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武藤正宗听后点了点头。

    接着,滕野又道:“当然,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二皇子笃信理学,提倡尊卑有序,相比于民族,他更重视阶层,将来若他即位,自然会将产业,他们叫生产资料,所产生的收益,飞配时以主要向从工人和普通农民飞配变成向权贵官僚分配,那样我们也可以因为阶层相同,而合作在一起,对内可为工人与农民之主,对外也能继续一起为他国之主,而不会因为民族不同,不能合作。”

    武藤正宗听后明白了过来:“如此倒也有必要见见这位二皇子!多谢师兄!”

    “不必客气!”

    ……

    一时,武藤正宗和多田荣就在滕野的带领下来了朱慈灿的府邸。

    三人是倭人留学生,虽然现在也是羽扇纶巾,但身份到底不够高,自然也站不到朱慈灿近前。

    但胜在滕野比较热情,已经在底下,喋喋不休地给武藤正宗和多田荣二人继续宣传起朱慈灿来,俨然就是朱慈灿的一迷弟。

    “二哥!”

    “五殿下驾到!”

    而正在这时候,五皇子朱慈灼走了来。

    朱慈灿见此忙和朱慈灺迎了过来,且笑道:“五弟,你倒是难得有空来我这里。”

    朱慈灼先将礼物递了过去:“既然我在京,还是要过来一趟的,顺便来喝点好酒!”

    “你也不怕大哥不高兴?”

    朱慈灿低声问了一句。

    “大哥是那样小气的人吗,他的生辰,我也不是没送过礼。”

    朱慈灼故作没听懂地回了一句。

    这边,滕野则给武藤正宗和多田荣二人低声嘀咕起来:“那边被卫兵围着的,刚刚来的那个五殿下,是天朝五皇子朱慈灼,刚刚从罗刹国那边回来,他和孙督师、和国公他们全歼二十多万罗刹主力,还率五万骑兵入侵罗刹国,逼罗刹国赔款一亿两,所割之地,抵得上很多个大和!”

    “原来是个入侵他国的强盗!”

    武藤正宗忍不住回了一句。

    而也不知是朱慈灼耳朵尖,还是武藤正宗刚才嘀咕的声音比较大,竟被朱慈灼注意到了。

    不过,朱慈灼倒是没有听清武藤正宗说的是什么,只指着他:“你过来!”

    武藤正宗颇为惊讶。

    滕野则已吓得忙退到了另一边。

    只多田荣傻傻地道:“这个五殿下叫你过去呢。”

    武藤正宗一时只得咬牙走了过来。

    “你刚才在嘀咕什么?”

    朱慈灼问道。

    武藤正宗回道:“没什么,就是看见殿下你品貌雄伟,感叹了一下。”

    “你不是在骂我?”

    朱慈灼问道。

    武藤正宗否认道:“没有!”

    “你在说谎,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想说的直接说!婆婆妈妈的怕什么!”

    朱慈灼颇为威严地喝道。

    武藤正宗因此倒壮起胆子来:“在下武正宗,乃倭人,故想问五殿下,为何倭人不能自主,连铁路筑造权都要被天朝控制!”

    朱慈灼听后笑了起来。

    “原来是个倭人,既然是倭人,那应该知道感恩!”

    “如果不是天朝带着,你们能有去印度和西洋发财的机会?我资政院的有统计之数字证明,你们幕府和各地大名获利可不少!甚至吕宋都还要自己的殖民区。”

    而在朱慈灼说后,武藤正宗则情绪激动地反驳起来:“可这与倭人老百姓有什么关系,贵国分的残羹剩汤,不过喂饱了那些卖国者!甚至让他们可以有更充沛的财力镇压起义者,底层百姓只能被他们继续压榨下去,尤其是幕府,如果没有贵国的支持,我们的君主不至于现在还被其死死压制着!”

    “放肆!”

    朱慈灿这时候忍不住先叱喝了一声,然后大声责问道:“这是谁带来的人!好不晓事。”

    滕野忙走上前来,把武藤正宗拉了下去,且训斥道:“好你个武正宗!麻烦你找死也别连累上我,我带你来是为二殿下道贺的,不是让你来闹事的,倭人老百姓过得如何,跟你有什么相干?你别忘了,你能来留学,都是幕府和天朝的恩惠!五殿下说的没错,但凡有良知的倭人士子,都应该为能够沐浴到圣皇的皇恩而感恩,而不是去一边受着恩惠,一边还要反对自己的恩主!”

    滕野训斥了武藤正宗后,就忙跪了下来,给朱慈灿和朱慈灼磕头道:“二位殿下见谅!他是新来的留学生,还不懂事,还请饶他一命。”

    朱慈灼则看向朱慈灼:“二哥,今儿是你的生辰,这里又是你的地,你来处置吧,五弟我先回去了。”

 第六百七十五章 大明当有吞并八荒的伟业(二合一)

    朱慈灿点了点头,然后对滕野训道:“把他带走!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是!”

    滕野忙把武藤正宗拽离了这里。

    多田荣也跟了过来,道:“好险!我还以为他们会直接杀了武藤君。”

    “二皇子素来宅心仁厚,怎么会无故杀人。”

    滕野说着就对武藤正宗继续训斥道:“你呀,今天也就是犯在了二殿下和五殿下手里,如果是皇长子,你早被抓走严加拷问了。”

    武藤正宗则冷笑起来:“他们哪里是宅心仁厚,不过是不屑于亲自对付我这普通倭人留学生吧,因为不用他们出手,他们底下的狗就会主动来对付我们,这在江户早就出现过,旦有半点不敬天朝的行为,不用天朝的人自己出面,幕府就先将其收拾了!甚至天朝的人有时候还会委屈地说,这跟自己无关,自己没有要报复对方的意思,并对幕府的行为表现不解和遗憾!”

    砰!

    滕野直接给了武藤正宗一脚,将其踢倒在地:“你给我闭嘴!我好心好意把你救下来,还敢讽刺我们这些人,我如果不替殿下们训斥你,你以为你能活着吗?他们杀我们倭人就如杀只狗一样!听你这话里的意思,我们还是卖国求荣之辈,心向王化,是卖国求荣?”

    “难道不是吗,难道你们不像狗吗?!”

    在多田荣的搀扶下,武藤正宗从地上站了起来,恶狠狠地问了一句,又道:“你们只有在自己人面前,才会如凶神恶煞一般!”

    滕野不由得指着武藤正宗,气得呼吸急促起来:“你最好识趣点,我虽然收拾不了明人,但收拾你却容易的很!”

    但滕野最终觉得自己没必要跟武藤正宗多费口舌,也就疾步离开了这里。

    不过,没多久,滕野又疾步走了回来,对武藤正宗说道:“你知不知道,礼敬中华,是我大和子民的传统美德,近些年之所以被天朝入侵,其缘由和丰臣秀吉时代,没有礼敬天朝不无关系!”

    “你早晚会明白的!现在跟你说这些也不懂,但早晚你会清楚,你心心念念的倭国和天朝的差距有多大,等你彻底绝望后,你就会知道,只有彻底汉化,才能让我大和的唯一出路!”

    接着,滕野又说几句,然后这才转身离开了这里。

    ……

    “刚才倒是有意思,遇见个倭人士子,竟为其本国百姓说话,还直接表达对我大明压迫他倭国诸种行为的不满,如果是汉人,我打算让他做我的朋友,但想必,他现在只会把我当成强盗。”

    朱慈灼来见朱慈炜时,说起了自己见到武藤正宗的事。

    朱慈炜因此问道:“你去老二那里了?”

    “没错,我也不瞒你,他到底是二哥,生辰还是要去一下的。”

    朱慈灼回道。

    “他这个人,是真的没有民族之念,只要是读书人,倭人他都结交!想必你说那个人,他也不会杀掉,若是我自然是要除掉的!”

    朱慈炜回道。

    “你也不必太担心,二哥他知道分寸!不过,既然说到这里,你说我大明会不会真有那种不晓事的,为了仁道而不顾家国利益,资助倭人独立自主?”

    朱慈灼问道。

    “不排除无视汉家利益而只求仁道的人,这些人多会要求绝对的平等,绝对的自由,过于仁爱,而不分敌我,犹如农夫与蛇中的农夫!也受释家影响,认为世间平等,一草一木,皆当对其有情。”

    朱慈炜因此回道。

    “这些事,我懒得操心,反正朝廷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呀,只做一个逍遥王爷。”

    朱慈灼将二郎腿一翘,拍了拍袍边,说道。

    朱慈炜则笑了起来:“你可逍遥不了,没记住父皇说的话吗,如果我大明之外还有别的国家的话,那该国只能是我们自家人的国,文明一样,血统一样,进而愿意遵守一个规则,你就算不能做成我大明君主,将来也会像二叔一样被安排去海外立国的。”

    “海外立国?”

    朱慈灼问了一下。

    朱慈炜点了点头:“嗯。”

    朱慈灼没再说话。

    ……

    “没错,得让更多的皇室宗藩,甚至是勋贵去海外立国!不是自家人建的国,朕还是不放心,异族之民总有些人想获得民族独立,还是要先灭其政权,再重新建立起汉人国家,一些皇子没必要再考察,皆派出去吧。”

    数日后,朱由校也开始和自己的辅政大臣议着此事。

    旁听的在京皇子大多因此紧张起来。

    对于有觊觎大位之心的皇子而言,去海外立国也就意味着与皇位无缘。

    所以,他们当中许多皇子也就因此紧张得很。

    “是!不知派哪些皇子?”

    刘鸿训这时候问道。

    “等手敕吧。”

    朱由校瞅了自己这些儿子们一眼,然后只丢下了这么一句话。

    “是!”

    接着,朱由校又说道:“而既然要将来使天下万邦,皆同为中华之民,自然外番悉当灭之,中央宗主之国直辖多少地方,你们需速速议定,从军事地理、信息交流、富庶情况多作细细考量,然后廷议后,给朕一个方案!另外,倭国、朝鲜、安南、琉球、罗刹这些外邦,得有更详细和具体的吞并计划!皇明当复秦之伟,并八荒之土!”

    “遵旨!”

    “父皇,以儿臣愚见,使天下尽为汉土,并不现实,且收益不见得高,甚至会有亏损,前期殖民收入高,是因为朝廷在殖民的同时,移大量本国汉民过去,等于是把生产力也带了过去,可以很快收上税,产生收益,但后期移民已不再必要,因为能移的都移了!朝廷只怕前期会为支持皇族宗藩以及勋贵海外立国而付出巨额成本,恐不利于本国财政。”

    皇次子朱慈灿这时候斗胆说了起来。

    “可不是二弟所看到的这样,殖民所带来的高额收益不是对该地占领的经营收益,而是带来的贸易收益,二弟没有民间各大工厂看看,我大明现在其实各大工厂已经存在着过度生产,使得大量工业品滞销,逼迫许多工厂不得不减产,这一现象是从蒸汽机出现后开始出现的。”

    “幸赖父皇一直坚持让职工持本,又免徭役免农赋,百姓中,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富裕程度都增加,进而使得内需增大,解决了这部分工业品滞销的问题,但现在民间私营者依旧在拼命扩增产能,盲目扩大工厂规模,想比别人多赚点钱,而官营产业也不能减产,因为有很多工人要养,这怎么办,这只能扩大外需!”

    “可外需如今不增反降,原因一是西洋那边战争结束后还没彻底缓过劲来,甚至还有局部战争,这些落后的文明,依旧只知野蛮的扩张,用屠杀这种原始的方式来解决争端,所以,导致市场反而在缩减;二是这些外番对本国百姓极度压榨,以致于市场依旧未繁荣起来,或者说只是畸形的繁荣,消费主体还是他们国内的权贵和官僚,我大明的商品已经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需要有更多人购买,不能只靠外番的权贵和官僚来消费!”

    “综合以上,我大明要想解决产能过剩,避免因为失业人口大量增加,大明之经济陷入衰退,就必须积极主动的对外拓展市场,去解救外番的底层民众,让他们变成我大明工业品的消费群体,另外,也需要通过战争,增加军事上的需求,使朝廷主要控制的重工业不减产,不降低工人生活质量!”

    “所以这里面的账不能只算在明面上朝廷占领殖民区后的收益,而是要算朝廷在占领殖民区后,和在国内增加了多少收益。”

    朱慈炜说着就看向朱慈灿,道:“二弟是明显没有看到大明现在的不同,大明现在是用机器来大规模生产,是唯一能够把看上去价值不大的矿产,甚至是人,变成更有价值的商品的国家,是人类文明的灯塔,所以,大明有义务解救全人类,让全世界的文明程度都上一个台阶!”

    “蒸汽机的出现的确让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