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田荣咬牙说道。
    倭人一向是喜欢冒险的,此时的多田荣也不例外。
    而武藤正宗还是要比他理智些:“你要明白,这并不能保证明国会因为失去一位皇子而失去理智!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先谋求独立,消灭国内与明国勾结的大名,包括江户幕府!接着,谋求发展,壮大自己,方能对抗明国!”
    “这要等到何年何月?如果他明国真的不会因为损失一名皇子而丧失理智,那让他们损失一名皇子岂不是好事,而且是嫡长子,这无疑会加剧他们的内斗,另外,这位皇子明显颇有野心,且手段高明,若除掉他,也会减少明国未来对我大和的威胁!”
    “不然,若真等这位皇子即位,那他必然变本加厉地谋划灭我大明之策。”
    多田荣说道。
    武藤正宗听后点首:“你说的也有道理!”
 第六百五十二章 锦衣卫调查到的外国情况
    “但也不是现在,行刺无论如何得有周密的计划!”
    武藤正宗回答后,又道:“不过,你刚才提醒了我,我突然觉得,我们现在虽然不能集中大和所有人的力量,对抗明国,但我们可以渗透进明国内部,对明国有个更全面的了解,知道明国权贵官员们的态度,尤其是诸皇子,或许有同情我大和的皇子,而若是这样的皇子登基,对我大和未尝不是好事!”
    武藤正宗说后就又道:“我想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护皇社的人出国去明国留学才是,最好,趁此机会打入明国内部,乃至成为明国一些权贵官员的身边人,进而对明国有更深的了解,而利于将来我们让大和民族重新崛起的伟大事业!”
    “此言在理!看来,我还是要咬牙努力学习汉语!这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不只是因为他难,也因为我心里非常抵触,一想到我们给明国赔了那么多款,割了那么多地,葬送了那么多青壮,每年还有不计其数的白银流入明国,我就恨不得杀光所有讲汉话的人!”
    多田荣咬牙切齿地说道。
    “多兄,你好!别来无恙?”
    而就在这时候,一迎面走来,且穿着儒袍,戴四方平定巾的倭人朝多田荣打起招呼来,而且还说起了蹩脚的汉语,且直接喊起了多田荣的汉姓。
    因为现在幕府为讨明国欢心,让明国知道他们倭国比朝鲜还更加中华,也就要求所有日本青年从读书时开始,都要取汉名,而且在公共档案上也只记录汉名。
    多田荣自然也是有自己的汉名的。
    有汉名自然就有汉姓。
    而多田荣给自己采用的汉姓就是多。
    而现在,朝多田荣打招呼的就是他以前的同窗阿政胜山。
    阿政胜山的汉名是庹胜山。
    不过,多田荣在听到庹胜山向自己打招呼后,且用的汉音时,就更加地愤怒,不由得捏紧了拳头,也难得理会。
    庹胜山因此拦住了他,用倭语问:“你怎么不说话?”
    “我听不懂你刚才说的什么。”
    多田荣回道。
    “哈哈哈!”
    庹胜山因此大笑起来,且指着多田荣道:“你这个乡巴佬!天朝汉音听不懂了吗?!要我给你说说,别来无恙,是什么意思吗?”
    多田荣呼吸急促起来,想要动手。
    武藤正宗拉住了他,低声道:“别给他计较,这种崇华媚外者实在是太多了,你管不过来的。”
    多田荣点了点头,在看不见庹胜山后,才咬牙说道:“崇华媚外者,人人该杀!”
    “你们这些卖国求荣者,才该被千刀万剐!杀了我松野大郎,还会有更多的武士站出来,我们护皇社是不会被你们消灭的!”
    在多田荣和武藤正宗来到护皇社所在的秘密基地,即一处院子外事,他们就听见了喊声。
    “不好!是松野大郎的声音,我们护皇社的密会地被发现了!”
    武藤正宗说着就把多田荣拉到了一民房后面躲藏了起来,然后就看见有大明锦衣卫指使着幕府军将自己护皇社的社员都押了出来。
    见到这一幕的多田荣不由得一拳砸在了墙上:“这些可恶的走狗!竟协助明国的锦衣卫抓自己国家的仁人志士!”
    “京町不能待了,柳川城也不能去了!我们护皇社谋杀立花忠茂的计划已经泄露。”
    武藤正宗说道。
    “那去哪里?”
    “先去江户,那里有幕府公办汉文高等学堂,恶补汉语,再获得留学资格,去明国,要想使我大和强大,就不能不去明国!”
    ……
    这一天。
    大明京师。
    大雪来临之前,阴沉沉的天穹笼罩着紫禁城。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海外诸国,暗中意图摆脱我大明控制的人不少,他们秘密结社,谋划暗杀其国内站在我们这一边的统治者,当然也有些统治者与表面上对我大明毕恭毕敬,但实则也暗藏独立之志,甚至用我大明给其带来的利益资助反对我大明的社会团体!”
    “最近发生的这次,倭国柳川藩大名立花忠茂,被其国内的护皇社意图谋害的事件,就是一个例证,他们企图谋害立花忠茂的诱因则是皇长子殿下有意在长崎和柳川城之间建造铁路。”
    掌锦衣卫的吴孟明则在这时候向朱由校汇报了负责海外相应情报调查的锦衣卫的最新消息。
    朱由校听后嘴角微微一扬。
    他对此自然不感到意外。
    他知道因为大明从这些外国疯狂赚取与掠夺利益的缘故,再加上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又仗着大明帝国做他们的保护伞,也就无视国内经济状况,而疯狂横征暴敛。
    反正如果他们搜刮的太狠,而逼反了老百姓的话,大明帝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可能不管。
    毕竟历史上西方殖民者都会帮助满清镇压国内动乱呢。
    所以,这些国家的统治者也就特别不在乎什么民众困难。
    以致于这些国家的民众生活也就越来越艰难。
    当然,这些国家也有统治者比较有良心,在意民族利益,不愿意这么做,甚至不愿意让自己的国家被大明剥削。
    但这种统治者基本上都被大明给收拾了。
    所以,现在这些国家,民生也就变得非常艰难,民族矛盾自然也就非常尖锐。
    “锦衣卫做的不错,增派力量协助我们的代理人调查这些企图搞暴乱的分子!”
    朱由校点头吩咐了起来,又对韩赞周吩咐道:“国内,东厂也得严加调查,尤其是留学生,和那些留学生走得近的汉人,谨防有个别汉人仁义心泛滥,而忽略民族利益,主动帮助这些外番谋求所谓的民族独立,而阻碍我汉家文明一统全球的大计!”
    “内臣明白!”
    韩赞周回道。
    在向自己大明的两大情报组织下达了相应谕示后,朱由校就对刘鸿训、温体仁、孙传庭等辅臣说道:“还得继续扩充军备,准备好发动更大的战争,而防止这些外番,尤其是倭国与朝鲜等国有越来越尖锐的民族矛盾,只有尽快将其灭掉,在强行汉化数十年,才能彻底解决这些外番意图赶走我大明在其国内之势力的野心!”
    “是!”
    “启禀陛下,安西都护府来报,罗刹国有大规模调兵向额尔齐河一带集中的现象!估计,是有意向东用兵,针对我们的。”
    枢密使孙传庭这时候则突然向朱由校禀报了一件他早上才得知的事。
 第六百五十三章 国盛民富可动大兵
    朱由校听后立即起身来到了地图边,将目光注视到了标有额尔齐斯河的地方。
    “这罗刹国总算是要动兵了!”
    接着,朱由校就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吩咐道:“枢密院立即做好战争准备!”
    “是!”
    孙传庭回了一句。
    “这北方有大国,始终不是个好事,得灭掉!”
    卢象升这时候说了起来。
    朱由校点首:“没错!虽说南方扩张利益更大,海战也比陆战更省些兵力,但北方要是不安定,整个大明就随时都会有威胁,这些年你和和国公在安西都护府屯田养兵,朝廷也一再打压奢靡之风,使财富积于国库与庶民之手,以致于如今天下国盛民富,财力雄厚!但我们不能学宋朝,财力雄厚就不强兵,希冀以岁贡换太平!”
    “陛下说的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些年朝廷军事方面没有闲着,甚至一直都在往安西都护府一带调兵练兵,以致于西南到现在都还没派兵进入乌斯藏,而打通印度和我大明本土在陆地上的联系。”
    孙传庭这时候回道。
    “纵观整个天下,现在的基本形势是:
    北边的罗刹国不愿意看见我大明在西伯利亚与西域扩张;
    印度那边,莫卧儿王朝苟延残喘,亡国时日不远;
    而我大明南边,各藩国林立,有的已渐富庶起来,但还没怎么有势力;
    东洋之朝鲜、倭国有我大明的代理人,虽颇有实力,但不过是借我大明之势;
    东北面,已没有威胁!”
    “可以说,先灭罗刹国,是最有必要的事!”
    朱由校说道。
    “要彻底灭掉罗刹国,需要从长计议,心急不得!”
    “如灭印度一样,一口吃是吃不掉的,还是得步步推进,占一地,筑造一城,改造一族,且迁移一批汉民来定居,军事上占领在前,文明上的占领在后,如此做,才能在经年之后,彻底成为我汉家之地!”
    卢象升说道。
    “大明现在的常备军数量是不少的,除各地防守所用的国防兵外,合计有五十万之巨,且皆是发源于当年之近卫军,乃大明帝军,上下有序,军纪严明,装备优良,更重要的,文化层次很高,要么是宗室清贵,要么是清白之家出身的纯正汉人,荣誉感极强,但是,这么多兵去灭罗刹国,而据守各地城池的话,就不够用了,有可能会被熟悉当地地理的罗刹国各个击破!”
    孙传庭也跟着说了起来,又道:“所以,臣在想,可否借着这次罗刹国主动调兵攻打我们,而施之以计,且争取灭其主力,如此一来,将来吞并罗刹国就更多了几分把握!”
    “这倒是个办法,朕命你为三边督师,节制东、北、西三边军队,并让各省督抚配合你,你到时候先去安西都护府,与和国公商议一下,如何设计大举歼灭罗刹国主力,使其大伤元气,并因此调动全国军队!”
    朱由校对孙传庭说了起来。
    大明接下来与罗刹国的交战算是国战,而在这种情况下,朱由校就得临时下放权力,让孙传庭这种善于大兵团指挥与战略安排的帅才临时拥有很大的权力。
    ……
    “我们再前去些,把前面那座山附近的地理给画下来,将来肯定是用得着的。”
    五皇子朱慈灼应该是第一个来到乌拉尔山脉附近的大明皇族子弟。
    此时的他就在安西都护府西征军哨官乌娅所带人马的护卫下,站在了离这里不远的一处小河边,眺望着眼前的乌拉尔山,对乌娅说了起来。
    “嗯!”
    乌娅点了点头。
    朱慈灼不由得瞅了乌娅一眼,然后就朝乌拉尔山走了去。
    乌娅则跟了过来,手上的枪捏得紧紧的,不时就往后面看了几眼。
    但就在接下来,乌娅回头看了几眼,而转过头来时,却发现朱慈灼正站在她面前,还一直盯着她。
    乌娅不由得一阵心慌,接着垂下了眼睑,且也停下了脚步,没有说话。
    “我干脆叫你哑巴算了!”
    “你就不知道劝阻我吗,这里已经深入到罗刹国腹地境内,非常危险,且罗刹国还在频繁往这里增兵?”
    朱慈灼气呼呼地对乌娅说了一句,就转身向乌拉尔深山里继续走去。
    乌娅依旧没有开口劝朱慈灼回去,只是带着自己的人马继续跟着朱慈灼。
    而因此,朱慈灼也就在接下来直接翻越了乌拉尔山脉,来到了伏尔加河流域。
    “这里可真是温暖!”
    朱慈灼说着就问着乌娅:“你说呢?”
    乌娅“嗯”了一声。
    朱慈灼见她只是嗯一声,就有一种想把乌娅的朱唇掰开的冲动。
    但朱慈灼还是忍住了,他担心惹怒了乌娅,被对方制造个皇子意外事故。
    “测温仪!”
    朱慈灼这时候对随行的人吩咐了一声。
    大明早就研制出了测气候温度的仪器,朱慈灼现在自然就可以测定这些地方的气候。
    “这乌拉尔山东西温差很大!若不亲自来这一趟,还不知道呢,将来大明若要兴兵罗刹国,只要跨越了乌拉尔山就没事。”
    朱慈灼说着就在接下来继续观察了几日,在摸清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