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梦臣细细翻看一遍,叹息一声,说道:“看来这制艺之道,我还差的太远了。”
瞿景淳觉得手中的茶渐渐变温了,这才喝了起来。说道:“其实你已经不错了,如果你愿意静下心来做数年学问,未必不能金榜题名。即便几年之后,你的年龄也不算大。”
瞿景淳而今三十岁上下,他是上一科,也就是三年前中的。他中进士的时候,已经二十七八岁了。但是在众多进士之中,还算是年轻的,不管是状元还是榜眼都比瞿景淳大上不少。
周梦臣即便推后两界再考。
也算是年轻的进士。
只是周梦臣才不愿意将这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一件事情上。
他这一段时间,也悄悄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将找到的一百二十文时文名家的文章,按照时间排序,然后将本朝,也就是大明这些年大事件罗列出来,然后对照这些文章看。果然有一种别有味道之感。
越发觉得有些事情并非没有机会。
王阳明能创见心学,他周梦臣就不能在儒家之中另立门户吗?
越是这样想,周梦臣对这一件事情就越发看重。无他。就好像一些民科写的科学论文,根本没有人看一样,要对前沿物理学发表意见,最少有一个清华北大的本科吧,周梦臣如果想在儒学之中发表意见,最少要一个进士吧。
但是用好几年最好的时光压在这上面,周梦臣也是等不了的。
不仅仅周梦臣等不了,嘉靖皇帝也等不了的。
这几个月来,周梦臣进宫的次数越发少了。嘉靖对周梦臣的态度也有一些疏远了,反而多次召见薛已,谈论医术上的问题,当然了,这也有血型这个发现已经传遍天下了,乃至薛九针在曾铣军中,做了第一个输血手术,救了好几个重伤员,将这详细医案,发表在大医精诚之上。
更是各方反应激烈。
甚至从医学界蔓延出来,延伸到士林之中,其中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说精血乃是一人之根本,抽血之事,定然大伤人元气,夺人性命,乃是邪术。当严厉禁绝。有人说血型是无稽之谈,特别是血型一说动摇了滴血验亲的说法。
地方有一个案子就牵扯到滴血验亲的说法,一时间牵涉甚广。各方意见纷纷而来。
嘉靖皇帝化名的蒋东皇居然成为了众多人的目标之一,
嘉靖皇帝大怒之极。一时间想下令陆炳,将这些人都抓起来,好好治罪,还是周梦臣在宫中好说歹说,将嘉靖的怒火压下来。毕竟这个年头所有的稿件都是通过官方驿传传递的,嘉靖想要抓,真是一抓一个准。
只是嘉靖不抓人了,不代表不骂人了。
而且是亲自下场披着蒋东皇的马甲骂人。
周梦臣还听冯保私下说,嘉靖皇帝从司礼监之中找了好几个文笔好的太监,专门负责这一件事情,其中就有冯保,他们的任务将嘉靖的意思形成文章,然后骂出去。
周梦臣估计,嘉靖皇帝如果在现代,一定是水论坛的一把好手。只是古代的消息传递有些慢。即便是大医精诚也是一月一刊。这样频率的交流速度,嘉靖皇帝骂人都不爽利。
甚至陶仲文邵元节也有过一两次进宫,至于他们两人在嘉靖皇帝面前是如何痛哭流涕,服罪认错就不说了。
结果显而易见,两个人的圣宠虽然大不如以前,但已经开始进出西苑之中。
似乎在讨好嘉靖皇帝这一件事情上,全真教远远比不上天师教。
周梦臣很清楚,自己的一切都建立在皇帝圣眷之上,皇帝有很多事情要周梦臣做。周梦臣花几个月的时间试一试科举,嘉靖或许能够宽容,毕竟嘉靖正要用周梦臣,但是如果周梦臣说我待业在家六七年,考进士,你看嘉靖皇帝是什么反应。
就好像某员工对老板来说,我想搞一下学位提升。如果是函授什么的,老板也就不在意了。
但是你要说,我要重新高考,上清华北大,看看老板怎么对你。
在后世自然可以辞职搞。
而这个时代嘉靖是唯一的大老板。周梦臣即便是考中进士了,也是要在大明这个公司上班的。
对周梦臣来说,如果得了进士,却失了皇帝的圣心,也是得不偿失的。苦读数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周梦臣对瞿景淳的话,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苦笑的摇摇头而已。
瞿景淳区区一叹,也没有问什么,周梦臣的情况,他也是了解一些的,说道:“你也努力好几个月了,而今也要换换方式了,这几日我引你多在翰林院之中走动一番。明年元宵之前,你也与张叔大多出去走动一番,结交一些人脉,看看今科进士的分量如何。”
周梦臣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瞿景淳见周梦臣没有反应过来,说道:“按照往年的规矩,会试主考官,年前就要定下来的。你总要去打个照面,留一个脸熟。这对你能否取中,是大有好处的。”
周梦臣这才恍然大悟,道:“多谢瞿兄提点。”
第一百四十三章 再次拜访孙承恩
任何规则都不是绝对公平的。
即便是科举也是如此。
其实虽然而今会试主考还没有定下来。但是大名单已经有了。
这并难猜,毕竟有这个资格的人,不过几十名达官显贵而已,又在京师不在外地,手头又能放下好几个月不管的。毕竟会试主考一旦确定,就要锁院,就是主考官带着班子一起住进考院之中,不准外出,最少一两月的时间。
总体来说,也就十来个人上下。
当然了,也不排除皇帝突然袭击,将外地某大员临时任命为主考。
只是遇见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自认倒霉了。
这样的事情,都不是常例。
对于某些达官贵人来说,带着自己的子侄一一拜访这些主考官,是在打擦边球,但并不能说是作弊。
毕竟这个时候,谁也不确定谁能成为主考官。再加上明清考试制度已经很完善了,如果一切按照规定来,在放榜前一刻,都不会知道,谁中了。甚至卷子也有很多分配,也未必能让主考官一言而决。
不过,让双方熟悉一下,还是有好处。最少考生可以投考官所好,考官也有印象,真遇见了相似文风能放一马就放一马。
当然了,放得这一马,是不是他预料的那一马,就未必了。
毕竟大名鼎鼎的欧阳修都有走眼的时候。
对普通考生来说,知道主考官的时候,已经临近考试了,连主考官的文集未必能买上一套。对于再高一层的考生来说,或许能抢一套主考官的文集好好揣摩一二,却不知道真正高官子弟,在此之前,已经将所有能成为主考官的人都拜访了一边。
人与人的不公平就在于此。
周梦臣而今也享受到了顶级高官子弟的待遇。
只是,周梦臣还是小看了夏言。
对夏言并没有怎么周梦臣。仅仅是对下人说,不许周梦臣再次登门。但是这话传出去之后,周梦臣拜访翰林院的翰林学士,纵然是有瞿景淳引见,但是对方也是客客气气的,没有说几句话就端茶送客了。
周梦臣也没有办法,总不能死皮赖脸的不走吧。
这样的行为就是打得双方的默契。今日自己如果做的过来,在考试之中犯到对方手中,却是难了。
周梦臣从翰林院掌远张治府上出来,长叹一声说道:“瞿兄,我周某人就这样人憎鬼厌吗?”
瞿景淳说道:“这不关周兄的事情,是我想错了。”
瞿景淳明白,文官是以师徒,同年,同乡联系在一起的,看似大家大公无私,但是各自有各自的圈,为什么只要最顶级的文官大佬家的子弟才能有这个待遇,盖因如夏言这样的文官大佬,影响力已经超过了文官各自的小圈子。有资格担任主考官的大员,要么也是一方大佬,要么就是资格老,要么就是有一方大佬的潜质。
他们之间甚至有这样那样的矛盾。
想要他们全面给面子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周梦臣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这一点没有错。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周梦臣是师徒,同乡,同年,这一体系之中的一员。如果周梦臣以武昌籍的名义去拜访一些湖广出身的大员,或许会被接待。但恐怕也不会多受重视。
无他,关系是相互的。
周梦臣成为皇帝身边红人之后,也没有做什么提携湖广士人的举动,唯一的提携大概是将李言闻一脉的医生,拉入惠民医院之中,惠民医院之中薛门弟子,与李门弟子,还有太医院太医,可谓三分天下。当然了,三分并不是均分,随着皇帝对惠民医院原来越重,太医院来的人也就越多。不过惠民医院的总体权力依然在薛已与李时珍两人手中。
这一点点好处,对湖广籍的士人一点好处都没有。
周梦臣此刻过去,就是临时抱佛脚。
周梦臣说道:“接下来怎么办?要不,我买下这些学士的文集回去细细揣摩吧。”
瞿景淳摇摇头,说道:“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以你的水准,能将文字做得明白工整已经不错。想揣摩诸位前辈的文章,变幻文章以求迎合,是万万不能的。”瞿景淳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对了,有一家是绝对不会拒绝我们的。”
周梦臣好奇的问道:“谁啊?”
瞿景淳说道:“孙尚书。不管怎么说,历局的差事还没有结束,你我也是他的下属,官场上什么时候都没有不允许下属拜访上司。虽然这一次未必是孙尚书主考。但是总要试试。即便不成,也能请孙尚书指点一二。毕竟对这些人的文字,孙尚书多少有些把握。”
周梦臣听了,也是大喜,问道:“为什么孙尚书不大可能为主考?”
瞿景淳说道:“我虽然没有当过春闱考官,但也知道这是一个苦差事,孙尚书年纪大了,恐怕受不得这个苦了。”
周梦臣听了,叹息一声,说道:“如果孙尚书出任主考就好了。”
瞿景淳冷笑一声说道:“未必,孙尚书乃是正德六年的进士,我是看过他的文章。他从来推崇李东阳。想在他手中得中,你的文章越不像八股越对,就好像我给张叔大所言,以古文为时文为上。”
“你能做到的吗?”
周梦臣摇摇头。
八股文就好像是铠甲,周梦臣而今的能力,穿上之后,只能做出前进,后退,转向的动作。而张居正穿上去之后,却可以如同魏武卒一般这奔袭数里,然后做战。
但是以古文为时文的要求是什么?
是让人穿上几十斤的铠甲之后,做出体操动作,难度越好,得分就越高。
瞿景淳说道:“你最好不要祈祷孙尚书选上。”
说话之间,一行人已经到了孙府门前。
果然今日大有不同,孙府门前居然停着马车。居然有孙家的仆人出来赶人,将很多举人给赶走了。不过,还是有没有赶走的人。
周梦臣一进孙府,就遇见了熟人。说道:“是你?”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翟阁老的公子。他看着周梦臣似乎想起当日被锦衣卫威胁的恐惧。但是又想到今日自己不怕周梦臣,挺直了腰板说道:“今日我携家父名刺来拜访孙前辈,却不知道你是何等人,这个时候来这里做什么?”
周梦臣看着翟公子,心中恍然大悟,说道:“你是国子监生。”
翟公子大吃一惊,说道:“莫非你也是?”
周梦臣见翟公子的样子,一时间有一种羞于与之为伍的感觉。
不得不说,在正统年间,就为捐生。为了解决朝廷财政危机,凡是交钱就能上国子监,这似乎成为了解决财政危机的无上妙法,这样一来,也让大明最高学府的权威一日不如一日。
而今更是斯文扫地之极。
周梦臣得到国子监生名头,几乎没有在国子监待过一日。仅仅是派人办了一个休学的手续而已,毕竟周梦臣要的是国子监生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特权,并不想与国子监生一般去听课。
不过而今看了,翟公子的风采。一时间更确信了自己选择的正确。
如翟公子这般的人都是国子监生,可见大明国子监已经成为了什么样子。
“哦,如此说来,你们倒是有同学之谊了。”孙尚书从后面走了出来,哈哈一笑道。
周梦臣与翟公子互相对视一眼,似乎能看得出来对方眼睛的一句话:“谁与他有什么同学之谊。”
第一百四十四章 狗吠
周梦臣与翟公子虽然互相看不顺眼,但是在这个时候,却也不敢失礼。
周梦臣说道:“属下周梦臣拜见大人。”
翟公子说道:“翟汝俭拜见老前辈。”
瞿景淳也跟着行礼不提。
这个时候,周梦臣才知道翟公子叫做翟汝俭,只是看上去这个翟公子是一点也不俭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