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大明- 第5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礼部尚书争夺之前,先给严嵩一下子。让严嵩没有心思去想礼部的事情。
    很多事情都牵一发而动全身。看似毫无关联,其实关联紧密。
    嘉靖说道:“这也不应该。什么事情让你将这个消息按下去了?”
    陆炳说道:“臣前番上奏之后,以为此事无关紧要。这才放松。徐阶这一件事情,臣也因为私情没有怀疑。这才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嘉靖说道:“与谁的私情?”
    陆炳说道;“老师李默。”
    嘉靖听了说道:“徐阶提出的吏部尚书,就是他了。”
    陆炳说道:“臣不敢确定,十有八九就是了。”
    李默是陆炳的老师,彼此之间有一些香火情的。嘉靖说道;“你想不想,让你老师就天官之职?”
    陆炳说道:“圣明无过陛下,臣谨遵圣命。”
    嘉靖说道:“滚吧,去给我查清楚再来。如果再出现失误,两罪并罚。”
    陆炳答应一声,狼狈的出去了。
    嘉靖已经恢复冷静了。沉思了一会儿,暗道:“动动也好。”
    此刻的嘉靖对而今的六部班子有些不满了。特别是对江南的倭乱不满。在他看来,鞑子才是大敌,而今鞑子都败了,区区倭寇更是疥癣之疾。居然弄成这个样子,让他对六部乃至内阁有些不满。
    不过,内阁调动,动静太大。说一句不客气的话,而今大明天下系于内阁,而不是系于嘉靖。嘉靖是通过控制内阁,从而控制天下。
    内阁权重到了嘉靖也不敢乱动的地步。
    但是六部还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嘉靖之前没有想动,但是下面既然已经打起来了。嘉靖觉得他有必要添油加火,让六部调动一下。
    在嘉靖的思忖之中,北京城也因为这一封奏疏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地步。
    周梦臣一路思索,嘉靖哪里出了什么问题。有些不明就里。准备回到家中,再打听一二。只是他回到家中,却发现有一个人正在等他了。
    周梦臣一看,大喜过望,说道:“叔大。”
    不是张居正是谁?
    张居正勉强笑了笑,说道:“飞熊,你来得真不是时候?或者太是时候了。”
    周梦臣一看张居正的脸色就知道有事,立即引张居正到了书房,说道:“你怎么来了?”
    张居正说道:“弓已开,箭已发,我在老师府上,也没有什么事情做了。而今我们能做得都做了,就要看严嵩与陛下是什么反应了。”
    周梦臣说道:“到底是什么事情?是万尚书吗?”
    张居正轻轻一叹,说道:“也罢,反正等一会儿,你也知道。”随即张居正将情况一五一十说了。说道:“而今也不是不得已。不先打这张牌,等欧阳尚书一旦出事,我们就被动了。”
    周梦臣心中暗道:“如果师兄知道,欧阳德命不久矣,却不知道是什么心思。”一时间他也有些怅然了。毕竟欧阳德在学术上,一直是周梦臣假想敌之一。万万没有想到,还没等气学成长到与心学正面交锋的时候,作为心学支柱之一,王阳明的亲传弟子,心学大佬。居然天命将尽。
    这让周梦臣内心之中不是滋味。
    周梦臣收拢思绪,说道:“徐阁老也是厉害,这才多长时间,就给了万镗定死罪名了,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徒,想来就是弹劾不下来,万镗也没有脸面立足朝廷之上了。”
    大明朝廷弹劾制度中,有被弹劾的人,都要避位待罪。当然了,不是没有一个人都会这样做的,成化年间,有一个大学士,人送外号刘棉花,就是因为不怕弹。不敢怎么弹劾。他都不避位。
    但是万镗这个人,可没有这等厚脸皮。也没有这等圣眷了。而且在朝政之中道德的分量很重,私下怎么做都没有问题,但是一旦被捅出来,还证据确凿的话。这个人就完了。没有影响力了。做什么事情都不好办。下面官员甚至专门与之为难。
    乞骸骨,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这也是周梦臣为什么赞叹徐阶的原因,这奏疏内容太扎实了。内容扎实到了万镗无法狡辩的地步。
    张居正脸色有一些奇怪,说道:“其实能做到这一点,并不是老师的功劳?”
    周梦臣有些吃惊,说道:“难不成,是你的功劳?”
    “自然也不是我的。”张居正说道:“说出来,你都不相信,这是赵文华的功劳。”
    周梦臣大吃一惊,细细想来也合情合理了。这么翔实的内容与证据,定然是万镗身边的人做的。严党防贼一般防着徐阶这边的人。江西又是严党的大本营。不是内部人士,哪里有这么详细的资料。
    只是周梦臣有些想不明白。赵文华为什么这么做?


第九十二章 求归之策
    其实,周梦臣对赵文华的所作所为还是有一点点理解的。
    的确,当中有党,派中有派。
    严党之中,其实也有分歧。这很正常。
    周梦臣记得严党之内最大分歧,是新旧严党。或者说少壮派与严党老人之间的矛盾。
    原因很简单,就是严嵩年纪大了。
    所为是严党老人,大体是在夏言倒台之前,就跟随严嵩的老部下,这些大多以江西人为主。而且虽然也谈不上清廉。但也是有分寸的。毕竟当时严嵩还没有战胜夏言,这是太过分的。无疑是夏言的靶子。
    夏言动起手来,可不会客气。
    但是夏言倒台之后。虽然徐阶缓缓崛起,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徐阶根本不是严嵩的对手。一直处于的防守状态之中。即便今日主动发难。但是看起来,依然是防守反击。
    所以后续在加入严党之中人,以赵文华等人为首。都是毫不遮掩的捞钱。再加上小阁老的配合。这一派的势力越来越大。毕竟严嵩老了。嘉靖都五十出头了,而今的严嵩都是奔八十的人了。精力衰退也是自然的。
    双方之间未必没有矛盾。
    就好像徐阶一派之中,内里也是分得很清楚的。
    只是周梦臣不明白的是,至于到这种程度吗?即便是内斗也要有一个限制。毕竟,六部尚书在任何一派,都是台柱子级别的存在。
    聂豹也是心学出身。但是周梦臣与他合作的时候,从来是忘掉这一件事情的。
    给自己人拆台到这种程度。至于吗?
    周梦臣将自己心中的疑惑按了下去。反正他不用为严党操心。甚至严党内部出现如此严重的问题。正是周梦臣的喜事。毕竟周梦臣从来不是严党的朋友。他现在关心自己的事情。
    于是,他将自己的疑惑与现状。事无巨细地讲给张居正听。向张居正请教。
    张居正听了沉默了好一阵子。说道:“其实,徐渭说得对。你还是做第二手准备吧。”
    周梦臣说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吧。”
    张居正说道:“在北京,确定你的职位的有三个人。一个是陛下,再有就是首辅与老师。陛下对你的事情自然是可以一言可决的。但是你自己也说了。你恐怕不能让陛下随你之意。就是算你动摇了陛下留你在京的决心。那么其他两人的决心,你怎么办?”
    周梦臣说道:“这么说,严嵩与徐阁老也想让我留在京师。”
    张居正说道:“是的。老师想让你去兵部。兵部哪里有一点点小问题。而且聂尚书在兵部任上时间也不短了。你在兵部做个侍郎,一旦天下有事,出外挂帅。总理戎机。天下无事,也可以安享富贵。”
    周梦臣冷笑一声,说道:“你师傅真对得起我。”
    徐阶对周梦臣的安置,看似对周梦臣很好。从此周梦臣估计荣华富贵不断,甚至将来退下来的时候,少不了封侯。但是这本质上对武将的安置,不是对文官的安置。徐阶的做法仅仅是看中周梦臣的将领的身份。而忽略了,周梦臣也是进士出身。能在最高权力上进行争夺的。如果按徐阶的安排,将来的周梦臣专精兵事,撑死了一个兵部尚书而已。
    这可不是周梦臣想要的。
    不过,周梦臣也能理解。捡来的孤儿,还想与亲儿子一个待遇。想什么的。
    估计在徐阶在未来的布局,张居正在内阁之中当首辅。周梦臣在外当兵部尚书,让周梦臣成为张居正的得力部下。
    张居正其实也明白这一点。他眼神微微有一丝躲闪。纵然两人关系亲厚。但是内阁的位置却是有限的。有时候不得不争。不过在张居正看来,这都是小十年之后的事情了。为了虚无缥缈的事情,现在闹翻就太可笑了。
    只是这也是双方内心之中一根刺。会慢慢地成长的。
    张居正说道:“首辅的意思,我不大明白。不过严世蕃的意思,我太明白不过。你在大同做得太好了,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严世蕃早就有了动作,不惜一切代价,推他的人上任大同巡抚。”
    周梦臣眼睛微微一眯,一股杀气弥漫开来。咬着牙说道:“他想得美。我不当这个官,大同也绝对不能落到严世蕃手中。”
    跟随严嵩的老人,还是有一些底线的。但是严党以小阁老上位提拔一些新人,那真是连吃都没有一个吃相。大同没钱也就罢了,他们看不上,而今大同的财政,再天下富裕的府县之中,能排上前十,甚至前五。这样的肥肉。他们岂能放过?
    周梦臣绝不允许自己辛辛苦苦打造的基业给严世蕃做嫁衣。
    为了不发生这样的事情,周梦臣甚至连与严嵩同归于尽的心都有了。
    张居正说道:“还不至于如此,老师是绝对不会允许严嵩得逞的。只是你如果做了什么事情违背圣意,这事情就不好说了。”
    周梦臣明白,张居正言下之意是,大家都想让你回京。不管是进户部理财,还是去兵部办衬聂豹。或者严嵩对周梦臣有什么安排。但是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不想让他留在大同,不想在北边生事。
    周梦臣如果一意孤行的话。估计也是要挨板子的。
    周梦臣一时间有些颓废,说道:“真没有办法了吗?”
    张居正说道:“或许有一个办法,但是我想你一定不会用的。”
    周梦臣猛地抬头,说道:“什么办法?”
    张居正说道:“让大同出事。”
    周梦臣立即说道:“不行,这不就成了养贼自重吗?”
    周梦臣在大同的建设,让大同不仅仅成为军事重镇,也成了经济重镇。如此一来大同战略位置就更加重要了。所以一旦大同出了什么事情。朝廷上下处于最妥善的安置,还是会让周梦臣回大同处理的。
    没有别人比周梦臣更合适了。
    但是大同能出什么事情啊?
    不过是与鞑子的战事。周梦臣是绝对做不出这样的事情的。周梦臣想要复套是一回事。但是在周梦臣计划之中,复套之战是一场短平快的战事。是一场蓄谋已久,突然发难,干脆利落结束的战事。
    而今还没有到发动的时候,现在一开战,大同建设的大好局面恐怕就不存在了。
    不知道要额外死伤多少大同百姓。
    而且这样做,是有后遗症的。而且后遗症很大。
    这样的首尾。很能做到天衣无缝。谁也不知道吗?
    不可能。而且对于很多政坛上的人物来说。根本不需要证据。自由心证就行了。从现在开始,即便周梦臣坐拥十几万大军,其实朝廷上层的人都没有怎么怀疑周梦臣有别的心思。对大同镇的一些举措,也仅仅是为了平衡。而没有针对周梦臣本人的事情。
    如果发生了这一件事情,这样的信任还会有吗?
    将来朝廷秋后算账,不知道是何等下场。就比如历史上的李成梁,在年轻的时候在辽东玩这个把戏,但是他李家八千铁骑下场如何,死在朝鲜,死在草原。甚至到了李成梁七十多岁了,儿子都死,还让李成梁担任辽东总兵。让他收拾烂摊子,这固然是因为李家影响力。但也是朝廷从来没有考虑过李家生死。没有想过给李成梁一个安享晚年的机会。
    可以说是遗祸无穷。
    周梦臣做不出来这一件事情。即便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的。大明虽然在衰败,还没有到末年,只要不想自己当皇帝,这样的事情就少作为好。


第九十三章 严党会议
    周梦臣颤声说道:“真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张居正说道:“这事情又回来,除非你能让陛下说话。否则的话………………”
    周梦臣心中暗道:“或许只能这个办法了。方叔啊方叔,不是我不给你面子。而是这银子到你手中,与到宫中都是到了朝廷手中,都一样,都一样。”
    周梦臣岂能不知道一样不一样。到了户部的钱,户部尚书是可以支配的。但是到了宫里的钱,想要弄出来,可就不大好办了。这等于摆了方钝一道。但是周梦臣此刻也顾不得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
    皇帝其实也一样的。以嘉靖的生活水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