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此时正对丁启睿等反动士绅说着他为何要给袁可立等朝中大臣写信的理由。
    丁启睿等反动士绅听后都觉得有理,便也决定跟着照办。
    杨嗣昌被抓后,整个反动士绅集团陷入了群龙无首的状态,一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去对抗朝廷。
    好在这时候,一行摇摆不定的洪承畴突然主动站了出来,成了这些反动士绅的主心骨,就像历史上他被满清俘虏后一开始要寻死,等皇太极一死就突然在顺治朝为满清鞠躬尽瘁一样。
    洪承畴的心思,一般人难以捉摸的透。
    如今,他就率先给袁可立写信,同时也决定去一趟江户,见德川秀忠。
    因为洪承畴知道他要想自救,改变现在的处境,只能让自己整个反动士绅集团继续做大做强,并在将来被朝廷招安,或者自立一国,而不用担心被皇帝派大军剿灭。
    洪承畴自然知道前者可能性最大。
    所以,现在的洪承畴内心其实是想被招安的,如《水浒传》里的宋江。
    而德川秀忠倒是见了洪承畴等反动士绅。
    虽然在之前和大明的谈判中,德川秀忠妥协了,签了个不平等条约,但他内心里的不满还是有的。
    毕竟现在的德川幕府已经因为明国的欺侮而在大名们心目中的威望严重下降。
    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所以,他见了洪承畴等反动士绅。
    另外,德川秀忠也希望通过洪承畴等反动士绅了解一下这些大明皇帝的反对者的嘴里到底是怎么评价他们的皇帝陛下的。
    德川秀忠现在因为一连串的事件,也强烈的想要多了解一下大明。
    “您有所不知,虽然大明看上去不可战胜,但其实他的内部是动荡不安的,甚至可以说亡国有日!”
    “大明的皇帝在国内实行的是残暴统治,对于反对者,他素来就直接是抄家灭族,因而,在大明内,恨他的人很多,如今他侵犯贵国也不过是转移其国内士民之视线,以掩盖他的帝国早已虚弱不堪的事实!”
    洪承畴此时就如此忽悠起德川秀忠来。
    德川秀忠听后特别激动,他现在最喜欢听到关于大明帝国不好的消息。
    而洪承畴也恰巧抓住了他的这个心理,开始给他捏造着关于皇帝朱由校如何把大明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德川秀忠听后因此点了点头:“那还请先生指教,明廷何时崩溃,何时彻底地虚弱下去?”
    德川秀忠现在特别期盼大明内部会出现动荡,然后他好趁机在大明内部出现危机时对大明朝廷下手,收复长崎岛,并停止通商,一雪前耻。
    “迟则一年,短则三年,大明必因四处征伐而分崩离析!如隋炀帝之祸,想必您也知道我中华隋朝灭亡一事。”
    洪承畴说道。
    德川秀忠点首,且道:“但明国船坚炮利,实力非同小可,想必即便衰亡,也不会骤然而崩,我即便有窥伺之心,也只怕难有雪耻的机会。”
    “非也!自古以来,凡能入我中华者,便为中华主,不分夷狄!圣人亦此言!只要您愿意,我等中土有识之士必积极响应!您想必也知道卧薪尝胆之事,当年勾践之弱尤甚于贵国,吴国之强则远甚于如今大明,然不过三年便以越代吴!可见,这天下事,难以预料,不到最后,谁也不知结局会如何。”
    “在下等虽无张良之谋,萧何之能,但都愿助贵国入我中华,为我中华主!故,此次我们特献上西洋火器三百杆,火炮五十门,以及匠人一百名,皆是我们家奴中技艺精湛之匠人,有造铳管、有制火药者、有能造大船的,并铁料十万斤,乃当日杨公从明国官商手中所夺,望您笑纳。”
    洪承畴说着就向德川秀忠拱手一拜,他知道他必须利用德川秀忠这些倭人内心的不甘而唤起这些人的野心,以吸引朝廷的注意,而使得自己这些反动士绅可以在海外有机会积蓄实力、等待机会。
    日本不缺金银,每年都有大量白银黄金流出,但唯独缺铁缺的严重,更缺技艺精湛的匠人。
    当年丰臣秀吉时代,倭国在灭掉朝鲜后从朝鲜掳走了大量制瓷的匠人回国,使得倭国的制瓷业到现在变成非常发达,已能和中国分庭抗礼。
    如今洪承畴把大明的制铁工匠与造船工匠还有造火药的工匠,以及铁料献给德川秀忠,无疑会让倭国的冶铁、造船、火药等工业飞速进步,自然也正中德川秀忠下怀。
    德川秀忠因此大为满意,并决定赐予洪承畴等江户美宅美姬,且任命洪承畴为江户城本丸老中,且开始了对大明的野望。
    洪承畴等反动士绅也因此暂时在江户城留了下来,而不用再四处流浪,并在江户城暗中招募浪人。
    ……
    而此时,大明也已经派遣了官员来倭。
    陈新甲被任命为驻倭外务正使官,与被认为副使的锦衣卫千户梁衡等一同来了倭国江户。
    德川秀忠现在已奉洪承畴为上宾,对洪承畴言听计从,而对于陈新甲等明廷官员来朝一事,他也听从了洪承畴的建议,决定让自己儿子德川家光学习勾践卧薪尝胆,主动到江户城外码头,迎接了陈新甲等明廷官员。
    陈新甲,这个历史上在崇祯末年因为和建奴议和事而被崇祯杀头的官员,也没有想到他会有一天来倭国常驻。
    但陈新甲倒也不算无能者,能在历史上做到兵部尚书且留下名字的他,也算是一位干吏。
    这次来倭前,他就已经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也在被朱由校亲自召见后明晓了自己来倭的基本作用。
    所以,陈新甲一见到德川家光后,表面上还是很客气,笑着拱手道:“幕府将军何必如此礼待,陈某将要在此长处,将来有的是见面的机会。”
    德川家光回道:“本将军是奉父亲之名而来,家父言,上国之使,不得怠慢。”
    “令尊如今还真是态度大变,对我明人还真是越来越礼敬,连我大明之钦犯逆党也奉为上宾!如今对本官也是如此!”
    但实际上,陈新甲很会绵里藏针。
    而德川家光脸上很快就因此失去了笑容。
    接下来,陈新甲就继续说道:“还请将军转告令尊,贵国当尽快拘押在其府上的钦犯逆党,并交由我国处置,并归还属于我国的铁料,另在贵府的我国匠人,我们大明需要全部带回,以后两国来往居民都得有相关证明!否则,当视为非法移民!如今本官来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这个!”
    ……
    “他真是这么说的?”
    德川秀忠问道。
    德川家光点首:“是的!”
    德川秀忠听后直接将手里的陶瓷玩偶往地上一摔,吼问道:“是谁泄的密!明人怎么知道的这些事!”
 第三百三十六章 谁是卧底叶初春构陷洪承畴
    德川秀忠气归气,但他现在也不敢违拗大明的意志。
    所以,驻倭明官陈新甲的话,他不能不听。
    德川秀忠也就让德川家光派人带着一队幕府军去拘押洪承畴等留在江户的反动士绅。
    于是,大老酒井忠信便带着一队幕府军赶来了洪承畴等在江户的住处。
    “请洪老中与诸位傅役倭国幕府将军的一种近臣职位出来!贵国正使要求即刻拘押你们,还请你们从命!”
    不过,酒井忠信对待洪承畴等人还算客气。
    因为其弟酒井忠胜死于大明官员之手,所以,他算是幕府中反明的一派,自然也就对同样反明的洪承畴等人很是礼敬。
    此时,酒井忠信便很客气地站在洪承畴等人的宅邸外喊了起来。
    但过了一刻多钟后,洪承畴的宅邸里并没有人出来。
    酒井忠信这才不得不带着幕府军闯了进去,结果发现,整个宅邸根本就没人。
    “搜!”
    酒井忠信虽然巴不得洪承畴等人逃走,但他也担心德川秀忠会怪他放走了洪承畴等人,并为了给明国一个交代而让自己抵罪,所以就立即下令搜索。
    而直到酒井忠信在看到未反锁的后门时,他才没再让自己的人搜索,他已经笃定,洪承畴等人已经提前逃了。
    洪承畴的确在得知大明的外务官来江户时,就连夜逃离了这里。
    “诸位,现在你们想必应该相信,我们当中有人在与朝廷暗通消息!不然,这陈新甲不会一来倭国就要幕府拘押我等,甚至将我等献工匠铁料的事知道的一清二楚,简直就像是在我们身边长了一双眼睛,久闻东厂耳目众多,洪某今日还真是大开眼界!”
    洪承畴说着就看了丁启睿、叶初春、叶成敏等人一眼,似乎想要从这些士绅眼里看出一些端倪来。
    丁启睿、叶初春、叶成敏等皆作惊愕之色,也都互相看了看。
    一时,洪承畴倒也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所以,洪承畴就继续说道:“当然,洪某已经有所预料,知道这次来幕府见德川秀忠,可能会泄露消息,但洪某为何还会这样做,就是因为洪某想试试,试试我们当中有没有人在和朝廷暗通消息!”
    洪承畴说着就直接盯向了叶初春和丁启睿这两个最后从大陆逃出来的朝廷钦犯,目不转睛地盯着,且道:“杨公未出事前,洪某就提醒过他,万事当需谨慎,他不以为意,自认朝廷不会在这种事上下功夫,可行军打仗首先就在于消息知敌于先,洪某非大智慧者,但洪某知道万事都在于谨慎二字,长崎之事,事发不过半月,朝廷水师就到了长崎,就算朝廷新式软帆船快如利箭,也不至于半月即达吧,若非是提前被朝廷得知了消息而提前调动了兵力,断不可能如此迅速!”
    “竟有这事?”
    丁启睿先问了一句,愕然地看了叶初春一眼。
    叶初春心跳如麻,想躲避洪承畴的眸光,但他还是抬眼撞了上去,倒也一开始没有说话,一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掩饰自己,二是他觉得这个时候不说话反而最好,不然话越多破绽就越多。
    叶初春故作思索地摸了摸下巴,扫描着在场的所有士绅,似乎在思索谁才是卧底。
    洪承畴看着叶初春和丁启睿的神态,一时捉摸不定起来,他不知道丁启睿是不是故作惊讶,也不知道叶初春是不是故作镇定。
    “说不定是幕府的官员出卖了消息!”
    叶成敏这时候突然说了一句。
    洪承畴再次看向了丁启睿和叶初春。
    叶初春一时很想附和着说可能是幕府的官员在德川秀忠见自己这些人时把听到的消息提前告知给了朝廷的人。
    但叶初春在最后一刻忍住了,他知道他这个时候不能急着附和,不然会被眼前这个叫洪承畴的家伙给瞧出破绽。
    不过,在丁启睿要开口时,叶初春却又立即在丁启睿开口前说道:“现在需要搞清楚我们当中有没有朝廷的耳目!”
    “对!我也是这个意思!”
    丁启睿意外地看了叶初春一眼,他没想到叶初春和他是一样的看法。
    洪承畴开始把目光更多在丁启睿身上停留。
    而叶初春则见此松了一口气,心道:“这个姓洪的,真他娘的厉害!”
    “逆贼丁启睿竟还写密信给朝臣,怎么,他还真以为朝中大臣也跟他一样想弑君不成?”
    京师大明园,勤政殿。
    朱由校这里收到了礼部右侍郎蒋德璟呈递的密信,一封来自丁启睿所写的密信。
    “臣也没想到他会给臣来信,但臣的确只是和他有过同科之谊,并无其他关系,还请陛下明察!”
    蒋德璟回道。
    朱由校点首:“朕知道,你能主动上交逆贼的信,便可知你的忠心,你可以继续与其联络,但需把联络的内容告诉给朕,朕倒想知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臣遵旨!”
    而也因此,朱由校不由得拧眉深思起来,心道:“这些人会不会还和其他大臣有联络?”
    “传魏忠贤来见朕。”
    于是,朱由校便叫来了魏忠贤,并问道:“朝中可还有其他官员收到什么密信?”
    魏忠贤忙回答道:“回禀皇爷,东厂还未查知,但据在东厂眼线汇报,近来于海外活动之士绅洪承畴主动建议其他反动士绅联络朝中大臣!而洪承畴还亲自给大司马写了密信。”
    袁可立?
    朱由校陷入了深思中。
    “朕知道了!”
    朱由校接着只回了这么一句,又道:“这事就到这里,这个洪承畴,东厂到底能不能想办法除掉,你魏忠贤真收拾不了他。”
    魏忠贤忙胆战心惊地道:“奴婢无能!请皇爷治罪!”
    “退下吧,不必如此。”
    朱由校只说了这么一句。
    魏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