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由校继续说道。

    熊廷弼点了点头:“陛下所言倒是一个不错的法子,如今想来,也只能如此,说到底还是天道不仁,非我大明不仁,不得不如此。”

    “是啊,不能苦百姓,只能苦一苦蛮夷吧,谁让他们不心向我中华!”

    “另外,朕特别提几个人,到时候务必也雇佣上,韩爱卿到时候去仔细查查,一个是陕西延安府米脂县人,在银川驿做驿卒的李鸿基,一个是延安府庆阳卫定远县,做过延安府捕快与榆林镇边军的张献忠,还有一个是延安府安塞县一个贩过马且叫高迎祥的人……”

    朱由校说着就念了好些个他印象中在历史上明末时期比较有名的陕北农民起义者。

    (

 第四百四十三章 开疆 一杆三眼铳一壶酒

    天启十年暮春。

    虽说时间已过去了一年,但据陕西巡抚马懋才报,大旱依旧在持续。

    甚至部分地方已经出现蝗虫泛滥的迹象。

    不过,因为朱由校在去年已令马懋才组织了捕蝗队,养了大量鸭子,提前吃了不少蝗虫,所以,使得陕西许多地方的蝗灾还没有出现大规模泛滥的现象。

    再加上,经过朱由校十年治理的大明因朝廷财力雄厚,而在各地都设立了官营医馆,而朱由校因此命令各地医馆,对饿死的百姓好生安葬,并在各处洒石灰,乃至灭鼠灭蚊蝇后,使得陕西一带的瘟疫也还没有因为旱灾而大规模出现。

    另外,许多陕西的百姓其实已经感受不到旱灾的影响。

    他们当中一部分已经开始参与官府组织的水利建设,成了工人。

    而大部分则携家带口、远渡重洋,来到了位于后世孟加拉湾北部区域的若丹地区,开始参与大明远洋开发公司组织的圈地运动。

    “砰!”

    一缕白烟升起。

    张献忠看着前面倒毙的一名土人地主以及狼狈而逃的土人士兵们,嘴角微微勾起,并把三眼铳扛在了肩膀上,然后又取出腰间酒袋喝了一口烈酒。

    三眼铳和烈酒,现在是他们这些,被安排到若丹的老秦人,执行圈地任务时,最爱带的物件。

    因为三眼铳即可当火器射杀土人,也可以当铁骨朵直接砸人。

    至于烈酒自然是提气的。

    张献忠现在很喜欢这样的生活,一把三眼铳、一壶烈酒,外加一匹马,他能在一天内给大明开辟出上百里地来。

    这些地会变成张献忠的农场,而他的亲友除随他一起作战的外,都会在他的农场耕作。

    而且,张献忠只需向公司缴纳比较低的公粮,就可以得到公司的承认,受到公司常备武装力量的保护。

    不过,像张献忠这种会打仗的,已经是这里比较大的庄园主,而有一帮自己的土人奴隶,可以用来耕作,而他的亲友已经成为他农场的管理者。

    就像历史上满清入关,一些八旗贵族会圈地,甚至会强掠汉人百姓做包衣一样。

    张献忠现在就干着这样的活。

    李鸿基也不比他差,他带着整个李家寨的人,包括他的侄子李过,在这一带,很快都就渐成了势力,成了很大的庄园主。

    总之,为了避免因为连续的旱灾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又为了避免朝廷因为不停赈灾而出现财政危机,朱由校也就开始把自然灾害带给大明帝国的影响转嫁到了其他地区的外番身上。

    毕竟谁让现在的大明帝国算得上这个时代的超级帝国。

    大明帝国受灾,其他国家的日子也不能好过。

    “陕西现在虽是赤地千里,但却已不是遍地饿殍,大量百姓由远洋开发公司批量雇佣后,就运去了海外,只是据巡抚马懋才报,现在陕西已为之一空,大量农田闲置后,反而杂草丛生了起来,除官道外,许多道路皆已出现野草。”

    朱由校如今已经回京,而此时,袁可立则向他禀报起了陕西的最新情况。

    “敕旨给马懋才,让他组织留在陕西的人,尽量把闲置农田变成林地,多植树,以固水土,干旱加剧未尝不和那一带林木减少、黄土加剧有关,另外,趁此机会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以便使旱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朱由校说道。

    “陛下,据工部的人奏报,陕西一带颇多开采煤矿,故工部建言,可开煤矿来解决陕西受灾百姓的吃饭问题,而不必大量运往海外拓土。”

    徐光启这里又奏起了一件事。

    朱由校听后不好直接给他们提什么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只以不影响龙脉风水为由说道:“关内的矿,若非必要,尽量不开,以免影响我华夏龙脉,开矿当尽量开关外与海外的,关内的先留着,这些关内的矿就如同祖产,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开采使用,受灾百姓还是尽量往海外可耕之地移。”

    “是!”

    徐光启回了一句。

    “既然说到这里,朕听闻民间多有地方士绅或豪族私自开矿,按理,矿山乃帝王私产,故要明告天下,不得私自开矿,一经发现,封矿抄家治罪!”

    朱由校继续说道。

    “遵旨!”

    ……

    “蒸汽机车现在研制的如何,另外就是朕让你们从南洋搞来的橡胶,进行相关溶解与充气实验,进行的如何?眼下各类蒸汽机既已开始出现,这些由朕设想出的车子与新车轮,也得尽快出现才好,以便于将来更长途的运输,大明将来因为自然灾害把大量百姓移民到海外去开边后,所统治的区域自然会越来越大,到时候,自然也得需要更好的车子才行。”

    朱由校这时候突然问起蒸汽机车以及橡胶轮胎的制造进展来。

    徐光启回道:“目前机车已经制造出速度在一时辰二十里的,不过还没铺设出陛下所设计的铁轨,所以,目前还没将机车搬到铁轨上试验,预计要想真正实现想陛下所说的那样,还得再等等,但也快了;至于橡胶的实验,眼下已经制造出了充气轮胎,且已推广到马车上使用,减震系统的确良好,另外,科学院已经制造出了陛下所设计的自行车,目前也安上了充气轮胎,正要奉上。”

    朱由校听后颇为惊喜,问道:“是吗,自行车的轮子铁丝可是难拉的,你们怎么做出来的。”

    “回陛下,自宋应星他们按照您的谕示,在坩埚炼钢基础上推广转炉炼钢后,就试着加入一些其他金属元素,如今倒也获得了一种更易拉成丝的铁丝,只是造价不菲。”

    徐光启回道。

    朱由校点头:“赶紧送进宫里,朕要细看看,另外,既然可以拉出铁丝,那就尽快降低造价,将来,用着这些铁丝的地方很多,比如在边镇防御鞑子时,就可以先在外围布置一圈带刺带铃铛的铁丝,可比筑墙快捷更易察觉!”

    “陛下说的是,如今这些新东西出现,朝廷将来对煤铁的需求还要激增,关内既然不能开采,那还得继续往关外多勘探矿地才行。”

    徐光启回道。

    “岂止是煤铁需求增加,以后啊,军队的数量还得再增加,不仅仅是灾民,也有因为各类蒸汽机出现而失业的工人,养这么多兵,也是时候该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剿灭东虏,鞑靼诸部皆是游牧之族,难以尽数剿灭,且也难成大患,这东虏是要彻底剿灭的。”

    朱由校说着就看向分管兵部的新阁臣朱燮元道:“兵部接下来需在各府州县设招兵办,把民间的青壮而未有工作者皆招进来,先集中训练,训练务必严格,另外,各学校新进学生也得开展一个月的战兵训练。”

 第四百四十四章 天花种痘

    此时的东虏赫图阿拉一带,处处皆有咳嗽声,且四周寨子村落中,多有咳着咳着就倒毙着。

    因大明对东虏的经济封锁,东虏的人这些年一直缺吃少穿,冻饿致死者已是无数,再加上,东虏的满洲贵族主动屠杀一些老弱包衣,所以,因尸体增多,而又有饥饿不能忍者偷挖刚掩埋之尸吃,也就使得瘟疫开始在东虏肆掠,而未像原来历史上一样,先从大明肆掠。

    毕竟现在的大明,因皇帝朱由校治国有方,使得民众负担减少,收入增加,再加上又从海外购粮,把灾难导致的损失转嫁于国外,所以,本国百姓少有饿肚子的,也就没有走到为了填饱肚子什么都吃的地步。

    而东虏现在又不能像原有历史上一样通过劫掠大明,来补救自己内部的粮食危机,再加上气候越来越恶劣,也就成了瘟疫的发源地。

    而现在流行于东虏赫图阿拉一带的瘟疫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天花。

    眼下不仅仅是东虏的普通平民得天花,八旗贵族也开始有人得天花。

    其中就有努尔哈赤的第十六子费杨果。

    “老十六,他好了没有?”

    努尔哈赤此时就焦虑地问着四贝勒黄台吉等人。

    费杨果算是努尔哈赤现在诸子中最小的一个,年少聪慧,素来很得他的喜爱。

    所以,努尔哈赤还是很在乎费扬果的生死安危的。

    “回父汗,据大夫说,还未出痘,依旧高烧不退。”

    黄台吉回道。

    努尔哈赤听后只觉心都被人揪了一把,咬牙道:“若不是明廷皇帝朱由校严禁走私,先灭晋商,后杀辽东士族,对我大金封锁,也不至于出现这痘疫!都是朱由校害了我儿!”

    说着,努尔哈赤就想到自己已经好几个儿子、孙子被俘虏,然后被朱由校下旨凌迟处死,就更加气愤,而因此气得咳嗽了起来。

    “父汗息怒!”

    黄台吉忙回了一句,并不由得退后了一步,他有些担忧努尔哈赤也感染了天花,而传染给他。

    努尔哈赤因此有些恼怒地道:“怎么,四贝勒,你怕阿玛我也得了天花痘,然后传给你?”

    “儿臣不敢!”

    黄台吉忙回道。

    “哼!”

    努尔哈赤颇为不满,又问道:“眼下痘疫已是什么情况?”

    黄台吉忙回道:“回父汗,眼下这突如其来的痘疫已致一千六百多人丧生,而且,一天就能有数十人得此瘟疫,已是非常严峻,若再想不到办法,恐我大金即便不被明廷消灭,也会被这痘疫消灭。”

    “把已有痘疫的,全杀了!把痘疫致死的,烧了!另外,传本汗令,各寨不得轻易走动。”

    努尔哈赤因此说道。

    “儿臣遵旨!”

    黄台吉回道。

    努尔哈赤则又继续说道:“可恨!这该死的痘疫,这是要让我大金雪上加霜啊!”

    宁完我因一直憎恨明廷皇帝朱由校对待他这种汉奸的行为过于残忍,所以就一直想找各种机会阴大明一下,而此时的他,就不由得灵机一动,不由得忙主动建议道:“大汗!奴才想到一条毒计,既然这痘疫如此凶猛厉害,还能人传人,那为何只能是我大金的人得此病,何况这事本就是明廷皇帝朱由校导致,所以,不如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人暗中潜进明国,把这些因痘疫而死的尸体丢到明人时常饮用的水井与河道湖泊池塘里,使得明人也得此痘疫,将来说不准还能传播到明廷京师去,让那明国狗皇帝朱由校也受此灾。”

    李永芳和宁完我一样,他们这些汉奸,因自知下场不会好,也就比努尔哈赤这些异族贵族,还要痛恨大明,也就附和着笑道:“大汗!以奴才之见,这的确是条好计策,明国人可比我们多,若真能将痘疫传播过去,势必造成的疫情比我大金严重,到时候等他明廷因疫情十室九空之时,就正是我大金卷土重来之时!”

    “这主意不错!首先是辽东,若真能让征镇守辽东的孙传庭一干人和他朱由校的勇卫军因痘疫而亡,我大金突破辽阳和沈阳这两处封锁我大金的锁钥当不是没有可能,李永芳,你立即去做此事,务必想办法,把痘疫传到他明国去!”

    努尔哈赤点首说着,接着,又道:“真希望,他狗皇帝朱由校有一天也能因此疫而崩!我大金受此人压制太久了!”

    “医部的种痘之实验进行的如何,如今天花在东虏肆掠,保不齐将来就会传到大明,朕让锦衣卫想冒着生命危险,带了东虏得此疫者之血回来,给你们医部研究,就在于让你们医部尽快改进宁国府开始实行的种痘之术,改种人痘为种牛痘,以达到尽快免疫之效,使将来这天花一旦传到大明,而无祸国之灾。”

    朱由校这里也因要对东虏用兵,而想到东虏现在还在遭受天花病毒的侵害,也就关注起了关于他在这之前就让医部进行的天花种痘实验。

    “现在只差给人种痘的实验结果还没出来,但目前已经在牛和猴身上实验成功,牛和猴被种痘后,便没有再得,不过,目前已种痘的重犯还没出现症状,估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