面文采有限,但却是天生一副妙手,深得方氏格物穷理之学乃至百工技艺的精髓,甚至有点青出于蓝的意思云云,免了高太尊习惯性吟诗作对找麻烦的可能,那种场面,张昊自认为这辈子是指望不上了,索性当个粗人也罢!

    尽管如此,高天爵却一点都不敢小看,方某人的徒弟拿出一个来响当当的有料,不可欺之以方。果不其然,两个人交谈之中不用多久,张昊凭着自己的本事就将太尊大人忽悠的熏熏染陶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要忘了,他的本行可是做业务的,察言观色逢场作戏乃是基本功,这年头的读书人多少要点脸皮,夸人捧人都有个底线,张昊却压根没有那种概念,只要能把自己想做好关系的人捧舒坦了,怎么都行!

    一番详谈之下宾主尽欢,张昊先报出其来的目的,便是要在寿昌寺自己的“老家”为师父方以智建衣冠塔以为供奉,同时捐资若干扩建寺院。

    这一条高天爵自然乐得同意。本身张昊身份已无问题,为方以智建塔或者爪甲冢的又不是他一个,而寿昌寺本为建昌府最重要的禅林之一,更是赫赫有名的“曹洞宗”两**脉之一,在整个佛教禅宗之中地位显赫影响巨大!方以智本就是“曹洞宗”大德高僧,几方面加起来,他这个请求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其后,张昊又提出另外一个据说是师父“遗下”的重要提议,便是在建昌府内由官府出面正式提请朝廷,将前明以来封闭的广大山林重新开禁,准许流民、棚民有组织的进山开地,如此方式将那些原本是大麻烦的人都编入官户妥为管理,又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极大的促进了地方民治安定,可谓一举数得。

    高天爵对于此提议极为重视,经过一番深刻讨论之后,认为此议极为可行,再次感慨一番老友故去的惋惜之情,设宴款待张昊,流连半日方才离去。二十多天后,一封《请敕山林封禁纳流民及编棚入户折》从江西建昌出,到了北京紫禁城康熙皇帝的案头。

    康熙一看里面的内容顿时欣喜不已,可谓是瞌睡时来了个软枕头,却正解了他极为头痛的一个大问题!江西、淅江、福建、广东、湖广等这些地方,相当数量都是在山高林密的自然环境中,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地方藏匿有大量的流民不肯归附收拢,虽然经过了多次的清理,却仍旧不可断绝。

    尽管早在顺治年间朝廷就已经下令垦田归农,借此收拢民心,然这政策也主要是在江北那些打仗打空了人的地方比较好用;在江南,因为战卓波及不是多么的利害,对于当地原有的顽固势力影响不大,早已在明朝两百多年间形成的士伸、地主和佃农之间的关系网络牢不可破,根本没有多余的地供他们开垦。

    所以,流民和失地农民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而随着两次迁界禁海的影响,从沿海册二县诽往内地的人多矛外容身,不得不讲入山林当了标比 此也给地方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也给那些不死心的反叛者留下了不少的机会。前几咋,月的江西“中兴天军。之乱之所以能够搞那么大,妾要还是因为山里面不服王化的寨子流民太多!幸亏他们没有蔓延到江淅武夷山一代,否则那麻烦将会巨大无比!

    这封来自建昌府高天爵的奏折却提出来一个极为有效的解决办法,便是开放广袤无边的山地,准许流民和棚民进山开垦新地,以土地将他们拴在那里,将其重新编造户籍加强管理控制,如此可一举根除所有的麻烦!

    在乾清宫召集的朝议中,康熙将这封折子当众展示出来,待下面几位重臣粗粗浏览之后,带着一脸掩饰不住的愉悦欣然道:“列为臣工,这封奏折所言之法究竟是否可行?都说说看”。

    满朝大臣都不是傻子,只看他的表情和各自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反应,都知道这位皇帝陛下其实已经表示认可了,这事情关系到天下民生,户部尚书米思翰当仁不让,出头奏道:“皇上,奴才以为此时或可试行

    兵部尚:“奴才也以为此议可行!且不但可施行于江西一地,甚至其余省份皆有借鉴之处!若真能将流民、棚民一举收拢,则国泰民安,天下大定,治世指日可待!”

    两位重臣都表示了近乎完全的支持,康熙那张略有些黑的麻子脸上不由的神采飞扬,任是他再怎么少年老成,也难以完全掩住自己的心意。

    大学士索额图却皱着眉头沉吟道:“皇!这折子上说的开辟山林倒也轻易。可这开垦之后所种之物究竟如何,目前朝廷所知甚少!若是大量流民进入之后不能见成效,则不免要孽生新的麻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