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武耀山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武耀山河-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越老夫子沉默,而后长叹一声,道:“此人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他也是一个变数,我也看不透他,你跟在他身边或许是一个好选择,但也说不定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不过既然你做出了选择,那为师也不再劝你了,只希望你能够记住两个字。”
    “还请老师教会!”李业此刻态度恭谨,朝着越老夫子行了一个大礼。
    “忠诚!”越老夫子目光幽幽,道:“为人臣子,最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忠诚,一切的基础都是忠诚,我观此人也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你投入了他的麾下,若是不忠诚于他,将来恐怕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你的目的为师也能猜到一些,但是还是要提醒你,不忘初心。”
    李业躬身行礼,道:“老师放心,李业明白,我既然选择了他,那便不会后悔,也不会半路改换门庭,而且当今天下诸多潜龙,我也就看此人比较顺眼。”
    “或许吧。”越老夫子并未对李业的选择做出评价,而是看向星空,道:“记得走之前跟你大师兄打个招呼,还有,你毕竟是为师门下,将来若是稷下学宫有难,能帮的话还是得帮一下。”
    李业道:“老师放心,将来若是有这么一日,徒儿会量力而为。”
    越老夫子看向李业,而此刻李业面对越老夫子的目光也不胆怯,四目对视,最后越老夫子笑了,道:“去吧,看来为师还是有些小看你了。”
    量力而行,而不是尽力而行。说明若是将来稷下学宫妨碍了李业所选择之人的路途,那李业也不会留情。从这一点,李业便是将自己代入了一个臣子的角度。为人臣子,自然要为君主谋事,公事面前,私人情感这些都要靠边站。
    希望你日后也能够保持这个状态,否则,恐怕难有好结果。
    李业转身离去的时候,眼角有着一滴晶莹飘落。但是刚刚离开眼角就瞬间消散于无形。
    李业自幼便是跟随越老夫子学艺,此刻为了自己的原因而准备出山,也意味着要与越老夫子分离,甚至日后都可能再也见不到,李业如何能够不伤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十几年的朝夕相处,李业和越老夫子虽非父子,但是感情远比一般的父子要深厚得多,此刻李业决定要离开,心中自是有着不舍。
    只是,李业有自己的原因,他必须离开。
    袁耀返回自己的居处不久,秦翊便进来通报,说是李业来访。
    袁耀闻之大为吃惊,自己刚刚从越老夫子处离开,还未消化收获,李业就来了,这让袁耀不由得是有了一些想法。
    “请他进来!”袁耀整理了一下衣着,对秦翊吩咐道。
    不一会,丰神俊朗的李业便是跟随在秦翊身后走到了袁耀的面前。
    “李业见过袁耀公子!”
    袁耀还礼一番,而后看向李业,见李业没有主动说话的意思,眼珠一转,对秦翊道:“秦翊,你和戚寄一同去外面守着。”
    “公子!”秦翊似乎还有些担心。
    “无妨,现在的你甚至都不是我的对手,而且世安兄深夜前来,岂会带有敌意?”袁耀摆摆手,一番话安了秦翊的心,让秦翊乖乖的遵令走开。
    秦翊是袁耀的护卫,虽然李业这几日也对他们表示出了善意,但是秦翊和李业毕竟接触不多,也不清楚李业是一个怎样的人,所以虽然对李业有着信任,可是防备也不少。
    秦翊退出之后,袁耀才是看向李业,笑着问道:“不知世安兄深夜前来所为何事,以世安兄的风格,若是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恐怕不会深夜来此。”
    秦翊走后,李业在袁耀面前倒也不拘谨,看着面前面容年青的袁耀,李业心中不由得感叹一声。
    “不知袁公子麾下可缺一个刀笔小吏?”
    “世安兄你这是何意?”袁耀听到李业直白的话语还是有些不太习惯,有些试探性的问道。
    李业自然知道自己就这么找来并不是最让人放心的选择,但是在李业看来,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袁耀现在不过十七岁,并非什么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对于这样年青的人来说,你跟他拐弯抹角的只会让他反感,直来直去才是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最喜欢的交流方式。
    当然,李业并不知道袁耀虽然生理年龄只有十七岁,但是心理年龄却不止这一点,不过李业所选择的这一方式倒也没让袁耀反感。
    李业看着袁耀,道:“当今天下乃是乱世,吾等学得一身手段,若是没有地方能够施展,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一身手段吗,正所谓,学得文武艺,卖予帝王家,公子虽非帝王,但是将来至少也是一方诸侯。”
    “就这样?”袁耀听完李业的话之后,有些不信。
    李业是什么人,他是稷下学宫之主越老夫子的亲传弟子,二十多岁就突破到了虚魂境,无论才学还是修炼天赋都是惊人无比,这样的人会简单的投靠自己?

第四百二十三章 离开
    袁耀是不相信自己身上有什么所谓的王霸之气可以让人纳头便拜的。这样的情形也只可能出现在说书当中,现实之中基本不会出现。
    虽然袁耀的身份呀算是高贵,是袁术独子,也算是汝南袁氏的嫡系,但是这个身份也就对那些世家子弟来说颇有威慑,而李业据袁耀这段时间的了解并非世家,而是出身平凡,幼小之时因为天赋出众而被越老夫子带走学艺。
    还是说这李业只想通过自己得到袁术的赏识,自己并非他的目标,只不过是一个踏脚板而已。其实如果这样的话倒是也不错,袁耀也并不介意,因为袁术的势力和地盘将来不出意外也是袁耀继承。如果李业现在投入袁术麾下,那将来也会是袁耀的麾下。
    “世安兄是想要入我父亲麾下吗?”李业的来意很直白,袁耀也不与他拐弯抹角,直接问道。
    李业此刻看着袁耀,却是一笑,道:“并非如此,我所选择的人是你,而非后将军。”
    “为何?”听到李业说他选择的人是自己,袁耀也是大吃一惊,现在的他不过是一方诸侯之子,有什么资格被李业这样的人杰选中。现在袁耀手下的人,魏延、廖化、陈炽、黄猗等人都是在弱小之时被袁耀看上,又有袁耀出手招揽,才会归入袁耀麾下。
    可是李业不同,不说他越老夫子徒弟的身份,就说他本身拥有的虚魂境的修为,就足以进入袁术之眼。而且以李业的修为和才学,不管投入哪一方诸侯麾下都会得到重用,这样的话他又为什么要投入自己麾下呢?
    李业也明白袁耀的疑惑,也不遮掩,说道:“投入后将军麾下确实是一个好选择,但是我也了解过后将军麾下,现在的后将军麾下人才济济,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可公子麾下正缺我这样的人物。”
    袁耀此刻目光在李业身上打转,道:“你倒是打得一个好主意,不过这应该不是你选择我的真正原因,我要知道到底是什么能够让你李世安选择我袁耀?”
    感受到袁耀的灼灼目光,李业不由得苦笑一声,道:“公子可真不好糊弄呀。”
    袁耀笑道:“我若是好糊弄的人恐怕你也不会选择我了不是吗?”
    李业道:“公子确定真的想要听真话?”
    袁耀点头:“这是自然,我若是连自己手下为什么投靠自己都不知道,不了解,你觉得我敢用这个人吗?”
    “这倒是没错。”李业笑了笑,接着说道:“公子,我是徐州人。”
    “徐州人?”听到李业的回答,袁耀却是微微皱眉,一时之间竟是想不起李业是徐州人跟他投靠自己有什么关系。
    李业此时也不管袁耀是否反应过来,继续说道:“去年曹操为了一己之私攻入徐州,大肆屠城,我的双亲就是死在了曹军的一次屠城之中,我与曹贼有着血海深仇,不杀此人我誓不罢休,但是当今天下,能够助我杀曹贼的诸侯又有几人?”
    “那为什么是我?”袁耀脸上有些阴沉不定的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如果我说我预感到你将来与曹操必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你会信吗?”
    “我信!”
    袁耀此刻给予了李业一个正面的回答,有些事情李业虽然只是通过奇门异术的手段来预感到的,但是袁耀知道,自己如果想要登极至尊之位,曹操绝对会是自己最大的对手。
    原本轨迹中的曹操先后击败吕布、张绣、袁绍、公孙度、马超等对手,最后逼迫刘备孙权两大人杰联手才是抗衡住。这一世的曹操发展轨迹与原本轨迹有着很大的相似度,而且手下聚集了比起原本轨迹同时期更多的人杰。
    原本轨迹中的三大霸主,袁耀最为忌惮的就是曹操,最为欣赏的也是曹操。
    不过,袁耀深知,自己将来若是不能击败曹操,那九五之位不过虚妄,所以在未来和曹操的一战可以说是注定了的。
    虽然不知道李业是用什么手段知道了这一情况,但是仅凭这一点袁耀就足以接受李业了投奔了,而且最重要的现在袁耀手下确实缺少李业这样的人才。
    现在袁耀麾下,武将一方有着魏延、廖化、周仓、裴元绍、霍笃、霍峻、戚寄、秦翊等人,而文臣一方只有黄猗和陈炽两人,至于李严只能算是于袁耀交好,并不能直接归入袁耀麾下。而且现在陈炽在南阳,黄猗未来的定位又被袁耀给安排好了,所以现在袁耀麾下很缺一个能够在他身边为他查缺补漏的人。
    李业的到来正好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能够成为越老夫子的亲传弟子,袁耀对李业的才学是非常的有信心。固然青史之上不见李业的名字,但是并非所有的能人都可以青史留名的。想要青史留名,不仅仅需要能力,更要运气。
    李业应该就属于那种运气不好的人,但是并不代表他的能力不行。
    袁耀伸出了手,和李业的手握在了一起,而后两人相视一笑。
    三日之后,袁耀的伤势已经好完全了,而就在清晨时分,袁耀带着戚寄、秦翊还有李业,向越老夫子和孟方二人拜别。魏延和俞涉此刻已经是来到了这座无名山,此刻就在山下等候。
    看着袁耀一行四人走下了山,越老夫子微微一叹,看向身旁的孟方,问道:“可曾找到兮儿的踪迹?”
    孟方道:“我派人去找寻过,有人看到二师弟进入了兖州。”
    “兖州?”越老夫子此刻看向兖州的方向,那一道目光仿佛跨越了千山万水,看到了兖州的一处战场之上,一名青年手持长戟,横扫八方,震慑万敌。
    收回目光,越老夫子并未在原地多做停留,而是转身就走,返回茅屋之中。
    兖州也好,兖州曹孟德,虽然在当今天下众多诸侯之中实力不算有多强大,现在更是与吕布在兖州大战,但是越老夫子知道此人不容小觑。

第四百二十四章 泰山郡遇贼
    兖州泰山郡,位于兖州东部,北接青州,东临徐州,南靠豫州,也是袁耀要从青州返回豫州的必经之地。
    泰山有着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但是也正因如此,张角三兄弟发动黄巾起义之时,对泰山也是颇多照顾。虽然后面黄巾之乱被平定了,但是泰山郡境内依旧是残留着不少贼寇。曹操占据兖州之后,本来也打算抽出时间出来解决泰山郡的匪患的,但是由于曹嵩的死,让曹操放弃了这一打算,先攻入徐州,之后曹操又因吕布之乱从徐州退出,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理会泰山郡的匪患。所以虽然曹操占据兖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泰山郡的情形还是和之前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泰山郡郡守是应劭,此人乃是汝南南顿人,年少之时就博览群书,聪敏好学。但是应劭虽然才学过人,也能够治理一郡之地,但是泰山郡的情形比较危急,应劭虽有才学,但是手下没有多少兵力,本身又无多少统兵之能,所以只能任由泰山匪患丛生,只要闹得不是太大应劭都不去管。
    应劭并非不想去管,只是现在他的顶头上司在和吕布争夺兖州的控制权,暂时没有心思来理会泰山郡的匪患。应劭虽然有心,但是无力,对泰山郡的诸多匪患暂时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在心中祈祷希望曹操尽快解决吕布,命人来平定泰山郡的匪患。
    应劭如此作为,泰山郡的诸多匪患也是愈发的猖狂,拦路打劫的事情那只能说是平常。不带护卫一般的人都不敢从泰山郡过,生怕被那些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贼寇给乱刀砍死,抛尸荒野。
    袁耀去往青州意图夺取打神鞭之时,身边带着俞涉、魏延、戚寄、秦翊四人,而这次从青州返回豫州,身边又多了一个李业,一行总共六人。
    离开越老夫子隐居的无名山后,袁耀一行六人是在李业的带领之下走小路避开了刘备军的重重封锁,进入了泰山郡境内,也算是虎口脱险。
    青州这次可以说是损失惨重,不仅没有拿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