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召刘闲一同商议。
“师父,我觉得公孙晃是个好的幌子啊!”
“哈哈!”刘闲笑了:“那你说说看!”
曹丕说:“朝廷征剿辽东自然是师出有名,但辽东内部一定团结一致!”
“没错!”刘闲点头。
曹丕又说道:“但朝廷大军若以拥护公孙晃为名开战辽东,那对于辽东内部来说就是致命瓦解!”
刘闲点头:“说得好,大都督有长进了!”
曹丕苦笑:“师父您可折煞我了,我这个大都督还是要听您的!”
虽然曹操任命曹丕为大都督,名义上最大。
但实际上,刘闲不光是副都督还是监军,执行权是胜过曹丕的。
简单来说,曹丕是面子,刘闲是里子。
刘闲问曹丕:“那你猜猜,接下来辽东要做什么?”
曹丕说:“肯定是来要人!”
“怎么处置?”刘闲追问曹丕。
曹丕说:“打发走或者囚禁起来!”
“不!”刘闲摇头:“当杀之!”
“什么?”曹丕震惊:“此时还未春暖花开,擅杀公孙渊使者,岂非是向公孙渊宣战?”
“没错!”刘闲点头:“就是要激怒公孙渊,不然这一仗怎么才叫师出有名?”
曹丕点点头:“师父说的有道理!”
刘闲又说道:“大可不必抱有侥幸心理,我料公孙渊已经在辽河设防了,这一战不可避免,我军当正面对决,无所畏惧!”
曹丕震惊:“师父,您好像一向不喜欢和敌人正面对决啊?”
“咳咳!”刘闲干咳两声。
曹丕赶忙改口:“明白了,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您越是做出正面对决的姿态,敌人越是防不胜防!”。CoM
“哈哈哈!”刘闲大笑起来。
曹丕问道:“徒儿是不是又长进了?”
“大都督,早点休息吧!”刘闲转身就离开了中军大帐。
正如刘闲所料,数日后公孙延再次来到了碣石山。
公孙晃得知此时,跪在地上向刘闲和曹丕磕头。
“公子,子鱼先生,公孙延肯定是来要我命的,求求你们一定要救救我啊!”
刘闲点头示意,曹丕开口:“公子放心,既然你来到了曹营,就没人能伤害你!”
公孙晃又问道:“那我还要躲躲吗?”
曹丕用眼神询问刘闲,后者摇头示意:“还是那句话,不必遮遮掩掩,正面对抗!”
“遵命!”公孙晃双手抱拳示意。
随后,曹丕下令召使者公孙延入内。
严格意义上讲,公孙延是公孙晃的爷爷辈。
按照辈分,公孙晃要叫公孙延一声二爷爷。
但在权力面前,亲情一文不值。
爷孙二人就在中军大帐内贸然相见。
公孙晃眼神闪烁,不敢与公孙延对视。
而公孙延则是虎目怒视这个孙子。
曹丕开口:“使者此来所为何事啊?”
公孙延拱手示意:“启禀公子,我奉主公之命,前来索要逆臣公孙晃!”
“逆臣,公孙晃?”曹丕惊讶的望着公孙延。
“没错!”公孙延点头:“公孙晃欲杀主公自立,被其弟公孙渊告发,自知罪责难逃,这才逃到公子身边,想必此人已经扭曲事实……”
这一次,公孙晃再也无法沉默了,指着公孙延叱责道:“分明是你和公孙渊求救主公,现在居然颠倒黑白,反咬我一口,好生无耻!”
公孙延不紧不慢的对曹丕说道:“这公孙晃一向伶牙俐齿,辽东多有被其蒙蔽者!”
“哈哈哈!”曹丕大笑起来,扭头望向了刘闲。
刘闲也笑了,这公孙一家子,分明是在狗咬狗。
事实是如何的,刘闲根本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哪条狗听话,能为朝廷所驱使,这才是关键的。
公孙延再次开口:“还请公子和子鱼先生将此贼交还我辽东,我主公必有厚礼相赠!”
曹丕勃然大怒:“混账东西,你当本公子是贪图些许财物之人吗?”
公孙延赶忙摇头:“绝无此意,还请公子息怒!”
刘闲开口:“你爷孙二人,各执一词,我和公子又怎知该信任谁?”
公孙延说:“我有主公手令,盖有主公大印!”
公孙晃说道:“主公被你们囚禁,大印自然也在你们手上!”
一瞬间,公孙晃和公孙延就吵了起来。
场面一度失控,两人吐沫星子横飞。
“都闭嘴!”曹丕开口叫停了二人。
刘闲也说道:“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可以分辨二位忠奸!”
公孙延拱手:“愿闻其详!”
公孙晃道:“还请先生赐教!”
刘闲说:“你二人各执一词不足以分辨,不如各执一剑,活下来的就是有道理!”
“这?”公孙晃大惊。
“哈哈!”公孙延反倒是笑了。
别看这公孙延是爷爷辈的,但是出生的晚,正是当打之年。
最重要的是,公孙延是行伍出身。
而公孙晃,不过是个读书人。
刘闲招手,许褚立刻将两把宝剑分别交给了爷孙二人。
公孙晃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还是硬着头皮上了。
因为他相信,曹丕和刘闲不会让自己轻易死掉。
爷孙二人同时拔剑。
尴尬的一幕出现了。
二爷爷公孙延拔出来的是空剑。
而公孙晃拔出来的却是一把锋利的宝剑。
孰高孰低,用意何在,自不必多说。
公孙晃立刻抄起宝剑刺向了公孙延。
公孙延赶忙后退躲避,大吼道:“公子,为何我的宝剑是空的?”
曹丕问许褚:“为什么是空的?”
许褚说:“剑是随便拿的,可能是他命不好!”
公孙延恨不得骂娘,但公孙晃这孙子拿着宝剑疯狂砍他,逼得他不得不四处逃窜。
刘闲是真看不下去了,孙子公孙晃太菜,这个二爷爷公孙延又太怂。
当即眼神示意许褚。
许褚点点头,上前就是一脚踹在了公孙延的屁股上。
顿时,二爷爷公孙延整个人扑向了孙子公孙晃的宝剑上。
“噗嗤!”
公孙晃手中的宝剑刺穿了公孙延的胸膛。
“你……你们……”
第383章 公孙渊向江东借粮诸葛瑾人麻了
二爷爷公孙延光荣下线。
而作为辽东郡丞的公孙晃,此时握剑的手,却在微微颤抖。
公孙渊没有落下杀叔之名,但他公孙晃却先拿了个杀爷之名。
这几乎让公孙晃本人无地自容。
而这,正是刘闲和曹丕想看到的。
一个人有了缺点,才能被人所掌控。
而公孙晃杀二爷爷一事,就是他的一生都抹不去的污点。
“杀得好!”曹丕激动的拍手。
刘闲也说道:“剑收起来吧!”
“我?”公孙晃迷茫的看着自己那双沾满鲜血的手。
刘闲上前两步,拍了拍公孙晃的肩膀:“这剑就是你夺回辽东的开始,朝廷会对你鼎力相助!”
公孙晃似乎明白了刘闲之意,杀公孙延就是他给朝廷立下的投名状。
他是杀也得杀,不杀也得杀。
一不做二不休,公孙晃上前直接砍下了公孙延的人头,双手奉给了曹丕。
曹丕询问刘闲:“师父,这人头是否要送回辽东啊?”
“必须的啊!”刘闲道:“不仅要送,还要让公孙郡丞带封信回去,表明朝廷的态度!”
公孙晃立刻道:“谨遵子鱼先生之命!”
数日后,公孙延的人头以及公孙晃的亲笔信送到了辽东太守府。
太守公孙恭虽然还是名义上的太守,实际上却被关在后院的猪圈里。
此时坐镇太守的人是公孙恭的侄子公孙渊。
与文弱书生形象的兄长公孙晃相比,公孙渊则是虎背熊腰的辽东猛将。
部下卑衍和杨祚是公孙渊的左膀右臂。
其子公孙修更是自幼在军中历练。
父子二人雄心壮志。
如今又有江东暗中相助,可谓是如日中天。
信件和石灰盒子摆放在正堂。
公孙渊向其子挥手示意。
“是,爹!”儿子公孙修在一众文武的注视下打开了石灰盒子。
“二太爷!”公孙修脸色骤变,吓得连连后退。
看到公孙延的人头,太守公孙渊也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卑衍开口:“主公,这是曹丕所为?”
公孙渊没有说话,而是将目光望向了从江东远道而来的两位外援。
顾雍和诸葛瑾对视一眼,后者率先开口:“此举定然是刘闲所为!”
“刘闲?”公孙渊念叨着这个名字。
“没错!”诸葛瑾点头:“此人是魏王曹操帐下第一谋臣,平南定北都有此人为曹操出谋划策,朝廷派兵入幽州,他便是监军!”
公孙渊点头:“听闻,此人有个外号叫刘缺德!”
“正是!”诸葛瑾点头:“做事不择手段,打仗不讲人性,不讲仁义,没有道德!”
公孙修震惊:“子瑜先生,这样的人也能留在曹操身边做事?”
诸葛瑾摇头苦笑:“曹操佣人,讲究唯才是举,不重视出身和为人,只在乎才能!”
“难以置信,难以置信!”公孙修连连摇头。
这时,卑衍拿过书信,双手呈给公孙渊:“主公,这信是给您的!”
公孙渊赶忙接过书信,当即拆开查看。
很快,公孙渊的脸色就变了,一阵青一阵白。
公孙修开口:“爹,您没事吧?”
“啪!”公孙渊将书信狠狠的摔在桌上:“逆贼公孙晃,欺我太甚!”
公孙修赶忙拿过书信,小心查看,随后对众人道:“二太爷是我大伯公孙晃所杀,他还要求我爹立刻释放太守公孙恭,否则朝廷大军将入辽东,荡平匪寇!”
杨祚和卑衍立刻上前。
“主公,我愿领兵至辽水,与敌军决死一战!”
“敌军不过三四万兵马,我辽东有八万大军,何愁不破敌军?”
公孙渊没急着下令,将目光又一次望向了诸葛瑾:“敢问子瑜先生,对曹军了解多少?”
诸葛瑾摇头:“曹军虽然兵少,但军中几位大将都不可小觑!”
卑衍不屑道:“有何不可小觑?我辽东不乏大将!”
诸葛瑾道:“单说赵子龙,此人当年在长坂坡杀的七进七出,西凉勇马超尚且与其战平!”
公孙渊点头:“赵子龙之名,辽东、辽西人尽皆知!”
诸葛瑾又说道:“许褚,曹休二将解释曹军精锐,许褚一人能与马超大战三百回合,而曹休所率领的虎豹骑更是整个曹军的精锐,即便是魏延,也同样勇猛无比!”
杨祚立刻道:“主公,我辽东军将不惧曹军,请您下令开战吧!”
顾雍站了出来:“春日未到,还请将军三思而后行!”
诸葛瑾也说道:“辽东当以辽水拒守曹军,占据优势,轻易进军,反而容易身陷敌群!”
公孙渊点头示意,当即道:“杨祚,卑衍二将听令!”
“末将在!”二将纷纷抱拳示意。
公孙渊说:“命你二人春暖后带兵前往辽水设防,深沟高壑拒敌,无我明令不可轻易进军!”
“遵命!”二将纷纷抱拳示意,立刻退出了正堂。
公孙渊又说诸葛瑾和顾雍说道:“二位先生,我辽东兵少将寡,此一战还需江东相助啊!”
诸葛瑾当即摇头:“江东与辽东相距甚远,以海船运兵若被曹军侦破,必败于海上,难以援助辽东!”
公孙渊脸色大变:“元叹先生可不是这么跟我说的!”
诸葛瑾赶忙望向了顾雍,也就是公孙渊口中的元叹先生。
顾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公孙渊的信任,就是因为他的豪言壮语。
他告诉公孙渊,一旦朝廷派兵来征剿辽东,江东吴公一定全力相助。
事已至此,顾雍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前,直言道:“将军息怒,我江东虽然不能以兵马相援,但可以军粮器械相援助!”
公孙渊满意的点点头:“如此,倒也算是助我辽东一臂之力了!”
可诸葛瑾却变了脸色,难看的如同是猪肝。
曹操向江东要粮,乌戈国的刘备也向江东要粮。
现在就连辽东的公孙渊也要向江东要粮。
这江东,不止是冤大头,是整个中原的唯一冤大头啊!
还不等诸葛瑾开口,公孙渊率先说道:“元叹先生与我日夜商议军师,还请子瑜先生回江东一趟,催促吴公早以军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