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大明- 第8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与万历一见,干柴烈火。
    只是周素问决计不可肯进宫。于是在惠民医院坐诊了。
    时间一长,还生了一个女儿。
    刚刚开始的时候,周梦臣还不知道,但是弄到这个地步,周梦臣岂能不知道。
    让周梦臣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与万历皇帝来说,不过是风流韵事。传播后世不过些许谈资而已,但是对周家来说是奇耻大辱。
    甚至周梦臣的子孙辈几乎在官场上不可能出头了。因为被划入外戚之列。甚至周大同在南洋战场上几次胜战,好容易赚了一个伯爵。但也被很多人指为幸进。
    似乎周家上下都靠着一个女人一般。
    但是周梦臣对自己女儿也恨不起来。
    毕竟,这是大明不是后世。
    在大明二十多岁不结婚,即便是只能给人当填房了。可以说,周素问已经下定决心,牺牲自己的幸福,来保全家族利益。
    只是万历皇帝毕竟是皇帝,在很多事情上,是不容人拒绝的。
    不过面对这样的局面。周梦臣作为一家之主,不能表现出一丝丝支持与同情。这就是对周家其他人的不公平。所以,凡是提起这一件事情,他必须生气,以此证明,周家出了一个逆女。与周家其他人没有关系。
    于是,周梦臣厉声呵斥道:“想走就走。别说这些没用的。”
    张居正咳嗽两声,似乎也有一些软了,说道;“好好,我走,我走便是了。”
    似乎正应了张居正的话。张居正没有走两日,外面就来很多锦衣卫,将黄鹤楼里三层外三层围住了,自然是那位到了。
    万历皇帝与周素问站在黄鹤楼书院之前。
    周素问满脸忐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眼神之中充满了忐忑,看向万历皇帝,万历皇帝顿时有些心虚,说道:“放心一切有我。”
    万历皇帝之所以心虚。因为他对周素问的感情是真的。但是也有利用周素问的意图。
    因为,万历皇帝用突然袭击的手段,拿下了张居正。但是他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朝廷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周梦臣的旧部。周梦臣虽然不在朝廷了,但是朝廷之中,依然有周梦臣的传说。
    而万历皇帝在朝廷之中一个人都没有,只能拉拢少数人。日子很难过。他心中想一个办法,将自己与周家联系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姻了。
    其实联姻的想法从开始就有,万历皇帝想让周素问当皇后,从来不是单纯的爱情。
    皇帝这种东西,哪里有单纯的爱情。当然了,这与他喜欢周素问并不矛盾。
    于是他想办法让周素问调回京师,一场风花雪月之后,成功拿下周素问。
    只是他很清楚,周素问这个小姑娘,即便二十多岁的小姑娘,对这一些或许不明白。但是周梦臣是何许人也。他岂能不知道吗?
    万历一举将周梦臣子孙继承周梦臣势力的可能打消,顺便让自己有继承周梦臣势力的可能。
    周梦臣如果看不明白。他就不配当万历的老师了。
    所以万历此刻也心情忐忑,紧张之极。


第六十七章 翁婿
    丑媳妇难免见公婆。
    万历也难免有这么一遭。
    周梦臣见了万历,问道:“陛下今日是以什么身份而来,若是九五之尊而来,老臣必然安排香案,大鸣大放。”
    万历立即说道:“小婿自然是以女婿的身份而来的。”
    “爹。”周素问小声说道:“都是女儿不好。”
    周梦臣深深看了一眼万历,正如万历所想,周梦臣对万历的心思,是非常明白的。为什么让万历得逞了。一来是他对北…京方面鞭长莫及。其次,却是周梦臣也不愿意他的子孙介入朝政太深。
    或许是周梦臣聪明太甚,子孙不能说是没有才能。但是却没有宰辅之才。正如徐阶对儿子的严苛要求一样。徐阶的儿子不是没有才能。但是决计没有继承徐阶政治势力的能力。
    周梦臣的儿子也是。
    周梦臣有二子二女,周大同已经决定从武了,而今在南洋镇守。因战功而封爵。说起来不错。但是在周梦臣看来,周大同的能力。比戚继光的弟弟,戚继美都差了不少。戚继美一辈子奋战下来,才堪堪有一个伯爵。而周大同能年纪轻轻封爵,自然是很多人看在周梦臣的面子上抬了一手。
    但是真要说起来,周大同能在数次大战之中,不掉链子,算是一个合格的高级将领。难道不算人才了吗?
    即便放在后世,能统合管理数万人进行一项工程,也算高级人才之列。
    但是想要掌控天下,不要说掌控天下,就是进枢密院,也差了不少。
    李儒虽然拥兵之能平平,真要说起来,周大同还真未必能比得上。倒有一项,周大同却是超出常人,那就是击技,周大同的剑术,弓马,长兵,勇猛绝伦。
    一度游历天下,隐藏身份,一柄长剑挑战各地高手。据说还特别去了一趟少林寺。然后感叹道:“俞师,不是传尔等真传,几十年来,却不过尔尔。”
    甚至在北…京校阅全军的时候,更是长枪之下,从无敌手。
    军中颇有名声。
    奈何一人之力,再怎么厉害。也不过斗将而已。而周大同似乎将精力都放在方寸之间,生死之地。领兵打仗的时候,毫无灵气可言。
    却也是没有奈何的。
    至于周图南,却是一个老实孩子。
    一个老实孩子,说明了一切问题。
    可以这样说,但凡每一个领域的顶尖人物,在本领域之中都是不老实的。因为单单凭借老实,遵从老师之说,根本不可能让他们做到这一点。
    而周图南却是这样的人。
    他拼命学周梦臣的所有学问,十分好学,十分努力。但仅仅能将周梦臣的学问一一明了,从这上面推陈出新,却是不能了。
    周图南而今也是举人。考进士对他来说并不太困难。但是应付朝廷争端却是不行的。周梦臣干脆让周图南管理黄鹤楼书院。
    老老实实做学问,将来桃李满天下,也算是一种成就了。
    而周大同与周图南的儿子,已经有七八个了。但是周梦臣也一一看过,没有太过出众的人物。这也是正常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下,让他们远离政治,在其他领域之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才是最好的安排。
    但是周梦臣面对徐阶一样的问题,他两个儿子还好,周梦臣管教的时间长一点,还能体谅老父亲的用心,也有几分自知之明。但是他的孙子们却没有这份心了。
    总觉得自己非常之人,必建非常之功。
    可惜大多数人这种感觉,都是错觉。
    周梦臣直接将他们按下去,反而不利于家族和谐。万历做到这种地步了,周梦臣也正好顺水推舟了。
    周梦臣说道:“罢罢罢,孩子带来了吗?”
    周素问立即说道:“孩子留在南京。”
    周梦臣说道:“陛下,既然你以翁婿而论,那就让孩子姓周吧。”
    万历说道:“老师,何出此言?”
    周梦臣说道:“你能在孩子带回宫中?”
    万历正要说自然能。但是话到嘴边却停住了。
    虽然说,气学已经成为儒学的主流,但是气学毕竟是儒学,而儒学就是道德之学。即便是气学这不可能放弃这些。所以皇帝最好能成为道德楷模,如此才更有声望。
    万历自己私下做了什么事情。所有人都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如果真将这个儿子放在台面之上。那士林真要闹翻了。
    即便是万历也要承受极大的压力。
    不能说万历压不下去。但是不划算。
    周梦臣看出万历的心思,继续说道:“即便是你能将孩子带回宫中,我也不能让孩子当一藩王。如同一头猪。”
    万历子嗣还不少。早已有了三个儿子,虽然没有立太子。但是太子决计是轮不到这个孩子的。再者,朝野上下,也不会让来历不明白的孩子登上皇位的。
    不能当皇帝,就只能当藩王了。
    那实在是太没有意思了。夏言给藩王狠狠一击,藩王都老师了。之后的各种改革,对藩王更是有很大的打击。无他,藩王其实也是大明占地大之一。
    奈何没有权力的藩王,在面对周梦臣,张居正的时候也都是束手无策的。
    在强烈镇压之后,而今各地藩王除却嫡系子女之外,其他子女都要自谋生路。还要受到种种的限制。周梦臣怎么愿意让孩子去当一个藩王。未来从一开始,就已经定型了。除了荣华富贵之外什么都没有。
    而周家虽然不是豪富。但是周梦臣的影响力在,周家的子孙所享受的待遇,未必比藩王差了。
    而且对于真正有能力的人,在乎也不是这种低级的欲望,而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高级欲望。
    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在周家,要比孩子在帝王家要好的多。
    最少不会带来那么多麻烦。
    万历心中思忖片刻,说道:“那就听岳父的。”
    周梦臣点点头,说道:“素问,你回去之后,抱着孩子来见。这里没有你的事情了。”
    周素问在外面的时候,风风火火,她似乎有母亲三娘之风,骑射都不错,颇有英气。甚至万历之所以喜欢周素问,就是因为周素问这种作风。但是在周梦臣面前,周素问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虽然周梦臣从小到大,都还宠爱他,也没有打过孩子。却不知道周素问为什么不怕李云珍与三娘,偏偏怕他。
    听了周梦臣的话,周素问老老实实的离开了。
    周梦臣说道:“说吧,无事不登三宝殿,陛下远道而来,见我这里没有几日活头的老家伙,究竟是有什么事情。”
    之前是家事,而今算是国事了。
    万历说道:“老师,而今局面实在是难解,弟子愚昧,特地向老师请教。”
    周梦臣说道:“请教什么?”
    万历看着周梦臣,不知道是周梦臣做糊涂,还是真糊涂。但只能说道:“自从万历十年以来,朝廷开支收入节节攀升,于万历二十年,进入一亿万元。甚至今天财政收入,大概有一亿三千万元,皇室收入也有六千万元之多。但是奈何各种开支,源源不断。如果朕估计没有错误的话,在三五年之内,大明财政就要有赤字了。”
    “我有意削减开支。但是根本消减不下来。大明人口滋生,百业之繁华都系于海外开拓,而海外开拓,维持南洋各地存在,每年就有支出数千万元之多。等海外回报根本来不及。但是一旦停下来的话。朝廷内外都要出乱子的。”


第六十八章 君臣
    “学生实在没有办法了。这才来请教老师。”万历说道。
    周梦臣说道:“你不是已经有了解决办法了吗?不然张四维是怎么死的?”
    张四维案,乃是万历十几年的事情了。
    也是万历登基之后的立威之战。
    其本质上是在晋商有了更多的钱之后,其他向其他领域渗透。张四维不仅仅想要抢夺申时行的首辅之位,还想将周梦臣与张居正两代的改革扭曲一些。
    虽然说周梦臣的很多改革为发展工业打掉了障碍。但是不管是周梦臣,还是张居正的改造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限制资本的因素。
    比如周梦臣对最底层的保护。
    这固然限制了一些封建地主对底层百姓的剥削,但也限制了一些新兴的工厂主对底层百姓的剥削。资本的扩张虽然是残酷的。但是在大明的思想氛围之内,却不能将工人当成工厂运行的消耗品。
    如是等等。
    特别是对金融方面的控制,与大量征税。
    让很多商人都不舒服。
    而晋商是站好队,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第一商帮。甚至朝廷上一直有代言人。先是杨博,后世张四维。产业遍布天下,北至莫斯科,南至印…度,似乎东半球都有晋商的生意。甚至在海面之上,还有自己的力量。
    万历与张四维之间的斗争,不仅仅是君臣之间的争斗,也是现有秩序面对资本家的挑战。
    好在大明整体上都是偏保守的。周梦臣的变革已经很激进了。而今大明而今威震四方,大部分百姓都觉得,不需要继续变法了。
    张四维才算是失败了。
    以至于蒲州系被分割。而今晋商已经之前的晋商已经不一样了,之前的经晋商的核心是蒲州系,而今的晋商核心是大同系。
    万历皇帝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初能做到的事情,而今却未必能做到了,朝廷每年能够动用的钱财,一两千万两。但是大明境内有这个实力的商帮,不少于十个。而因为海外开拓,不知道多少人发财了。但是朝廷却有了巨大的财政黑洞。甚至已经有几个人试探铸币权了。”
    “这个局面,朕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让万历感觉苦恼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滔滔大势。
    民间越来越有钱,朝廷越来越没有钱。而且新兴的资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