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郡有三千守军,刘备最多有八千人!”
“即便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征兵两千甚至三千人,也不过一万人!”
“他这三万人,怕是将搬运的民夫和做饭的大娘都算进去了!”
“哈哈哈!”曹操仰天大笑起来。
刘闲又说道:“刘备此举,实乃强弩之末,回光返照!”
“子鱼之言,深得我心!”曹操随即问道:“说说你的对策!”
刘闲又说道:“刘备已经是惊弓之鸟,无需猛攻,只需一策便可令其狼狈逃窜!”
曹操道:“细细说来我听!”
“命曹仁将军大肆赶造攻城器械!”
“整顿两路军马,日夜操练!”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不攻!”
“不攻?”曹操震惊。
“没错!”刘闲点头:“我军越是不出兵,刘备便越是心慌,越是寝食难安。因为恐惧,来源于未知!”
“言之有理啊!”曹操重重点头,随即命主簿杨修如此回信给曹仁。
曹仁得了书信,当即整顿军马,赶造攻城器械。
消息传入会稽郡。
刘备当晚连饭都吃不下了。
如果曹仁和许褚来攻城,刘备还可以象征性的派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出战。
然后找个机会,就让他们俩撤回城中。
宣布曹军势大,不可与之为敌。
就算逃,也要逃的从容。
逃的有理有据。
可现在,该配合他演戏的曹军,视而不见。
“军师,曹仁这是想要干什么啊?”
刘备眼巴巴的望着诸葛亮。
“哎!”诸葛亮叹息:“整顿军马,赶造攻城器械,不战则已,一战破城!”
刘备摇摇头:“这么说,我们连与之对战的机会都没有?”
“恐怕没有!”诸葛亮摇摇头:“曹仁也没准备给我们机会!”
刘备:“那我军……”
诸葛亮又说道:“依我估计,最多半月曹仁的攻城器械就可以赶造完成,我军则需要在十日内撤离,才能万无一失!”
“十日内?”刘备刚刚入住的太守府,心中生出了不舍之情。
太守的位置屁股都没有坐热。
却又要逃了。
诸葛亮说:“明日就可转运军粮物资!”
刘备摇头:“军师,我们一走百姓怎么办啊?”
“这个?”诸葛亮摇摇头:“并未考虑到百姓!”
刘备说:“百姓与我同心协力抵抗曹操,我军现在却要退守夷洲,如何同百姓交代啊?”
“主公啊!”诸葛亮摇头:“这里是江东,要给交代的人应该是孙权,而不是您!”
“不!”刘备摆手:“既为一郡之太守,当为民而思!”
诸葛亮:“主公,您不会是……”
“没错!”刘备点头:“我还是想带百姓一起撤离!”
“这?”诸葛亮沉默了。
刘备又说道:“三日后,云长依旧率水军先行至夷洲,我和军师同百姓一起撤走,翼德负责垫后,军师觉得如何啊?”
“尚可!”诸葛亮点头。
刘备点头:“那,这件事就这么办了!”
“好!”诸葛亮拱手:“谨遵主公之命!”
翌日,刘备便张贴告示。
凡愿意前往夷洲避难的百姓,皆可获得夷洲土地,由太守府派船渡海。
同时,城中也传出了流言。
这一次,曹军破城以后,将会屠城,鸡犬不留。
百姓纷纷胆寒,连夜收拾家当,准备跟随刘皇叔去夷洲避难。
曹仁得知消息以后,仍旧按兵不动。
因为他知道,一旦出兵那就是坐实了刘备的谣言。
等于帮了刘备一把。
而按兵不动,整顿兵马,打造攻城器械。
虽然攻打会稽郡用不上。
但是,攻打丹阳郡一定用得上。
这才是,魏王曹操真正的用意。
而会稽郡的刘备,只用了八日就撤走了主力部队。
数万百姓随之登岛。
刘备开始着手处理夷洲岛土著的问题。
十日后,会稽郡城门大开。
郡丞率部分文武出城迎接曹军。
就这样,曹仁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会稽郡。
当即写信告知曹操。
曹操收到书信以后,对这个结果比较满意。
江东的陆逊已经退守到了芜湖。
曹操调回甘宁和许褚。
下令大军顺势前往皖口驻军,与夏侯两兄弟所部会合。
至此,曹军四路兵马,正是汇聚成为两路。
一路,由曹仁率领的,不日攻打吴郡和丹阳郡,兵马近三十万。
另一路,由曹操亲自率领。
荆州水师十五万,步军三十五万,共五十万大军。
江东和曹军进入了冷静期。
曹操没有任何动作,孙权也没有任何动作。
但两方都在积极备战。
看似风平浪静,却是暴风雨前最后的宁静。
建业城,张昭和张纮第三次向孙权觐见。
“主公,曹操率八十万兵马攻我江东三郡之地,我江东守不住啊!”
第431章 孙权自摘王冠张昭出使曹营
“守不住,守不住,守不住!”
“除了守不住,你张昭就没有其他话要说了吗?”
“曹操若真有本事,当年在南下时就可攻破我江东,何待今日?”
孙权疯狂的咆哮着,这几日他是寝食难安。
本以为刘备至少能帮自己抵抗曹操两三个月。
这样一来,江东能减缓不少的压力。
可是,万万没想到。
刘备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
直接逃了。
而且从携民渡江变成了挟民渡海。
玩的是轻车熟路。
直接摆了他孙权一道。
现在曹操全身心对付江东。
来自世族的压力,让孙权几乎无法喘息。。。Com
见孙权如此沉默,张纮也开口道:“主公,开战之前,我军尚且有近二十万兵马,如今不过七八万,折损了近三分之二啊!”
孙权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
“账是这么算的吗?”
“我军实际兵力不过十万!”
“折损了不到三分之一!”
“所谓二十万兵马,不过是张昭在夸大其词!”
被点名的张昭赶忙开口道:“主公,事到如今,老臣觉得我军再与曹操顽抗,后果难料啊!”
孙权质问张昭:“那你的意思是投降喽?”
“不不不!”张昭赶忙摆手:“我的意思是,以退为进!”
孙权追问道:“什么是以退为进?”
张昭说:“已经快入冬了,不如先安曹操之心,来年再战!”
“哈哈哈!”孙权笑了:“你觉得,曹操会听你的话吗?”
张昭说道:“老朽确有一策,可以稳住曹操!”
“哦?”孙权惊讶:“说来我听!”
张昭拱手示意,缓缓道来:
“年初时,曹操并未出征讨伐我江东!”
“反倒是那刘备,宣称奉天子衣带诏讨伐曹操!”
“朝廷也免去了主公您的公爵之位!”
“在群臣的劝谏之下,荣登王座!”
孙权摇摇头:“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
张昭点点头,继续说道:“老臣的建议是,主公自摘王冠,遵从朝廷说法,将刘备定义为反贼!”
“哈哈哈!”孙权笑了:“这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是啊!”张昭点头:“纵使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总好过玉石俱焚啊!”
孙权摇头,婉拒张昭。
如果结局是惨败,为何不让自己败的体面些?
还非要这般折辱自己?
见孙权不同意,张昭也无可奈何。
几日后,陆逊奉命回到建业城。
张昭亲自登门拜见陆逊。
将自己的对策,如实告知陆逊。
张昭拱手:“伯言,能否劝主公摘下王冠,就看你的了!”
陆逊拱手还礼:“我定竭力劝谏主公,静候佳音!”
“好!”张昭点头,这才离开了陆府。
隔日一早,陆逊便到了吴王府见孙权。
第一件事,自然是汇报合肥一带的战果。
对于陆逊的表现,孙权还是比较满意的。
曹操四路军马齐出。
江东派出四路人马抵抗曹操。
其他三路都被打崩了。
唯有陆逊这一路,几乎没有惨败,还能全身而退。
就凭这一点,此人足以堪当江东大都督一职。
“伯言,可曾见过张子布了?”孙权开口。
陆逊点点头:“见过了!”
孙权又问:“你也要劝我委曲求全,向曹操摇尾乞怜?”
陆逊摇摇头:“大丈夫能屈能伸,我不觉得这是委曲求全!”
“哈哈哈!”孙权笑了。
陆逊又说道:“主公若真愿意自摘王冠,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江东军民!”
“哦?”孙权颇感惊讶。
陆逊又说道:“不瞒主公,自从我率军退到芜湖一带,心中已经有了策略!”
孙权闻言,喜上眉梢:“快快说给我听!”
陆逊说:“曹操重兵在江东,目的在于急破江东,因此必走水路!”
“没错!”孙权点头,对此深以为然。
陆逊又说道:
“我军可打造铁索,横拦于江面!”
“曹操的水军便寸步难行!”
“如此一来,曹操就不得不改走陆路!”
“我江东守坚城,曹操久攻不破,早晚都要退兵!”
“哈哈哈!”孙权笑了:“如此说来,本王自摘王冠,是为江东军将争取时间!”
“正是!”陆逊躬身,双手抱拳示意。
“好!”孙权点头:“你去告诉张昭,命他为使者,去皖口见曹操吧!”
“遵命!”陆逊双手抱拳示意。
离开吴王府以后,便去告知张昭。
得知孙权同意摘下王冠,张昭十分开心。
“我就知道,只有伯言的话,主公才能听得进去!”
陆逊道:“主公命子布为使者去皖口见曹操!”
“好,我这就去见主公!”张昭拱手示意,赶忙出府。
等他到了吴王府,孙权已经摘下了他那骄傲的王冠,脱下了王袍。
张昭当即双膝跪地:“主公深明大义,为我江东百姓着想,后世定将铭记您的恩德啊!”
“不必多言!”孙权摆手:“速将吴王所有物件,交给曹操,言明我心!”
“遵命!”张昭双手抱拳示意。
隔日一早,就带着吴王物件,乘船赶往皖口的曹军大营。
曹操得了消息,特意让刘闲和庞统出大营去迎接这位江东老臣。
“见过子布先生,在下刘闲!”
“在下庞统,与子布先生有过一面之缘!”
“哈哈哈!”张昭一见到两人便苦笑起来。
刘闲是刘备的旧部,在刘备的手下没有施展出任何才能。
到了曹操帐下,一飞冲天,如今已经是曹营第一谋士。
而庞统,曾经也是大都督周瑜帐下之人。
可惜,周瑜并未重用庞统。
以至于将庞统拱手送给曹操。
庞统入了曹营以后,也是屡立奇功。
刘闲和庞统如同是曹操的左膀右臂。
可笑的是,这左膀右臂都曾是孙刘两家之人。
“魏王已在大帐内等候,子布请!”
“请!”张昭伸手示意,跟着两人一路入中军大帐。
中军大帐内,曹操已经燃起了篝火堆。
“听闻孙策死前,曾对孙权说过一句话: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
张昭面露三分笑容:“承蒙魏王夸赞,老朽正是张昭!”
“哈哈哈!”曹操笑了:“出使我军大营,何时成为江东内事了?”
第432章 带投大哥张昭曹操将计就计
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
若是周瑜还在,这件事如何都轮不到张昭来做。
可张昭却面不改色心不跳,直言道:
“魏王有所不知,周瑜死后,江东大都督由鲁肃继任!”
“鲁肃死后便由吕蒙继任,吕蒙死后便由陆逊继任!”
“陆逊守城尚可,却难成大业!”
“内事外事,皆由我等江东老臣主持啊!”
“哈哈哈!”曹操听后大笑起来,当即问道:“子布来我大营,是来献降的吗?”
张昭当即说道:“天下大势在曹不在刘,江东归降,只在朝夕!”
“嗯!”曹操微微点头示意,静静的看着张昭的表演。
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