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二的朝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罗二的朝战- 第5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故地少一个他才不干。

    “指挥官,机上雷达显示,可以再下降一千米高度,但只能坚持十分钟后,必须拉高到安全高度,下面地形很危险,”正驾驶欧文少尉眼睛紧紧地盯着仪表盘,犹豫着说道。

    “那好吧,”罗二想想后舱里的降落伞,踌躇再三,还是否决了跳下去的念头,不说伞降下去能不能安全落地,就是那些边防军也难于甩脱,更别说回去的时间了。

    地面上,马队停在了一道山梁下方,郑军带着运送给养的十几名官兵,携带武器已经冲上了山梁最高处,警觉地监视着头顶上的云层。

    作为一名作战参谋,郑军心里很明白,部队还没有任何战机能抵达到这段边防区域,那头顶上隆隆的轰鸣声,不用说,根本就不是己方的飞机。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对面的印军,胆大妄为地飞到了这里,也需他国借道印度也说不定;但不论怎么说,这脑袋上方的飞机声,足以让他脸色狰狞了。

    “郑参谋,咱们怎么办,还走不走?”运输队里的一名排长,陪着郑军在山梁上吹了好一会寒风,始终看不见云层里的动静,忍不住开口问道。

    毕竟,这雪下的愈加大了起来,出身陆军的排长,还是惦记着前方哨所,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度。

    “走?走个屁,没看见敌人已经在头顶上了?”郑军阴狠地爆了句粗口,“娘的,我就不信了,它还能在上面转悠多久?”

    “拉开战斗队形,严密监视上空,”随着郑军的命令,穿着翻毛皮大衣的官兵们,摘下了厚实的两指棉手套,握着凉冰冰的武器,在山梁上拉出了一道散兵线。

    山下,向导和留守的几名战士,很快把马队和牦牛收拢在一起,等待着战友们的归来。

    “呜,”云层深处,一架灰绿色的军用运输机,按耐不住在云中的焦躁,放满了速度开始降低高度,在漫天大雪中从山梁上方一闪而过,呼啸的气流让郑军咬紧了牙关,咔地打开了手枪保险。

    运输机在途径远处措夏木小村外的溪流上方,机尾后放的舱门悄然打开,机舱里明亮的灯光随即关闭,一个模糊的身影出现在众多官兵的眼中。

    机尾两侧,两盏猩红色的灯光急促地闪动,牢牢钉在舱门处的那个身影,摆手间,雨点般的大堆白色条纹物件,呼噜噜从天而降,噼里啪啦直直向小溪里砸了下去。

    飞机沿着小溪缓缓向北飞行,不断涌落下来的一袋袋鼓囊囊的军粮,沉闷地掉落在冰冻的小溪上,不但把一尺多深的冰层砸裂,大量晶莹饱满的稻米,也如碎雨般从粮袋里破口四溅。

    手里端着望远镜,郑军的眼珠子死死地盯着那璀璨乱溅的稻米,一时间脑子里乱成了一团粥,不到八百米的距离,那大量的稻米,他不认为自己能看到幻觉。

    “那是,那是什么?”长长地喘着粗气,郑军使劲擦擦眼睛,再次仔细地看着小溪方向,浑然顾不上远处已经开始掉头的飞机。

    “好像,好像的稻米吧,”身旁的排长,嘴里不确定地小声道,但手里颤巍巍的望远镜,已经出卖了他惊喜若狂的心跳。

    “生化武器?细菌战?”对于敌人,从来都是做好最坏打算的郑军,从望远镜里看着那一路噼啪掉落的军粮。抱着深深的怀疑,不过,他下意识里,还是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味。

    “郑参谋,这飞机投下来的东西,也太多了吧,你看你看,它又飞回来了,还在往下仍呢,”一旁排长嘴里的嚷嚷。赫然让郑军脑海里。闪过一丝明悟,雕塑般僵硬的脸上,莫名地浮现出一股激动的意味。

    “难道,是他?是他么。”手里的望远镜脱手而落。郑军从山石后闯上了制高点。“吕排长,马上安排人,去小溪那里侦查。”

    迎面,巨大的机身呼啸而过,被气流吹掉了棉帽的郑军,眼巴巴地看着飞机,却是不能轻易地举起手臂来,这一个轻轻的动作,他知道背后的后果。

    飞机越过山梁后,缓缓扬起机首,在众人不解的注视下,加大马力一冲而上,已然关闭的后尾舱门,郑军什么也看不见。

    不到二十分钟,那架没有标识的飞机早看不见了踪影,山梁上,郑军从满脸激动的士兵手里,接过那沉甸甸的稻米,眼眶里,豆大的泪珠酣然坠落。

    除了他,还有哪个能在这个时候,冒着坠机的风险,把粮食偷偷送往大陆,是了,一定是他,罗本初;小心地把稻米装进挎包,郑军唏嘘地抹了把脸,拍拍吕排长的肩膀,“好样的,兄弟,”

    不知道言非所指的吕排长,狐疑地看着郑参谋,再看看四周交头接耳的手下,摘下棉帽挠挠头,“我本来就这样啊,”

    投落军粮长度两公里,宽一百多米的地域,郑军集结了十几名官兵,再加上前来帮忙的措夏木村一百多男女老幼,还是无法把海量的粮食,安全地收集在手。

    无奈,吕排长派出了通讯兵,去最近的樟木村边防哨所,一边电报请示上级,同时拉来了两个班的官兵,看守着这上万吨的粮食。

    保险起见,郑军严令所有的官兵,包括村民,不能随意动用地上的任何粮食,直到上级派出的检验人员,检验合格后方能按命令处理。

    官兵们好指挥,民兵们也听劝,那些整袋的粮食也好看守,但上百袋乱石荒草中破碎的军粮袋,还有那满冰面上散落的稻米,郑军他们再好言相劝,也无法阻挡一些老妪孩童的捡拾。

    当军分区火速派出的防疫检验人员,于三天后晚上到达措夏木村时,不但附近的达措夏木村、樟木村老幼妇孺,就连那些民兵们也吃了两天的稻米了;只有郑军他们和边防连派来支援的官兵,还在苦苦地地嚼着干粮等待着。

    多批次抽样化验,无毒,拿到了化验结果的郑军,豪爽地把一整袋浸泡过溪水的稻米,在村民的帮助下,让官兵们美美地吃了一顿大米饭;要知道,这里海拔还算勉强,再往前走,米饭也是蒸得半生不熟。

    这一袋大米,条纹帆布包装的军粮,虽然让郑军背上了一个处分,但他还是顽固地留在了达措夏木村;两天的繁重工作,粮食已经称重,两万四千九百吨,进藏公路上要安稳了许多了。

    国内粮食供给的窘况,郑军他虽然不是很清楚,但部队上整日黑面粗粮的现状,还有附近村民的生活,他是切切地看在眼里,也终于琢磨出了罗二的想法。

    和郑军一起留在措夏木村的,有军分区、军区的后勤干部,也有军区的作战干部,毕竟,偷门而入的行径,任哪个国家的军队也是不齿的,哪怕你是好心好意也不行。

    一个高射机枪连已经在郑军停留过的那道山梁上,建起了防空阵地。

    但是,鉴于郑军的秘密报告,空军部门雷达站的报告,包括这批粮食包装的辨识,被上级部门留在了档案室,并未惊动太大的范围。

    果不其然,大雪过后,一个明亮的冬日,那架已然没有标识的运输机,再次轰鸣着出现在了措夏木村,得到指示的高射机枪连,默契地放开了警戒空域。

    再众目睽睽之下,再一众后勤军官心疼的叹息声中,大批的条纹包装军粮,又一次铺满了那条小溪,稻米在破裂的碰碰声中,欢悦地洒满了冰封的溪面。

    一天一次,到一天两次,整整十天的时间里,近五十万吨的稻米、小麦,被罗二空投在了措夏木村附近,按照郑军的说法,空投损失浪费严重,当地村民却结结实实地得到了实惠。

    为了运输这些上好的大批粮食,军区和地方政府,体方面组织人马往聂拉木县转运粮食,同时开始对聂拉木县到措夏木村的山道,进行拓宽;那一座座堆满了粮食的帐篷,长时间在野外保存是哪个干部也放心不下的。

    聂拉木县边防连,站在连队营房大门口,郑军看着一辆很罕见的中型推土机,在工兵的操作下,轰隆隆地在山道上作业,眉眼笑意刚刚现露,突然神色呆滞。

    转身,郑军急吼吼跑进连队,拉着连长摊开了军事地图,沿着聂拉木县到措夏木村,再到科达里山口,他的手指,最终点落在了尼尔边境线上。

    “郑参谋,怎么啦?”边防连长疑惑地看着郑军,在这冬季封山季节里,他不认为会有事端会发生,除了那架诡异的飞机外。

    盯着地图看了许久,郑军黑着脸长叹一声,好你个罗二啊,以粮食开道,竟然会用兵法了,“赵连长,下次这粮食,或许就空投在樟木村哨所附近了。”

    “是嘛,你怎么知道的?”赵连长不解的疑问,郑军也只有无语地摇摇头,那个寄身异域的兄弟,从来就是不吃亏的主,费心巴力地送上粮食,可粮食也不过是一个借口,阳谋狠辣啊。

    “尼尔小国,历史上也是我们的附属国,”嘴里喃喃地嘟囔着,郑军心里对罗二今后的境况,甚为担忧。

    第三天晚上,樟木村哨所发来急电,那架空投粮食的运输机,把大批粮食分三次,空投在了科达里山口以北十公里处的山谷里,并在哨所上方向南一路接连打出了信号弹,紧急赶到的巡逻队,已经发现了粮食空投地点。

    为了查明运输机的动向,樟木村哨所按照上级指令,冒着风险派出了巡逻队,一去一回两天的时间,才堪堪发现了那个堆满了粮食的山谷,气的那些巡逻官兵仰天破口大骂;山谷里,数不清的军粮,被山脊乱石撕破了厚实的包装,稻米、小麦洒满了大片的乱石滩。

    这一次,巡逻队还发现了七八顶苏式野战帐篷,以及一些大衣睡袋,期间,一个包裹严密的小箱子,巡逻队没有贸然打开铅封。

    借着这些帐篷、睡袋,原本要在严寒冬季打雪墙熬夜的巡逻队,意外地过了一个舒坦的冬夜。

    拿着通讯兵交来的电报,郑军苦笑着递给了赵连长,“上报吧,”也许,上级比自己看的更长远。而那个所谓的箱子,郑军猜测,无外乎电台密码本而已。(未完待续,

    手机用户可访问wap。q i s u w a n g 。  c o m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

………………………………

五百四十二章 庙门前的老喇嘛

    郑军和赵连长接到樟木村哨所电报后,不敢懈怠,一边急报措夏木村留守的军区后勤分队,一边请示军分区后,带领整整一个武装排的兵力,踩着没过小腿的积雪,向科达里山口方向赶去。

    在前方措夏木村的军区后勤分队,同一时间,也快速派出了人手;两支队伍顾不上再次乌云漫天,低头苦苦地行进在山道上。

    两天后,当郑军他们赶到那个满是乱石的山谷,不出他所料的,早一步赶到的军区后勤分队,队伍里那两名政治处干部,已经把那个包裹严实的箱子,封存在了一个帐篷里,严禁任何人靠近。

    山顶上黑压压的云层,让郑军低沉的心思简直喘不过气来,但是,山谷里忙碌的人群,令他不得不放下身上的装备,和大家一起去收拢脚下满地的粮食。

    在大家伙心疼的埋怨声中,郑军也拿起一条崭新的帆布口袋,弯腰用冻的冰凉的大手,扫开积雪,把一堆堆稻米、小麦吹掉沙土,仔细地收好;“该死的罗二,竟然把空口袋都想到了,你小子咋不来试试,有机会了还得和你单练一把,”

    “嗡,”云层中,再次响起那熟悉的飞机声,郑军拎着装了一半粮食的口袋,满怀希望地瞪大了眼睛,仰脸看去,却是什么也看不见。

    “嘟嘟,嘟嘟,”尖利的哨声响起,山腰处于一名警戒哨兵,吹响了急促的哨子,在几名大兵的呼喊声中,众人扛起手里的粮袋,急匆匆垛进了山脚下的几块巨石下。

    气喘吁吁的郑军,紧紧攥着手里的口袋,靠在冰凉的山石上,正要开口问身边的一个士兵,就听见脑袋上空,沉闷的呼啸声连串。一袋袋眼熟的军粮,劈空从高高的云层里砸了下来,噼啪像阵阵硕大的冰雹,噗里噗通溅起一簇簇雪雾。

    甚至,有一袋鼓囊囊的粮袋,像炸弹一样,斜斜一头扎在对面的帐篷上,把挂着棉帘的冬季野外帐篷,咔吧一声直接就砸跨在地。

    “哦,原来如此。你丫的不吓死人还真不是你了。”眼角扫了眼不远处面色发苦的政治处干部。那昨晚才搭建起来的帐篷里,这里粮食统计表就在其中,还好电台不在里面。

    嘴角微微一挑,郑军正要起身。就听见头顶上寒风涌动,不由得浑身一僵;在战场上听惯了迫击炮弹落地声音的他,禁不住哀叹一声,“草,”

    “碰,哗啦,”背后坚实高大的山石救了郑军和一干官兵的性命,哗哗泼洒下来的稻米,金灿灿犹如溪流般涌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