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在重视贵族血统的欧洲,无疑是个很破例的行为,也说明查理二世很看重徐乾学。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大明强大的国际影响力,让每一个汉人都自带了贵族光环,哪怕是徐乾学这种已经选择背叛自己祖国的汉人。

    徐乾学自然对查理二世很感激,也很尽心地为查理二世做事。

    不过,查理二世在听徐乾学如此后心情却是非常失落,但也还是微微一笑道:“连纺纱的差距都这么大,难怪议会那边赞成禁止与明国通商!”

    徐乾学虽然也很不愿意看见,独断专行的天启皇帝,所统治的大明,在科技与工业上远远比自己喜欢的自由英格兰先进许多,但他不得不承认,明国的确在科技和工业的发达程度上碾压自己岳父的英格兰。

    “伯爵所言的机器,想必说的是蒸汽机,我们也从日本那边搞到了些来自明国的蒸汽水压机,我们也正在尝试仿造,或许将来能够赶上明国,这需要我们对自己的研究者给予极高的重视。”

    詹姆斯这时候说了起来。

    “若能仿造出来,及时告诉我,以后在自然科学上有重大的研究成果,本王会重重赏赐,像明国一样!”

    查理二世不禁说道。

    徐乾学听查理二世这么说,不由得道:“国王陛下,虽说技艺很重要,但不过是术而已,非为治国大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而若有术无道,则止于术!明国能有今日之强,其表面上是机器先进,技艺高深,然以在下看,不是如此。”

    查理二世听后颇为惊讶和好奇,问道:“是吗?”

    詹姆斯也是一样,他和查理二世这些西夷贵族都不敢在这个时代去质疑徐乾学的话。

    因为他们都亲眼看见过徐乾学出生长大的那个汉人国家有多么强大,以致于,他也像个小学生一样很谦虚地问道:“那么请问伯爵阁下,明国真正是什么原因才有的今日之强?”

    “是与其皇帝本人有关?”

    查理二世问道。

    徐乾学忙否认道:“与此独夫无关!他可以说是阻碍了让明国进一步变强!”

    接着,徐乾学就用自己的一套说辞来训导这些西夷贵族,说道:“明国能有今日之强,在于华夏数千年来一直恪守周礼仁道,伦理有序,为君者需以仁政治国,而礼贤士、宽刑罚、轻徭薄赋,不与民夺利,如此才能使天下之财,藏富于民,而民富则国强也!”

    “虽然在下不喜欢明国皇帝朱由校,但也不得不承认,他也受了仁道之影响,而直接免了天下徭役和田赋,这才是导致明国有今日强盛的本因!机器之利则不过是其强大的末技而已,或者说,是其民富而产生更大需求后所必然出现的产物。”

    徐乾学到底是在大明新教育体系下受过几年教育的人,所以也是能够将儒家思想和大明新教育所展现的民本思想融会贯通一下的,毕竟他在大明可是举人出身,历史上还在清朝的科举考试中高中,位列前茅,才智还是很好的。

    历史上一直被英国议会压制的查理二世听后就无法挑出他话语中的毛病来,且很欣赏地看了自己这个女婿一眼。

    倒是历史上继承查理二世王位和英国议会不和的约克公爵微微拧眉,他总觉得徐乾学所言似乎有道理,但似乎又没有说到点子上,也就问道:“一味轻徭薄赋只怕也会不利于帝国强盛吧?”

    “这个,得尽量轻徭薄赋,不与民争利!孟子曰: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民富也,自然就能使帝国强盛!”

    徐乾学继续说道。

    当然,徐乾学也不是没有私心,查理二世在封他伯爵的同时,也给他赐予了土地,他现在在英格兰也算是有产者,自然希望少缴点税。

    查理二世倒是听不出毛病,且很是赞同道:“很有道理!这东方之儒学,的确是治世之正道!很该发扬,以后,你还得给本王仔细讲讲这儒家经学。”

    “小婿领命!”

    徐乾学回了一句。

    詹姆斯瞅了自己兄长一眼,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道:“伯爵,我好奇的是,明国的皇帝朱由校为何在执政之初,还要让官绅一体纳粮?难道这轻徭薄赋四字的背后还有更待细究的道理,或者说,东方之学的本质并不是简单的以民为本,而是天下为公?”

    徐乾学发现约克公爵詹姆斯没有自己岳父那么好忽悠,不由得忙道:“叔叔,你有所不知,这明国皇帝朱由校虽说后来常行善政利民,但在其执政初期常行恶政害民,这官绅一体纳粮就为其初期所行的恶政!不过,这明国皇帝并未完全更改过来,且如今野心膨胀,在一群佞臣的附和下,疯狂往外扩张,四处用兵,而不计民生之艰难,不肯继续让利于民,可以说,又坏了起来,而这次,受其恶政影响的就将是全球之贵族!”

    徐乾学说着又道:“我英格兰要想强盛起来,超越明国,成为新的日不落帝国!就得行仁政,将来必会天下咸服!而明国因其野心膨胀,全球用兵,必将步入衰退,而迟早为我大英赶超也!”

    徐乾学这番话说的查理二世很是上头。

 第七百二十四章 英国国王受儒学影响

    查理二世因此道:“你说的很好!我们应该这么做!”

    他是真的愿意相信自己的大英能赶超明国,成为地球新的霸主!

    约克公爵詹姆斯倒是将信将疑,微微笑了笑。

    “现在大陆诸国都在像东方明国学习取经,派遣留学生,国王陛下,我觉得我们也应该试着彻底的打开国门,与明国通商,向明国派遣留学生,以便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明国。”

    詹姆斯这时候建议道。

    “不妥!”

    徐乾学急忙反对起来,道:“如果与明国通商,我们的市场会被明国彻底占据,我们的商品将会滞销,到时候必有民变!何况,明国一贯善于用策动庶民造反,一旦如此,则我大英帝国的那些因圈地而失去田地的农民必然因此变成乱民,如此,则我大英帝国亡国有日!”

    查理二世听后甚觉有理,也就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等我大英在科技和工业上足够与明国媲美时,再与明国通商也不迟。”

    詹姆斯倒也不好再说什么。

    “现在我们去枪械厂!虽然,乾学说的很对,大英要想如明国一样强盛,得行仁政,引进东方儒学,讲周礼,但这器械之利也不能不重视。”

    查理二世这时候抬脚往离纺纱厂不远的王室直营的枪械厂走了去。

    “是!不过,儒学最为正宗者当为理学,尤以朱子之学最为上乘,堪称三味……”

    而徐乾学则趁此在一路上用自己早已熟练掌握的英文给查理二世继续灌输起程朱理学来。

    查理二世也并不厌烦,对于一个世俗的君王,他很愿意接受这种强调忠孝强调等级的学问,甚至还觉得是自己大英最缺乏的思想,何况因为大明强大的国力,让他主观上就因为程朱理学来自东方而对其另眼相看。

    “我们试着仿造出了倭国那边传来的线膛枪,甚至膛线可以拉得比他们更好,但是很费力,而且这种枪对枪管要求很高,以致于造成整支枪造价很高,且制造时间也比燧发枪要花不少,我们也不知道明国是怎么实现让倭国人人都列装此枪的。”

    负责枪械制造的赫杰明对查理二世禀报起来。

    查理二世则看向徐乾学:“你知道吗?”

    “想必是冶炼技术不同,估计明国那边是能炼出更好的钢来,且效率也更高。”

    徐乾学说道。

    他不得不承认,随着蒸汽机出现后表现出的可怕生产力,全世界的人都已没办法再轻视自然科学。

    以致于他这个儒士也不得不转变态度,而在大明认真学了些自然科学知识在肚子里。

    “伯爵说的有理,我们也在尝试着改进自己的冶炼工艺,虽说进步了一些,但还是没法实现把线膛枪的造价大幅度降下来。”

    赫杰明这时候则回了一句。

    “此事不宜操之过急,这就跟做学问一样,要水到渠成才行。”

    徐乾学这时候又说了一句。

    众人都跟着点了点头。

    而查理二世则有些急于求成,也就对徐乾学问道:“这得花多少时间才能水到渠成,十年内能超过明国,至少打败倭国和朝鲜吗,还是说要一代人的时间?”

    “如国王陛下施仁政,或许可以事半功倍,小婿早就说过,行仁政是道,而提高技艺不过是术,是末技,是奇技淫巧,属于锦上添花,非治国根本!只要您肯行仁政,礼贤下士,这些自然就能水到渠成,譬如这冶炼钢铁,如若明国熟知冶炼技艺的精深大匠,知道您礼贤下士,仁恕爱民,必然肯投至您麾下!做您的臣僚!”

    徐乾学这时候继续借此机会鼓吹自己的儒学思想。

    查理二世听后灵机一动,问:“你的意思是若本王行此仁道,派人去收买明国的大匠的话,就能很容易收买成功。”

    “正是此理!”

    徐乾学回道。

    查理二世点头:“好!本王就做一个你所说的仁主!你来负责想办法收买几个明国大匠来我大英的事,一则是用你在明国的关系,二则你也向他们说说本王欲行仁政的志向。”

    “遵命!”

    徐乾学回道。

    ……

    “以前历任君王,治国只求安民安社稷,既民众不做哀哀饿殍,便可适社稷长治久安,朕很不以为然,人之欲是在不断增加,饱暖思0淫0欲,治国者得随着百姓需求的增加而使朝廷能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其次,这天下安宁的越久,这人口就增加的越多,总不能只让前人吃饱,不管后人饿不饿,所以,治国者还得随着百姓数量的增加而使朝廷能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

    “而朝廷增加资源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把别国的资源拿过来,以他人之水灌自己之田;一个是发展科技,使今日一亩之产胜于昨日!前者是术,后者是道,资源总有夺尽或不能夺之时,而这科技可是无止尽的,所以是治国之本。”

    在同一个时空下的大明京师。

    朱由校正在政事堂对自己的大臣们表达着他对科技研发的重视。

    “陛下说的是,不过,这里面就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有重大科技贡献的学究,当起犯了罪,甚至是十恶不赦之罪时,该如何处置,当不当也处以必死之刑,进而因此对科技之发展造成影响?”

    温体仁这时候突然问了一句。

    然后,温体仁看向其他辅臣:“这个我们必须重视!眼下在平定倭国、朝鲜、安南的事件中,已经查到了好几起有外夷收买我大明科研之学究而盗取得的一些未经过朝廷允许对外透露的技艺和知识,虽说还都不是很要紧的绝密性技艺和知识!但这个现象也在提醒我们,必须防备这一点,尤其是我大明科研之学究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这个似乎如果处死,倒是对整个国家和人类是一种损失,毕竟其在科技上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而陛下早已有谕示在先,执政者当以华夏利益至上,而后虑天下,如今无论是从华夏而言,还是从天下而言,似乎科学家都不当处死,哪怕犯了十恶不赦之罪!”

    张同敞这时候说道。

    “难道就因为其自身对于华夏对于天下价值之重要而优待?这样的话,置皇纲国法于何地?!没有张屠夫,就持带毛猪吗,臣认为不妥!”

    卢象升则反对了起来。

 第七百二十五章 变法图强与路易十四落水(二合一)

    “有重大科技贡献,自然算是立功,但是皇纲国法也的确不容亵渎,干脆这样,以后若真遇见有立功表现的学究犯十恶不赦之罪,须予以处死之时,帝王可以下特赦令,赦免其死刑,但不是赦免其罪,而只是改其死刑为终身监禁,令其戴着镣铐和在监视的环境下做科研,但是要不要限制一下特赦令的使用,以避免后世之君滥用特赦令,就让咨议院议一议,另外,可不可以有特赦令存在,也让咨议院议一议。”

    朱由校谕示道。

    “是!”

    温体仁回了一句,就又道:“虽说朝廷一直在对外扩张,但因为疆域甚广,用兵之处过多,所以在一些局部地方的扩张速度还赶不上我大明宗室勋贵所立的藩国,鲁王朱以海已扩张至亚马孙河北岸,快要独霸南美,信王则已完全吞并婆罗洲!”

    说到这里,温体仁就问着朱由校道:“陛下,您看,要不要限制一下我大明直属藩国的扩张,以免将来威胁朝廷?”

    朱由校回道:“先不必,他们兵力和人口有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