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则又对黄台吉说道:“把我的正黄满洲旗和乌真超哈也带走,只留李永芳的人,正黄旗的牛录,给多铎一半,其余的分给多尔衮和阿济格,乌真超哈则归太子统领。”
    努尔哈赤最喜欢的一直是阿巴亥所生的三个孩子,即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尤其是最小的多铎。
    所以,现在努尔哈赤在知道自己留在赫图阿拉必死无疑后,就决定把自己的正黄旗牛录都给阿巴亥的三个孩子,且给最小的多铎直接一半,生怕其将来被欺负。
    黄台吉只得领命。
    而待黄台吉等人走后,努尔哈赤又单独召见了莽古尔泰,问道:“你给本汗说实话,是不是早就在和明廷暗中联络?”
    莽古尔泰听后颇为震惊,并不由得瞥了身后一眼,他不由得有些担心努尔哈赤早在附近埋下刀斧手,准备除掉自己。
    甚至,莽古尔泰自己也不由得眸露杀意,想现在就把努尔哈赤掐死,以灭其口。
    努尔哈赤则道:“不必看了,朕自然有所准备,你现在只需老实回答阿玛。”
    因努尔哈赤对莽古尔泰的父威仍在,所以,他只得点首。
    努尔哈赤听后只说道:“等朕死后,你可以割朕人头献给朱由校,但是朕要你想办法到时候在朱由校面前替父皇杀了他,为我大清所有旗人报仇!否则,朕在天上不会放过你,让你一辈子不得安生!另外,你也别指望,朕死后,大清被灭后,他朱由校会多善待你,汉人有句话,为父应该教过你,那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
 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筐筐辫子与宁完我被捕
    “贺人龙部奉辫子三筐!”
    “尤世功部奉辫子五筐!”
    “梁仲善部奉辫子两筐!”
    ……
    萨尔浒。
    一大清早。
    新设枢密院纪功司的官员们就在统计着各处边军将领送来的辫子。
    因首级处理太花时间,影响效率,另外,也是为了避免疾病传播,所以,朱由校要求报功时以辫子代替首级,而且辫子得煮沸后送到中军大营来。
    所以,此时,纪功司的官员便喊的是一筐筐辫子。
    朱由校看着这些一筐一筐的金钱鼠尾,颇有成就感,他知道,他这些年的“暴君”没白当,钱也没白花。
    而也因此,朱由校不禁对熊廷弼和袁可立说道:“这么多旗人被除,就算现在停止清剿其余旗人,只怕其余旗人要想再恢复到被诛杀的这些人力,也得要个几代人的积累才行。”
    “陛下说的是,这也是他努尔哈赤起兵反我大明后应得的下场。”
    袁可立这时候回道。
    朱由校却在这时候突然说道:“东虏被清剿干净是迟早的事,但这不代表,外虏对我大明的威胁就会彻底消失,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无论外虏现在多恭敬,但都无法保证他们没有奴役我汉人的野心,所以,以后我们得想办法,将这些企图奴役我汉人、夺占我汉家河山的外虏之野心给彻底清除!得改土归流,不能只以为降服几个外虏上层贵族就能永远无事,得让这些外虏贵族失去搞事的根基,让他们底下的普通夷独立出来,不受其控制!”
    袁可立和熊廷弼皆点了点首。
    然后,袁可立先说道:“改土归流,倒是能很利于解决归附之外虏暗蓄野心之可能,但也最易遭受到许多外虏奴酋反对,如此做,势必还会再有兵戈之事发生,否则,恐难以有奇效。”
    朱由校则道:“汉时有匈奴之患,隋唐时有突厥之患,宋时有辽金之患,而这些现在之所以消失,就在于其族亡,故而无祸,故而兵戈之事倒没什么,只要一场兵戈能使其灭亡,即便不能亡其人,也要亡其族,亡其风俗,改土归流,使其无法做大,以往国朝对虏夷屡屡征伐,但却屡屡反叛,即在于兵戈后未行改土归流之策,而尽亡其族!”
    “陛下所言自是良策,但古往今来,明主治国,之所以依旧会在征伐之后,对虏夷招安怀柔,并非不知改土归流之效,而在于大国治政无论华夷,皆有一政令不能速达、消息不能尽知之问题,譬如饶是快马传递消息从成都到京城也要一个多月,到云南更是要两月,这也就是所谓山高皇帝远,朝廷即便派遣流官,也易出现流官成土官之现象。”
    熊廷弼这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来,改土归流不失为良策,但以前的皇帝不用,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通信技术条件跟不上,光是统治两京一十三省,都因为交通不便,而使得地方官员和士绅容易勾结,且违抗朝廷政令,对于更偏远的地方,朝廷就算改土归流成功,也难以维持改土归流的效果,一些地方豪强依旧会因为山高皇帝远继续做土皇帝。
    朱由校听后也很赞同熊廷弼的观点,便点头道:“通信之技未跟上,冒然行改土归流之事,的确未必有成效,凡事循序渐进的来,等东虏彻底清剿后,先让快马两个月的距离内,不能有不接受流官的地方势力存在!至于后面,可以先实行羁縻之策,并等通信条件跟上了再说。”
    要不是电磁波传播的理论太过超前,朱由校现在都想赶紧弄出无线电来。
    即便不先出现无线电,怎么也得出现有线电。
    毕竟通信技术不更新,是真的会限制他的大明扩张。
    甚至如果不顾及这些客观条件,而大明肆无忌惮地扩张的话,后期很容易分裂成很多个大明独立王国。
    所以,朱由校现在很想把电报这玩意弄出来。
    田尔耕这时候走了来,且将一份密报递给了朱由校:“陛下,赫图阿拉传来密报,努尔哈赤让黄台吉、济尔哈朗、阿敏等率大部分八旗兵已撤出赫图阿拉,意图在迁徙运动中寻找脱生的机会,而努尔哈赤独让莽古尔泰和阿巴泰留了下来,另外,据报,努尔哈赤已发现了莽古尔泰暗中与我们来往的事,且让莽古尔泰以后找机会谋杀您。”
    朱由校听后神色凝重起来,问道:“这是几日前的消息?”
    “三日前的。”
    田尔耕回道。
    “三日前的,太慢了,要是能即报即知多好。”
    朱由校腹诽了一句,就看向袁可立道:“袁爱卿,你立即着人传朕旨意给孙传庭,将此事告知于他,让他多派哨探,探知黄台吉行踪,宁可不先拿下赫图阿拉,捉拿努尔哈赤,也不能放黄台吉这些人离开!”
    “臣遵旨!”
    袁可立回道。
    接着,朱由校又道:“莽古尔泰只是我们暗中发展的细作之一,他努尔哈赤虽说机敏,能发现朕的一两个细作,但却不能发现所有,告诉我们的人,朕要活的努尔哈赤,但莽古尔泰不必是活的。”
    “内臣明白!”
    田尔耕也回了一句。
    这时候,袁可立奏道:“陛下,钦天监已经算好了祭祀在萨尔浒之战我大明阵亡将士的时辰,但按照您钦定的祭祀典礼,还差个祭旗的,您看,要不要锦衣卫想办法先从其内部抓几个大鱼,使祭旗时好看些。”
    朱由校点头道:“锦衣卫先去各军各镇问问,另外,让傅宗龙组织收留区的包衣在诉苦时,辨认一下是否有大人物混在逃出来的包衣里面,保不齐,有他努尔哈赤身边的大人物假扮包衣逃到我大明这边来。”
    “遵旨!”
    ……
    包衣曹振彦已经在包衣收留区待了些时日。
    他不得不承认在大明收留区的日子比当包衣那些时日过得好得多,虽然每天有许多课要学习,但吃的是真的好,隔三差五还能有顿肉。
    曹振彦现在都有些感谢那个劝他逃来明境的锦衣卫细作。
    而现在,曹振彦也通过学习知道了自己为何会成为包衣,而东虏又是怎么崛起的,他们是怎么奴役汉人的。
    “原来大汗是李成梁的家奴,身份比老子还低贱!”
    “东虏人狼子野心,竟然想做我们汉人所有人的主子!”
    “我呸!原来八旗贵族们这么乱伦无耻!”
    一时,曹振彦还因此和许多熟络了的包衣们聊了起来,甚至曹振彦还亲自上台诉苦,且作证道:“这个我是亲眼所见,那些八旗贵族是真的禽兽不如,奴酋的第七个儿子阿济格,以前就是我的主子,他那天就直接闯进了大汉奸宁完我的屋子里,睡了人家小妾,还让我看门,而你们猜宁完我是什么反应,他回来后只笑着问阿济格,他小妾有没有把他主子伺候的好不好。”
    “哈哈!这八旗贵族是禽兽不如,不过这大汉奸宁完我是真够贱的!”
    其他包衣因此笑了起来。
    而坐在下面的宁完我则寒下了脸。
    在他一旁的投清诸生周钟则道:“这包衣真是可恶,他这一说,等于让天下人尽知您这事,不过,您当时真没发怒?”
    宁完我则回道:“设若大清未有如今这局势,这样的包衣绝不敢如此猖狂!可恨!”
    曹振彦则在这时候发现了宁完我。
    因为就宁完我几个没笑,所以,很容易被注意到。
    再加上,现在朝廷鼓励他们揭发自己身边在东虏担任官职的旗人与汉奸,且许诺给予重赏记功。
    所以,曹振彦当即走到傅宗龙标营游击翁之琪这里来,并暗指着宁完我:“将军!那人是宁完我!小民敢以人头担保!”
    “是吗?”
    翁之琪听后十分激动。
    因为眼下上面正要求下面的人多寻几个大人物,好用来祭旗。
    所以,底下的将领都在积极搜寻。
    毕竟这也是个能简在帝心的机会。
    翁之琪听后立即道:“你带我们去捉拿!”
    说着,翁之琪就传令道:“传令,关闭城门!”
    。
 第四百五十九章 文人汉奸朕不会轻饶
    “宁完我?”
    朱由校问着辽东巡抚傅宗龙。
    “回陛下,正是不久前就被努尔哈赤任命为大学士的宁完我,以及挑唆东虏投尸于沈阳、辽阳一带的宁完我!”
    傅宗龙回道。
    朱由校继续问道:“是怎么发现他的?”
    “原阿济格麾下包衣曹振彦,本是辽东都司辽阳人。”
    傅宗龙回道。
    朱由校听后暗自笑了笑,道:“将这两人都押到朕这里来,另外,萨哈廉也押过来,还有那个叶臣,但祭旗的人先别定下来,再等等。”
    “遵旨!”
    傅宗龙回了一句。
    三日后。
    宁完我、萨哈廉、叶臣被押到了朱由校的御前,曹振彦也被带了来。
    朱由校要见曹振彦自然是因为他后代的缘故。
    虽说朱由校自从看了癸酉本《红楼梦》以及相关分析,大觉《红楼梦》可能是悼念明朝之作,而且作者很可能不只曹雪芹一人,大有集体创作,且增删数次而敲定所成的可能。
    但他还是想看看后世鼎鼎有名的曹雪芹,他的祖先,到底是个什么样。
    朱由校因此先看向了曹振彦,且问道:“曹振彦,你为何逃离了赫图阿拉?”
    曹振彦说明了缘由。
    然后,朱由校又问道:“那你怎么认识的宁完我?”
    曹振彦继续回道:“回皇上的话,宁完我是大学士,很多老包衣都认识他。”
    朱由校又问道:“那你可知道他犯过那些对不起朕对不起大明对不起天下汉人的事?”
    曹振彦想了想回道:“别的,小民倒是不知道,但是小民知道他说过皇上您的坏话,他说小民到如今这个地步,乃至被东虏人欺辱都是皇上您害的,说如果没皇上您,大清早就强盛无比,而小民也很可能做了官,作威作福,成了富贵人,被东虏人器重,当成自己人;甚至,他的小妾被阿济格霸占了身子,以至于投井死了后,他也大骂您,怪您导致他受此大辱,言您为何不。”
    “说!”
    朱由校拉着脸回道。
    宁完我这时候已经把脸埋得很低。
    曹振彦回道:“言您为何不早点驾崩!”
    朱由校则看向了宁完我,见宁完我哆嗦着身子,便哼了一声道:“宁完我,你这奴才当的是真的好啊!”
    朱由校说着就指向了萨哈廉,道:“他是萨哈廉,努尔哈赤之孙,刚被努尔哈赤封王,算是你主子,你这么好的奴才,怎么不赶紧给你家主子磕头,为你家主子说话,让朕不要让他这么跪着?!”
    宁完我则在沉吟片刻后,厚着脸皮道:“学生乃华夏子孙,岂能认胡虏为主!即便陛下逼学生,学生也宁死不从!”
    朱由校听后不由得一愣。
    他有些不敢相信这话是从宁完我口中说出来的。
    即便说是曹振彦说的,他都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