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戟平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戟平三国- 第7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郭图依旧一手撑着头,只不过眼睛睁开了,就看着院子口,见没人这才开口道。
  “大公子说了,三公子囚禁主公,意图谋反,他带兵回来营救主公,如今大公子就在城外,想知道城中情况如何。”
  枯井口的那人小声的说道。
  “大公子这些日子倒是长进不少,比起当初在邺城成熟多了。”
  听到井里那人的话,郭图笑了,本来他正头疼怎么帮袁潭解决这围困邺城导致的后果,现在看来是他想多了,袁潭早已经找到了最好的理由,并且无懈可击。
  “城里究竟怎么了我也不知道,如今我被三公子软禁在府中,不过前几日主公身体很差,看情况应该是病情加重”
  郭图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井下那人,他知道的其实也不多。
  “告诉大公子,在情况没弄明白之前不要轻易攻城,我想这两日城里会有动静的,到时候我在派人情况告知大公子。”
  介绍完城中的情况,郭图又开口说道,如今袁绍究竟怎么了还不清楚,这时候攻城若是袁绍出现在城墙上,那袁潭就只有死路一条,一切都不能操之过急,只要没攻城,一切就都还留有余地。
  郭图的话说完,井下再没有声音传来,那人已经离开,郭图也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衣袍沾染的尘土,然后正了正衣冠就走出了院子,自始至终他都没有看过一眼那口枯井。
  这枯井就是郭家的秘密,这井下有条密道,可以通向城中另一处民宅,这一来是万不得已的逃生路,二来也是为了应对现在这种情况,作为紧急通信。
  “审正南,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要见袁太尉!你速速让开!”
  一群身穿华贵衣袍的家主围在太尉府外,坚持要进去见袁绍。
  “各位,袁太尉身体不适刚刚才睡下,现在不能见诸位!”
  审配对着众人行礼告罪,这些人是邺城乃至冀州都是有很大势力的家主,他都得罪不起。
  “刚刚睡下?这都过了正午了,睡什么?城外可是大军压境!太尉再不出来,大公子要攻城了。”
  那些家主可不管审配说什么。
  “审正南,我们已经几天没见太尉了,是不是太尉出了什么事?”
  有人指着审配问道,这几天袁绍都没有见他们,这可是很反常的,袁绍最喜欢的就是宴请他们,几乎每天都有宴会举办。
  “太尉能有什么事,就是前几天喝酒喝多了,这旧疾复发,需要静养几天。”
  审配连忙解释道。
  又纠缠了半天,审配终于把那些家主给打发走了,不过还是答应了众人,明天让他们见袁绍。
  “审正南,太尉这病明天能好么?”
  等众人走后,逢纪走过来问审配道。
  “好?医师都说了这是风邪入体,这病根本就好不了,只能瘫痪在床,主公这病比一般人的还要严重,连言语都不能了。”
  审配摇了摇头,很多上了年纪的人都有这病,瘫痪之后也坚持不了几年。
  “那你明天让他们见主公?”
  逢纪看着审配道。
  “那能怎么办?这事情咱们瞒得下来么?迟早他们都会知道。”
  审配无奈的说道,这种事情瞒得了一天瞒不了两天,终究会被这些家主知道,与其瞒着以后落人口实,不如直接公开。
  “那大公子那怎么办?刚才城上守军来报,大公子已经在城外扎营,并且在打造攻城器械,看样子是要动真格的。”
  逢纪把城外的情况对审配说了一遍,袁潭这次可不想是会轻易退走的。
  “如今主公这样,咱们不能放大公子进城,你不会忘了主公病前的托孤之言吧。”
  审配看着一脸凝重的逢纪问道。
  “当然没忘,主公让我们认真辅佐三公子。”
  逢纪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是辅佐三公子,那大公子如今杀回来,我们应该做什么你也是知道的吧。”
  审配继续问道。
  “知道,但问题是怎么解决大公子回来这个问题,你有办法让大公子撤回青州么?”
  逢纪看着审配问道。
  “办法倒不是没有,主公本就有令,让大公子回青州,如今大公子强行来邺城,想进城既然是可以的,不过大军不能进城!”
  审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把大公子骗进城,然后控制起来?想法很好,不过大公子那边可是有辛评在,这么简单的计,大公子会中计么?”
  逢纪却摇了摇头,认为审配这计谋不会成功。
  “那就只能紧闭城门了,城中将领都怎么样了?”
  审配叹了口气,如果不能把袁潭骗入城中,那就只能守城,以袁潭那些人马还攻不进来。
  “还是以前那样,军中将领多是大家族之人,那些人的选择就是他们家族的选择,大公子没回来前还好好的,现在回来了就不好说了,你知道的,不少人其实是支持大公子的。”
  逢纪叹气说道,大家族都是喜欢遵从规矩的,这废长立幼本就不合那些家族的意思,如今闹成这样,很多人已经倒向了袁潭这个袁家大公子。
  “将领先不管,我们有主公的兵符,先把兵卒调动起来,没有兵卒那些人闹不出事来。”
  审配没办法只能拿出一块兵符递给逢纪,有这个他们就能调动邺城所有兵马。


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邺城之乱(三)
  “终于快到邺城了吗?”
  袁熙疲惫的看着路边的一块石碑,这是邺城的界碑,过了这里就是邺城地界了。
  “快到了,还有五十里。”
  高干坐在地上喘着气,从常山国逃出来之后他们是昼伏夜出,生怕被追兵抓到,风餐露宿好几天这才真的进入邺城地界。
  “表哥,我好饿,没力气走了。”
  听到还有五十里,袁熙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再也忍受不了了,这一路上他就没吃过像样的食物,现在肚子饿得疼,这五十里是无论如何走不动了。
  现在已经脱离了敌人的控制范围,袁熙心中的担忧也散去了,腹中饥饿,双腿酸疼,现在他只想好好躺着睡一觉。
  “不能在这休息,吕布的追兵随时可能到,咱们要快点赶到邺城。”
  高干看了看后方,虽然这里已经是邺城范围,但如今大半个冀州已经落入吕布手中,这追兵说不还就会追过来。
  “怕什么,咱们跑了这么几天不都没见到追兵吗?吕布现在兵马不足,没胆量来邺城的,今天先休息休息,找点吃的,明天再赶路吧。”
  袁熙有气无力的躺在地上仰天说道。
  “那就先去打只兔子,刚才看见那边有兔子的脚印。”
  高干也感觉到了饥饿,这几天他们光顾着逃命了,拿上弓箭就往发现兔子的方向而去,对于他们这种公子哥来说,打那是在熟悉不过的了,平日里都是以外出打最为消遣。
  休息了一整夜,吃了些烤兔肉,袁熙和高干就继续往邺城方向赶路了,他们走后没多久,一小队兵马来到了昨夜他们扎营生活的地方。
  “袁熙和高干已经进入邺城范围,咱们的任务也结束了。”
  一名骑兵看着邺城的界碑开口说道,他们的任务是监视袁熙和高干,让这两人回到邺城,如今已经到了邺城地界,任务也就算完成了。
  “回去吧,把事情禀报给参军大人。”
  领头的队长查看了下地上残留的火堆点了点头道。
  邺城外,震天的吼声响起。
  得到郭图的消息后,袁潭更加放心,他听从了郭图的建议,没有急着攻城,但他也不愿意在城外干等着,不能攻城不代表不能给邺城施压,在城外练兵就能给邺城足够的压力。
  喊声传遍了邺城,让邺城中的人满脸惊恐,因为消息被封锁,很多人并不知道城外的“敌人”是袁潭。
  “审正南,该让我们见袁太尉了吧!”
  太尉府外,一众家主再次到来,昨天审配已经答应让他们见袁绍了。
  “袁太尉病情并不乐观,何为做好心理准备,请吧!”
  审配脸色平静的让开身,请那一众家主进太尉府。
  “不容乐观?审正南这是什么意思?”
  有人听出了审配话语里的问题,疑惑的问道。
  “各位去见见就知道了。”
  审配没有解释,直接在前带路,往太尉府内走去。
  穿过前厅后的花园,众人随着审配进入太尉府的后堂。
  “这这是怎么了?”
  众人吃惊的看着躺在软蹋上,面色痴呆,嘴角还不停地有口水流出的袁绍,这情况可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
  “三日前,太尉旧疾复发,导致风邪入体,医师虽然竭力治疗,但也只是保住了太尉的性命”
  审配对着众人介绍起袁绍的病情,就在这时候,跪在袁绍传遍服侍袁绍的袁尚低声哭泣起来,并且不停的用手帕帮袁绍擦着口水,让人看着一阵不忍。
  “审配,这种事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们?”
  看到袁绍那如同活死人一般的样子,有人愤怒的看着审配呵道,风邪入体这种病他们都见过,这几乎就是不治的绝症,而且看袁绍的样子也活不了两年了。
  袁绍这情况这对于在场的家族来说简直是个噩耗,如今冀州风雨飘摇,吕布在外虎视眈眈,袁潭又回到邺城图谋不小,这种情况下如何保全家族成了最重要的事。
  “各位,袁太尉已经如此了,现在需要考虑的事邺城怎么办?”
  审配看着众人说道,并没有因为某些人的责难而生气。
  “什么怎么办?你审正南想干什么?”
  说道邺城怎么办,这算是触碰到了这些家族的底线了,谁都想自己家族利益最大化。
  “各位误会了,我审配不过是太尉任命的署官,冀州牧可是三公子。”
  审配摇了摇头,这些人明显是误会了,以为他想趁机夺权。
  “三公子?”
  这些家主这才齐齐看向在病榻旁哭泣的袁家三公子冀州牧袁尚。
  “各位,袁公的意思各位应该都知道,如今袁公遭了厄难,冀州上下皆应效忠三公子。”
  审配开口高声说道。
  不过这番义正言辞的话语反响却不好,应声者寥寥无几,更多的人是沉默,如果袁潭没有回来,那他们自然是会支持袁尚的,但如今袁潭带兵就在城外,这明显是回来争夺大位的,袁潭是长子,按照家族传承的规矩,袁潭才是最有资格继承一切的。
  看着众人反响一般,审配脸色有些难看,昨天他已经将军权收了上来,今天竟然还有这么多人在观望。
  “审正南,袁公可曾留下遗命书之类的?”
  沉默一阵后有人开口问道,袁绍喜欢三子袁尚,有将位置传给袁尚的想法,这在场的人都知道,可知道终究只是知道,袁家世子依旧是袁潭,没有正式公开的废立,袁潭就是明面上的袁家继承者。
  “诸位,袁公正值壮年,谁能想到会造此厄难?遗命书还没来得及厘定,但袁公的想法各位还不知道?”
  审配连忙说道,袁绍根本没有什么正式的遗命书,袁绍今年也还没到五十,算得上是壮年,虽然身体有旧疾,但还没到知天命的时刻,怎么可能留下遗命书。
  当然,这事情审配也催促过,劝说袁绍说既然决定立袁尚为世子,就要早点公布出来,结果袁绍担心袁尚年幼影响力不够,会遭到强烈的反对,几次想用大战胜利之后的威势扶袁尚上位,结果都遭遇失败,这事情一拖再拖,结果拖成现在这个样子。


第一千五百章 邺城之乱(四)
  “审正南,我们知道归知道,可天下人不知道,如果贸然拥立三公子,那在外人眼中我们成什么了?”
  听到没有遗命,一些支持袁潭的家主心里有了计较,冷声说道,对于这些人来说,现在就是拥护袁潭上位的最佳时机。
  “三公子可是冀州之主,又甚得主公疼爱,这继承主公遗命是理所应当,各位何必在乎外人的看法?”
  审配盯着那开口的家主说道。
  “得主公疼爱不假,但没有主公的命令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三公子终究只是三公子,他前面可还有大公子!”
  那人也寸步不让的说道。
  “主公既然卧床不起,那我也就不在这叨扰了,袁家之事,我一个外人不便多言,三公子好生照顾主公!”
  那人行了一礼就往外走,见到袁绍这样子他已经不再畏惧,风邪入体是没办法治好的,袁绍的时代注定过去了,他得重新帮家族找到靠山。
  “那我等也告辞了。”
  有第一个走,很快就有第二个和第三个,没多久就有近三成人离开了。
  “众位,如今冀州外部吕布虎视眈眈,若是咱们再不团觉,那这邺城怎么守得住?”
  审配看着剩下的人,数量上还是比较多的,这表面还是有更多的人愿意支持袁尚。
  “审正南,我看这事还是请大公子进城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