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易廷谏没有这个领悟,也没有把这些汉人当作是自己同胞的民族意识,而是把这些汉人当作了他可以随意处置且可以中饱私囊的财产。
易廷谏把这些汉人以一定价格的方式直接卖给了佛郎机人或者流亡海外的反动士绅。
而佛郎机人则把这些汉人圈在自己的殖民区内进行奴役,逼其为自己做工做活。
“快点!赶紧上船!”
鸡笼港,移来的汉人正成批成批的被赶到佛郎机的船上去,稍微慢一点,就会被直接毒打一顿。
不过,这一批汉人虽然是上的佛郎机的船,但并不是佛郎机的人来买他们,而是反动士绅雇的佛郎机船来买的这些汉人。
毕竟反动士绅们在海外需要有足够多的人来壮大势力。
易廷谏则因此,此时就反动士绅手里赚了一大笔钱。
“易府台,这是买人的金条,您称称。”
叶初春现在就负责代表反动士绅势力与易廷谏接洽此事。
不过,易廷谏倒是不知道叶初春是东厂和反动士绅的人,只以为叶初春是普通商人,也就在笑着接过了金条后问道“叶先生,不知你们要地不要?”
“地?”
叶初春有些惊讶地问了一句。
“没错!这台湾府的地除去被佛郎机占了的,和有土著聚居的地,其他的,现在都可以卖!”
易廷谏说道。
他现在也是没办法,移来的汉人全卖给各方面的势力为奴,而朝廷又要他按时上报屯垦成绩与屯垦后的税赋情况,为了给朝廷交待,应付考成,他不得不通过卖地赚一些钱,然后把这些钱以新征收的赋税的名义上交,以证明他在台湾的确开垦荒田开垦的不错。
叶初春倒也答应了下来,并真的从易廷谏手里买下了许多田地。
不过,易廷谏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些行为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被东厂传递进了京,然后传到了朱由校的耳朵里。
朱由校知道此事后自然是非常生气的。
第三百六十九章 判腰斩九族流放叫你买卖人口
“易廷谏的事,朕不管你知不知道,都得严惩!”
“朝廷为开发台湾,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你不是不知道!何况,我大明百姓农业耕种技艺与纺纱水利之经验也远胜海外土著,一旦被掳走,强化的是外番殖民之实力,而不是我大明屯垦之实力!”
“他倒好,不但好好安排这些汉民定居屯垦,带头做其人口买卖来了,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不成?他还知不知道自己也是汉人!竟向外夷卖自己同胞!”
“朕记得旨意里不是这样写的,兴明社也提了爱民之理念,他易廷谏倒好,把这些全不当回事!”
朱由校对方从哲一顿喝斥后,就吩咐道:“拟旨,台湾府易廷谏等上下官吏目中无君,抗旨枉法,非法走私本国子民,实在是罪大恶极!着东厂将这些人全部抄家,将其家人先押到京城,将其本人也押到京城来!另外,对于易廷谏是你举荐的这回事,朕可以先不处置你,但是接下来,如果抓捕易廷谏不力,朕就追究你失察之罪!”
“是!臣谢陛下宽恕之恩,臣眼拙,竟荐举了这样的混账,臣罪莫大矣。”
方从哲带着一头冷汗回了一句。
他也没想到台湾知府易廷谏会给他捅这么大篓子,因为这无疑会让朝廷大半年移民台湾的奴隶功亏一篑。
虽然大明人多,但随着清丈田亩、摊丁入亩等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施行,以及工业的发展,可移的民也不是很多。
毕竟国人都是安土重迁的。
能移的民只有罪犯和流民。
而现在易廷谏却把移去台湾的一批汉人直接卖了,如今要想再找回这么多汉人明显是不行的。
毕竟人也不是庄稼,割了一茬还能立即长出来。
何况还是耕作经验丰富的汉人。
方从哲一回府就问着方世鸿:“台湾知府易廷谏可有联络过你?”
“顾秉谦引荐过他,怎么了?”
方世鸿问道。
“不要救他,不然这雷霆之怒就要降到我们方家头上!”
方从哲回了一句。
接着,方从哲就叹了一口气:“这些人真是不安生啊,我们迟早都要栽在这些人手里!”
方世鸿当即明白了过来,喝道:“这个混账东西!他也干什么坏事了不成,儿子也给他们打过招呼,让他们都老实点,但还是没有人当回事!”
方从哲只说道:“只怕这事不久,就有你父亲的弹章了!”
方世鸿的确没想办法救易廷谏,甚至都没把这事通知给易廷谏。
所以,当易廷谏看见东厂的人出现在他面前时,他还感动很意外,不禁问道:“本官是台湾知府易廷谏,你们东厂的人来做什么?”
东厂的珰头乔可用回道:“易知府,你的事发了,跟我们走一趟。”
易廷谏这时候自然明白了过来,一时不禁后退着,道:“不,不,本官不跟你们走,本官可是认识小阁老的!小阁老,你们知道吗,就是方小阁老!”
“方小阁老可管不到东厂的事,带走!”
乔可用回了一句后就大声喝令道。
而接着,乔可用又看向易廷谏身后的知府衙门其他官吏:“陛下的旨意是把你们也带走!”
这些官吏因此大惊,他们没想到皇帝陛下竟要把他们全部带走,所以,一个个顿时就匍匐在地上,磕头求饶起来。
“进去!”
易廷谏被东厂旗校强行关进了一间四周墙壁都钉有厚垫子的狭窄审讯室里,这审讯室只在顶部有一小窗口,但平常基本上是关着的,所以大多数时候,这审讯室就是一小黑屋。
“这里是审讯室,你接下来的日子都会在这里面度过,你可以在这里面保持沉默,但是你如果想说话的话,而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将作为呈堂证供,一旦你有所隐瞒,都将会被加上一条欺君之罪!”
而乔可用则在这时候在审讯室的门外,对易廷谏说了几句话。
易廷谏只能站着或者跪着、坐着,但不能躺下,因为这审讯室太狭窄。
但也因此,易廷谏感到很不适应,只问道:“可否给本官换个大点的审讯室?”
不过,东厂的人没有理他。
易廷谏因此开始有恼怒,声音大了一些,喊道:“我要换个大点的审讯室!”
东厂的人依旧没有理他。
易廷谏这下子是彻底暴躁了,暴躁的想撞墙,大声吼道:“老子再怎么说也是朝廷命官,你们东厂能不能换个大点审讯室!”
东厂的人依旧没理他。
接下来,无论易廷谏怎么吼怎么喊,东厂的人都没有理他。
没几天后,易廷谏就因此心理防线彻底崩溃,而交待出了所有罪行。
“将迁移至台湾的庶民百姓卖给中外商贾是大司寇家奴出的主意,说是大司寇的意思,说到时候七三分,下官拿三成,二成给大司寇,五成给小阁老,这样才能保证下官步步高升,下官想着这样做既能赚些钱财又能让小阁老满意,也就这样做了。”
易廷谏如实交待道。
“台湾府上下官吏全部斩立决!易廷谏身为知府,又带头乱旨,加重处罚,本该车裂,但念其交待时颇为积极,改判为腰斩!犯事官吏所有家产全部籍没,其九族家人全部流放至台湾,他们这些不把自己汉民当人,违背朕三令五申地严禁贩卖走私本国人口的律令,以及眼里只有钱的混账,最好希望接替他们的官员能遵从朝廷旨意,不然他们的家人也会被卖为奴隶!也让新的台湾府官吏记住,如果今天敢把移去台湾的汉民卖掉,那明天流放就是他的九族之人!”
朱由校在看到易廷谏的供词后,当即下了严旨。
接着,朱由校又吩咐道:“至于易廷谏招供说,这一切是因为,刑部尚书顾秉谦其家奴指使他贩卖走私迁移去台湾的庶民百姓,而且还和方世鸿有关,先着顾秉谦和方世鸿上自陈疏!朕可以看在他们为朝廷出力甚多的份上,给他们一些体面,让他们先自陈,再做处置,但是如果但凡让朕知道他们自陈时有半点假话,朕决不轻饶!”
方从哲没有接话说“遵旨”,因为他在担心,担心自己儿子会牵连进去,他想开口替自己儿子求情,但终究还是没敢开口。
而这时候,韩爌破天荒地开了一句口:“遵旨!”
然后,政事堂的几个大臣便看向方从哲,等着方从哲拟旨。
方从哲手微微颤抖地拿起了笔。
第三百七十章 敢奴役汉民朕就奴役你们
啪!
方世鸿将登载有易廷谏被治罪消息的《邸报》摔在了刑部尚书顾秉谦面前,瞪着顾秉谦道:
“你瞧瞧你们做的好事!廷议开发台湾之事时,你也不是没资格参与,当时你也在呀,没听见陛下说开发台湾是百年大计吗?结果倒好,你竟然把这当成了发财的机会!你不会觉得陛下高高在上,不会注意到一个小小的台湾岛吧!我看你是越来越老糊涂了,别忘了,陛下是能为几个大明商人被杀都要耗费巨额军饷出动水师屠倭国一城的,永远不要轻视天子之威,我给你们说了多少次,怎么老是记不住!”
顾秉谦虽然是刑部尚书,但在方世鸿就像是被训斥的下属一样,低垂着头,半句也不敢还嘴。
一直到方世鸿训完后,顾秉谦才道:“小阁老说的是,在下确实是老糊涂了,没对下面的人管教的严,有失察之过!不过在下府里,见过易廷谏的那位家奴突然暴毙了,所以,至于那家奴是不是假借的在下的名义,暗中唆使易廷谏,在下就不清楚了,如今陛下要臣上自陈疏,臣也只能如实上报,言这件事,下官不知,小阁老您更加不知了。”
方世鸿听后盯了顾秉谦一眼,只丢下一句话:“吩咐你家人准备棺材吧。”
顾秉谦忙喊道:“小阁老,不至于此吧,元辅不会为我们说话不成,陛下想必也离不了元辅啊!”
……
“顾秉谦和方世鸿的自陈疏,你们看了,说说各自的看法。”
朱由校在收到顾秉谦和方世鸿的自陈疏后,就来到政事堂,让政事堂辅政大臣方从哲、徐光启、韩爌、袁可立、毕自严、魏广微看,并在这时候说了一句。
“以臣看来,他们都在欺君!满篇奏疏里就没一句真话!”
袁可立先站出来说了一句,且分析道:“一个小小家奴如果没有其家主授意,如何能使一知府听话,这知府又如何敢公然乱旨,贩卖走私人口,陛下,臣请着有司严审刑部尚书与崇文寺正卿!”
“刑部尚书与崇文寺正卿所上自陈疏是否有欺君之罪,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毕竟没有真凭实据,目前只能说的是,易廷谏不该信一家奴之言,还请陛下明鉴。”
魏广微这时候说了起来。
朱由校则瞅了方从哲一眼。
他自然知道魏广微是在帮方世鸿和顾秉谦说话,而袁可立是巴不得借此事把方世鸿和顾秉谦严惩。
但朱由校现在懒得在这件事继续扯,也没有再问方从哲,就直接下结论,道:“拟旨!赐顾秉谦自尽,管家不力,致使朝廷蒙受巨大损失,甚至遗患无穷,不令其以死谢罪,不足以儆效尤!并抄其家,以补其损失!其府中家奴全部流放台湾!至于方世鸿,暂且信其自陈之言,不予追究。”
朱由校在方世鸿身边埋了足够的眼线,自然清楚方世鸿不会因这么点小利就葬送自己方家,所以,他选择了相信方世鸿,同时,也是因为,他没想借这件事把方党打击的太狠,使得民籍士绅和商籍士绅两股势力在朝中失衡,所以,他没有借此机会追究方世鸿。
但对于顾秉谦,他得处置,尽管他也不知道顾秉谦是怎么做到避开自己布置在他府上的眼线,而还是让家奴传话给台湾知府易廷谏,并因此牟利,但他相信一个顾家家奴如果没有得到家主认可不会有这么胆量,敢去指使一个知府做这样的事,所以,他必须处置顾秉谦,同时也是给方党一系的官员一个警告,敢影响国策,就必死无疑!
对于朱由校而言,汉人被卖,的确算是触到了他的逆鳞。
而方从哲也因此识趣的没有替顾秉谦求情,他只是松了口气,庆幸皇帝陛下没借此处置自己的儿子。
“赐自尽,还要抄家?这,这,怎么这样了。”
顾秉谦一脸惊愕地看着前来传旨的许显纯,心道:“元辅没替自己求情。”
“是的!请尽快吧,许某还等着回去复旨呢。”
许显纯回道。
顾秉谦瘫软在地,他心里自然很不接受这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