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他见沈宣文等人还算识趣,倒也放下了要武力收权的心,便先带着直属警卫和属僚先下船登岸。

    “藩国小臣沈宣文率一众文武叩见上官。”

    沈宣文则在徐汧来了后,磕头行了一礼。

    “起来吧。”

    徐汧回了一句。

    待沈宣文起身后,徐汧才开始对他说道:“你很好!没有选择负隅顽抗,本官会记上你这一功的。”

    “多谢上官。”

    沈宣文回了一句。

    而接着,徐汧就又看着眼前跟着沈宣文一起来的朝鲜官员士绅,问沈宣文:“这些官绅中,哪些本来就是明国汉人?”

    因为这个时代,朝鲜汉化程度很高之故,单从服装外貌上,已很难分清谁是汉人谁是朝鲜人,所以,徐汧才有此一问。

    沈宣文听后还是有些失落的。

    他不得不承认明国到底还是更愿意重视纯正的汉人。

    像他这种哪怕已经汉化到和汉人几乎无差别,甚至因为留学大明南都甚久的缘故,连口音都是南都口音的他,也无法与真正的汉人相提并论。

    沈宣文如此想后,就忙指了一下马轩等人:“单名一个轩字的马巡按使便是汉人,还有……”

    沈宣文一一给徐汧指了起来。

    马轩见徐汧让沈宣文指出真正的汉人,以为他是要将汉人和汉化夷人区别对待,且他也知道,明国也的确是更尊重汉人,也就有了些底气,而站了出来,为发泄心中的愤懑,而直接质问起徐汧来:

    “敢问徐制台,彼国何以如此不守王道,竟擅灭藩国,而如今又无故要夺本赐予藩国之地,如此为政,其信在何处?!”

    徐汧回道:“谁说是擅灭和无故夺之?皆因其国统御者无德无道,下不能安民,上又不能约束豪强,吾皇不忍见其国内生灵涂炭、百业萧条,故广施皇恩,兴王师以救之!”

    “荒唐!”

    马轩大声回了一句,且道:“此乃我藩国内政,与彼国何干!且吾王仁德笃孝,并无大罪,你们这样说,纯粹是污蔑!”

    徐汧倒没想和这突然挑头大放厥词的马轩多言,只问道:“你真是汉人?”

    “自然是!”

    马轩回道。

    徐汧听后又问:“可有大明或我大明直属藩国的户本或者身份牌?”

    徐汧所说户本就是后世所谓的户口本,身份牌就是后世的身份证。

    马轩笑回道:“老夫早已不是明国之民,何来此物!”

    “那看来是叛国之汉人!并非侨居于此。”

    徐汧听后就突然拉下脸来,喝道:“拿下!包括该地所有汉人官吏,凡没有大明或我大明直属藩国的户本或者身份牌为证的,皆拿下!”

    “是!”

    马轩因此慌张起来,心道:“原来不是要优待自己这些人的?”

    马轩一时不由得忙道:“等等,我们有族谱为证!”

    “抄了他们的家,将他们的族谱皆呈上来,正好作为判他们叛国的罪证之一。”

    徐汧说道。

    马轩听后更加惊愕。

    “叛国?”

    “我汉人就必须效忠自己的出身之国吗?!”

    “这是谁规定的。”

    “昔日苏秦可是能挂六国相印的。”

    “饶是唐时也会用胡人为将的。”

    “缘何大明皇帝胸襟就如此狭小?!”

    马轩这时候问道。

    徐汧冷笑道:“大明是大明,前朝是前朝,再说,本朝也不排斥外夷中有才干者入仕本朝,但本朝子民若私自另投他国且为官,就是叛国!”

    “我不服!”

    马轩大喊了一声,接着又喊道:“我真的不服!凭什么!”

    徐汧直接给了他一巴掌:“闭嘴!再喊,给你加一条对陛下大不敬的欺君之罪!”

    马轩这才闭住了嘴。

    徐汧这时候则继续说道:“当初,陛下不惜耗费国帑、调动大军,驱赶外夷,而解救尔等,使尔等不致于被外夷屠戮,然尔等却不念君恩,更不把华夏放在心上,因为在我华夏不能奴役他人,而就叛投他国,给他人点头哈腰,做忠犬,为的是能够奴役当地百姓!你们既然不认同大明,大明也自然不能认同你们,你们已被开除汉籍,接下来只会受到严惩!”

    马轩听后脸色很是难看,忍着脸上火烧之感,说道:“谁愿意当和庶民一样规格的人!是你们自己让大明变了,我们才变的!”

    “还是不知悔改!果然是骨子里就只想为人上人的,没有半丝要遵从圣贤书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真是白读了书,可惜,你们不是真正的强者,那就只能服从真正的强者所喜欢的规矩。”

    徐汧说道。

    ……

    接下来,马轩等便被押往大明京师。

    而在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一带的朝鲜和倭国的殖民地,接下来皆先后被大明吞并,或设为直辖地,或封给宗室。

    至于那些叛投的汉人也都如马轩一样被押往京师。

    大明本土的大多数民众对这些叛投他国者没什么好感。

    毕竟大明的百姓如今的受教育程度都很高,在普及教育后,所以,大多数百姓都清楚,像马轩这些士大夫为何会去他国入仕。

    马轩等在去京师途中也就遭到了百姓们辱骂。

    甚至进了监牢后都还被犯了其他罪的囚犯殴打。

    主要是因为这些年,国家与民族观念太深入人心,饶是犯其他罪的囚犯,也开始觉得人不能无耻到叛国。

    朱由校一直在以华夏利益至上的理念在做事。

    不只是为了个人权位而去他国为官的士子被治以叛国罪,对冒犯大明的外番,也会予以治罪。

    罗刹国沙皇阿列克谢因为犯了入侵罪、大逆不道之罪也被朱由校下旨凌迟。

    所谓入侵罪自然是阿列克谢昔日派大军二十多万入侵大明的事。

    大逆不道则是因为在大明看来,阿列克谢这个君王没有得到明廷承认,自然是不合法的,所以属于自立为帝,也就算是大逆不道。

    朝鲜新国王李栯也因大逆不道之罪被朱由校下旨处以磔刑。

    因而,这两人倒也在刑场上见到了彼此。

    两人都没想到各自作为外夷贵族,都会在大明被处决。

    这些年,大明的确常会处决一些外番元首。

    印度莫卧儿帝国的沙贾汗也在这之前被以极刑。

    还有缅甸的国王也被处决。

    大明每举行一次献俘仪式,就得杀一批罪大恶极的外番君臣贵族。

    不过,因为这些年对外战绩太多,朱由校对于参与献俘仪式都已经没什么新鲜感。

    大臣们也都司空见惯,写这种庆贺皇帝伟大武功的表文也都写腻了。

    “眼下除了美洲,就是西南、西域、非洲、欧罗巴这几处地方,还是蛮夷聚居之地,对了,乌斯藏也不知派去的兵马已进军至何处,可有翻过那里的绵延雪山,抵达到印度省?”

    这一天。

    在政事堂的朱由校在得知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之间所有区域皆已归汉家所有后,也就对自己的辅臣们说起了还未吞并的一些的地方。

    朱由校这样说,自然是意思很明确,他很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看见大明真正一统全球的一天。

    “负责进军乌斯藏的定西大将军杨展来报,乌斯藏方面并不欢迎我大明王师入藏,还扩招僧兵企图阻止我们进军,另外,乌斯藏方面还意图勾结川西土司,以更好的阻止我大明进军乌斯藏。”

    孙传庭已因年迈而致仕,而递补入政事堂的辅臣则也是天子近卫出身的张同敞。

    此时,向朱由校汇报进军乌斯藏情况的便是张同敞。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自朕要求对西南土司进行强行推恩后,西南各地土司已都只是小土司,且广西、云贵和川东、湘西这些地方的改土归流也进行的差不多,如今也就川西这些气候恶劣之地,还留存一些土司,但想必他们也不会掀起多大的浪来,如果他们真要勾结乌斯藏,阻止我大军进藏,告诉杨展,让他顺路消灭!”

    朱由校很受霸气地说后,就又问道:“我大明如此高歌猛进,战旗甚至都已飘扬在波罗的海沿岸,西域和欧罗巴的各国想必已是惶恐不安,尤其是欧罗巴一带的番国,他们可不是一群坐以待毙的家伙,朕听说那个法兰西的路易十四就很有雄心!只怕会有所动作,锦衣卫可调查到什么没有?”

    吴孟明这时候站出来回道:“启禀皇爷,欧罗巴和西域不比罗刹国,罗刹国有大量蒙古人,所以,我锦衣卫还能蒙混成当地牧民,而探知相关消息,但欧罗巴和西域一带皆是白夷,所以,锦衣卫除了以客商的形式打探消息外,很难长久地待在当地,另外,也因为近些年来,我大明国威已至西洋,西洋各国对东方人也防范的很严,故而,锦衣卫已无法再向以前更深入的打探欧罗巴和西域的相关情况。”

    “这是个问题!”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

    “陛下,以臣之见,欧罗巴和西域的平定,倒也不能操之过急,眼下新平定的地区还没完全消化,一时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来是一方面,一味只通过扩大军事开支而不等内政民生跟上会造成内外失衡也是一方面,倒是可以对其以商品输入与文化输入为主比较好,军事则为之辅。”

    卢象升这时候说了一句。

    “商品输入和文化输入也会遇到别的问题,欧罗巴对我大明的主要商品需求是生丝和绢帛之物,以及精美瓷器和高档茶叶;一句话,在欧罗巴需要我大明商品的还是他们的贵族,他们需要的是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的手工艺品,而非工业品,可我大明现在需要卖掉的是大量工业品!”

    “另外就是文化输入,欧罗巴有自己的文化,对我们汉家文化只怕不欢迎,甚至很排斥!”

    朱由校也跟着说了起来。

    “陛下说的是,天下还是需要本朝彻底的变法一番才行!而这个变法,断不能让他们自己来,他们自己来就会变成强国,蒸汽机技术既然不可避免地从官营工厂进入到民营工厂,那就有可能落到外番手里,单纯技术封锁是很难限制住他们变强,一旦这些番国真要下定决心变法图强的话。”

    温体仁这时候说道。

    “元辅所言极是,不可掉以轻心,我大明可不能因为大而陷入臃肿,而因为官僚作风与功利心过重,以致于对基础性科学研究的力度不足,而使得技术上被后来者赶上,另外,也不能为了图一时厚利,而轻易放弃一些上游技术的研发,想着只需靠别人的技术,来个空手套白狼,是不能的,官营产业尤其是要做好这一点,民营或因趋利而有如此短见,但官营产业得宁肯亏损也得为大明的长远战略着想!”

    朱由校这时候说着又道:“对欧罗巴和西域各国目前的确还不宜大动刀兵,统一全球的节奏必须有快有慢,在经济恢复的差不多后,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现在,还得多用外交手段,挑唆欧罗巴和西域之间,以及两者各国内部对战,美洲那边也是一样!”

    “陛下刚才说到了外交方面,臣甚为认同,而臣现在想说说商业方面,商业方面,既然这些国度目前的问题也是平民消费力不足,那不如先想办法使其允许我大明在其地方建立工厂,从而可以招募当地平民为工人,而使这些外籍雇工成为第一批依靠大明富起来的人,也就可以成为第一批可以购买我们工业品的人群,而与此同时,在进行文化输出,想必会好一些。”

    温体仁说道。

    张同敞这时候点了点头道:“法兰西和西班牙、葡萄牙这三国因为之前的圣皇舰队西征,而被迫愿意与我们通商,还达成了相关条款,如今只是神圣罗马与瑞典、英格兰这些国家还没有与我大明正式通商,尤其是英格兰,其国王为了保护自己国内商人的利益,而禁止与我大明通商,甚至还对派出舰队攻打过我尼德兰属地,这个,陛下也知道。”

    朱由校点首。

    他自然知道英格兰在海军和商贸上和明属尼德兰是竞争关系。

    如同历史上,英格兰和荷兰为争夺海上霸权发生过数次海战一样,这一世,英格兰也在海上挑战过明属尼德兰。

    因这一世,尼德兰的海上舰队已经是大明舰队。

    而大明的舰队无论是在战舰装备上还是在海战经验上,皆是英格兰不可比。

    所以,英格兰并没有占到什么好处。

    “这个英格兰的确可恶,因其不与我大明通商,我大明便也禁止与他通商,但是他们的商人贪图我们大明之财富,竟勾结地方百姓与官员走私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