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4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堵胤锡笑道。

    “那是一定的!”

    “到时候,正好有理由抓一批为这些奸商摇旗呐喊的学者们,给他们一些教训,让他们不识数,吃着民脂民膏,受着朝廷和民众的尊敬,却做奸商的走狗!”

    朱由校说后,就又问道:“我让你宣见的各地有名望的大儒们都来了没有。”

    “已经在路上了。”

    朱由校听后不答。

    ……

    虽说现在是罢市月的第一天。

    但繁华的商业街上依旧是商场店铺大开。

    甚至,还热火朝天的搞着促销活动,导致人流比往日不减反增。

    如约罢市的潘一庚看着这一幕,心里焦躁的很,也愤懑的很。

    “杜日章、莫立勋、盛鸿誉,你们这些狗日的,没带你们这样奸诈的,老子也真是的,怎么就信了你们的鬼话!”

    “我真是白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也白跟我父亲学了这么多年的买卖!”

    潘一庚说着就往外面望了一眼,一见到外面杜氏、莫氏的店里人来人往,就心痛如刀铰。

    不多时,他的管家潘六赶了回来。

    潘一庚忙问道:“掌柜们呢,都通知到了吗?”

    潘六一脸不安地道:“老爷,童掌柜、岳掌柜、彭掌柜这几位撑起我潘家产业的老掌柜都被盛家、莫家的人请去了!”

    潘一庚顿时就意识到了这里面问题的严重性。

    “姓盛的,你们这些混蛋,竟还挖我墙脚,我肏你们祖宗!”

    潘一庚怒吼了一声,急火攻心之下,竟直接晕了过去。

    待潘一庚醒来后,整个人一下子萎靡了不少,而没精打采起来。

    “老爷,这是刚到的《皇明报》。”

    好在这时候,潘六送来了报纸,潘一庚一眼瞅过去,就正巧瞅见了朝廷降准和减税的消息,不由得道:“皇恩浩荡,真正是皇恩浩荡啊!”

    “我老潘家是一直都是靠一点一点的生产工艺的改进在做生意的,没有做什么坑蒙拐骗的事,所以才显得利少财短,但现在无疑是个机会。”

    潘一庚说着就自言自语起来,且咬牙道:“姓盛的,还有姓杜的、姓莫的,你们不仁在先,就别怪我不义在后!”

    接着,潘一庚就精神抖擞起来,且吩咐道:“潘六,去叫黄包车,老爷我要去东厂反贪司!”

    ……

    “你说的是真的?”

    温州的东厂大珰印威国在听潘一庚说后,瞬间就激动地站了起来,如闻到鱼腥味的猫一样。

    毕竟杜日章、莫立勋这些人都是温州有名的大商贾。

    潘一庚则回道:“晚生岂敢哄骗大珰,大珰只需悄悄抓了杜日章的小舅子就是;这杜日章的小舅子就是负责和各大官员和学者联络的,他肯定握有杜日章行贿的证据;另外,就是城西清玉庵一位叫金善婆的道姑,此人是莫立勋的姘头,专替他出入各权贵名士子之家,行些不可告人之事。”

    “好!既然是你潘员外举报,我东厂就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理,不然就是对不起身上这份皇差!”

    印威国说后就立即点了自己属下最靠谱的官校去做这一件事。

    而最后,印威国的属下还真的因此从杜日章的小舅子和莫立勋的姘头这里,得到了杜日章和莫立勋等行贿官僚和学者,甚至操纵报刊造罢市声势等罪证。

    于是,没过几日,在杜日章正宴请原为潘一庚经营产业的李掌柜时,一对东厂官校就朝杜府赶了来。

    “东厂的人?”

    杜日章问着自己的侄子杜崇,颇为不安起来。

    “叔父,是真的,东厂的人!想必您是被人举报了,因为东厂已经抓了你那唱戏的小舅子,按理,没几个人知道他是你小舅子,除了上面那几位靠山以外。”

    杜崇说道。

    杜日章听后也明白过来,颇为郁闷地道:“是他们,肯定是他们,他们也忒卑鄙了些,自己不够聪明,干嘛这样落井下石!”

    ……

    “莫老兄,你可是够奸诈的的,明明说好了罢市月,你倒好,直接搞了个清仓大处理!”

    莫立勋和盛鸿誉这两位大商贾此时则正在一雅静幽深的秘密会所聚会,而盛鸿誉也在这时候,笑着说起了莫立勋。

    “彼此,彼此,你盛老弟还不是一样,潘家的那几位有能为的掌柜都怕被你挖空了吧。”

    莫立勋也不生气,也笑着回道。

    “只有一位因和杜日章有些关系,被杜日章请了去,不过,这潘一庚是够傻的,和其他几位同行一样,真的准备开始关店养老起来,哈哈哈!真是白继承了他潘家的基业!”

    盛鸿誉说着就笑起来。

    但这时候,潘一庚亲自带着一众东厂官校进来:“珰头,他们就是莫立勋和盛鸿誉!”

    说着,潘一庚就对着二人笑说道:“两位,老实些吧,你们的事发了!”

    莫立勋和盛鸿誉听后大惊,忙问道:“潘一庚,你干什么了?”

    “没干什么!是你们自己不干净,做了违法的事,所以,你们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用不着怪我!”

    潘一庚回后就冷笑起来。

    莫立勋和盛鸿誉岂有不明白的,也就还是在被东厂的人抓走后,大喊起来:“姓潘的,我肏你祖宗!你自己犯傻,要罢市,与我们什么相干!非要用这种法子害人!”

    潘一庚充耳不闻。

    而杜日章、莫立勋、盛鸿誉等在幕后操纵罢市的大商贾则因此皆被东厂抓了起来。

    ……

    “陛下,温州东厂来报,因查行贿案而查到了掀起罢市活动的幕后主使人!据报说,是其同行举报的。”

    没多久,堵胤锡向朱由校汇报了这一情况。

    朱由校听后笑了起来:“果然不出所料,让东厂那边仔细审问,凡与他们勾结在一起的官员学者,不论是谁,皆先抓了再说!”

    “是的!”

    堵胤锡点了点头,又禀道:“大儒们都来,陛下何时见他们?”

    “就今日下午吧。”

    朱由校回道。

    等到下午,阳光和煦,天启帝朱由校就在室外,一大银杏树下,面见了奉旨来见他的大儒们。

    “京师大学堂顾炎武见过陛下。”

    “中央大学堂黄宗羲见过陛下。”

    “京师师范大学堂王夫之见过陛下。”

    “对外教化学院唐甄见过陛下。”

    “大明皇家大学堂吕留良见过陛下。

    ……

    一众大儒因此向朱由校行起礼来。

 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儒下跪求放过(二合一)

    朱由校因此笑道:“都坐吧。”

    接着,朱由校就叹道:“皆是海内外名宿贤达啊!”

    “不敢当,陛下过誉了。”

    顾炎武等忙回了一句。

    “没什么不敢当的,你们的著作,朕都看了,这个时代有你们,是这个时代的荣幸。”

    朱由校说着就吩咐道:“上茶!”

    “谢陛下!”

    朱由校接着又说道:“虽然,你们有不少观点,与皇权集中相悖,但朕也不得不承认,你们说的也有各自的道理。且朕也早就说过,宣教上有章法,但治学上没有限制,所以,你们只要是从科学的角度,去阐述社会思想之理论,朕不会为难你们,还会支持你们。”

    “陛下胸襟,令吾等钦佩,能生于陛下的时代治学立言,是我等荣幸。”

    顾炎武回道。

    “没错,非臣谄谀,若非陛下,如今只怕依旧只是理学独尊,我等只会被视为异类怪人,只会同李卓吾一样!甚至臣的一些观点,只怕早就因为过激而被杀头了。”

    唐甄也跟着说道。

    而这二人明显都是明白人,也说的的确是事实。

    因为原本历史上的他们这些人在活着的时候,并不怎么显名,哪怕显名也不是好名声,因为他们所持观点或行为不被当时人所喜。

    如唐甄写的著作直接揭露了康熙盛世的真实一面,不被杀全家都算够幸运的了。

    朱由校因笑道:“若当今天子非汉家天子,自会如此。但朕毕竟不是,朕召你们来,你们可知道是为何事?”

    “陛下只要不让臣等为官就行。”

    吕留良这时候回了一句。

    而一旁的王夫之则因此尴尬的笑了笑,他如今已是礼部左侍郎,因去欧洲传播儒学而得以升官回中土,不过,他自觉做的也不是什么有违自己内心的事,毕竟是为了教化蛮夷,哪能说的是为了名利呢。

    朱由校则继续说道:“朕自然不是要你们为官,再说,除了传道的事,朕也不放心让你们做官呢,但朕的确是给你们要布置任务,提要求,才宣见你们的。”

    众大儒因此有些愕然。

    朱由校说道:“你们知道,大明已今非昔比,农耕为主的社会,已变成工业生产为主的社会;

    如果说,儒学所建立的一套伦理道德。是农耕文明评判善恶的标准的话;

    那商业文明呢,该以怎样的思想来作为商业文明的主流?使法有所依,生民能因此有新的信仰。”

    “近来所发生的事,想必你们也看见了,有富商想操纵国帑为己所用,乃至搜刮民财,行诈骗之术,为己牟利,更有不畏王法,不念同胞之情,只求利益,弄虚作假,乃至把手都伸到了军队!”

    “而且犯罪者,已不再是普通百姓,而多以有学识的人为主,甚至真的有学者开始制作成瘾毒药以图暴利,乃至有学者甘愿为他人喉舌,种种,不一而举,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你们这些大儒是时候,该在旧的伦理道德被摒弃之余,构建新的思想了,来使天下之民不沦落成为彻底的利己主义者。”

    朱由校说后,顾菼武等皆陷入了沉思。

    对于朱由校提到的这些,他们也注意到了,但说实话,这几十年来,大明发展速度太快,他们自己也迷茫的很。

    不过,最后,顾炎武等还是表示会遵从朱由校的旨意,为天下万民,认真求索出一条适应新文明的思想之路出来。

    而在朱由校见了这些大儒,要求他们为进入商业文明阶段的大明,创造出一套新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后,不久,他就收到了来自东厂印威国的奏报,言杜日章等已经招供,他们策划了这场只停留在报纸上的罢市活动,其中,作为名士的大儒韩菼表态支持罢市,也是受他们的指使。

    朱由校因此吩咐道:“命东厂以受贿罪逮捕韩菼,并将其罪公布于天下。”

    东厂印威国收到朱由校的旨意后就立即赶来了韩菼的园子。

    “韩菼呢?”

    但东厂印威国等却扑了个空,只见到韩菼的儿子韩大聪,也就询问起来。

    韩大聪回道:“家父已于三个月前云游去了。”

    “这老东西,溜的挺快!”

    印威国因此颇为失望地说了一句,就只能道:“向陛下上报。”

    “那就下海捕文书!朕倒不信,真有藩国因为他韩菼是大儒,就敢收留他!”

    朱由校在得到印威国的奏报后,则并没有选择就因此饶过韩菼。

    因为他可不想让那些没有风骨的学者以为收了钱做别人喉舌而误导天下人,给国家和民族造成麻烦,是不用负责任的。

    “我早就预料到杜日章那些商贾不靠谱,也知道那暴君,不会容忍我一个曾做过国子监祭酒的大儒,竟公然在报刊上,说:‘大明商业环境不够自由,而朝廷是在借机抢夺商人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且直言如今天下是生产者的天下,而非经营者天下,但皇帝乃至天下官员皆是经营者,但身为经营者,为政竟不保全经营者之尊严,无疑非如同天下人之奴!’之类的话,所以,在杜日章他们被抓之前,我的把柄被抓住之前,我就提前逃了出来。”

    韩菼的确早已提前逃到位于布达佩斯一带的高唐王国,且在这里见到了范光文和徐至觉两人,还说起话来。

    范光文听后道:“我们都有所耳闻!韩公的胆略,我们是佩服的!”

    “没错!”

    徐至觉也跟着点头附和,且道:“但韩公,高唐王国也不是你可以久居之地,当今天子,可以说是如秦之始皇,威加四海,我相信,他会很快就知道你在这里的。”

    “我知道!”

    “放心,我们不会在这里久留的,我打算是先逃去自由的英吉利,徐乾学的长子徐元敞给我来过一封密信,说我可以去投奔他!”

    韩菼说道。

    徐至觉听后点了点头,道:“可怜韩公这样的敢言之士,如今却落到四海逃亡的境地,唉!”

    “还不是怪那暴君!”

    范光文没好气地说道。

    韩菼则苦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