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大明- 第8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就是经义的绝对统治地位,不能动摇。也就是八股文的分数要制定很高,其余什么试贴诗 ,各种公文。判词分数不高。
    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科举考试的竞争是何其激烈。这些不重要的科目,林林总总加起来的分数与八股文的分数也就差不多了。容不得考生不重视。
    也就是之前,科举独重八股的局面,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毕竟即便八股满分。其他科目分数不高,也是有可能落榜的。
    而且这种制度,也无形中改变了考试座师,房师等一系列门生关系。
    要知道这些关系都是因为科举考试中,那篇八股文是谁选的发展开来的。因为文章有时候高下是难以权衡的。就要看谁慧眼识珠了。
    但是而今一转变为分数制度。八股文的地位下降,很多所谓房师的关系就不复存在了。


第七十六章 科举三条
    当然了,也就主考官这个座师,这一层关系还能维系,其他都削弱许多。
    第二条,就是重兴六艺。
    孔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但是很多东西,都不大可能在这个时代重兴了,甚至也毫无意义。比如说御,也就是驾驶马车。在孔子时代,战车是主要的作战工具,自然是非常重要,而今却不一样了。
    驾车一点用处也没有。
    至于礼乐,乐已经失传了。没有失传的其实也与礼融为一体,而四书五经之中,就有《礼记》。也不需要重兴了。书与射,在周梦臣看来也不重要。书法历代相传,考试的时候,甚至要回避书法的特色,创造出了馆阁体这样的文字。其次,就是射箭。
    火药武器代替弓箭,是历史必然,无法改变。即便重兴了,也不过是一个样子货,或者礼节的一种而已。根本没有什么用处。
    周梦臣最看重的是数。
    他要将数学列入科举之中,作为专门一项考试,而且权重与八股文相差不多。
    数学有多重要不用多说了。
    而周梦臣何尝不想,将科学融入科举之中,让八股文以气学的内容为主。但是不行。
    天下间不知道有多少学子,从孩提时期,就以程朱理学为本,准备科举。而今一朝废弃,是绝了很多人的路,是会引起很大的社会动荡的。
    正如前面所言,读书人是最无用,也是最有用的一群人。说他无用,自然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说他有用。很多大事,没有读书人参与根本不可能办成。
    周梦臣也不敢太得罪天下读书人,说不定而今他得罪的读书人,将来就有一个厉害角色。
    所以,周梦臣所想的是平缓过度。
    而他准备将科学思想融入数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所有人的思想。另外周梦臣所准备的数学,也不仅仅是数学。而且要以数学的思维解决具体的问题。
    自然会有一些关于具体事务的问题,比如给一地黄册,算出本地赋税,给各种条件,要他给一个具体修建堤坝,或者城墙最省钱的方案等等。
    第三条,放开八股的考试范围。
    这也是为了将气学加入科举考试范围之中开得口子,同时,这也是科举的弊端。
    周梦臣自己考科举的时候,就发现,四书五经看上去很多,但实际上,总共才几十万字,而又专考一经,所能选取的题目就更少了。不得不出现更多奇奇怪怪支离破碎的题目。
    严重影响了科举考试之中的本质,让科举考试变成了文章游戏。
    周梦臣提议开放八股文的考试内容,将二十一史,资治通鉴以及资治通鉴纲目,还有诸子百家全部加入科举考试范围之中。这一下子就增加了数以千倍的题库。
    同时限制各种乱七八糟的题目。八股文题目,必须是一句完整的话。
    不过,即便如此周梦臣也担心大多数学子的阅读量。
    毕竟这个年代书籍是很珍贵的。周梦臣甚至觉得,大多数士大夫家中,就没有一套完整二十一史。所谓二十一史,就是二十四去掉明史。旧五代史,旧唐书。
    但是即便如此也有三四千万字。
    以这个时代印刷水平,恐怕要半屋子书才能装得下。古代的书字体都很大。现在一本书都是明代十几卷书加起来的内容。
    周梦臣在此也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以史为经。也就是说所谓的上古经书,如尚书等,不过是古代的史书。以此推之,也应该将古代史书加入经学之中。
    周梦臣还提议,印刷一批这些书,发给各地府县,每一个县若干套。好让学子们有书可读。
    当然了,范围扩大了。难道增加了。周梦臣也担心难度太大了。所以,特别要求增加题目,比如,出十题,学子可以从其中挑选出五题,或者七题来回答。
    也要考官注意,不要太难了。
    不过,说起来也无所谓。
    毕竟,科举是选拔性考试。不需要考中的有多少分,只需要按分选人。甚至而今八股文的弊端之一,就是考试上限太低,以至于不得不在文章形制上动手脚。
    当然了,而今所以答题的思想体系,还是以程朱理学为准。虽然如此,难度也提升了。八股文是代圣人立言,而四书五经,朱子是有注释,不难揣摩朱子的本意来回到问题。但是考试题材一扩充。即便是朱熹也没有做过这么多的注释。只能让考生凭借自己对程朱理学的理解来解答问题了。
    这对考生对程朱理学的掌握要求更深。毕竟前者是有标准答案,后者是没有的。
    嘉靖看完之后,也忍不住感叹道:“周卿,这是进士科,而不是博学鸿儒科吗?”
    没错,周梦臣扩充考试内容之后。考进士更类似于宋代的博学鸿儒科。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以为科举一事,不畏其难,但畏其易。难则高下立辨。易则百弊丛生。难一点自然有真才实学之人脱颖而出。反而是简单了,却难分高下。”
    周梦臣从来不担心中国人的考试天赋,科举考试的隐形福利太大了,一旦中进士,就已经名垂青史了。名利双收。这样好的福利,即便再难,也不会少人死磕。
    如果真有人能将史书,诸子百家融会贯通,这样的人即便不是大学问家,最少不会是死读书的。毕竟史书之中蝇营狗苟。真死读书的人,估计读不出来的。
    徐阶也忍不住了,说道:“话虽然如此,但是这也太难了吧?”
    周梦臣说道:“徐大人所言极是,很多事情要这循序渐进,所以臣以为明年科举,当简单一些,比如增加的题目,仅仅从前四史之中选,而数学题目,不设天元术。只是形式上有所改变,其实与之前考试权重一样。”
    前四史,也就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正史之中水平最高的几本。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精力读完二十四史,想要多史学有所了解,就可读前四史。算是二十四史的精华。在周梦臣看来,一个读书人,一个古代读书人,如果说不能对二十四了如指掌,也是罢了,要求有一点点高。而对前四史还不了解。这样的人根本不配中进士。不客气地说,在翰林院之中,人家随口一个典故,你都接不住。
    至于,天元术也就是方程。
    数学考试没有方程。即便多一些繁杂的计算,但也不过是加减乘除而已。可以说这些数学汉代就已经很完善了。周梦臣觉得简单得不能简单了。
    几乎是送分。
    如果送给你分 你都接不住。那就抱歉得很了。
    徐阶听了也觉得不错。而且也找不到反驳周梦臣的点。毕竟周梦臣仅仅是在科举的框架之内做了一些小手术,虽然有很大的影响。但是本质上,并没有对科举进行大改革,甚至连程朱理学的关学地位也没有变。虽然徐阶也看出来了,程朱理学的地位依然不保了。
    毕竟加入这么多的考试范围。即便程朱理学已经作为主导思想,但是权重之上,必然有一些稀释。而且加入这么多书目,将来再加上一点,也无所谓了。
    徐阶想了半日还是说道:“周大人,这数学有些不大好吧,谁不知道,你的数学天下第一,天下学数学的人都拜入你的门墙之下,你如此作为,难道不知道避嫌一二?”


第七十七章 归去来兮
    周梦臣说道:“陛下,小徒程大位在宫中做事,可还称陛下之意?”
    嘉靖听周梦臣说起程大位,不由点点头,说道:“名师高徒。”
    周梦臣说道:“陛下以这数学是无用之物吗?”
    这就体现出周梦臣对嘉靖的影响力。
    如果是历史上的嘉靖,或许没有这么多的感受。但是在周梦臣的熏陶之下,嘉靖对于数学很熟悉的。无他。科学研究,根本是离不开数学的。
    嘉靖搞过很多秘密的实验,单单为了看懂实验的数据,嘉靖就要懂一些数学。
    更不要说,程大位在宫中做的事情。
    程大位就是嘉靖身边的总审计师。所以宫中的账目都要在程大位这里过一遍。也是因为如此,让嘉靖揪出不知道多少贪污他钱的人。
    如此一来,在嘉靖心中形成一个朴素而深刻的概念。那就是做事,不管是做什么事情,不管是户部,兵部,工部,地方行政,都必须有一些数学的知识,否则是做不成事情的。
    即便的账目都看不懂的话,这样的官员,要来何用?
    嘉靖说道:“自然不是。”
    周梦臣跪在地上,将帽子摘下来,放在地面上,说道:“臣身为朝廷重臣,但思为朝廷着想。不知有他,虽然有嫌疑,但只要是对朝廷有利的事情,臣就会去办。如果能让此策通行天下,对朝廷有所裨益。臣愿意避位,以堵天下悠悠之口。”
    周梦臣这哪是要避位,这是给徐阶颜色。
    徐阶听周梦臣这么一说,就知道自己刚刚失言了。徐阶知道他今日心绪不定,大失水准。被周梦臣抓住痛脚了。
    果然,嘉靖说道:“首辅,这就不对了。谁都给朕说清白,其实朕最清楚不过了。做事的人从不清白。清白的人都是不做事的。首辅,你说朕说得对吗?”
    这一番话就是对徐阶的敲打。
    什么是清?自然是所谓之清流,士林舆论之中正人,也就是徐阶所笼络的人。而这里指的不清白的人,也就是周梦臣。
    只是徐阶怎么反驳,周梦臣不知道。但是周梦臣却想反驳。
    的确,在大明朝的大环境下。想要办成什么事情,很多时候都不能清清白白的。但是这不是人的问题,而是大明朝本身出了问题。这是应该朝廷大臣应该思考的。为什么不能让想办事的人,清清白白的办事?
    另外即便这样的环境下,也不是所有办事的人都一身污垢。周梦臣不敢说自己清白。毕竟一些利益交换他也做过。但是他敢保证海瑞是清白的。
    嘉靖如此认为自己的大臣们,充满了恶意。似乎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好人。要么沽名钓誉,要么贪污腐败。
    徐阶立即行礼说道:“圣明无过陛下。”
    徐阶心中也是有怨气的。但知道,而今不是说话的时候。只能服输。
    嘉靖见状也就不说什么了。说道:“这一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明年春闱,就由周卿主持了。”
    徐阶说道:“臣遵旨。”
    这一次徐阶出来的时候,徐阶并没有与周梦臣多说什么,而是走路如风,很快回到了文渊阁之中。坐在自己的值房之中,面前摆满了奏疏,徐阶却一封也没有看。
    双眼无神地看着天光。
    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很快李春芳就过来。说道:“老师,陛下那边怎么说?”
    徐阶语气平淡说道:“周梦臣赢了。”随即简明扼要的将周梦臣的三条给说了。
    李春芳顿时大急,说道:“这怎么能行?如此一来,今后凡是科举出身的人,都要谢周梦臣,要与周梦臣一道,我们还怎么办?我们还怎么办?”
    “老师,您怎么能眼睁睁看着。”
    徐阶微微抬头看着李春芳。什么也不说,就是看着。
    李春芳顿时好像浇了一盆冷水,不敢在言语了。
    徐阶说道:“你是在教我做事?”
    李春芳说道:“弟子不敢。”
    “滚出去。”徐阶语气低沉,就好像一头凶兽一般。李春芳立即退了出去。
    徐阶在值房之中沉默了好久。
    缓缓取出一张宣纸,自己铺好,撩起袖子,轻轻磨墨,不知道磨了多久,砚台已经满了。徐阶这才捻起一支毛笔,缓缓在宣纸上书写:“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此刻徐阶正认真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他要退下来的时候吗?
    太子已经有儿子。
    与周梦臣的女儿相差几个月而已。而今快要一岁了,是整个宫中的心头好,即便是嘉靖对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