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还有一点,那就是嘉靖忽然觉得,似乎周梦臣真有可能为他打开长生之门。
嘉靖不知道看了多久,这才放下了天文望远镜,说道:“周先生,还有其他可看的吗?”
周梦臣微微皱眉。其实冯保这个天文望远镜的倍数还是有一些低,能看得也不多,无非是看看月亮。看看太阳系内几个星辰一样,周梦臣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陛下可以看看月亮,不过臣知道看一处,同样是对臣日心说的作证之一。”
第六十九章 新世界的大门
虽然天文望远镜,乃是天文学上一大进步。但是能看到,又能谈得上有趣的天文现象,还是不多。
周梦臣想起的就是木星卫星。
第一木星是非常大的,是太阳系之中行星体积最大的一个。另外就是木星卫星的现象了。
这可以用来作为地球与月球关系的一个佐证。
于是,周梦臣重新调整视角,找到了木星。如果能看见,一颗大星之侧带这两颗小星。
木星的卫星并不只是有两颗。不过而今,天文望远镜能看到的只有这些而已。甚至由于角度的问题,有什么看到也不像是两颗小星,反而好像是一个圆环一般。
周梦臣指点给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看了,大为惊奇。
就好像给他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一样。
随即要周梦臣按照星表,一个个指给他看。
就这样嘉靖一直到后半夜都意犹未尽。弄得周梦臣只能留宿宫中了。
第二日,周梦臣还在迷迷糊糊之间的时候,嘉靖皇帝就又来到了应天阁之中。
周梦臣立即迎接。这一次嘉靖皇帝并没有说星象的事情。
嘉靖很是惆怅的看着东方的天空,说道:“周先生,昨夜,朕一夜没有睡好?你说天地之间,真有鬼神吗?”
不管什么神话,都难以脱离对一个地方的描绘,那就是天上,在西方是天堂,在中国是天庭。
月亮之上没有广寒宫,太阳之中也没有金乌。天上的星宿也不是一个个神仙的驻地,而是一个个好像地球差不多的大球。这让非常迷信的嘉靖,内心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周梦臣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嘉靖皇帝昨日要让周梦臣要让他按照星表,将大多数星辰指给他看。
这其实没有什么好看的?
比起那些不知道从多少光年外的照射来的恒星来说,这个倍数的天文望远镜,根本看不大清楚。与肉眼看,自然是有所有差别的,却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原来,周梦臣特别选两处天象,就是为了佐证的日心说,而嘉靖皇帝却是为了找到他心目之中的天庭与天上的神仙。
这个举动自然是失败了。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不知道。只是子不语怪力乱神。”
嘉靖说道:“你周某人什么时候,是孔孟门徒了。不过,既然怪力乱神不语,那么长生之道何在?”
嘉靖这一句话,与其是问周梦臣,还不如说是问自己。
当自己坚持几十年的观念一点点的被打碎。这个过程是最难受的。嘉靖而今就是如此。他不过做过多少次法事,拜这个神仙,祭那个神仙,在这些事情上的花费数以百万两之多。
可以说,比一些国家工程话费都多。
而今有人告诉他,这些都不存在。
当然了,嘉靖还有这样那样的理由而宽慰自己。为找不到这些天上神仙找理由。但是有初步科学思维的嘉靖,很清楚这些东西是站不住脚的。
周梦臣说道:“陛下,臣一直都说,求长生之道。非求神仙之道。”
嘉靖说道:“好一个求长生之道,非求神仙之道,求人不如求己。”嘉靖看着周梦臣,语气之中多了几分亲近,说道:“既然如此,还请周先生回去之后,将日心说种种,拟表成文,上奏内阁,朕要明发天下,以证视听。”
周梦臣听了,浑身一震,立即下跪道:“臣谢过陛下隆恩。”
的确是隆恩。
之前不管周梦臣怎么说怎么论,周梦臣的学说都有传播范围的,大明官府正统的天文学说,依旧是郭守敬留下来的历法体系。就好像大明而今心学横行,但是大明官府正统的思想,依然是程朱理学而已。
周梦臣的学说让皇帝明发天下。就意味着,他的学说距离大明天文历法领域的官方学说,仅仅有一步之遥。
当然了,这一步说容易,也容易。
容易是,周梦臣是大明天文历法第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大明天文历算这个圈子太小了。就这样大猫小猫三两只,很少有什么世外高人。周梦臣早就将这些人折服了。
不可能有人能当面反驳周梦臣的学说。
说不容易,也不容易。
不容易的地方,不是别的。就是大明的正统学说一直是儒学。儒学对其他学说有居高临下的指导作用。
周梦臣不怕圈内人反对,就担心一点,那就是儒家士大夫们反对。
这可就难了。
因为讨论的焦点,就不是周梦臣的学说对不对,符合不符合现实,而是符合不符合儒家学说了。
这一点,周梦臣并没有准备。
不过,他并不畏难。
毕竟,他为了这一天,也做了很多准备。
比如说,周梦臣在自己的学说很多地方,都引用前代大儒的说法,比如朱熹,比如宋濂。他们都是支持地圆说。之所以恨不得将文章写得根本是他整理前代人儒的学说,自己根本没有一点独创的地方。
就是为了减少阻力。
嘉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说这个,其实也是有私心的。
嘉靖自从嘉靖二十年以来,对修仙问道太热心了。有一拨又一拨的大臣进谏,搞得嘉靖很是烦恼。但今天这种种天象,更是给了下面大臣们劝谏的借口,这个理论根本就是天人感应。
周梦臣的理论与天人感应天然相对。
嘉靖自己相信了周梦臣的理论,但是对将周梦臣推上官方学说上,并没有多少兴趣。
他一来是继续拉拢周梦臣。毕竟在他看来,道门长生之道,越来越难以走通了。周梦臣的重要性就越来越重要了,自然要稍稍给一点甜头。二来就是用周梦臣的学说,与限制君权的天人感应打擂台。
至于能不能打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嘉靖说道:“你我既是君臣,又是道友,自然要同道扶持。只要你好生为朕求长生之道?臣决计不会亏待有功之臣的。”
周梦臣说道:“请陛下放心,在这一件事情臣不敢有一丝放松。只是……………”周梦臣说道:“而今有一点点的难处。”
嘉靖说道:“有什么难处?”
周梦臣说道:“钢铁乃是一切的根本。不管是用来做什么都不能离开。实验冶炼钢铁,又是再花钱不过了,军器局的摊子有些支撑不住了……………”
嘉靖说道:“怎么想要朕出内库?”
嘉靖语气之中有些不情愿,其实内心之中已经盘算出多少钱了。
其实这一段时间,嘉靖内库之中有积累了一点钱,无他,在水银事件之后,嘉靖虽然整修宫殿,花了不少钱,但是渐渐的减少了祭祀法事等花费,总体反倒是有结余了。
这些钱,嘉靖从来没有想过用在朝廷大事上。
内库是内库,户部是户部。
嘉靖分得很清楚。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周梦臣并不是直接要钱,他说道:“朝廷而今用度艰难。臣也不敢要陛下拨银子,只是冯保制玻璃之术,可否下放给军器局,并令永安店出购?”
嘉靖有些奇怪,说道:“可以是可以。只是你真不要朕拨钱?”
周梦臣说道:“臣的学问,以务实为要,谈不上点石成金,但是得臣衣钵者,或许一辈子荣华富贵得不了,但是养家糊口,却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臣的学问与腐儒之学的区别。”
“朝廷用度不紧张,臣自然也不会清高。只是而今复套之事,沸沸扬扬。臣也要为陛下分忧。能自力更生,就自力更生。”
第七十章 张居正的野望
嘉靖心中暗笑,觉得周梦臣实在天真,不知道内库的银子与户部是有区别的。嘉靖几乎不可能将内库银子拨给户部。
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在嘉靖看来,他对夏言如此之优容,就是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让朝廷大事不能干扰到他的修道大事,当然了,而今是研究长生之道的大事。
而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没有钱。
所以,内库的银子是决计不能被外臣动的。
不过,嘉靖对周梦臣这种办事不要钱的臣子,很是欣赏。他对永安店的情况还是了解的,虽然而今是程广德在管理,但是最基层的人都是其他官店的,根子都在宫里。嘉靖想知道一些什么。简直不要太容易。
他对周梦臣更欣赏的一点,就在这里了。
周梦臣真不贪财。
可以说,周家的产业嘉靖手中就有清单。
他原本以为永安店到了周梦臣的手中,就是周家的了。因为嘉靖皇帝其实有很多皇店都赐给的亲贵,太监。名义上让他们管着。但是本质上,这些人除却每年交额定的钱之后,其余都中饱私囊了。
也不想想,在整个北京商业圈之内,几乎是霸主地位的皇店,每年的利润才六万两上下。这很合适吗?
而今周梦臣努力经营永安店的同时。却没有将一文前拿到家里,几乎都花在各种各样的研究之上了。
其实,周梦臣对这一点还真不知道。
周梦臣觉得内库与户部的银子,不都是国家的银子吗?
当然了,即便知道周梦臣也会这样做。
周梦臣当然知道朝廷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问题?无非是钱的问题吗。
周梦臣想要展示出自己的赚钱能力,从而得到在朝廷上的地位,最少要让皇帝知道,他周梦臣是一个理财之臣。同样也是为了科学进一步发展找一个切入点。
不得不说,皇帝给得这个奖赏,让周梦臣生出了更多的野心。
他忽然觉得,直接大大咧咧的向儒学发出进攻,实在是太傻了。会引起非常强烈的反对。最好的办法,就是温水煮青蛙。一点点的替换。今日将天文学更拿下了,明日将理财上核心指导思想拿下来。就这样一样一样的来。
慢慢发展自己。最后能完成科学对儒学的替代。
虽然,还有不知道多少难关要一要攻克。但是周梦臣却看见了一丝丝曙光。
不过,比起钱财。
周梦臣而今最大的问题,是这一篇文章该怎么写?
周梦臣回去之后,沉吟好一阵子,将张居正,瞿景淳,殷正茂,都找来了。将自己的手中的关于日心说的所有手稿都拿了出来。给他们几个人看,说道:“瞿兄,张兄,殷兄。这是我毕生之学,今日之事如果能成,我周梦臣在青史之上,也有一席之地,所以这一篇文章,乃是重中之重,我的文章,你们也是知道。所以请三位协助。”
其实周梦臣最看重的乃是瞿景淳。
瞿景淳的文章,即便是张居正也是佩服之极。当然了,张居正在政治上敏感性,也是一流的。这一篇文章想要尽量减少反对者,就要看张居正的斟酌了。而殷正茂,不过是被周梦臣拉上的。
毕竟殷正茂也算是这个小团体中的人,就当是联络感情了。
当然了,殷正茂的文章底子也比周梦臣好。
瞿景淳看了一下周梦臣的手稿,皱眉说道:“这恐怕争议很大。”
不过,周梦臣再怎么婉转的写,日心说的很多观点,与儒家之中的观点都有碰撞。瞿景淳一眼就看出来很多不妥当的地方。
周梦臣说道:“我知道,所以才请瞿兄相助。”
瞿景淳说道:“周兄说笑了。你的学说我岂能不知道,我只能给你润色一点,根基是不可能动的。该争议的地方,还是要争议的。”
周梦臣说道:“正因为如此,我才想瞿兄相助,我知道这一篇文章是会引起争议的。只是有些根基之处,不得不争,但是有些地方,却是尽量不要有无妄之灾,这就是要瞿兄指点之处。”
周梦臣当然知道,他这一篇文章是有争议的。
最大的争议并不是这日心说的真伪。在座的各位几乎都确信日心说是真的。毕竟,这些人接触周梦臣之后,或多或少都渡过日心说,特别是周梦臣说明金星月相已经被验证了。
自然是深信不疑了。
最大的争议,乃是日心说在儒学体系之中代表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这一点最重要的了。
日心说可以说打破儒家天人感应,但是又可以说日心说表现了,君臣各列其序的儒家样式。
总之很多时候,都是一张嘴。全靠人说吗?
但是这一张嘴,却又不能是胡说,最基本儒学素养要有的。否则就真变成了胡说八道了。
所以周梦臣希望,这一篇文章,尽量不被抓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