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戟平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戟平三国- 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骂得好啊,我是乳臭未干的无胆匪类,你是老成持重心忧天下的道德高人,来呀,请这位高人去大牢里,让他一展抱负。”
  吕布听到阎忠的话也不生气,和这种人置气没有必要,置气简直是拉低自己的智商。
  不管这阎忠,吕布骑着马就回城里去了,贾诩研究那巨鼎也有两天了,不知道研究出什么没有,刚好也去问问这阎忠的事,既然阎忠那么了解贾诩,说不定真认识呢。
  来到刺史府后堂,一座守卫森严的单独小院里,贾诩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屋子里的巨鼎。
  本来不满灰尘和青绿色锈斑的巨鼎已经被处理过了,现在虽然还很多青绿色的铜锈没处理,但和山洞里相比已经是焕然一新,看着多了几分古朴的稳重之感。
  贾诩则没了往日的淡然自若,像个着迷的老学究,弯着腰就趴在鼎边仔细的看着,那样子似乎每一寸都要仔细的看一遍。手里则拿着一本册子,看一会就在册子上写写画画,似乎有什么发现。
  吕布没有去打扰贾诩,就在一旁坐下,看着贾诩研究这古朴的巨鼎。


第七百七十章 冀州鼎
  “主公!”
  过了好一会贾诩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合上了册子,一转身就看见了坐在一旁喝茶的吕布,连忙行礼道,看吕布的样子他也知道肯定是来了一会的,一直在这里等着自己,贾诩心中大为感动。
  “贾先生先喝杯茶,这巨鼎既然已经在这了就跑不了,贾先生可以慢慢研究,听说贾先生这两日废寝忘食的研究这巨鼎,这样可不行,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吕布笑着说道。
  贾诩笑着坐在对面,喝了口茶,他也确实渴了。
  “让主公见笑了,在下就喜欢研究这些古物,以前最多也就是有个把春秋流传下来的小玩意,这次见到这上古巨鼎,一时有些着迷了。”
  贾诩喝完茶这才对着吕布拱了拱手说道,他就这么点爱好,如今碰上了这么稀有的上古巨鼎怎么可能不着迷。
  “贾先生可有什么发现?”
  吕布见贾诩喜欢研究古物,也没多劝阻,反正就在府里研究,也有仆役照顾,过段时间也就好了。
  “实在有负主公重托,这鼎中的上古字实在是无从识起。”
  贾诩有些惭愧的摇了摇头,空有宝物却看不出写了什么,实在是让爱好研究古物的他汗颜。
  “贾先生可千万别这么想,这甲骨是上古字,始作书契,以代结绳,仓颉造字何其壮哉,我等后人哪有那么轻易一窥究竟。”
  吕布不在乎的说着,传闻这字是上古仓颉所造,结束了绳结记事的历史,真假吕布不知道,反正传说是这样的,但这甲骨距离现在已经有几千年了,这其中王朝变幻,时代进步,字逐渐优化补充,甲骨早已经是历史了,想认出来不是那么容易的。
  “主公明鉴,我虽然喜爱古物,但研究的最多的不过是先秦的小篆和部分周朝的大篆,更遥远的金和这甲骨实在是知之甚少,想研究透恐怕得寻得那识得大篆和金之人。”
  贾诩想了想说道,全凭自己一人之力想解开鼎之迷太困难了,必须另想其他办法,甲骨知道的人少,但大篆和金都是从中演化而来,这天下间想找到识得大篆和金的还不难,不少传承家族还有西周流传下来的大篆竹简。
  “这事不急,解不开就慢慢解,鼎都拿回来了,不急于一时。”
  见贾诩很心急解开这鼎的秘密,吕布却不那么热心,知道与不知道都不重要,鼎在自己手上,写的什么都无所谓。
  “对了,主公,这鼎我虽然译不出来,但那些竹简上的字我已经译出来了。”
  贾诩拿过一张纸递给一旁的仆役,仆役把那张纸又递给吕布。
  吕布结果那张纸一看,这鼎果然是传承的九鼎之一的冀州鼎,竹简上描述了战国末年关东六国相继衰败,而关中的秦国越发强大,长平之战后赵国走向衰落,再无人能阻挡秦人的兵锋
  秦国杀出关中,逐渐逼向中原之地,东周国君周武公放弃与秦国的盟约,联合诸侯,率领精兵从伊阙关出兵攻击秦国,想要切断秦国的后勤补给线,结果大败,秦国借机进攻西周,周武公最终投降献出了城池和人口。
  而为了以防万一,这九鼎早在周武公联合诸侯之前就秘密分散了出去,藏于九州之地,以待后人复国。
  “可惜呀,周朝是没希望了,这九鼎失传也几百年了,没想到还能被我找到。”
  吕布放下那张纸,能确认鼎的真伪就行,这冀州鼎在手可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合法的身份,一个争夺天下的身份。
  自王朝产生就诞生了阶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这东西虽然能改变,但却需要天下人的认可,而身份地位就要有东西去代表,九鼎就曾代表天下,谁得了谁就能有天下,没有代表身份的东西就会被嘲笑,晋人东渡,象征权力的玉玺遗失在北方,虽然依旧自称正统,但天下人都笑话是白板皇帝。
  九鼎这东西可比那秦始皇的玉玺要有分量得多,秦始皇因为没有九鼎,这才鼓捣出一个玉玺来代表天下权威,现在有了传承几千年更权威的九鼎,那不过传承几百年的玉玺就不够看了,可惜的是九鼎只得了一尊。
  “主公,这鼎虽然只有一尊,但却正是主公需要的那一尊。”
  贾诩看出了吕布心中所想,这好东西值得了九分之一,确实是可惜的。
  “禹分天下为九州,铸九鼎以镇天下,汉初又分冀州为冀州、幽州、并州,加上后来新增的交州,天下这才变为十三州,如今主公拥有这冀州之鼎就拥有了并州、冀州、幽州三州统治权,主公可以名正言顺的拥有这三州之地!”
  贾诩笑着说着,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很重要,舆论是无法阻止的,如果只靠着强权夺取天下,反抗者一定会不计其数,但如果有合法的地位那就不同了,即使所有人都不喜,但却找不到借口攻伐。
  “贾先生说得不错,但现在还不是把这鼎拿出来炫耀的时候。”
  吕布点了点头,鼎虽然可以提高自己的身份,但却不能随意的表露出去。并州荒僻,没什么传承千年的大族,中原之地就不一样了,冀州、青州那都是大族林立,很多都是从春秋就流传下来的家族,这些家族在上层社会说话很有分量,想堵他们的嘴,这鼎是在合适不过了,这东西一亮出来就是孔圣人来了也只能闭口不言。
  “对了,贾先生,您认识一个叫阎忠的人么?凉州汉阳郡人”
  提到冀州吕布就想起了今天来的另一件事,那个被打入大牢的老狂生阎忠。
  “阎忠?汉阳郡人?是有这么个人,主公为何提起此人,此人家族在凉州非常有势力,几乎汉阳郡大族豪强都会给他几分面子。”
  贾诩意外的看着吕布,不知道吕布为何问起这个人。
  “原来真有点势力呀,不是我要提起他,而是他跑过来疯言疯语的,已经被我打入大牢了。”
  吕布简单的给贾诩说了一遍和这阎忠的一切,他不在乎阎忠在汉阳郡有多大势力,如今他占据并州,一个汉阳郡大族还不在他眼里。


第七百七十一章 好人
  “没想到这阎忠竟然会来了并州,并且用这种方式接近主公!”
  贾诩笑着说着。
  “不过这阎忠还是和以前一样,志大才疏,做事冲动,竟然向主公提出如此愚蠢的建议,真是愚不可及。”
  贾诩并没有因为阎忠是同乡就帮阎忠说好话,反而把阎忠贬得一不值。
  “老狂生么,空有满腔热血却没有一点头脑就是这样的,既然贾先生认识他,我这就命人把他给放了。”
  吕布不在意的说着,贾诩帮着自己出谋划策可以说是劳苦功高,既然认识这阎忠,又是同乡,他和阎忠也没什么大仇,不如给贾诩一个面子,放了算了。
  “主公不必因为我而如此,阎忠对主公无礼,理应被关入大牢。”
  贾诩却摇着头,不愿意吕布因为自己而法外开恩。
  “贾先生误会了,我放他固然是有先生的原因,但他确实没犯什么罪,出言不逊这种事我根本不在乎,嘴巴在别人身上我还能管住不成,就算当年不骂,暗地里呢?”
  吕布没有因为一句无所谓的辱骂就把人关入大牢的想法,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河水都只能引导,让其流走,嘴巴还能帮别人堵上?
  “主公仁慈,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主公如今统领并州,身份高贵,不是他一个阎忠可以辱骂的。”
  贾诩却坚持着的说,规矩很重要,不能随意轻饶这些人。
  “那就依贾先生的,先关他几天,给他点教训。”
  吕布也不再坚持,刚好牢里还关了好几家的家主,让这些人做个伴也不错,那些同意交割土地的家族早就把地契都送来了,至于劳里那几家就要看他们想顽抗多久了,锦衣玉食惯了的估计受不了牢里那份苦。
  “其实这阎忠还是有些用处的。”
  贾诩突然一脸诡异的笑着说。
  贾诩那阴森的笑容让吕布突然想起了一句话,老乡见老乡,坑你没商量,贾诩这是一点都不顾及那同乡之情了,不过一个汉阳郡一个武威郡,距离也很远,算不得同乡。
  “主公,那阎忠在凉州还有些影响力,如果主公要攻占凉州有这阎忠出面,至少要两成兵事。”
  贾诩竖起两个手指对吕布笑着说道。
  这剪刀手比得吕布哭笑不得,不过那两成兵事确实让吕布很动心,他倒是没想到阎忠有这种能力。
  “主公不知,阎家虽然不出名,但在凉州也是大族,还是那种传承百余年的大族,阎家历代都喜欢和凉州其他大族联姻,所以这阎忠有些用处。”
  贾诩继续给吕布解释着。
  “这样啊,那就先把他留下。”
  吕布点了点头。
  “不聊这阎忠了,刚才洛阳又传来密保,刘宏不满皇甫嵩下曲阳战败,冀州数战虽然灭杀黄巾匪首,但匪徒大多逃走,如今各地依旧不宁,皇甫嵩罪责难逃,但念其还算有功,免去冀州牧,收回左车骑将军印,削食邑六千户,降爵都乡侯,回洛阳候用。”
  吕布又抽出一卷纸条递给贾诩,这是洛阳刚刚飞鸽传书回来的消息。
  “黄巾军刚刚被灭,刘宏屁股都没坐稳就要处置功臣,这做法恐怕会让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寒心吧。”
  吕布一脸嘲笑的说着,恩出于上,有军功奖赏这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将士的积极性,像刘宏这样,今天刚刚奖赏了,明天就找个理由收回,还有谁会真心的去卖命?
  “想想蹇硕刚刚战败,损失可谓惨重,刘宏只是斥责了几句,董卓和丁原也不过是斥责几次,罚奉一年,袁术这家伙因为负责后勤,竟然一点事都没有。”
  吕布很无语,这种赏罚不公,可真是让人惊叹。
  “虽然有宦官进馋,但刘宏恐怕也觉得前番封上太重了吧,其他将领就不说了,光皇甫嵩就封了县侯,左车骑将军,食邑八千户还领着冀州牧,这等封上如果再出了战事,皇甫嵩出战就已经赏无可赏了。”
  贾诩看完纸条这才说道。
  “赏无可赏?自己头脑一热犯的错怪谁,这么一弄恐怕那些将士心中都会有不忿,要削也是一点一点的来吧,这一次就收回了大部分赏赐,人的心里和面子可怎么挂得住?刚刚喊着已经光耀门楣,下一刻一无所有,这样的落差谁受得了?又想马儿跑又不想马儿吃草,刘宏这是自取灭亡啊。”
  吕布轻笑着说。
  “刘宏这倒是帮咱们解决了东面的威胁,皇甫嵩在冀州,常山国就没法真的安全,如今皇甫嵩走了,常山国的安全就不用再担心了。”
  贾诩倒是松了一口气,皇甫嵩是个难缠的对手,自己隔壁有这么危险的人物可不是好事,他想过很多办法,但都很麻烦,想打败皇甫嵩可不容易,单从军事上说,贾诩都没把我胜过皇甫嵩。
  “谁说不是呢,最大的麻烦反而是刘宏帮我解决的,真是个好人啊!”
  吕布嘿嘿笑着,如果刘宏在面前他一定好好感谢一番。
  “其实刘宏恐怕也是猜忌皇甫嵩,如今皇甫嵩可是名震天下,领着冀州牧的位置,如果在冀州培植势力,那可是不得了。但这做法实在是有些过激,这好在是皇甫嵩,换个有反心的,可就好看了。”
  别人不说,刘宏现在要是敢把董卓的太守头衔免了,又要去了董卓的兵权,还要董卓回洛阳留用,董卓恐怕直接就揭竿而起了。
  “贾先生,既然东面已经没什么威胁了,南方的董卓和丁原也是元气大伤,咱们应该可以计划几个月后攻打鲜卑人的事了。”
  吕布又看着贾诩说道,本来吕布是不太敢再带大军深入草原的,并州这么大一块地方,自己不能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