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大明- 第6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正焦急万分等在产房外面。
    李时珍正在检查一遍又一遍检查手术器材。
    在李时珍看来,如果能够顺产是最好不过了。但是如果不能顺产,就该他上场了。虽然李时珍不专精于妇科,毕竟真正专精妇科的是李云珍。而李时珍与薛九针两人而今并称李薛。乃是外科两大圣手。
    不过,真要说起来,李时珍在医术上更广泛一些,而薛九针却更专精一些。
    总体来说。李时珍在医术上的成就要比薛九针高一些。不过,对付剖腹产来说,不管是李时珍还是薛九针。都是很轻松的事情。只是,这年头只要是手术,风险就是相当高的。自然不能五五开,但是二八开,一九开却是很正常的。
    十个做手术的人,有一两个下不了手术台也是很正常的。
    毕竟,魔鬼藏在细节之中,没有足够的经验。是不可能降低手术的死亡率的。而今能维持到这个地步,其实依旧是薛已,李时珍,薛九针,乃至于大医精诚期刊之中,无数人研究探讨的结果了。
    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
    李时珍对剖腹产这个手术,自然是有把握的。但是面对是自己最宠爱的妹妹,又怎么能平静下来。只是这个时候,李时珍也不放心将手术让给别人来做,比如薛九针。
    他只能暗暗祈祷,最好不用上手术。似乎是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李时珍一遍又一遍的清点手术器材。这也算是外科手术的基本功。
    周梦臣并不是不相信李时珍。他是不相信这个时代的医术,纵然外科创立,周梦臣也是出了很大力气的。但是周梦臣很清楚,所谓的西医,更应该说是现代医学,这是建立在现代科学体系之上的。而今没有现代科学体系,没有化学药物,没有抗生素。没有一些大型医疗设备。周梦臣都不觉得,整个外科医术体系真比中医强上几分?
    所以,他已经做了另外一手准备。此刻薛九针就在隔壁待命。一旦真出现了不测。那么就由李时珍与薛九针两人一起做这个手术。
    这也是周梦臣。别人根本弄不齐这个阵容。要知道李时珍与薛九针两个人,都是专心于技术,对人情往来,很是淡漠的人。在两人觉得,有对方在,他们另外一个人去与不去都是可以的。
    毕竟很多时候,一加一不会等于二,甚至还要小于一。
    而且他们两个人也都是大忙人,他们手下不知道有多少台手术要做的。他在这里耽搁时间,那么就要耽搁病人。
    除却皇宫之中,也只有周梦臣能让两人同时待命的。
    好在李云珍毕竟是妇科圣手,女人生孩子这个过程,没有人比她更熟悉了。她在养胎之时,就特别注意。这一次老天爷也没有出什么幺蛾子。等了几个时辰,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之声传来。
    周梦臣大喜过望,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周大同几乎要跳起来,说道:“爹,我有弟弟了?”
    周梦臣急得快要冲出去了,这个时候,一个女郎中出来,见了周梦臣行礼说道:“师公,师父产了一个大胖小子。”随即抱着一个包裹出来了。
    李云珍其实也培养了不少弟子,都是妇科郎中,大部分也都是女的。这些女子有一些在惠民医院妇科之中,还有一些分布在达官显贵的内院之中。这也是李云珍最大的关系网。而李云珍的存在,也让这些女子有靠山,高门大户对他们也要存着几分客气。
    周梦臣连忙接过,却见小家伙,正在大声哭泣,似乎很不喜欢这个人间,周梦臣只是看了一眼。却见一个皱巴巴的就好像小老鼠的孩子。他心中虽然欢喜,但是心思还在李云珍身上,说道:“你师父怎么样?”
    这个女郎中说道:“回师公,一切安好。只是产房污秽,师公还在外面。而且师父太过劳累了。此刻已经睡着了。”
    周梦臣这才笑出声来说,将孩子让身边的人看了看,比如李时珍,已经周梦臣几个在京师的弟子,当然了还有一直吵着要见弟弟的周大同。看过之后,担心小孩子受风,而且孩子折腾一会儿,似乎也累了。也就让孩子与母亲一起去睡觉了。
    周梦臣招待这些非常亲近宾客。
    “周兄。”张居正说道:“恭喜喜得贵子。这名字可曾起好了?”
    周梦臣说道:“这一件事情,还真给忘记了。正好张兄在这里,你对起名字,也很有经验,毕竟张兄你也好几个儿子了,不如帮我想想?”
    张居正觉得这也是一个拉近双方关系的办法,说道:“周家的行字?”


第一百零八章 周图南
    周梦臣轻轻一笑,说道:“张兄,你也知道我家的。周家世代守着钟鼓楼,人丁从来不旺,说起来,即便是周家庄的老亲,也多出了五服,小门小户,哪里讲究什么行字?张兄随便起便是了。只是要避讳一下我祖上三代便是了。”
    所谓行字,就是姓名之中,一个固定的字。
    张居正而今已经有好几个孩子了。张居正下一辈,行字为“修”。所以他的长子为张敬修,次子为张懋修。
    张居正沉吟片刻,说道:“老大叫大同,大同世界,我辈儒者一辈子追求地理想,那么次子,就该叫图南。”
    周梦臣听了,心中思忖片刻,说道:“好名字。”
    图南这两个字,是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是:“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怎样图南?“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周梦臣给长子取名为大同,分明是因为大同的地名,但是在张居正这里,似乎变成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之志既立,下面就要实行。那就要有“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决心与魄力。
    这既是给孩子起名,也是周梦臣与张居正这两个而今已经算中年老男人的对话与浪漫。
    更是说,周梦臣很快就要南下。这一去,估计真是要水击三千里了。
    周家次子,周图南的名字就此定了下来。
    周梦臣而今的身份今非昔比。当初周大同出生的时候,周梦臣不在京师,主人家不在,只有妇孺在家。周家自然不好大办,别人家也仅仅是送礼物上门而已。而今却不一样了。周梦臣下江南的事情,该知道的都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大概要在事后才知道。
    周梦臣才三十多岁,就主政江南,可以预见周梦臣只要死得不早。将来很有可能,就是元老重臣的一员。即便因为不是翰林不能进内阁。也是非常有身份与地位的。
    自然一个个都削尖了脑袋来攀附。
    弄得周梦臣有些狼狈。
    见也不好,不见也不好。
    原因无他,周梦臣而今最缺少的就是人手。即便不为了现在,就是为了将来,周梦臣也应该招揽一些人手,为自己所用。毕竟真正登上高位的大佬,谁麾下没有喽啰三千。甚至在官场上也可以反过来说,你麾下没有喽啰三千,你在厉害,也是一个孤家寡人而已。
    而今周梦臣正缺少这些人手,这些人虽然不能说有太高的才能,但是这才是大明官场的普通人。毕竟大明官场上,如果一个个都如张居正,张四维,杨博,方钝,等等一系列精英,大明的局面怎么可能到这个地步?
    周梦臣虽然看不上大部分人,但也不能太曲高和寡了。否则不利于人心凝聚。周梦臣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需要,就好像徐阶为了招揽人手,那可是亲自去讲心学,与各地官员平辈相交。只论学问,不论身份。周梦臣也不可能拒人于千里之外。
    但是周梦臣又不想大办,毕竟嘉靖还看着的。周梦臣这边招揽人心,有些太过了。
    周梦臣只能一个个见这些官员,然后攀谈几句,解释没有大办的意思,心意心领了。什么礼物就原样退回了。
    只是周梦臣忽然在这群来拜访周梦臣官员之中,看见了一个名字,那就是高拱。而且已经是国子监祭酒的高拱。
    周梦臣立即将高拱请了过来。
    两人见面之后,高拱开门见山。说道:“多谢周兄提携。才有今日之高某。”
    周梦臣说道:“这是太子的恩典,我不过是帮了一个忙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高拱说道:“我知道,不过到底是周兄出力颇多,我不能不来感谢。只是我也很好奇,不知道周兄是如何做到,让我出任国子监祭酒?”
    高拱不是小看周梦臣。实在是翰林院出身的官员在朝廷除却熬出头的时候,任的官职并不多。而国子监这个位子,是相当清贵的。别的不说,徐阶做过,严嵩也做过。
    高拱能坐到这个位子上,虽然比礼部侍郎稍稍差一点,但也是进可攻退可守,还能在国子监栽培党羽,要做知道赵文华就是严嵩在国子监时收的义子。
    正因为如此,高拱更知道这个位置竞争之激烈。周梦臣多年不在京师,一出手就拿下如此重要的位置,实在让高拱太好奇了。
    周梦臣沉吟片刻,知道有些事情骗太子是没有问题的。太子在他们这些大臣面前,也就比低能儿高一点。想要牵着太子的鼻子走,并不困难。但是高拱就不一样了。高拱一眼就看出了其中问题。
    周梦臣说假话是骗不过他的。周梦臣说道:“其实,这是陛下的手笔?”
    高拱大吃一惊,说道:“陛下的手笔?”
    周梦臣将如何将这一件事情告诉陛下。一五一十地说了。最后说道:“其实,陛下与太子父子之间,有什么事情不能说的。陛下仅有这两子,景王留京,不过陛下爱怜幼子而已。并没有更易太子的意思。太子应该与陛下之间坦诚一些,或许会更好。”
    高拱听了,点点头,说道:“周兄说得有道理,只是永远不可能的。太子在陛下面前,从来说,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以至于现在太子每一次见陛下,都好像上刑场一般。怎么敢将私下里的事情说给陛下?”
    周梦臣微微一愣,他有一点点理解嘉靖,也理解太子。对而今这个状况,也是有一些无能为力的。
    的确,以嘉靖之聪明对太子之愚钝,嗯,不说愚钝吧。仁厚,能看上眼就怪了。即便嘉靖忍住脾气,见太子的应对,不发火才怪。而太子在嘉靖面前,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敢对嘉靖说心里话,才是有问题的。
    这样的事情,在后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父子关心问题,而在这个时代,就是政治事件。
    周梦臣说道:“既然,如此就不要告诉太子了。由我居中沟通太子与陛下。消除双方的误会。让陛下与太子父子之间,得以两全。”
    这就是周梦臣给自己的定位。他明里是太子的人,暗里是陛下的人,然后再往里面看似乎还是太子的人。太子需要一个周梦臣这样的人,而嘉靖也是需要一个周梦臣这样的人。这就意味着,周梦臣在嘉靖朝自然受到宠信,到了太子登基。估计也不会遭受冷遇。
    可以说一举两得,算盘打得很响。
    高拱说道:“周兄之举,实在是社稷之功。我代太子殿下谢过周兄。只是周兄没有想过一件事情?”
    周梦臣说道:“什么事情?”
    高拱说道:“如果太子登基之后。有人向太子告发你今日的行为?到时候周兄准备怎么办?”
    周梦臣微微一笑,他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周梦臣说道:“太子仁厚,想来将来即便是知道了,也不过略加薄惩而已。更不要说,我还有高兄啊?”
    高拱似乎没有听明白周梦臣的意思,反问道:“还有我?”


第一百零九章 君臣问对
    周梦臣说道:“太子登基之后,满朝第一人非高兄莫数。到时候,高兄只要帮我说几句话,太子必然是听的。”
    高拱看周梦臣眼神大有不同。
    周梦臣这一卷,意味深长之极。
    在高拱听来,似乎有这样两个意思。第一,那就周梦臣愿意与高拱结盟。虽然说高拱自信,太子登基之后,他高拱必然得到重用。甚至如周梦臣说的一样,为满朝第一人,内阁首辅的位置。但那也是将来的事情了。而不是现在。
    高拱很明白自己最大的优势。就是与太子如师如父的关系。在嘉靖一朝。他还是需要很多助力的。
    第二,那就是周梦臣愿意在将来,也就是太子当朝的时候,处高拱之下。
    这对高拱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毕竟,高拱很清楚,即便他与太子关系好,太子对他言听计从。想要真正登上首辅之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虽然高拱知道周梦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