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郭嘉等人不如诸葛亮,只不过在诸葛亮等人出道之时,荀彧等人已经是名满天下了,所以和诸葛亮几人的锋芒锐气相比,荀彧等人显得有些淡泊名利了。
如今这四人之中,周瑜已经身死,和他的结义兄弟孙策一同命赴黄泉。而剩下的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和冢虎司马懿也是各自做出了选择。庞统选择了袁耀,诸葛亮选择了刘备,司马懿看似选择了曹昂,实际上是选择了曹操。
诸葛瑾此时看着袁耀,沉思片刻,而后说道:“沮授几人在袁绍麾下都是身居高位,受到重用,可是袁谭既然选择了放弃这四人,想必四人就算一路突围杀到幽州,也未必会受到袁谭的重用。而这四人想来都是心中有着大抱负之人,这个时候,能够接纳他们并且助他们实现抱负的人天下间并没有多少,而主公便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袁耀深吸了一口气,从庞统和诸葛瑾还有之前李业的分析之中,袁耀也是确认了这沮授四人是真的来投靠自己的,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袁耀还是要亲自见一见这几人,看看这几人的诚意如何。
若是诚心投靠,那袁耀不会忽视这几人,毕竟都是有着才华之人,袁耀可不会浪费人才。而如果这几人心怀叵测,或者说是想要拥兵自重,袁耀也不会让自己的治下出现这样的威胁。而对于威胁,袁耀一贯的处理方法就是斩草除根。当然,对于沮授四人,如果不到最后的时候,袁耀不会下手。
此时,山岗之前出现了一人,身穿儒袍,面容儒雅,气度非凡,一步一步朝着袁耀所在之处行来。而袁耀看着这儒袍之人,知道此人便是那袁绍麾下重臣之一的冀州名士沮授沮公与。
等到沮授穿过重重阻挠,来到袁耀面前的时候,李业、庞统、诸葛瑾还有李通等人都是稍稍站开,那戚寄和秦翊也是刀枪紧握,随时会出手。
虽然沮授出手对袁耀下手的几率很小,几乎没有。可是为了以防万一,该有的防备还是要有的,不能把袁耀的安全寄托在人品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上面。
“溃军之人沮授,拜见袁将军。”
袁耀此刻看着面前的沮授,虽然身处困境,但是一身气度却没有丝毫消散,给人的感觉依旧是一个谈笑风生,将一切都掌控在手中的形象。
“沮公与,你们的来意我也很清楚后,我相信你们会做出这个决定也并非是一时冲动,也相信你们已经是考虑清楚了,但是我在这里还是要问一句,你们几个,真的已经决定了吗?”
对于袁耀的疑惑沮授也是明白,毕竟他们四人都曾经是袁绍的臣子,虽然袁绍已经死了,袁熙袁尚都是遭人暗杀,但是袁谭还在,袁绍的血脉未曾断绝,所以,他们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去投靠袁谭才是。
不过沮授也是心中很苦,他们虽然也想去投靠袁谭,但是袁谭却是放弃了他们几人,导致张郃和高览对袁谭失去了信心,虽然袁绍待他们很好,但是袁谭的态度却是让张郃和高览寒了心,之后四人一番商议,便是选择了袁耀前来投靠。
袁术和袁绍是兄弟,虽然袁绍和袁术之间争斗很多,但是那都是以前了,现在无论是袁术,还是袁绍,都已经身死。而继承他们事业的袁耀和袁谭彼此之间的关系却是没有那么紧张,所以在袁绍死后,沮授等人第一选择是袁谭,而第二选择便是袁耀。
当然,沮授等人会选择投靠袁耀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刘备已经派兵封锁了他们北上的道路,让他们根本无法前往幽州。所以,他们的选择便是袁耀。
沮授此刻知道,袁耀是想要看到自己几人的诚意,也想要看到自己几人的忠心,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主公喜欢自己手下的人一天到晚想着其它人。不过曹操明显是例外的,无论是最终千里走单骑的关羽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都深得曹操的喜爱,曹操也知道这两人对自己不是那么的忠心,可是他就是不愿意下手。
“沮授,愿奉袁将军为主,同样的,张郃、高览和董昭三人也是和在下一样的想法,如今天下已经没有几处地方可以让我等四人容身,所以,沮授希望袁将军能够接纳我们四人,让我们能够有着一个容身之处,将来才有机会为先主公报仇雪恨。”
“只是报仇吗?”袁耀此刻看着沮授,似乎想要从沮授的脸上看出什么,同时此刻袁耀还动用了封神榜和霸王枪的一丝威能,虽然只是一丝,但是这毕竟是两件仙器,威能浩大,沮授虽然能够抵挡,但是抵挡的也颇为辛苦。
“只是报仇!”
沮授知道袁耀想要自己给出什么样的答案,而对于这样的情况,沮授是早有预料,因此是没有任何犹豫的就给出了自己的回首发
而对于沮授的回答袁耀表示很满意,袁绍这一世也算是英明神武,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沮授几人没有选择袁谭,而是选择了自己,但是不代表沮授几人会放弃对袁绍的忠心。
“很好,本将军就接了你们,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你们手下的这些人这段时间都不能乱走,沮公与,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沮授点头,表示明白。
另外一边,张郃、高览和董昭三人看着缓缓走来的沮授,心情一下子就提了起来,他们知道,沮授这次带回来的是他们的命运。若是袁耀愿意接纳他们,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如果袁耀不愿意接纳他们几人,反而还心存杀机的话,在陈留这个地方,他们的命运也是注定了的,只有死路一条!
()
第六百三十章 各有安排
“公与,怎么样了?”
沮授一回来,张郃、高览二人便是围了上去,董昭则是留在原地,看着沮授,虽然没有动作,可是眼神之中的焦虑也是显露出此刻董昭的心里绝对没有他表现出来的这么平静。
面对围上来的张郃和高览,沮授深深吸了一口气,而后说道:“同意了,不过也有一些要求,就是我们麾下的士卒必须先行交由他们看管,为的是防止闹事和一些意外的变故发生。”
“先行?”张郃此刻敏感的发现了沮授话语中的重点字眼,而后说道:“公与,你这个先行是什么意思,难道说那袁耀还会把这些兵马还给我们?”
沮授此刻面色有些复杂,他也没有想到袁耀居然会是如此大度,或者说是心胸宽广。
“至少现在袁耀说的是这样,他说过两天对我们的安排下来之后,这兵马就会交到二位将军手中,至于我和公仁,袁耀似乎已经有了决定,不过估计今后我们几人差不多就是要分开了,不太可能聚在一起了。”
当然,这一点没有出乎张郃几人的预料,袁耀虽然大度到可以让他们几人留下麾下兵马,但是不可能让他们四人继续呆在一起的,这也是为了防备他们几人抱团。虽然他们几个天然就是一个小团体,但是袁耀也必然会想办法分化他们几个,让他们几个没有办法齐心协力,做出对于袁耀有害的事情出来。
此刻,在沮授离开之后,山岗之上,袁耀转过头对李通吩咐道:“文达,迅速安排人手看管这数千兵马,不要有意伤害他们,但是也不能让他们聚众闹事,你明白吗?”
李通拱手回应:“主公放心,属下明白。”
此时,李业走到袁耀身边,看着袁耀,问道:“主公,这数千兵马真的不用打乱吗?毕竟是那张郃高览等人的本部兵马留在他们手中会不会有问题。”
袁耀此时则是一笑,道:“世安,你不要一直用恶意去揣度人心,沮授几人既然诚心来投靠我,那我也应该展现一点诚意,而且我也不可能一直压着张郃和高览不用。最重要的,张郃高览麾下不过数千兵马,哪怕其中有着大戟士和重山卫的残部,但也不足为虑。”
袁耀此时看着远处,忽然对李业说道:“世安,派出黑月楼的人,盯住潘凤还有韩烈,若是他们二人有着任何异动,迅速报给我。”
李业眼中冷意闪过,道:“属下明白。”
收服沮授、张郃、高览、董昭四人,对于袁耀来说是一件好事,可是对于袁耀麾下一些人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其中又以潘凤和韩烈二人最为严重。
韩烈是韩馥之子,潘凤也曾经是韩馥爱将,而韩馥的身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袁绍一手造成的,如果袁绍没有谋夺冀州,估计韩馥也不会最终憋屈的死去。不过现在袁绍已经死了,沮授、张郃、高览、董昭四人对韩馥之死也没有参与,甚至连间接参与都没有,潘凤和韩烈应该不会有多大反应。
但是为了稳妥起见,袁耀还是让李业的黑月楼监视一下潘凤和韩烈,避免发生一些不友好的事情来。
袁耀的目标可不仅仅是这沮授四人,袁绍麾下还有不少人才,现在在袁谭手下,那麴义、蒋奇、荀谌、田丰等人都是一等一的人杰,如今袁耀接纳了沮授四人,有一个目的就是要传递出一个信号,让袁绍麾下文武知道自己愿意接纳他首发
这样,在今后袁谭败亡之时,这些文武也不会随袁谭一同死去,而是会留下来,转投袁耀麾下。若是袁绍还活着,袁耀或许还会顾忌一二,但是现在袁绍已死,继位的是袁谭,哪怕因为袁熙和袁尚死去了,导致袁谭没有了竞争对手,使得袁谭可以总揽大权,并且将袁绍的残余遗产接收不少。
只是现在袁谭在幽州,对手可不仅仅是一个公孙度,吕布和刘备二人也不会轻易将袁谭放过,而对于自己的这个堂兄弟的处境,袁耀也只能说一声鞭长莫及了。
“主公,不知对于那沮授四人你打算如何处理?”
李业看着袁耀,轻声问道。其实李业的话已经是有一些逾越了,但是好在李业跟随袁耀许久,也算是袁耀的近臣,所以这些话才是没有引起袁耀的反感。不然,若是换一个人问出李业这样的话,那轻则被袁耀排挤,重则人头落地。
“沮公与擅长军略,能有奇计,五大军团如今第二军团还没有参军,就先让沮授留在第二军团做参军,至于董昭,跟在我身边,和陈琳、诸葛瑾等人一同处理一些杂务,先看看他的心思如何。”
“那不知张郃高览二人要如何安置,这二人麾下可是有着大戟士和重山卫的残部兵马,只要给二人一点时间,把这两支战军重新组建出来也不是不可能。”
对于沮授和董昭的安排李业没有感到意外,而最让李业好奇的是袁耀对张郃高览二人的安排,这两人可都是将才,根据李业对袁耀的了解,是不会让这样的将才闲着的,不过张郃高览二人毕竟是新投入袁耀麾下,旧主之子袁谭还活着,高位估计是不太可能。
“让他们担任校尉之职,先到第二军团之中,日后在做分晓。若是忠心,以这二人的能力,独领一军也不是不可能,若是心怀二意,那就不要怪我一直压着他们了。至于现在,就让他们先去练一下兵。”
袁耀麾下五大军团,许褚统领的第二军团坐镇豫州,一般难有战事,这也是许褚担任第二军团主将的缘故。许褚其实最适合的位置是护卫,而非一军主将,不过由于袁耀麾下顶尖猛将不够,这第二军团主将只能先让许褚担任着,后面再做调换。
或者今后将第二军团转为护卫袁耀自己的禁卫军。
当然,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许褚还是第二军团的主将。
()
第六百三十一章 刘协不甘
建安四年,这一年,天下局势几乎已经定下了,各路诸侯都没有动兵戈的打算。之前的几年,天下诸侯乱战,如今,只剩下了那几大诸侯。
袁耀,手握豫州、荆州、扬州以及半个徐州总计三州半之地,麾下精兵强将无数,又是出身汝南袁氏,在袁术袁绍兄弟二人相继身死之后,袁耀已经被默认为汝南袁氏下一代的掌权之人了,至于袁谭,和袁耀相比,表现就差了很多了。而且袁耀继承袁术基业之后,一直没有怎么动过兵戈,而且在招兵买马,手底下积蓄了怎样的实力恐怕出了袁耀自己之外再无人知晓了。
曹操,手中握有兖州、司隶、凉州和汉中数地,虽然这些地域没有袁耀手里的那样盛产,但是曹操征战多年,麾下也召集了不少的勇猛之士,拿下凉州和汉中的时候,更是将马腾、韩遂、张鲁等诸侯收于麾下,加上入司隶是招降的魔仞山众人以及曹操本身的班底,曹操的阵容比起袁耀而言是丝毫不差,甚至还有些超出。而且曹操最大的优势是控制了天子刘协,虽然如今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刘协的作用大减,但是也有着极大的威望。
吕布,大胜袁绍并且趁势拿下邺城之后,吕布在陈宫的建议之下出兵扫荡冀州大部地域,最终只给刘备留下了渤海和河间,其余几郡全部被吕布纳入掌控之中。而掌控了这几郡之地的吕布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