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大明- 第3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功夫,更不要说,这个时代火炮威力大大不如。这
    十几米的高度,别的不说,仅仅是从上面砸下去一块砖头,就足以要人的小命了。
    真正的人造天险。
    不过,北京城并不是没有缺点的。缺点就是北京城太大了。
    内城周长四十八里,近五十里了,在这五十里的长度上要布满士卒。以一人守一米的宽面,就要二十多万人。当然了军事上使用兵力,也不会洒胡椒面,但是即便如此,没有十万人,就不要说守北京城的事情。
    而支撑十万大军储备,却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小城,能够长期坚守,而一些大城雄城,反而不容易的原因。
    再好的城池,也是需要人来守的。
    只是看到了守城的将士,就实在令人揪心了。
    首先,京营士卒一看就没有训练过。这些士卒,看上去与北京城中挑着担子卖早点的人别无二至,嗯,很可能这些人之前就是北京城中的小商小贩。这还就罢了,还有一些几十岁的老人,不足十五岁的孩子。
    老的老,少的少。
    而城墙上火炮也好像是博物馆一般。
    最老的就是永乐年间大炮,之所以没有洪武年间的大炮,无非是北京城乃是永乐年间修建的。而最新的火炮,乃是周梦臣督造的军器监炮。总之,五花八门的火炮。让周梦臣看着更加揪心。
    即便如此,人手也有一点点不够。
    在正统之后,京营一直在改革。从开始的三大营,到于谦的十团营,然后正德皇帝的外四家军,到了嘉靖这里又改成了东西两厅。总之京营的人数也越改越少了,到了这个时候,东西两厅才额兵六万上下了。
    根本不够站满城池。
    这就是为什么让各家勋贵镇守各门了。
    以丰城侯为例,丰城侯世子李儒都能资助周梦臣一两千作为民夫来用,在这个关键时候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一时间将城头上填满,却是可以的。
    但也仅仅限于填满。
    周梦臣神色不变,只是内心之中,也不得不倾向于守城,甚至倾向于将城外大军也放进来守城。不过,想想也知道不可能。
    毕竟外兵入京城,嘉靖即便同意,文官也未必同意。
    徐阶在城头上,似乎没有看见这些弊端,反而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丝毫没有架子,每到一处,都挑选一两个士卒交谈,鼓励士气,然后大洒银子,一时间城头上欢声雷动。
    似乎士卒的士气凭空翻倍了。
    周梦臣不得不佩服。
    见而今局面,周梦臣强忍着不失态,不露出失望神情已经是极限了。周梦臣自然知道,徐阶是懂军事的。甚至周梦臣也知道,不管京营多烂,这个时候说这些都没有用了。
    想想就知道,很可能一会儿就要上战场了。这时候再训斥有什么用?能提高战斗力?
    还不如果鼓舞士气一番。
    只是周梦臣佩服的就是徐阶说话的时候,似乎每一句都语出至诚。一点勉强都没有了。
    周梦臣是做不到的。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城外传来一阵子骚乱。
    周梦臣立即站在城头上,远远的向东边眺望。
    前文也说过,北京城外,可不都是农田,靠近北京城下附近很多地方都是房舍。而今却被清理的干干净净的。在守城之前,先将外面的建筑物给清理了。这是作战的常识。
    只是,城外大片大片的黑灰之色,要告诉了很多人,清理的方式,是何等简单粗暴。
    周梦臣无暇顾及,从怀中掏出千里镜,细细看去。却见一道烟尘冲天而起,随即大队人马,直奔城下。无数马蹄踏在土地之上,连绵不断,让很多人都觉得地动山摇,有一种整个北京城都在晃动的感觉。
    周梦臣顿时也倒吸一口凉气。
    他在永宁关下见识过鞑子大军。但是当时鞑子大军是静态的,而今却是动态的。唯有这个时候才能显示出鞑子大军的威慑力来。甚至周梦臣有一种感觉,那就是鞑子大军比当初更加强大了一些。
    随着鞑子骑兵到达城外,保卫北京的战役,也算是正式开始了。
    城头的人在看城下,却不知道城下的人也在看城头。
    俺答率领着千军万马,直奔北京城下,却没有停留,而是一转马头,带着大军绕着北京城外狂奔。一方面是向北京展示军威,另外一方面也是要看看的看一看,北京城的城防,看看有什么漏洞。
    俺答从东方而来,绕过北城,然后从西边在绕过来。
    他细细看了看北京城之后,忍不住感叹道:“这果然是大都,是万王之王的城池。只是可惜,城池是好城池,城中的人却都是懦夫。”
    要知道,北京城外是有十万大军,分布在城墙外围安营扎寨。
    俺答从他们营地旁边一掠而过,居然没有一支军队,主动邀战的。只有求战欲,而不思考其他方面的将领是莽夫。但是如果连一点求战欲都没有,根本就不配称为军人。
    而今俺答遇见就是明军,就是这样的。在俺答看来,这样的军队,即便有一百万,也都是鱼腩。


第八十八章 大元皇帝致大明皇帝
    萧教主说道:“大汗,而今明军统帅,是我们的老朋友,咸宁侯仇鸾。”
    俺答说道:“是他啊。还是先生英明啊。如果之前就将仇鸾给打败了,我怎么能一步步来到北京城下的。派人联络他没有,我们也可以谈谈。谈谈这北京城,大明皇帝陛下是一个什么价钱,慢慢谈,我是很有诚意的。”
    萧教主笑道:“大汗高估他了。以仇鸾之能,还做不到大奸大恶。我已经派了好几个人去寻仇鸾。只是这位侯爷,似乎有心避嫌,凡是去见他的人,都没有一个人回来。可见到了北京城下,仇鸾的胆子也大了。”
    俺答听了,虽然在笑,但看着北京城墙,忍不住面露忧色。
    无他,北京城太坚固。
    即便俺答再嘲笑明军的鱼腩无能,但是有北京这座雄城在,明军根本就无须多精锐。
    俺答说道:“萧先生,本汗来之前,并没有想过打下北京。但是到了北京城下,却也不忍心就此离去,这可是无数蒙古人魂牵梦绕的大都,不试着打一下。本汗也是不甘心的。先生有何教我?”
    萧教主比谁都希望能打下北京城。只是他看到北京城的时候,内心之中也凉了半截。北京城之坚固可不是说的。
    不过,他还是没有放弃努力。
    萧教主内心之中,已经做了很多预案。此刻听俺答问起,立即说道:“大汗,其实已经说到点子上了。北京城是雄城,士卒却都是鱼腩。破北京的要点,就是因明军出城来打。”
    俺答说道:“怎么引明军出城?”
    萧教主说道:“激将,久闻嘉靖皇帝刚愎自用,容不得一点违逆之处,夏言功高,就因为违逆嘉靖,落得身首异处,今日我们就看看,这位嘉靖皇帝到底能不能沉得住气。以臣之见,不如写一封书信给嘉靖皇帝。让他高兴高兴。”
    俺答若有所思的说道:“这封书信该怎么写?”
    萧教主说道:“如果大汗信得过,臣愿意代笔。”
    俺答说道:“那就有劳先生巨笔了。”
    萧教主文思飞扬,立马可就。片刻之后,吹了吹墨水,递给俺答。俺答一看,哈哈大笑,说道:“萧先生所写,真是大快人心。只是稍稍有些不够。”俺答沉吟片刻,说道:“还请萧先生加上几句,如果嘉靖皇帝肯答应开关通贡,我们两国从此休兵息战,也不是不可能的。”
    不得不承认,仇鸾还是有一点本事的。
    他看准了俺答的薄弱环节。开关通贡,乃是蒙古人心心念念的问题。或许在武力上蒙古人有一二可取之处,但是在经济问题上,蒙古人是一点优势都没有。
    隆庆年间,俺答封贡,从此两国有几十年的太平光阴。就是俺答这个思路。唯一不同的是,没有武力上平衡,就没有在经济上平衡,在隆庆封贡的时候,大明已经过去了军事低潮期,反而因为对倭寇的战事,锻炼出一大批将领,以戚继光为首,即便是放在历史上也能有一席之地。
    这才有了之后的,俺答封贡。
    萧教主听了俺答的话,微微一顿。他其实不愿意加上这几句。只是他觉得,他都写到这个份上了,嘉靖没有被气死就不错了。绝对不会答应。也就毫不犹豫的添上了这些文字,又重新抄写了一遍,寻了一个被俘的明军士卒,让他带着这封书信送进城中。
    很快,这封书信就到了嘉靖手中。
    嘉靖打开书信一看,不看别的。仅仅是看开头。就已经脸色通红,怒火攻心了。
    开头,就是大元皇帝致大明皇帝。
    这一句话,在嘉靖看来,就是打他的脸。
    大元皇帝早就没有了,在朝廷的史书之中,在捕鱼儿之后,北元帝系已经不存在了。之后的什么蒙古大汗,都是元朝正统皇帝一脉。不过是孛儿只斤而已,说起来与忽必烈这一脉已经相当远了。
    朝廷从来是承认这一点的。
    明朝建立在摧毁元朝的法统之上的。而今有了自称元朝皇帝的俺答,在嘉靖看来,就是赤裸裸的羞辱自己。
    太祖皇帝早就灭的元朝,在他的手中死灰复燃。这让嘉靖这个好面子的皇帝,何以自处。
    更不要说,这还仅仅是开头。下面还有更多不逊之言。
    什么大汗欲见陛下,亦久矣,今日挥鞭东进,前后数十战,破大同,破宣府,破蓟州,今日与陛下,会猎于北京城下,请陛下勿使我徒劳而反。
    什么陛下畏惧天威,失太祖成祖英雄之气,恐覆英宗之覆辙。本汗也不为己甚。陛下只需允我数事,我就罢兵,通贡,纳款,和亲者也。
    什么陛下如有不从,则大汗天威必降于大都,请思晋之永嘉,宋之靖康,勿谓言之不预。
    如是云云。
    气的嘉靖青筋爆出。只觉得太阳穴上,就好像打鼓一样,整个心脏就要跳出来了。嘉靖一把按在宝剑之上,捏的指节发白。
    嘉靖何等好面子的人。
    这么多年,虽然他也知道地下过的并不是太好过的,但是他一直小心翼翼的维持住太平盛世,嘉靖中兴这一块招牌,从这个角度来看,哪里是严嵩要粉饰太平,明明是嘉靖自己要粉饰太平。
    而今被俺答啪啪的打脸。
    如果说军事上的失败,还能有所托词,比如说,是朝廷一时无备云云。但是而今,被俺答带来的书信。将嘉靖看做一小儿,如掌中一玩物而已,让嘉靖岂能不怒,简直是怒不可遏。
    嘉靖还是有几分修养的。
    他努力深呼吸,一点点平息怒气,让自己不至于失态。但是越想越怒,越想越气。
    大明从来没有和亲的先例,也没纳款的可能,更加没有城下之盟。嘉靖是决计不可能答应的。如果仅仅是不答应的话,嘉靖还不至于如此生气,人的生气,最多的是气自己。
    嘉靖如今也是如此。
    嘉靖这么多年,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凡让他不高兴的,最后一定是自食其果。如杨廷和,如夏言。等等。
    从来没有人敢触犯龙威之后,活的很开心。
    所以,嘉靖看完这书信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时候报复。对。报复,要俺答留下小命。
    只是让嘉靖无奈的事情,他现在对俺答无能为力。对无能为了。现在战略主动权在俺答手中,之前从来不被嘉靖看在眼里的后生晚辈,而今欺负到自己头上,拉屎拉尿,他还没有办法。
    算算时间,俺答其实最少小嘉靖十岁上下。
    这让嘉靖如何受得了。
    嘉靖忍不住拔剑在手,狠狠的击在一边的柱子上,说道:“竖子,敢尔。”
    黄锦,陆炳,周梦臣,等几个人一并跪倒在地面之上,说道:“陛下息怒。”
    嘉靖拿了这一封书信直接看了,还没有与内阁商议。所以嘉靖身边只有他们三个人。
    嘉靖用力太狠,居然将长剑刺入柱子之轰,这柱子都是金丝楠木结实非常,嘉靖刚刚怒气勃发,才超长发挥,再加上,嘉靖手中的长剑也是一柄宝剑,这才刺入,只是嘉靖却拔不出来。
    嘉靖用力一甩长剑,长剑在柱子上发出嗡嗡的震颤之声。说道:“息怒,朕怎么息怒。朕这一辈子,都没有如此奇耻大辱。区区一狗鞑子,约朕城下会猎,你们说,朕是准,还是不准?”
    “准,战之不胜,当如何?”
    “不准,朕还有什么脸面可言?朕乃天下之主,居然不敢与区区蛮夷一战?”


第八十九章 嘉靖的决心
    此刻的周梦臣还是比较理解嘉靖的。
    嘉靖最好颜面。
    而今这一封书信流传出去,俺答已经将嘉靖的颜面踩在地下了。当然了,这一封书信一定会流传出去的。倒不是宫中会泄密,而是俺答既然写了这一封信过来,激将的意思,已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