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辛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色辛亥-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栏锩谐浞值睦碛山邮蘸9兀撬耆挥邢氲礁锩矣诿按ヅ星康奈O眨娴睦唇邮蘸9兀虼艘豢家灿行┐胧植患埃负蹙痛鹩α撕椭芎悴炖斫唤印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然而,这时,革命军士兵和江汉关大楼外的洋人水兵,因为对方的挑衅发生了冲突。本来这只是很小的一个事情,苏谷敦却借机刁难,不再愿意办理交接。

    苏谷敦原以为周恒昌会知难而退,没想到周恒昌极为硬气,并不愿意妥协。双方于是僵持住了。

    时间一久,让双方都不希望出现的情况终于发生了。聚过来的革命军士兵和洋人水兵越来越多,足有上百之数,开始时双方都不过是用对方听不懂的语言,大声“咒骂”,渐渐地开始推推搡搡起来,甚至有逐渐失控的危险。

    苏谷敦知道大英帝国的利益所在,就是要尽力维护长江流域的稳定,并极力避免英国卷入到当地的风波中去。因此,他甚至比周恒昌更不希望看到双方冲突继续升级。

    在他和周恒昌的调解之下,双方士兵的僵持好歹并没有演变成全武行。这时候,驻汉口的革命军第十二标标统黄振中,接到报告,立即赶了过来。

    黄振中过来后,听说整件事情,是由于一德国水兵有侮辱革命军的行为引发的,立即要求对方道歉。但是德国士兵“不愧是”有着“德意志帝国式”的傲慢,拒绝道歉,江汉关附近的2艘德**舰,更做出了威胁性的姿态。

    刚归顺革命军的楚材、楚有、楚谦、楚安、楚同等五舰,恰好也是停泊在附近江面,接到报告说,洋人军舰有威胁革命军的举动,立即开了过来,与德、法等国的军舰形成对峙状态。

    眼见事态又有扩大的趋势,苏谷敦一面威胁,一面劝诱周恒昌,要他带革命军离去,以免造成军事冲突。

    周恒昌知道此时事态已经超出了他能解决的范围,因此立即打电话向直属上司胡瑞霖报告。

    待得苏谷敦听说革命军首领王麟总长,要亲自来江汉关一趟,立即派人去把各国驻汉口领事也请了过来。

    ………………………………………………………………

    “儒堂兄,一会与洋人打交道,就看你大展身手了。”王麟自忖此次事件已无失控的危险,正好借机掂量掂量,眼前这一名传后世的大外交家,分量到底如何。

    “哪里?哪里?没有革命军的武力支持,正廷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正廷谦虚道。

    这时候,革命军士兵看到他们总长来到,纷纷退后一步向他敬礼,洋人水兵纷纷一愣,和自己“对吼”的那个“中国佬”怎么退让了呢?

    黄振中和周恒昌赶紧一路小跑来到王麟面前。

    “总长,各国领事刚才要求我们解释,他们已宣布在革命军与清王朝的交战中,保持中立,为什么革命军还对各国做出包含敌意的举动?”周恒昌赶紧将最新情况报告。

    旁边的黄振中气急而笑:“洋人也太蛮横了吧,颠倒是非,倒打一耙!”

    王麟淡淡一笑,道:“洋人在弱国面前,历来如此。不过他们若以为我们革命党人也是满清的颟顸官吏,那就大大失算了!”

    说话间,几人来到了江汉关税务司苏谷敦和各国驻汉口领事面前。

    周恒昌向双方介绍了对方之后,洋人方面由苏谷敦做出威胁性的表态:“总长阁下,鄙人为革命军对各国的有敌意的举动感到十分遗憾!我们非常希望革命军方面能够保证不再有过激的行为,否则一切后果自负!”各国领事纷纷附和。

    王麟傲然一笑,并不回话,而是示意王正廷作答。

    “此次双方的冲突因革命军欲接收江汉关监督而起,革命军此一举动完全正当,相信苏谷敦税务司和各位领事先生并不否认此点。”说道这里王正廷目光灼灼的看向对方。

    苏谷敦和各国领事无奈点头。

    “此后革命军与各贵国水兵的对峙,具体原因且不去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各贵国水兵,不遵成约,在非租界区内肆意游荡导致。”王正廷又看向对方,对方诸人无奈点头,他们怎么也没想到,革命军方面有对国际法和成约了如指掌的人物出现。要知道各国水兵在汉口街头游荡虽无条约根据,却已成惯例。他们没有想到这会成为把柄,脸色不禁齐刷刷的有些难看。

    王正廷也知道不好把他们逼急了,因此温言道:“革命军举动文明,愿意和各贵国保持友好的关系,此次冲突诚为遗憾。鄙人代表革命军很有诚意的希望,以后不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双方都应尽量约束自己,以睦邦交,不知道苏谷敦税务司和各领事先生,意下如何?”

    苏谷敦和各国领事迅速交换了一个眼色,纷纷答道:“鄙人十分赞同!”他们已经知道眼前情况,炮舰政策无效,冲突起来,吃亏的是自己,因此立刻服软。

    这一结果自在王麟意料之中,所谓列强,都是欺软怕硬的货色,你越是退让,它就越以为你软弱可欺;你越有底气,它反而不能奈你如何。当然在自己力量不是足够强大的时候,在与列强周旋时必须注意技巧,一味蛮干就好比鸡蛋碰石头,难免吃亏。

    当下,洋人再无理由阻挠革命军接收江汉关监督一职,王麟与在场苏谷敦税务司和各国领事互道了一番没有营养的问候之后,带着卫兵离去,顺道去见海军将士,留下王正廷、周恒昌等人与洋人磋商细节,这且揭过不提。

    ps:第一卷“武昌首义”即将完结,进入第二卷“湘省风云”情节,将有较多的架空剧情,欢迎到评论区报名龙套角色扮演。选得好的龙套,戏份还是会蛮多的哦~汗!

    另,感谢书友“tt”和“云散”童鞋的打赏。千军一并拜谢!

    汗~凌晨四点半了,好困,赶紧睡觉去了。

    ''

    
………………………………

第37章 军官短期培训班

    

    10月17日凌晨一大早,楚有舰管带朱声岗、楚材舰管带赵进锐、楚谦舰管带王克熊、楚安舰管带杨树庄、以及楚同舰管带张寿锡,就带上卫兵,一同向武昌城内蛇山南麓的“抱冰堂”赶去。

    原来,昨天革命军司令部总长王麟,来汉口顺道看望海军将士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拜托赵进锐等人,今早过来给革命军士兵,讲解江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以路基炮台防御军舰突袭的策略。

    王麟有感于另一时空,革命军轻敌大意,疏忽了江防,结果予清朝海军以可乘之机,造成惨重损失的教训,早就在筹划如何防患于未然,视察海军将士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做下了这一安排。

    “声岗兄,前日黎都督前来接收我们海军的时候,只是勉励我们为革命尽力,似乎并没有说起革命军皆由王总长指挥一事啊?我们本来是冲着黎都督的名义才愿意留下来的,如今看来,黎都督并没有掌握革命军的实权啊!”路上,楚材舰管带赵进锐小声叹道。

    “楚”字头六舰,除楚豫舰管带陈德龙,是瑞徵委任的私人外,其余五舰管带尽都同情革命。这五人,又以楚有舰管带朱声岗资历、威望最高。朱声岗曾为北洋舰队“定远”舰驾驶大副,后来北洋舰队在中日甲午一役中几乎全军尽墨,朱声岗侥幸逃得性命。前些年,清政府重建海军,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的朱声岗,即被委任为楚有舰管带。

    “楚”字头六舰,是张之洞督鄂时留下的一份“遗产”。1904年,张之洞筹措白银近236万两,向日本川崎造船厂订购了“楚有”、“楚材”、“楚谦”、“楚安”、“楚同”、“楚豫”等6艘同型浅水炮舰。1907年,6舰分两批先后到华,上面各装备120毫米主炮2门,76毫米和25毫米副炮各2门。

    “进锐,慎言!我们既然已经参加革命军,就没有回头路了。黎都督毕竟不是革命党,革命党人不放心把军政实权放到他手里,倒也说得过去。况且,革命军首领王总长,大家也都见过了,气度宽宏,承诺绝不插手我们海军的指挥,海军局局长用的也是前海军帮带朱孝先,亦是我们海军袍泽,在此人手下做事,目前看来,我倒是十分放心。”朱声岗摆了摆手,轻声道。

    “可是,黎都督才是我们海军一系出身,由他领导我们,不是更好吗?”楚同舰管带张寿锡插言道。

    “这却未必,王某倒觉得总长才是真正看重我们海军!”楚谦舰管带王克雄反驳道。

    “我观王总长此人,虽然年纪轻轻,却是心思深远,此次召集我们,恐怕不仅仅是让我们给陆军讲述江防那么简单。”楚安舰管带杨树庄点了点头,补充道,五人之中以他最有心计。

    “声岗兄,你说萨统制也同情革命,萨公乃蒙古贵族出身,恐怕不会附和革命吧?”杨树庄话锋一转,突然问道。

    “树庄兄,我知道你对满蒙贵族十分反感,不过萨统制此人在北洋舰队服役时,就是我的老上司,我对他十分了解。你也知道,其实我们海军,十之七八,都是同情革命的,萨统制亦久抱救国之念,如今朝廷腐朽,已无能为力,萨统制迟早必投奔革命。”朱声岗温言作答。

    “也是。若朝廷调来海容、海琛等主力巡洋舰,革命军方面只有我们五艘浅水炮舰,却是不好抵敌。希望司令部能够策反更多的海军归顺革命军吧!”杨树庄轻轻一叹,他却不知道,若非王麟的出现,他所统带的楚安舰,由于革命军没有过来接收,只得重归清政府的怀抱,这一天中午,就不得不随同楚有等舰,奉命向革命军的刘家庙阵地轰击。

    朱声岗等人一边走一边小声谈论,卫兵紧紧地跟在后面,不多时就赶到了“抱冰堂”。

    “抱冰堂”一名取自于张之洞晚年的号(张之洞晚年号“抱冰老人”),是张之洞离鄂之后,湖北军界人士,为“追思”张督鄂近二十年,集资所建。大厅宽敞,足可同时容纳二三百人。王麟以此地离军政府颇近,特拨做革命军军官聚会和集训之所。

    朱声岗等人到达时,王麟正领着程正瀛、云澜等人,在台阶上迎候。

    “朱管带、赵管带、王管带、杨管带、张管带,海军尚未安顿好,就劳烦你们一大早跑过来给陆军弟兄上课,麟心里十分过意不去。”王麟含笑招呼道。

    “让总长在门外迎候,弟兄们怎么敢当?都是为了革命事业,总长但有所命,海军将士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朱声岗等人赶忙回礼、作答。

    “抱冰堂”内,早已聚集了如今革命军各营管带以上的军官六十余人,除了布防武胜关前线的吴兆麟和徐万年部,其他部队的营级以上军官全部到齐。

    “弟兄们,今天召集大家,有两个目的,一呢,是请海军的弟兄给大家上上课,讲讲江防的重要性;二呢,我这几天反复思量,我们革命军的军官,几天之前多数都没带过兵,没有领兵的经验,一旦与清军交战,实在可虑。”等大家坐定后,王麟站在临时布置好的讲坛上,开口道。

    “胡玉珍!”

    “在!”被点到名字的第三协协统胡玉珍赶紧站了起来。

    “我还记得前几天汉阳光复时,你一开初拒绝担任军官,你说你能力不行,做了官,怕误了大事,是不是呀?”王麟笑问道。

    “是!”在周围军官的轻笑声中,胡玉珍稍微有些脸红,轻轻答道。

    “大家不要笑。玉珍是革命的好同志啊,‘革命不是为了做官’,这话说得很好,在座诸位,都要铭记于心!没有带兵的经验,一时之间怕胜任不了军官的职责,也是为革命着想。但是,我们辛辛苦苦起来革命,难道还要把那些思想陈旧、忠于异族的旧军官,继续捧出来,凌驾我们头上?”说道这里,王麟脸色严肃了起来。

    “弟兄们,能力不行是一时的,就算能力一时不够,也不能放弃革命的责任啊!能力不足怎么办?弟兄们,有谁是天生就会带兵的?能力不足就要学习啊。所以,我们革命军很有必要办一个军官短期培训班。”当然,王麟心中还有一个算计,却是不足为外人道的,就是这个军官短期培训班办下去,等所有队官一级以上的军官都得到轮训之后,自己在这支革命军中的地位,就真正谁也无法取代。

    “昨天,幼襄兄和我说,为了迎击清廷派来扑灭我们革命的大军,当务之急是要继续招兵,可是,我们军官不够啊,招的新兵再多,短期内也形成不了战斗力。而且,兵力太多会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大家必须心里有数,我们要走的是精兵路线,你们,都打起精神,给我练出一支雄师来!”

    “清廷现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