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明国看一看我们罗刹人誓死保卫家园的决心吧!”
    “他明国会后悔的,可能在天气变冷之前,让他们占些便宜,但等天冷之后,他们会吃亏的!”
    维辛等大贵族也跟着呼应起来。
    他们也对明廷表现出的强硬失望。
    尤其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即便是投降也要被审判,明国的皇帝竟要为自己国家的贱民做主,审判自己这些贵族!
    不过,这时候,阿列克谢还是表现出了一个君王的理智,在强硬表态之余,对洛夫斯基吩咐道:“你还是派人去出使一下波兰和瑞典,以及哥萨克人,告诉波兰和瑞典,只要他们愿意出兵与我罗刹国共抗我明国,我罗刹国愿意割地,且归还从他们手里夺占的领地,且向他们称臣,至于哥萨克人,告诉他们,只要帮我罗刹国度过难关,我们会以更高的俸银雇佣他们!并对他们开放我罗刹国的爵位!”
    “是!”
    阿列克谢这样做自然是在寻求团结到更多的盟友在自己这边,以对付即将征讨他罗刹国的大明帝国。
    当然,这也是阿列克谢内心底气不足的表现。
    不过,阿列克谢和他的大贵族们因为明国表现出的强硬,而接下来,的确还是很认真地准备起对抗明国的征讨。
    阿列克谢在缙绅会议上做了激情澎湃的演讲,号召所有罗刹人都团结起来。
    与此同时,罗刹国的大贵族也在积极地动员着罗刹上下阶层的人抵抗大明。
    但是,在这个时候,不少大贵族以及中层贵族,和几乎所有直接面对普通罗刹人的官吏,却趁机借着对抗大明的名义横征暴敛,巧取豪夺。
    再加上,罗刹国之前就加了重税,所以,使得罗刹国更加的民不聊生。
    一时间,罗刹国许多地方的饥荒更加严重。
    大量平民破产,乃至被饿死。
    处处皆有饿殍。
    当明国派出的第一批远征军,合计三十多万兵马,进入罗刹国境内时,作为前锋提督的朱慈灼就和自己的直属警卫营的游击乌娅等人看见许多罗刹百姓布满道路两旁,饿的是奄奄一息,而附近的草木则已经被吃完,四周都是光秃秃的。
    朱慈灼因此吩咐道:“先将军粮拿出一部分来熬粥,赈济他们,以后还得靠这些人为我们的工厂工作,购买我们的商品呢,不能不救!另外,让他们洗澡,也让随军医官对他们健康状况进行甄别,如果有人染病,需明确诊断和判定,是否为瘟疫!当及时采取对策,再则派随军的锦衣卫通译询问他们这里离喀山城还有多远,以及有没有人知道喀山城有多少兵马驻守,问了后报告给我,我好和锦衣卫的情报对比一下。”
    “是!”
    乌娅回了一句。
    接下来,明军便派出相应人员,来救济这些奄奄一息的罗刹平民。
    这些罗刹平民多是破产的农奴,也就是流民,基本上也都是文盲,自然也没多少民族意识,和大明以前的普通百姓一样,谁坐这天下的主人,对他们而言,没什么区别。
    所以,当明军主动拿出粮食救济他们,甚至为他们看病诊治时,他们自然是感激的,认为明军是真正的王师。
    一时间,越来越多的罗刹流民向明军赈济处汇集。
    而明军的训导官则趁机宣讲大明的政策,宣讲大明皇帝朱由校的仁慈,以及他们是为拯救他们来的。
    这些罗刹流民也就相信了。
    由不得他们不相信,因为相信就有饭吃,不相信就没饭吃。
    一时间,明军真的被他们视为了拯救者。
    这些罗刹人也就很配合甚至很积极地回答着明军想知道的一切,甚至主动的告诉了关于明军接下来需要攻打的第一座坚城——喀山的一切信息。
    虽然罗刹军队在明军到来之前,拆毁了沿途的桥梁,也破坏了沿途的道路。
    但这些罗刹人也在明军训导员的组织下积极地重新为明军搭桥,修补道路,乃至帮着明军搬运辎重。
    甚至,还有积极的罗刹人愿意主动做大明的眼线混入喀山城中,查探虚实。
    等到了喀山城,明军还因此提前知道了喀山城哪段城墙是刚刚修补过的,而照此地方炮击过后,就直接轰塌了喀山城。
    而一些被组织起来的普通罗刹百姓,则积极地帮着冲锋进城的明军搭云梯。
    喀山城因此顺利地被明军拿下。
    喀山城的罗刹守将安德福则在城破之前就已匆忙带着自己的兵马逃出了喀山城,并在城外看见罗刹百姓主动帮明军攻入城中后,愤怒地说道:“这群无耻没有国家之念的贱民!竟引狼入室!”
    而罗刹沙皇阿列克谢也很快就得知了喀山城失守的消息,并因此感到十分震惊:“喀山失守了?!这么快?!”
    洛夫斯基回道:“是的!是安德福将军亲自托人快马带回来的消息。”
    阿列克谢气得吼问起来:“安德福将军是干什么吃的!他不是有三万多精锐吗?!”
    “据安德福禀报,明军进攻喀山的手段非常毒辣,竟然给那些饿殍发粮食!而这些罗刹百姓竟因此主动帮助这些入侵者,甚至当他们的眼线!而使得喀山被轻易攻破。”
    洛夫斯基回道。
    维辛听后先说了起来:“好狠辣的一招!竟然用粮食收买我们的难民!实在是让人想不到!”
    然后,维辛就看向了阿列克谢。
    洛夫斯基业也看向了沙皇阿列克谢。
 第六百八十章 刺激经济与要回铁路权
    “这些对我罗曼诺夫王朝不忠的愚民!”
    阿列克谢咬牙说了一句,然后一脚踢翻了眼前的椅子。
    “这的确是我们没想到的,按理,他明国乃是入侵者,应该只意在夺我们的土地和粮食才是,怎么会去注意我罗刹国的百姓的死活!他们难道不怕军粮花光吗?!”
    洛夫斯基继续说了起来。
    维辛则问道:“要不要将所有无产之罗刹人先都屠掉,以免他们到时候也跟着被明军收买。”
    “不可!”
    洛夫斯基忙反对起来,且道:“岂有自己杀自己族人的理?再说这样做的话,我罗刹还会有多少族人?不能明军没杀我们的族人,我们自己倒先杀了起来!”
    “嗯,自然是杀不得的,或许一开始,我就应该也对自己的族人好一些,不要以为他们可欺,就不顾他们死活,宁示恩哥萨克人与土尔扈特人,也不体恤他们,反而加重其赋税。”
    阿列克谢有些后悔地说了起来。
    “既如此,何不下令,免除加征的赋税,以争民心?”
    洛夫斯基问道。
    “不可!现在要防御明军还需要很多钱粮,另外,以臣之见,之前答应明军的赔款,还是要继续筹备,以期他日,若能战胜明军一次,且表示愿意继续赔款,且拿出筹齐且足够多的白银,或可令明军知难而退,然后好避免我国家覆灭!”
    维辛这时候表达了反对的意见。
    洛夫斯基则回道:“难道真的要彻底逼得我罗刹百姓主动站到明国那边去吗?再说了,明军都已经撕毁条约了,我们为什么还要为其筹赔款?!这也太懦弱了!”
    “如今只能先苦一苦百姓,难不成苦缙绅?还是说苦陛下?”
    维辛说道。
    “好了!赔款的确还是要继续筹措的,将来即便不还给明军,也能用于自强!百姓们就先委屈委屈吧,大不了,让各处官员,广设关卡,防止百姓流窜出去,而助明军!”
    阿列克谢说道。
    说着,阿列克谢还是不由得叹道:“明军真是可恨!你说他们怎么会这样做,竟会管百姓的死活?他们真是来救民的,而不仅仅是吞并我罗刹国?”
    ……
    “军事进攻不必太着急,先建立起稳定的后方,所有罗刹百姓先令其换汉服,再领救济粮,接着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发动他们铺路架桥,乃至筑造城堡要塞,以路为网,以城堡为点,分割各地,而阻止罗刹散兵游勇袭扰,也便于后面大军朝其都城进军时,可以方便进行沿途补给,最后就是开矿复耕,引国内商人来。”
    “不过,减税命令先发出去,以示大明圣皇恩德,告诉所有罗刹百姓,罗刹国伪君王阿列克谢即位以来所加税赋,一律减免一半,但若能言汉文者,可全部免除增加税赋,只收基本税赋!”
    朱慈灼在喀山城下达了最新政令。
    而他这政令一传出不久,就有许多罗刹百姓主动选择了汉化。
    甚至有不少百姓主动起义配合大明的战争。
    只是这种方式比较耗粮食,另外就是耗布匹。
    但现在大明就不差这些物资。
    甚至因为农业技术改进,再加上小冰河气候的影响开始减少,另外就是高产农作物的推广,以及肥料的广泛使用,再加上,在印度和南亚夺占的耕地不少,以及免农赋和徭役刺激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所以使得大明现在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进而导致农产品价格严重低迷,甚至进而刺激了酒业的兴盛。
    但酿酒依旧解决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降。
    如今作为军粮调来罗刹国收买人心,也算是对农业经济的一种刺激。
    布匹更不用说。
    大明的纺织业本来就非常发达,产品过剩情况比农产品更加严重。
    再加上,国内百姓富裕程度提高,低端纺织品在国内严重滞销,如今能通过官府采买,用来收买人心,对于纺织业这种轻工业经济也是一种刺激。
    要知道,江南大部分人就靠着纺织业生活呢。
    如果朝廷再不把纺织品的市场进一步打开,江南的失业情况就会演变成动乱。
    在罗刹国建路与建城堡自不必说,
    这样可以使得大明的水泥和钢筋等建筑材料,在满足国内建设之余,可以继续加大产能。
    许多个体商人已经开始带货北上,尤其是因为产品不够高端或污染较重的小工厂厂主,已在朝廷的号召下,准备来罗刹国打开自己的销路。
    朱由校和他的大臣们如今这样做,可以说是顺应了自己大明这个国家和百姓目前的需求。
    不然,大明就会发生因为生产资料只在大明手中,而生产的产品却要由全世界的人买下,的资0本主义周期性危机。
    “我大明现在,就像是一个许多商品但卖不出去货的大商人,而且家里还有很多人等着卖出货赚到银子后买米下锅,难得的是,炜儿想到了这一点,他在倭国夺占铁路筑造权,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打开倭国市场,以建铁路的方式,在当地创造出一批可以消费的铁路工人,然后又趁此机会,建立汉文夜校,使得这批倭国的铁路工人直接绕过倭国贵族官僚被直接汉化!同时,也打开了市场,想必这跟他在江南做了巡抚,也真的去民间了解了江南纺织工人失业严重的事,才有了此想法。”
    朱由校在这一天的晚上也对皇后张嫣提起了关于大明现在需要扩大全球市场需求的必要,且也提到了皇长子朱慈炜。
    张嫣听后也就微微一笑:“这也是陛下您教导的好,但我听说,炜儿也因此杀了不少人?”
    “执掌权柄,哪有不杀人的,只有敢杀人,才能保住更多人!”
    朱由校回了一句,又道:“不过,让朕没想到的是,朕刚下旨任他为直隶总督兼顺天府尹,就有一件需要他再下杀手的事。”
    “啊?!”
    张嫣惊讶地发出声来。
    “但也得看他的选择,朕倒是希望他能这样做,那样才是真的把我汉家利益放在了最重要的上面!甚至甘愿因此放弃所有虚名。”
    朱由校说道。
    “这些皇子们都是陛下你亲自教养大的,他们会知道怎么做的。”
    张嫣笑说了一句。
    朱由校也笑了起来:“是啊,他们会知道怎么做,但这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朕的这些皇子如今长大后,所选择的路也是各自不同啊!”
    朱由校说的需要皇长子朱慈炜再下杀手的事,则是东厂向他禀报的,关于倭人留学生中有心怀民0族崛起思想的人,图谋在都察院外集结示威,而要夺回铁路运输权,让他这个天朝皇帝听到他们倭人的心声。
    朱由校也是在知道这事后,就决定朱慈炜任直隶总督兼顺天府尹。
    他这样做的目的,自然也是试试朱慈炜处理这种事件的能力。
    在朱由校看来,大明以后像这种外邦士子为自己民族争取权利的事会不少。
    “还我铁路筑造权!”
    “还我铁路筑造权!”
    “还我铁路筑造权!”
    ……
    这一天,都察院门外,聚集了许多倭人留学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