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2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定国说道。

    其他富商也跟着附和起来:“是啊,请大帅明鉴啊!”

    马世龙作为武臣,拙于口舌之辩,一时也就不知道该如何驳斥,只气得大骂:“尔等真是无耻!鞑子的确可恶,但尔等把自己的罪全都推到鞑子身上,是真觉得昧着良心说话不算什么吗?!”

    “我等不敢撒谎,的确是为全城百姓而如此做的啊!呜呜!”

    许定国磕头说道。

    这时候,马世龙麾下一守备唐通站出来劝道:“大帅!现在问也无益,不如把他们先关押起来,按照陛下旨意处置就是。”

    马世龙点首,便让人把许定国等人押了下去。

    但这时候,唐通突然看了看四周,然后走到马世龙身边,低声道:“大帅,末将还有一件要事需单独向您汇报。”

    马世龙听后诧异地看了唐通一眼。

    不过,马世龙想了想后还是支走了赵率教和满桂等人,然后问道:“什么事,还需要单独汇报?”

    “末将等带人去抓许定国等人时,他们托末将带信给大帅,只要大帅肯上报他们的苦衷,他们若能活下来,必当以五万两黄金相赠。”

    说着,唐通就又笑道:“他们都是做买卖的商人,即便许定国,虽说是朝廷叛将,但家里也是做买卖的,如今犯下这样的罪,也只是为了自己家的利而已,大帅何不网开一面?趁此赚一笔,将来也能靠这钱,再升一升官?”

    马世龙直接把桌子一拍,怒叱起唐通来:“混账东西!他们是商人,只知重利,无社稷家国之念,可老子不是商人!”

    马世龙就喝道:“来人,把唐通拖下去!”

    说着,马世龙就回到案后开始写奏本,参劾唐通。

    唐通见此大惊,忙跪下来:“大帅息怒,大帅息怒,您就当末将刚才什么都没说吧!求您看在,我与您出生入死这么多年的份上,饶末将一命吧。”

    马世龙哼了一声,问道:“饶了你?”

    然后,马世龙大声喝道:“若如此,陛下就不会饶了我!

    接着,马世龙又道:“管他们是不是为了百姓,老子只知道从陛下的旨意,将他们押到城上去剐了,准备水泥,筑京观!”

    而马世龙等明军骑兵因此接下来,就直接将这些留守张家口堡的鞑靼人和奸细许定国等押解到张家口堡城墙。

    一部分明军骑兵充当着临时刽子手,持着匕首,站在每一个被捆绑在城墙上的鞑靼人与汉人奸细旁边,且在马世龙一声令下后,就开始对这些人施以千刀万剐之刑。

    许定国等奸细因此疼得大喊:“我们真是为了全城百姓,冤枉啊!”

    而那些鞑子则只是惨叫,喊着自己的父母,与他们之前屠戮的边民一样,无助而又绝望。

    一时,城墙下,肉落如雨,血水直接染红城墙,凄惨的声音更是绵延不绝。

    前来张家口堡哨探的鞑靼骑兵也亲眼看到了这一幕幕,皆愤怒不已。

 第四百三十七章 筑京观林丹汗气的吐血

    “为了全城百姓?”

    朱由校此时正问着宣府城中一干士绅豪族。

    原来,在张凤翔离开宣府城后不久,宣府城中士绅豪族就因闻知林丹汗大兵进犯,乃至张家口堡已破,且又被鞑靼大军在张家口堡的暴行给吓倒,而有跪地请降之计,甚至有意仿张永发等的行为,劝秦邦屏以护卫全城百姓的名义,投降了事,也好保全自己的家族。

    但秦邦屏没答应,他和许定国这种有商人背景的不同,他秦氏一门也算是将门,和皇帝利益一致,又是以忠义立足于世的,自然不敢轻易砸自家的门楣。

    所以,秦邦屏果断将计就计,将这些欲主动投敌的士绅豪族召集起来,待其写好投降文书,且签好字盖好印后,就突然发难,将这一干人当场枭首,然后悬挂于城墙上,且将这些人的族人家奴也都圈禁起来。

    而也因此,秦邦屏最终还是靠自己的白杆兵和部分未肯投敌的官绅豪族家丁和城中军民,并依仗宣府城的城高墙厚打退了鞑子的数次进攻。

    现在,朱由校带大军进入了宣府城,自然也在看了秦邦屏递交上来的投降书后,问起这些欲主动投敌的士绅豪族来。

    而这些士绅豪族说自己这样做的理由也是为了全城百姓免于战火。

    进士出身,做过鸿胪寺卿的宣府人孙锡龄此时便在朱由校这么反问一句后,继续如此回道:“臣等的确是为城中百姓啊,请陛下明鉴!”

    朱由校则捏紧了手中正盘着的核桃,说道:“为城中百姓,朕看你们是想让鞑子把城中百姓尽皆屠之!朝廷花那么多心血,造高墙、铸大炮、练强兵,为的就是阻止强盗寇掠我大明!避免百姓生灵涂炭!尤其是宣府,按理,别说是十万敌军,就是二十万,三十万,乃至百万,要想攻破,也不会那么容易的!可往往被攻破,就是因为你们这些败类卖国所致,宁为自己九族之苟全,而让全城军民送死!真正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朱由校说着就看向秦邦屏,道:“你还不够狠,现在朕给你一道旨令,你和城中守城军民这些日子为守宣府辛苦,就不必再守城,守城的任务交给近卫军的弟兄,你们现在去把这些欲投敌的人的九族给朕抄了,全部格杀勿论!一个不留!其财尽分于你们,以酬尔等守城之功!”

    秦邦屏听后,立即拱手回道:“谢陛下!”

    “陛下!”

    而孙锡龄着因此大惊,不由得大喊了一声。

    “嗯?!”

    朱由校看向了他。

    孙锡龄则先站了起来,指着他:“你这暴君!你这个暴君!我们为自己家族安危,做出这样的举措,有什么错,换作是你,难道你也要搭上九族之命,为朝廷死守一城吗?!啊!”

    朱由校则道:“你的假设不存在,朕只知道,现在如果朕同情你这样的人,就是对鞑子屠刀下的无辜百姓的一种残忍,就是对不起为国家与民族而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如果敌人来了,都老老实实的投降,那还要将士们流血做什么,那还要这国干嘛,还要这皇纲国法做什么!”

    朱由校说着就看向秦邦屏、卢象升、周遇吉等将领:“你们说说,你们要不要现在就把宣府城让出去,让给鞑子,让鞑子来杀了朕,杀了全城的百姓,只保住你们自己家族的生死与富贵!”

    “但凡有血性者,断不愿做出如此选择!”

    卢象升回道。

    “若如此,臣宁九族皆死于敌寇屠刀之下,也绝不愿九族偷生于异族膝下!”

    周遇吉也跟着回道。

    “陛下说得对,我们将士们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就是不愿同胞家人跪着求生,这些人如此自私,就是对不起我们这些与敌人拼命的人!皆该杀!”

    秦邦屏也跟着说道。

    孙锡龄的胸膛依旧剧烈的上下起伏着,他看着这满堂浑身甲胄的人,两眼如喷火,但紧接着又长呼了一口气,道:“行!汝等厉害,汝等是不怕死,汝等忠烈,就我等懦弱、自私、不配为人,有本事,你们就让这大明江山永不改色!”

    “拖下去!投敌之族成年男丁皆处极刑!”

    朱由校只挥了挥手。

    “是!”

    众将士齐声回了一句,犹如炸雷一样。

    朱由校刚才的一番话,直接让将士们感同身受地觉得这些懦弱的士绅豪族选择投敌就是对不起自己的付出。

    ……

    “好狠的大明皇帝朱由校!冯先生,你对此作何感想。”

    林丹汗因闻听张家口堡城墙上在剐自己鞑靼的人,也就亲自率大军赶来了这里。

    此时,他就亲眼看见了贴在城墙上的鞑靼皮与奸细皮,以及高高耸立在城墙上的京观塔,上面刻着的“林丹巴图尔将来之下场”的大字也非常清晰。

    而因此,林丹汗也就咬牙强笑起来,并向冯铨问了起来。

    冯铨拽紧着缰绳,嘴唇发白,他看见了张永发的下场,这让他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如果落到朝廷手里可能的下场。

    冯铨不寒而栗,声音因此有些发颤地回道:“回,回大汗,奴才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

    “你应该发誓将他朱由校也千刀万剐!”

    林丹汗怒气冲冲地说了一句,然后掉头而走,且道:“本汗真想去宣府,把他朱由校碎尸万段!”

    “大汗,我们去吧,我愿第一个带兵攻打宣府,杀光那些明狗!”

    林丹汗麾下不少鞑靼贵族此时也因此失去了理智,此使,台吉昂安非常激动地向林丹汗请战。

    济农博尔西也道:“属下也请战!”

    但林丹汗则阴沉着脸,回道:“不,我们不去攻打宣府,他朱由校敢这样做,就是为了激怒,激怒本汗,让本汗去与他决战,说明他早已有准备,可本汗偏不上当,本汗偏不去!”

    “噗呲!”

    林丹汗说到这里,突然,急火攻心之下,就猛地吐出一口血来,然后就从马上摔了下去。

    “大汗!”

    脑大毛等鞑靼贵族因此激动地忙大喊了起来。

    ……

    “他林丹汗可以不来宣府,但不代表朕就会放过,朕就不会主动派大军去找他!”

    朱由校在得知林丹汗被自己刺激的吐血,但依旧没有来宣府,反而还是从其他关墙出塞后,就对熊廷弼等如此说了起来。

    熊廷弼点头,并道:“陛下说的是,如今已不同以前,我大明已没那么好惹,他敢来我大明腹地劫掠,则我大明也敢去他腹地扫荡!”

    “没错,但眼下得清理一些蛀虫,你持朕尚方宝剑,替朕去一趟大同,以督师九边、巡视边防的名义,把张凤翔拿来,防止其秘密逃走!”

    朱由校吩咐道。

    “遵旨!”

 第四百三十八章 缉拿贪官陕西大灾

    与此同时。

    朱由校则又提到唆使马世龙收受贿赂的唐通,道:“至于唐通,着令骆志杰押解其到宣府,并召集全军游击以上将军,对其行为批斗,并直接按贪墨受贿之罪处置,传首全军!令对马世龙所做的选择予以通报嘉奖,按新的军功爵制度,他当如何升授?”

    “当升授柱国。”

    熊廷弼回道。

    “以品行端正,廉洁奉公,不庇下属为由,加授伯爵。”

    朱由校回道。

    “是!”

    熊廷弼回道。

    接下来,他便正式奉朱由校的旨意,持尚方宝剑,督师九边,且首先去的就是大同。

    因为宣大总督张凤翔现在就在大同。

    “陛下亲征漠北,而且是走的往宣府那条路?”

    张凤翔这里也刚刚从自己的心腹幕僚这里得知朱由校亲率大军北上的消息,并因此露出了一脸的震惊。

    “随扈的大臣都有谁?”

    而张凤翔接着又问了起来。

    “熊蛮子!”

    他的幕僚知道他想问的是什么,也就只回答了一个人的名字。

    张凤翔听后,整个人就仿佛被抽去魂魄一样,倒在了藤椅上,心道:“但愿上天垂怜,能再来一次土木堡之变吧。”

    接下来,张凤翔在大同府是如坐针毡。

    因为他是真担心皇帝陛下会迁怒于他,查到他贪污受贿并临阵脱逃的罪证。

    但张凤翔倒也没有后悔他之前的决定,因为他是真不敢在宣府死守,毕竟林丹汗是派的近十万兵马南下,而且他也知道自己宣府城中一些士绅豪族也不会老实,指不定会为了自己家族利益而选择提前做内应,要知道,熊蛮子任辽东经略前,辽阳以东的许多要隘关城就是因内部士族提前投敌被后金攻破的,譬如抚顺。

    只是熊蛮子到任后肃清内奸,让后金没机会而已。

    所以,张凤翔也就选择了提前避祸到大同。

    没多久。

    张凤翔就得到宣府被秦邦屏守住、林丹汗已经撤走、张家口堡被收复的消息。

    这让张凤翔听后颇为失望,道:“吾失去一守城之大功也!”

    不过,张凤翔倒没有因此立即选择弃官逃走,去塞外投敌,一是他舍不得在关内的锦绣生活,二是他还心存侥幸,即皇帝陛下来了宣府也没查到他贪污受贿、临阵脱逃的实证。

    而且接下来不久,他也得知了熊廷弼要来大同的消息。

    这让张凤翔有了想行贿熊廷弼而使得熊廷弼帮他说话的想法。

    毕竟在他看来,熊廷弼怎么也和自己一样,都是官,不应该太会为难彼此。

    于是,等熊廷弼一到大同,张凤翔就立即将他请到了私室,并立即作揖道:“还请熊公救我!”

    熊廷弼故作不解地问:“张公这是为何,缘何要熊某救你,熊某能救你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