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曹丕最后的骨气。
    不再提及曹丕一事,曹操直奔正堂而去。
    此时,文臣武将都在焦急的等候着。
    见丞相曹操到来,众人纷纷开口。
    “丞相,袁绍前军已经到了官渡!”
    “江东孙策正在大肆购买战马,他必定要偷袭许都啊!”
    “丞相,官渡没有您不行啊!”
    “丞相若是去了官渡,那孙策来偷袭,恐怕许都不报,天子被掳啊!”
    “哈哈哈!”曹操大笑起来:“都说完了?就这些吗?”
    群臣纷纷震惊不已。
    就这些还不够头大的吗?
    荀彧开口:“丞相,目前就这些,袁绍在明处,孙策在暗处!”
    曹操询问道:“你等,有何对策啊?”
    程昱率先站了出来:“丞相,我建议您亲赴官渡,许都虚插您的大旗防卫孙策!”
    刘晔站了出来:“丞相,我的建议恰恰相反,您留在许都,官渡虚插您的大旗!”
    随后荀攸表态支持程昱的策略。
    而陈群和蒋干更支持刘晔的对策。
    这时候,郭嘉站了出来:“丞相,我有不同的看法!”
    “说说你的看法!”曹操向郭嘉伸手示意。
    郭嘉拱手,缓缓道:“丞相,我建议您前往官渡,不必理会孙策!”
    此言一出,堂上群臣一片哗然。
    “不理会孙策?”
    “孙策千里奔袭许都怎么办?”
    “郭祭酒是不是又犯病了?”
    见众人质疑,郭嘉不仅不生气,反而脸上露出了三分笑意。
    若是他的对策与他人相同,那他就不是郭嘉了。
    曹操笑了道:“莫非,奉孝也认为孙策命不久矣?”
    “没错,孙策攻入江东以后大肆杀害当地豪强,必遭报复,不待他千里奔袭,恐怕便死于小人之手,因此无需担忧!”郭嘉刚说完,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刚才曹操说的是也。
    这么说,还有人看法和自己一致。
    “哈哈哈!”曹操大笑起来:“果然,奉孝的见地和曹吉不谋而合啊!”
    “曹吉?”郭嘉愣了,这个名字对他而言明显是陌生的。
    曹操起身:“我意已决,不再理会孙策,亲赴官渡与袁绍决战!”
    “遵命!”文臣武将纷纷抱拳示意,而后各自散去。
    郭嘉心中却是万分不解,急忙出了大堂拉住了荀彧的胳膊。
    “文若留步,有事请教!”
    “祭酒大人见谅,曹吉一事还是请教他人吧!尚书台还有事!”荀彧推开郭嘉的手,转身就走。
    郭嘉无奈,又拦住了程昱,荀彧和刘晔几人。
    “曹吉是谁?诸位可认识?”
    “不认识!”三人纷纷摇头。
    “当真?”郭嘉更不解了。
    程昱摇头:“祭酒大人不必疑惑,除丞相外,无人认识这位曹吉先生!”
    荀攸开口:“说来也怪,这曹吉先生为丞相谋划白马城之战,如今和祭酒大人一样料定孙策之死,可却没人知道曹吉身在何处!”
    刘晔开口:“要我说,当初丞相提出的破合围合纵之策,也是曹吉所献之策!”
    这时候,蒋干又凑了过来:“我听说,关羽就是因为触怒了曹吉,被丞相赶走的!”
    郭嘉当场人都傻了。
    曹吉到底是谁?
    为什么没人见过啊?
    连关羽都因为触怒曹吉被赶走了?
    这曹吉是有多被丞相看重啊!
    可问题是,为什么没有人见过曹吉啊?
    曹吉又身在何处啊?
    郭嘉感觉百爪挠心,出了相府就去尚书台找荀彧。
    荀彧的回答很简单:“我不知道。”
    郭嘉一下就蔫了,直接去万花楼耍了。
    三日后,江东传来消息。
    孙策狩猎时被许贡门客所杀。
    江东扶立孙权之弟孙权继任。
    这则消息轰动许都。
    当晚无数文臣武将纷纷跑到相府寻曹操。
    可此时的曹操并不在相府,而是躲到了刘闲的小别院内。
    夫人甘梅负责炒菜,老黄负责端菜,而小曹负责倒酒。
    刘闲和老曹负责吃喝,至于老许,站在小院门口放哨。
    曹操端起酒杯示意:“子鱼兄弟,你果然是料事如神,刚刚江东传来消息,孙策被许贡门客所杀!”
    “哈哈!”刘闲笑了:“不出意外的话,江东将会扶持孙权继位大位!”
    “没错,就是孙权!”老曹点头:“此人年幼,江东主少国疑,再无力奔袭许都了!”
    刘闲也笑了:“曹公终于可以安心去往官渡与袁绍决战了!”
    老曹点头:“没错,我马上要去前线了,还请子鱼先生教我破敌之策啊!”
    可刘闲却微微摇头:“白马之战,袁绍折损两员大将,十数万兵马,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公仍旧不占优势!”
    “嗯!”老曹点头:“先生说的是!”
    刘闲用手指沾了些酒水,画了个草图。
    “袁绍背靠黄河,补给源源不断,他定然骄傲自满,不急于交战!”
    “曹公可以抓住这个他的性格弱点,给袁绍来一次痛击,而后再借深沟高壑坚守,任凭袁绍如何气急败坏,却也是寸步难行!”
    “接下来,便是两军长时间的对峙!”
    老曹追问道:“那依先生之见,如何破敌啊?”
    刘闲说:“两军对峙,比拼的是粮草和后勤补给,一旦没了粮草,士兵寸步难行,不出意外的话,袁绍会疯狂的派人打劫曹公的粮草乃至后勤补给!”
    老曹追问起来:“先生可有对策?”
    “当然!”刘闲微微一笑。
    老曹赶忙拱手:“还请先生示下!”
    第33章 曹丕拜师刘闲袁绍阵前会曹操
    
刘闲淡淡的道:“简单,多路线,多批次,日夜运输!”
    “哦?”老曹惊讶的望着刘闲。
    刘闲端起了酒杯,向老曹详细解释。
    “我举个例子,一千人的运粮队十日送粮一次刚好够大军半月补给!”
    “一旦运粮队被秘密潜入的袁军所劫,半月补给便没了!”
    “可将这一千人改成三百人一小队,每三日出发一次!”
    “运粮队即便被袁军所截,那么损失也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不会对大军造成影响!”
    “久而久之,袁绍见粮道骚扰不成,便会放弃这个策略!”
    “不愧是子鱼先生,总能未雨绸缪,我老曹佩服!”曹操向刘闲拱手示意。
    这个问题,看似普通却十分致命。
    两军对峙,互相渗透的事情是常有的。
    一旦截获对方粮草,必烧之。
    即便是救援都来不及。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一旦没有了粮食,那么士兵就无法作战,军心就会溃散。
    “鸡爷客气了!”刘闲笑着问道:“您若是将这一策献给曹公,怕是又能拿到不少的赏赐吧?”
    “啊这……”
    曹操当场无语了,这刘闲好特么的现实啊!
    刚献出计策,现在就想数钱了。
    刘闲提醒道:“鸡爷,你千万别急,等粮草被劫了,再献策给曹公,这样赏赐拿的更多!”
    老曹:“@#!¥%*#¥%……”
    曹丕:“???”
    曹操虽然很震惊,但已经开始习惯了。
    他也不想解释什么,直言道:“子鱼兄弟,我已经官渡附近的村落里为您准备了下榻之所,介时还请您移步到村中下榻,与我保持有效联络!”
    “一定,一定!”刘闲连连点头,目光飘向了老黄:“你马上去收拾细软,咱们过几日就去!”
    老黄摇头:“先生,您把家里的钱都投进夫人的酒庄了,现在也没有回头钱,哪还有什么盘缠啊?”
    “没盘缠了?”刘闲扭头望向了老曹。
    老曹心里一万个卧槽啊!
    这一唱一和的,分明又是找我敲竹杠啊!
    “咳咳!”老曹干咳两声:“先生放心,所有盘缠我全包了,到时我会派人来接您到!”
    刘闲点点头,又望向了老黄:“家里还有多少盘缠?”
    老黄说:“不到一百两了!”
    老曹面色尴尬无比,也懒得说话了,直接将自己腰上的小半袋金子扔到了桌上:“那个……”
    手疾眼快的刘闲,火速收起了金子:“多谢鸡爷,您慢走!”
    曹操:“……”
    “吉爷,您请!”老黄直接开始送客。
    “妈的,老子走了!”老曹骂咧一句,转身就走远了。
     '奇^书^网''q i'。's u''w a n g '.'c C'
    一旁负责倒酒的曹丕,捂着嘴都笑喷了。
    老黄立刻训斥曹丕:“你笑什么笑啊?”
    曹丕说:“先生厉害,连吉爷都被您拿捏了!”
    “几个意思?”刘闲不解的望着小曹。
    曹丕放下酒杯,立刻单膝跪地:“先生若是不弃,在下愿拜先生为师!”
    刘闲望向了老黄,眼神里尽是复杂之色。
    老黄也是一脸懵逼。
    这天天欺负小曹,他逆来顺受就算了,怎么还想起拜师了?
    到底是喝多了,还是喝尿了?
    实际上,曹丕在刘闲家里干苦力这几天颇有心得。
    尤其是今天,他虽然不动声色的听着老爹和刘闲的对话,但内心却已经掀起了波澜万丈。
    这个刘闲,似乎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准确的说,刘闲并不是个受,而是躲在幕后的高人。
    他的谋略不弱于军师祭酒郭嘉。
    不过这个高人贪财好色,却从不显山露水。
    这才是父亲化作曹吉与他平等交往的原因。
    同理,现象丞相府那位曹吉屡屡献出的奇谋,皆出自于刘闲之口。
    刘闲,绝对是大才。
    这才是父亲多次深夜出城见刘闲的根本原因。
    两人之间绝不可能有苟且,这一点他可以肯定。
    而老爹曹操又将自己安排到刘闲身边干苦力,他认为这不是报复,而是一个父亲想办法磨练自己的儿子。
    这样的磨炼,只属于他曹丕一个人,别人兄弟都没有份。
    既然如此,干嘛不提前抱紧刘闲的大腿。
    若是刘闲能当自己的老师,未来自己必然就是曹家的继承人啊!
    “还请先生不吝,收我为徒,我愿为先生鞍前马后!”曹丕再次开口,声音诚挚无比。
    “咳咳!”刘闲干咳两声,给老黄使了个眼色。
    老黄立刻道:“小曹,我家先生从不收徒,他的原则岂是你三言两语就能打破的啊?”
    曹丕听了这话,一点不觉得沮丧,反而斗志昂扬。
    “我懂了,先生您放心,我一定用自己的诚意来打动您!”
    “嗯,说得好啊!”刘闲笑了:“赶紧刷马桶去吧!”
    曹丕:“???”
    ……
    几日后,曹操留荀彧留守许都。
    自己亲率文武赶赴官渡战场。
    此时的袁军主力已经过了黄河,依靠水势扎下了三座大营,绵延数百里不止,放眼望去,浩瀚无边。
    据斥候统计,袁绍仍有五六十万兵马。
    反观曹操,把所有的兵马搜罗在一起,也不过二十万。
    这一仗,并不好打。
    隔日一早,曹操就收到了来自袁绍的战书。
    内容很简单,袁绍邀他曹操明日于两军阵前相见。
    曹操果断应承下来,派人回信给袁绍,表达自己的认怂之心。
    袁绍看过书信以后,大笑不停,戒心少了一半。
    隔日一早,两军于官渡旷野相遇,各自摆开军阵。
    在两军对峙中心,临时搭建了一座凉亭。
    曹操与袁绍先后出了军阵,来到凉亭中相见。
    桌上,酒菜已经备好。
    “本初兄,请!”曹操伸手示意。
    袁绍冷哼,率先就坐,曹操随后落座,亲自为袁绍倒酒。
    “阿瞒啊!你能叫我一声本初兄,我心甚至宽慰啊!”
    曹操笑了:“昔日,我与本初兄屠戮十常事,共伐董卓,皆为丰功伟绩啊!”
    “哈哈哈!”袁绍笑了:“好汉不提当年勇!”
    “不不不!”曹操摆手:“若无本初兄便无我今日之曹操啊!”
    袁绍笑了:“大战未开,你却已经认怂了吗?”
    曹操道:“打不过,真的打不过,纵使侥幸打赢了白马之战,但我仍旧不是本初兄你的对手啊!”
    第34章 曹老六绕后偷袭袁绍气吐血
    
听到曹操这番对自己认知清晰的话,袁绍脸上的笑容堆成了一朵皱菊。
    在袁绍眼里,阿瞒永远是阿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