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臣听了,出列说道:“大人何出此,这一件事情交给我便是了。”
周梦臣这个时候出头,一方面,是知道这个时候如果永宁关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别的不说,单单说北京城吧。前文说过,北京城墙早就不能完全保护北京的城市规模。
别的不说,周梦臣在中官村的持续投入,而今中官村附近围绕着印刷与医院形成了一个新的小城镇。他就在北京城外。而今北京城外这样的地方还有不少,一旦鞑子冲过来,周梦臣的心血就付之东流了。还有不知道多少百姓遭难。
这是周梦臣所不忍见的
另外一方面,周梦臣能找到足够的车辆。
这还是周梦臣在军器监的关系,而今的军器监在没有军订单之下,生产最多的乃是软钢与轴承。可以说军器监乃是整个大明车辆产业的上游。北京城中有多少车马行,别人不知道,周梦臣是知道。
甚至军器监本身还保有一定的车辆。还有驿传体系之中,也有一些车辆与马匹。
周梦臣有信心一夜之间,召集足够的车辆。
欧阳必进见周梦臣答应,大喜过望。说道:“好,周大人有什么需要,尽管提。”
欧阳必进刚刚说自己亲自负责押送,自然是气话了。而今战事如此紧急,他这个代兵部尚书一点也不轻松。不知道手头有多少事情,真要让他去一趟永宁关,兵部的事情怎么办?
周梦臣立即说道:“车辆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人员很成问题,搬运的力夫民夫都有,畜力有一点少。如果没有的话,也只能支应,唯一的问题是护送的人马。这一去,我不知道会遇见什么情况,总要有一队士卒护卫的。这可都是军器。”
欧阳必进说道:“对。畜力好解决,我这就去一趟太仆寺,给你弄多少战马说不好,但是驮马,一定足够。要多少有多少。”太仆寺就是主管马政的衙门,当然了,大明的马政简直是一塌糊涂,但是作为经受的衙门,总是有一点点存货的,而今情况紧急之下,欧阳必进就好像拿了尚方宝剑。不怕太仆寺不给。而今将太仆寺给搬空也不是不可能的。
唯一是押送的人员,让欧阳必进犯难了。
无他,按照朝廷制衡的原则,兵部虽然管理天下戎政。任何兵马都必须通过兵部来调动,但是兵部本身却没有一支兵马可用。当然了,这不是主要原因,毕竟而今事急从权,欧阳必进想办法抽调一支军队就行了。
问题是,欧阳必进不知道该抽调那一支了。
京卫七十二,其中亲兵卫二十多个,好像都在大明军队序列,但问题是欧阳必进不知道谁能打?毕竟按照这个速度,这一支人马,将是永宁关得到第一拨支援。欧阳必进还是想安排一些能战的军队,哪怕只有数百人。千余人。或许能在危机时刻发挥出关键作用。
但是从京营抽调,与征调民夫有什么区别?
第九章 武举与舍人
欧阳必进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永宁关。
虽然所有人都希望永宁关顶住这最关键的一波进攻,但是其他人可以心存侥幸。但是作为代理兵部尚书,必须要有万全之策。比如,当永宁关被攻破之后,会是什么局面。该怎么应对的。
所以即便他知道京营之中东西两厅有也一批人马,大体还是能战的,但是数量不多,这一批人也不能妄动。很简单,这些人是守城的人马。
“或许有一批可以一用。”一个声音忽然说道。
周梦臣一看,居然是杨继盛。
杨继盛郑重的说道:“武举,舍人 ,将才录。”
所有人都心中一动,忽然觉得或许可行。
周梦臣如果不是在兵部任职一段时间,估计也不知道杨继盛说的是什么。而今却是明白的。
武举,是各地选拔来参加武举的人选。武举不是今年,是明年,但是正如科举的举子,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会到了当年才上京,都会提前上京一段时间。至于舍人,这个词汇,其实等同于衙内。
就是指武将可以袭职的子弟。大明文官数量不多的,但是武官却有一点滥。数量相当不少。开国靖难的时候,武官子弟还是相当能打的,很多有名的大家都是武官子弟,比如大名鼎鼎的张辅。而这种袭职的武官子弟,还在军中有一袭之地。真要说起来,周尚文,与后来的戚继光都是走这一条路的。并不是所有武官子弟都能袭职的。需要考核的。
而考核这些舍人的衙门,就是兵部。
而将才录,其实就是往年武举名单。
其实武举在明代很不受重视。武举之中真正有名的将领,只有一个,那就是熊廷弼。他是武状元出身。后来又考了进士。
大明武举一直不太受重视,可以说是在正德年间才完善成体制了。而正德重要的几个将才,比如许泰就是武进士出身。但是进入嘉靖年间,或许是战略环境的缓和,也或许是文官的反攻。再或许是嘉靖喜欢一反正德之政,为了证明正德是错的,正德做的事情,嘉靖都要反过来。虽然没有明说,但是隐隐约约是有这个意思的。
武举没有被废除。但是一直被压制。
这种压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武举人数一直在减少。在正德年间还有七八十人,但是到嘉靖二十六年。也就是周梦臣中进士那一年,是最少的,只有四十多个中式。
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武举人的使用受到限制。
不知道谁提议,这些武举人没有经历过战阵,不能直接担任重要将领。这说起来也对的。只不过是借口而已。于是本来中式之后,直接任官的武举人就尴尬了。他们不能直接担任各军主将,又不能官职太低了。毕竟文官一科三百多人,武举人才几十个人,总不能让这些人去当百户吧
所以武举人是有了做官资格。但是这个资格怎么兑现,却有一些麻烦了。
有门路的找门路,没有门路的就只能等了。
兵部就面对大量武举人没有官职的情况。这也是为什么一直在缩减武举人规模。因为只取不用,兵部这里都没有办法安排了。也不知道那个人才,想出了一个办法。或许是安抚武举人,也或许是建立人才储备。弄出一个叫将才录的名单。
名单不多,只有二百人。
是用来做什么的。就是打了大败仗,中层军官为之一空的情况下。这些武举人直接填满官职的空缺。最少不能让军队没有军官,至于合用不合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当然了,这个目的自从将才录建立之后,从来没有用过。倒是有一些偏远将官,谁也不想去的地方,可以从这里抽调一些武举人过去。
欧阳必进心中暗道:“不管了。不管武举人,还是舍人们,总比临时拉壮丁强吧。”这个是穷文富武,一点也没有错。可以说,凡是在参加武举的人,都是有底子的。而且虽然武举,还有袭职考试,虽然不是那么严格,甚至还有一些黑幕。
但问题是,好歹弓马之类的,还要走一走过场的。
欧阳必进问道:“在京武举,以及舍人们,大概有多少?”
立即有人回答说道:“在京已经登记袭职的舍人大概有两三百人之多,在京待职的武举亦有此数。”
欧阳必进说道:“好。立即下令,让这些人在周大人身前听用。”
“是。”立即有一个下去传令了。
欧阳必进说道:“周大人,我这里只能给你这些,剩下的你自己解决,实在不行,可以去将门借一些家丁。总之,不管什么办法。明天早上日出之前,第一批火器,火药一定要去发。”
周梦臣深吸一口气说道:“下官明白。”
欧阳必进说道;“你不用在这里了。快去办事吧。武库司武选司都出人,跟着周大人听用。”
立即有两个人以及杨继盛跟着周梦臣出来了。
武库司自然负责火药火器的筹集。而武选司手中则有那些舍人与武举的名单。要去召集人手。
周梦臣根本没有走远,就在外面的走廊上开了一个小会,借着窗户里的余光,周梦臣先打发了武选司的人走。要求他不管用什么办法。在子时之前。将欧阳必进说的五六百人全部给找来。
随即又问武库司,火器火药储备情况如何?
毕竟欧阳必进的意思,根本没有开具体数目,意思就是,周梦臣自己能带走多少,那就带走多少,事后报一个帐便是了。
结果,武库司打开尘封的库门之后,周梦臣一看情况,立即皱眉,说道:“就这………………”
武库司的人说道:“大人都在这里了?”
周梦臣看着些武器,有一种时光倒回的感觉。
因为这些武器看上去,与军器监的库存,几乎一模一样,可以说在军工领域之中,周梦臣看似自己做了很多。其他并没有做什么。周梦臣沉吟片刻说道:“将所有火箭,不管是百虎齐奔,一窝蜂都拿来,还有万人敌等火器。至于火炮,你立即给我开个单子,我去军器监提。”
“另外各种火药,尽量多准备。随时准备装车。”
周梦臣对各种火炮火铳的不信任,是深入骨髓之中的,不过,这不代表这些武器都不能用,比如火箭,还有爆炸类的武器。这可以用的。都是消耗品,也不在乎什么耐久性。
就好像万人敌,代表的不是一种,而是一类武器。简直就是一个大号手雷。只需爆炸就行了。
至于火炮,周梦臣想起军器监还有一批存货。
毕竟,这个时代的库存管理自然是做不到零库存的。严嵩暗中限制了各方对军器监下单子。自然让军器监一批火炮砸在手里了。这个时候,让兵部开单,却是正常程序。
难不成周梦臣自己付钱?
这个时候,武库司的人早就将上面的招呼放到一边了。自然是周梦臣说就是什么了。立即找人去开单。
周梦臣一看开出的单据,上面有欧阳必进的签字画押,却没有名称,与数量,唯有最后有一个总金额十万两,标明多退少补。
估计这一批是欧阳必进而今能拿出手来第一批军费了。
至于其他军费,估计现在户部也在彻夜算账,不知道能临时弄出多少军费出来。
周梦臣就不为他们操心了。几乎在拿到单据的同时,就已经出了兵部,打发人回家报一声平安。就向军器监而去了。
第十章 忙碌的一夜
北京是有宵禁的。
不过弘治之后,宵禁就不严苛了。
但是今晚不一样。周梦臣看到五城兵马司,还有锦衣卫的人通通上街了。封锁道路,严厉宵禁。
可见白天红旗急报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毕竟京师很多消息都是藏不住的。
周梦臣带杨继盛,还有十几个随从,骑马走在大街之上,有兵部开出的令牌,自然是一路畅通无阻。
周梦臣忽然想起了说道:“问宵禁是谁负责的?”
路边的锦衣卫立即说道:“乃是陆镇抚。”
周梦臣想了想,说道:“可是陆焕陆镇抚?”
陆焕作为陆炳的堂弟,在升迁之上自然有优待,而今已经是陆镇抚了。不过,大体也就升到头了。
周梦臣听了,立即说道:“陆镇抚现在在何处?”
“不知道,在巡城。”锦衣卫说道。
周梦臣说道:“请你立即派人转告陆镇抚,就说武昌周梦臣想要见他。周梦臣今天前半夜就在军器监。”
这个锦衣卫立即答应不说。
周梦臣到了军器监二话不说,叫来殷正茂,将单子给了他。说道:“将所有存货都拿出来?”
殷正茂一看,说道:“不够啊,所有存货也没有十万两啊?各种火药与火炮单位,也就有了二百多门的数量。倒是有几门,你实验过的大炮。只是而今估计是运不过去了。”
军器监的拳头产品,就是战车炮。这个小炮,虽然看起来不威猛霸气,但是轻便,小巧,耐用,适应力强,不管是城池攻防,乃至用在战车上,甚至如果有勇气,在两军交战之前,也未必不能在阵前先打上两轮的,两三个士卒都能扛着走了。
与虎蹲炮的战术定位也比较吻合。
价格上很便宜,七两一门。已经足够利润了。所以,即便军器监所有的存货,也不到五千两上下。
之前弄一点点钱都抠抠搜搜的。而今大笔一挥十万两。让周梦臣有一种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觉。
不过,周梦臣可没有给朝廷省钱的意思。即便他知道,朝廷的财政紧张。但是他替朝廷分忧,难道严嵩就对他好了。既然钱到了他的手中,他可没有想让兵部再拿回去。只有少补,没有多退。
周梦臣立即说道:“将军器监的客户账单拿来。”
殷正茂不知道周梦臣问这个做什么?但是二话不说拿了出来。
周梦臣一番,就扔到一边,对身边的人说道:“在北京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