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后不久,朱慈灼就率领着明军渡过了维斯瓦河,且将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奥维茨基等人围了起来。
奥维茨基举起投降书,在朱慈灼来到他面前后,就阐述了自己投降的请求。
朱慈灼则因此接过了奥维茨基的投降书,且让锦衣卫把奥维茨基等人押了下去。
没多久,作为国王的奥维茨基就被关进了铁制的笼子里,由锦衣卫解往大明京师。
而奥维茨基在被押往大明京师的过程中,他看见,许多罗刹人正在东方人的指挥下,积极地为明军运着粮食、建造着道路,且一个个都满脸笑容。
“天啊,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他们能让这些罗刹人,为灭了他们的国家的人做事!”
奥维茨基因此很是不理解地在内心发出了疑问。
事实上,奥维茨基有此疑问也很正常。
毕竟现在的大明,严格上来讲,的确已经是踏进现代文明的国家。
数十年的平民教育与思想统一建设,让大明有了大量秉信天下大公、而当以生产者之利益为本之信仰的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构成了大明现在从基层到中央朝廷的统治体系。
使得大明中央朝廷有着强大的动员能力。
而不像以前那种,皇权不下乡,朝廷需要靠和地方豪绅合作,才能完成各类军事和政治任务。
哪怕是吞并不过数年的原罗刹国地区,如今都充斥了大量来自大明内地的兴明社读书人担任基层官吏,从而参与其分田分地和收税、动员工作。
而奥维茨基也就因此看见大量罗刹人主动地在东方人的指挥下,把自家生产出的粮食的一部分交到指定站点。
奥维茨基自问他的联邦国是做不到,在灭亡一个国家没多久后,就能让这个国家的人俯首帖耳地为自己运粮修路。
等奥维茨基被押到安西都护府,且看见这里已经开通的列车时,他就感到更加的惊讶:“我的上帝!他们为何这么聪明!竟然能让这么庞大的铁制怪物在两条铁制轨道上奔走。”
奥维茨基以为在看到铁路和火车后,就快要抵达明国的都城,而看到大明的皇帝。
但他没想到的是,这才只到明国核心区域的外部,离明国都城还有数千里远。
以致于,等他到了大明京师后,不由得感叹道:“自己的波兰立陶宛联邦与之相比,真正如蚂蚁与苍鹰相比!”
奥维茨基是彻底地服了气。
但他现在只好奇的是,这样庞大的帝国是如何经营起来的,为什么没有发生分裂,各地的人为何能接受一个君王的统治。
牛顿也在好奇这个问题。
他现在已经成为大明京师华夏大学堂对外教化学院的学员,与同被带到大明的其他自然科学领域的剑桥大学学者,一起在这里接受汉文学习。
这所学院是朱由校下旨让设立的,目的是对被抓来的西夷学者,和因投降或主动归顺的君王进行汉化教育。
奥维茨基自然也会被带来这里,如果他被宣判无罪的话。
……
“前线战报,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奥维茨基已投降,该国已被我大明吞并!另外据和国公奏报,负责去欧洲腹地开辟疆土的大明官兵已在奥地利、捷克、萨克森诸国境内,建立起多个大明统治区,并请朝廷尽快任命各类官员。”
朱由校这里从张同敞口中得知了波兰立陶宛联邦被大明覆灭的消息,并因此笑了起来,对张同敞说道:“倒是没想到,这个波兰立陶宛联邦怎么不禁打!”
“岂止是不禁打!整个欧洲腹地想必都没办法应对我大明帝国的扩张策略,用一颗印一杆枪再加上分田分地的政策,就能迅速在他后方自立为王,除非这些欧洲番国贵族能够放弃自己的家业收买农奴,否则,就无法是我大明的对手。”
张同敞因而笑回道。
“吏部这边得加紧任命各统治区的官员!”
“另外,这倒是个可以加速统一的法子,基层考核优秀的官吏不必等候实缺出现后再升官,先升为更高阶的候补官吏,然后派到莫斯科去,随时补充到地方,因伤或年龄退伍军官也先留着莫斯科,等候任命!”
“另外,三法司廷议一条议罪条例,凡犯相关罪之官吏百姓,若有胆识愿去万里之外,敌国后方,发动奴隶造反,而替大明开辟新疆域者,可以这种方式戴罪立功,若死在敌国,则所犯之罪不予追究;若在敌国后方真开辟出疆土,则算是立功,可被任命为当地官员;若叛投敌国,为敌国做事,则将来一旦被捉拿归案,则必旧罪新罪并罚,且从重处置!”
派小股精锐部队去敌国后方策反底层农奴,本就是朱由校给朱慈灼和周遇吉等下达谕示时所提到的想法。
如今,朱由校见这样的效果还不错,而为了加快统一进程,便想到汉人中犯罪之人,是否也可以能不杀就不杀,能不关就不关,而是以戴罪立功的方式派到全球各地去,为大明开辟疆土。
由朝廷开具允许开辟疆域且暂时替朝廷管理的文书,而让这些罪犯中的汉人也能发挥些价值。
“陛下,这样的话,怎么能才确定他们是真的愿意去开辟疆土呢,万一他们在被释放后匿藏起来怎么办?”
卢象升问道。
温体仁则在这时候说道:“不如让他们交保证之银!”
“朝廷也不用去管谁是不是真心要去开辟疆土来为自己赎罪的,直接规定,要想改为流放到海外敌国处为汉家开辟疆土、就得交多少钱,买改罚且开疆文书,有此文书和户部底案者,才可被改判为流放海外,有专门的执法舰船送去敌国后方,不同的罪刑,自然交的钱不一样!”
“这样的话,就算交钱改判者,没有去开辟疆土,朝廷也能靠买文书充实了国帑,如此倒也能用这增加的国帑组建更多的舰队,继续由以朝廷的名义去海外开疆辟土!”
“当然,如果平民百姓没有犯罪,而也想为朝廷开疆辟土的话,可以买与之类似的出海文书,只是出的钱要少许多,总有敢于去海外淘金的平民百姓,尤其是闽粤一带的。”
朱由校点首:“这是个法子,你们在廷议上议一议,拟出题本来,交朕御批,然后推行于天下。”
这样一来,大明算是在继允许权贵出海开辟疆土建国、主动分封宗室勋贵出海立藩国后第三次以朝廷的名义让人去海外开疆辟土,只是这次是允许平民这样做。
可见,为了把全球资源尽快的囊括到汉人手里,朱由校已是不停地降低对去海外建国之人身份地位的要求。
“陛下,以臣之见,将来我大明在海外要开辟新的统治区,而要策动当地百姓成为大明之民的话,还得考虑到语言风俗的问题,不如,把现在已吞并区域内,且已接受我大明兴明社理念的外夷平民中的有觉悟之人,选送到京师进行更全面的汉化培养,培养合格后,就让他们也去为大明开辟新的统治区,或者帮助我汉人在其聚居地开辟统治区。”
张同敞这时候建议道。
朱由校点头:“甚好!以后留学生的教育,就由接受外夷贵族阶层的留学生为主,变为选择培养外夷平民阶层的留学生为主!”
第七百四十五章 平民去海外开辟疆土
受朱由校和他的辅臣们这一决策的影响。
一年后,因斗殴而致人伤亡的吏员聂储等汉人罪犯,就因买了改判文书,且在受训几个月后,被大明在波罗的海设置的执法舰船,给送到了这里。
“这是你们的武器,以及其他必须之物,能不能在这里开辟出疆域来,就看你们自己。”
执法舰船的大明官员让人把给他配备的必须品给他们后,就下令舰船驶离了这里。
见执法舰船已离开,和聂储一起来这里的好友于能国不禁问道:“聂大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先抓个落单的人来,问问周围的情况,如果周围的村落没多少人,就先占村为王!”
聂储说着就开始把刺刀安在了枪口上,然后主动往前面走来。
哥得兰岛目前还是以地主和农奴为主,且人口不多。
历史上,这里到中世纪晚期时,也才十多个农户而已。
如今居住的人也不过数千人,且没有职业军队驻守,大多数散居状态,最多有几个乡村集市。
聂储在抓了一农奴询问后,也知道了这里的情况。
且在接下来,他就利用自己受训时学来的办法,先锁拿了附近一个村的地主,然后将其将其田地强行分给附近的农奴,且动员这些农奴随策动其他村的农奴。
没多久,聂储就在哥得兰岛策动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奴暴动,且也在这里立起了一面大明旗帜,还派人向朝廷报告情况。
像聂储这样的例子不少,许多外夷番国因此被搞得很是不安宁。
当然,这种一小股人去外夷藩国境内开辟疆土的行为,风险其实很高。
因为朝廷只卖改判文书与出海文书,对于其经营海外能否成功不闻不问,也不出钱出兵支持,甚至按照文书契约,这些人在海外开辟疆土成功后,要拿出相当部分利润给朝廷。
所以,也有冒险去海外各处开辟疆土的汉人被当地的土人杀死的情况。
当然,这些人大多数是犯罪的汉人,在国内大部分反正都是要被枪毙的。
朝廷和国内的民众自然也不在乎这些人的生死。
而且对于朝廷而言,这些人只要有一个能够成功,朝廷都是赚的。
朱由校和他的大明朝廷这样做,让全球的外番,尤其是欧洲诸国非常头疼。
“这些卑鄙的东方人为什么这样做,他们不来攻打我们的城堡,却发动农奴夺占我们在乡野的土地!”
奥地利公爵希尔克此时就恼怒地躲在布达佩斯城堡内,眼睁睁地看着明国人发动着这里的农奴,在他城堡外,分着他的田地,还操练他的农奴,去攻占其他贵族的庄园土地。
希尔克已经试过让自己的雇佣兵出城攻击过,但没有意外的是,出城野战,他们根本无法战胜明军和被训导后的农奴自卫队。
欧洲诸国都在发生这种情况,以致于欧洲变得比历史上的这一时期还要混乱。
欧洲各国贵族自然很想解决这一难题,但他们因为不是大一统的王国,很多都是以各个贵族自己建立的藩国什么的,即便有的同属于神圣罗马帝国,也不过是很多个诸侯国组成的松散政治联盟。
所以,欧洲各大君主对本国的动员能力很差。
甚至有的国家连常备军都没有,要打仗还得现找雇佣兵。
这让播撒兴明社理念、解救农奴、且趁机建立大明政权而建立属于大明的经济市场的明军小股部队,可以因此疯狂地在欧洲乡村建立独立据点,甚至力量越来越壮大。
让欧洲诸国绝望的是,大明还有大量正规军主力在继续往西进军,而没有因为进占到华沙而停止脚步。
一盘散沙的欧洲诸国如果是一个统一大王朝的话,或许还能利用地理纵深对抗明军,但他们并不是,也就在遇到明军的继续进军时,而感到特别恐慌。
不过,欧洲诸国还是竭力地应对着此事。
普罗士王国、西里西亚、瑞典王国、汉诺威选侯国、巴伐利亚选侯国、萨克森公国、奥地利王国(哈布斯堡王朝)、瑞士、威尼斯共和国、丹麦和挪威王国……
林林总总,大大小小,好些国家的使臣都齐聚到了维也纳,商量着怎么应对大明帝国的西进以及各国境内的农奴暴动。
“设立一个联盟吧,诸位,让我们暂时把信仰的争端、民族的矛盾以及商业上的矛盾都放下,我们需要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东方人的扩张!不然,我们就都要变成东方人的奴隶呀!他们实在是太可怕了,之前的罗刹国,现在才被灭的波兰立陶宛联邦,都是明证!”
奥地利的皇帝利奥波德六世很是慷慨激昂地对在场的各国君主倡议起来。
欧洲大陆诸国诸侯皆不得不表示同意,并愿意推利奥波德六世为首,组成联盟军对付大明帝国。
但因为欧洲大陆诸国内部组织结构太松散,所以,大明这边很快就通过收买的白人知道了欧洲大陆诸国设立联盟的消息。
甚至,大明还故意派出十万大军进军普鲁士,然后造出兵围普鲁士国重镇哥尼斯堡的现象。
欧洲联盟军便积极地赶往普鲁士。
但大明的统帅周遇吉却来了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他在等着欧洲联盟军赶往普鲁士时,却早已把三十万重兵集中在了华沙东边的波兹南,然后兵分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