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铺设有线电报,是需要更高的电压的,靠电池不够。”
朱由检给激动的袁可立等人头上泼了一盆冷水。
袁可立等点了点头。
受皇帝影响,他们这些辅政大臣也都自学了些眼下时髦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
知道电压、电磁等概念。
当然,具体怎么做,他们是不知道的,还得此刻站在朱由校身后的宋应星等人。
从徐光启到毕懋康再到宋应星、李之藻、李天文等喜欢自然科学研究的大明士大夫从天启元年开始到现在已通过各种实验研究与假设论证而构建起了较为系统的自然科学理论框架。
甚至不少还是这个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出现的理论。
但大明还没有建立以自然科学研究与教育为主的理工类大学。
即便现在大明科学院已有较为完整的自然科学理论,在数学、物理、化学乃至生物方面都有了理论框架。
只是因为大明目前的教育主要还是程朱理学教育,大部分读书的人读书的目的还是熟练掌握八股文、并考中功名为主。
别说研究自然科学,即便是对自己理学的研究都没有多大积极性。
所以,造成大明自然科学方面的人才还是不足。
依旧全靠部分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士大夫来支持起整个帝国的自然科学研究。
也就造成大明现在连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才都不够,自然无从谈及从事自然科学教育的人才了。
不过,朱由校已经在开始顺势撬动大明现有的教育体制,将来自会出现全国性的自然科学教育。
阻力自然是有的。
但朱由校相信这是大势,不是谁能阻止得了的。
一个已开启工业化的帝国需要抛弃独尊儒术的教育。
而不是等着被儒家抛弃。
因为历史已经证明,从儒家的士大夫开始搞工业开始,就会不可逆转地要搞新的教育。
“天子用意深远,意在使新式教育代替如今的孔家之教育,使我儒学不能被独尊之,使我士大夫从此消亡,而平民从此不可御,如今这拼音和句读推行就是个开始。”
礼部尚书李标此时也因为朱由校在教育上的动作而对学部尚书李康先议论了起来。
李康先则道:“圣命难违,不过要想推广下去也没那么容易,如今天下负责教书育人的是我们士大夫,积极于读书之事的也是我们士族子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陛下这旨虽然下了,但不代表低下的各私塾、各社学、各书院会遵从,到时候如今这文科举要进行武试,倒是捏住了天下士族的痛处,要想取得功名,就需习武练骑射,这真是要使礼仪之国变成好武之国。”
“是啊,好战者,必亡!兵者,凶器也!可如今天子执意如此,吾等无可奈何也!”
李标叹气道。
“虽无可奈何,但也不能为取媚于君父,而强行推行相应国策,这次的拼音和句读推行之钧旨,学部已经下了,但仆不会强行干预底下的人怎么做,只需等到百年之后,帝位交替,这些不当的政令自会名存实亡。”
李康先继续说道。
“拼音和句读之法推行的如何?”
朱由校这里问着分管学部的政事堂大臣刘鸿训。
刘鸿训则回道:“成效目前还不是很显著,虽然这方面的启蒙教材已经编撰出来,并令各布政司学政衙门印发,但是,据臣微服访查得知,即便是京师的一些书院都还是用的以前那一套方法启蒙,没有教授蒙童句读与拼音之法。”
“这是管学政的官员没有积极执行的结果,当然,底下的士人也没积极执行,他们以往动不动是为民做主,但真要开启民智,把更易使民众获得智慧而不使学识只为精英掌握的教育推行下去时,却又这么扭扭捏捏,看样子,光靠士大夫改革是不够,他们只能做些修修补补的事。”
朱由校说了几句,并沉吟了下来。
接着,朱由校就道:“寻个由头,罢去李康先的学部尚书之职,让左副都御史信王殿下朱由检担任学部尚书,这种士族不愿意干的事,还得皇族的子弟来做。”
“是!”
袁可立、毕自严、刘鸿训三人立即回了一句。
于是,信王朱由检便直接升为了学部尚书。
这也算是大明发展到现在再一次打破常规的事,宗室居然能做到尚书。
连袁可立、毕自严、刘鸿训这三个眼下帝国最高地位的文臣都不由得因此在私底下议论了起来。
“宗室参政,武官治文事,再加上自土木堡以后便有的文官掌武事之现象,以后的朝堂会越来越热闹了。”
毕自严不由得因此笑说道。
“岂止是热闹,除了圣上,谁也别想过安生日子,因为盯着你的眼睛可不只一双,不过,仆担忧的是,以后诸皇子若也参政的话,那只怕要少不了兄弟间自相残杀的事。”
袁可立这时候说了一句。
说完,袁可立就整个人眩晕起来,身体似要往后倒。
刘鸿训见此忙扶住了他:“元辅,你没事吧。”
袁可立笑着摆了摆手道:“没事,人老了,身体大不如以前而已。”
“该找个太医瞧瞧。”
“瞧了也没用。”
袁可立说着就突然栽下了台阶。
刘鸿训不禁大喊一声:“元辅!”
毕自严也跟着大喊:“元辅!”
以至于还在殿内的朱由校都听见了,不由得循声跑了出来,问着殿外的侍卫:“发生什么事了?”
“元辅摔倒在台阶上了。”
侍卫回道。
朱由校听闻大惊,他记得历史上袁可立大概是在这个时候没的,但他没想到会这么突然。
一时,朱由校就朝袁可立这里跑了来,喊得:“袁爱卿!”
袁可立这下子似乎是被唤醒了一样,不由得睁开了眼眸,晃晃悠悠地就要站了起来,要往朱由校这里走来:“陛下,臣……”
虽说彼此是君臣,但在一个屋檐下为这个帝国共事这么多年,自然也有了不少的情谊。
故而,朱由校一脸担忧地朝袁可立奔了来,两脚慌乱的下着台阶。
王承恩想搀住他也被他推开了。
袁可立也是两眼闪着泪花,咬牙迈了几步,就觉得头晕目眩,两脚发软,而倒向了台阶。
毕自严和刘鸿训年龄也较大,自然也就没拉住。
朱由校只得迈得更快些,同时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昔日君臣间的一幕幕。
不过,在朱由校来到袁可立身边,准备搀扶起他时,却发现他已没了体温,两眼紧闭,胸口没再起伏。
朱由校愣在了原地。
又一个首辅走了。
天启朝又要翻开新的篇章了。
第四百九十章 敢对国士不敬流放海参崴(二合一)
听了陆凡的话,众人皆是一愣。
“你是说这魔窟,是个巨大墓葬?”
赵莲儿的眼神透着不可思议,尽管对于这个魔窟的存在,岛上一直都很多推测。
但是像陆凡这样直白说出来的,还没有!
“兵马俑……确实像是个墓葬啊。”
宋剑秋微微感慨,这徐福的能量在当时未免过于强大,连兵马俑都能从中土拉到这南海仙境。
只不过,他到底想干什么?
“往前去看看就什么都知道了。”
陆凡深深吸了口气,没有多说穿过兵马俑群继续往前走。
前方是一个石洞。
众人穿梭过去,发现这间石室里居然充满了各种竹制书籍。
三面墙壁,还有桌子上,全部堆满。
他低头翻阅,发现自己看不懂上面的文字,便是看向了赵莲儿。
赵莲儿也随手拿起一卷竹简翻阅,才看了一眼,整个人就待愣住了。
“你看得懂?”宋剑秋也抱着一把竹简,但是一个字也没看懂。
“功法。”
赵莲儿深深吸了口气,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然后放下竹简,又去快速地翻阅其他竹简。
“全都是功法,这个房间里的竹简书上,记录的竟然全都是完整的修炼心法,以及武学秘籍!”
她难以平复自身的情绪,茫茫多堆满石室的竹简书,竟然是一个巨大的藏宝阁!
“这么多吗?”
陆凡眸子里闪过一抹诧异,他虽然手里也掌握了一些修炼功法,但都是片面的。
八卦拳,风雷掌,阴阳术……
这些虽然都极为宝贵,但是都是属于曾经某一个时代某一个宗门的一个旁支法术。
就算是主支法术。
可是想要成立一个成规模的门派,仅仅是一种术法还是远远不够的。
需要一系列心法类似的功法组合成完整的一套,方可流传百世,供不同资质的人选择性修炼。
他忽然有些懊恼,走的时候应该把丸子的那个乾坤袋给带上的,不然这么多的心法秘籍,一时半会儿也无法选择,总不能全部都带走吧。
“你们看这个。”
闻人牧雪拿着一卷白色竹简书,递到陆凡手上“把这个带走吧,其余的应该没什么价值。”
陆凡接过竹简书,入手后才发现,这不是竹简,而是玉简。
这是一本玉简书!
陆凡眼眸诧异“你从哪里弄来的。”
“角落里拿的。”
就在这个时候,陆凡胸口忽然一震。
陆凡猛然间一惊,下意识地用手扶住了胸口。
“青乌居然出现了震动?”
他微微一愣,随即有些不可思议“难道在这附近,还有另一把青乌?”
与之同时,他双耳微微一动!
在这间书房的尽头,石门之外,隐隐约约,传来厮杀声,喊叫声,以及轰轰撞击声!
他嘴角泛起一抹冷笑;“我们好像已经追到前面的那些人了。”
他把玉简书放进怀里,一个闪身就朝着另一个洞口冲了出去“你们小心,那些东瀛人和海外修士就在洞外,是时候跟他们面对面地进行较量了。”
。阅址
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汉化程度论贵贱
此刻,李康先很想赋诗一首,且因此开始想着用什么韵。
而等李康先等到了安东的海参崴时,这一带除了无边无际的大海与森林外,就看不见任何人,唯独只有许多野兽在这里出没。
看着环伺在周围的野狼,坐在囚车里的李康先欲哭无泪,只气息微弱地喊道:“我要回去,我要回中土!”
李标此时也很是绝望地道:“我算是明白了,陛下要开疆拓土,就是为了好流放我们,他现在不想杀我们了,觉得杀了我们没意思,所以就让我们来这些地方跟野人一起生活!”
“没错,就是跟野人一起生活,诸公皆是文采卓越之士,熟读圣贤书,陛下说让你们来这里服役思过,也不是有意难为诸公,而是让诸公实践自己的理念。”
杨展这时候走了过来,回了一句,且道:“诸公不是说对待外虏当以道德感化之吗,所以,陛下才让你们来这里感化这些外虏,将他们同化成汉人,如汉人一样知礼节,走向文明,摆脱愚昧。”
“我现在收回昔日的话,只要陛下能让我回中土,我保证再也不提这样的观点!如今想来,野人没什么好教化的,杨将军说得对,以前礼待他们,他们也是兽性不改,屡次掳掠我大明边民!”
李康先这时候说道。
“没错!这些野人一样的外虏,有何教化的必要,还是全杀了好!全部屠杀掉!教化根本行不通的,是我们以前错了!陛下还是放我们回去吧,没必要让我们在这茫茫大森林里教化什么野人。”
李标也跟着说道。
“圣谕岂是说改就能改的,再说,如今国朝国情已不同往日,朝廷现在需要的是人口,而不是野人的肉,所以,能使更多的野人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成为新汉人,对朝廷而言,比全部屠戮掉更有意义!”
杨展说道。
“元辅白阳公(毕自严)不是说了吗,这些未开化的蛮夷,与我们汉人就不是同一物种,不应该当成人,如今我深信元辅这观点是对的,对于这些蛮夷没必要教化,还是放我们回去吧。”
李康先跟着说道。
“即便如此,也应该驯化,看看能不能驯化为朝廷可用之家畜。”
杨展说着就又道:“好啦!诸公还是暂时放弃回中土的幻想吧,老老实实地在这里服役思过,至于这里的野人女真与汉人是不是都属于人,根据大明科学院的最新出的观点就是看看能不能交配,然后生出小孩来,如果能就还都是人,既然都是人,那就能教化,算不上是驯化。”
“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