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圆梦巨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圆梦巨人-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表现已属涵养极好,宝玉这般混账,她们都没有理由没有脸面替他开脱,为着有这样一个兄弟羞也羞死,此番怕是将黛玉得罪狠了。
  贾母到时,两个嬷嬷正请宝玉离开,准备往无上宫递消息派人套车来接,昨日林管家送了人后便先行回无上宫,约好明日下午来接人。谁承想一大早就闹出这样的事儿,简直是大开眼界,两位嬷嬷已经准备将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告知林管家,让林管家回扬州后一字不落的禀告老爷太太。
  贾母一进院子就见到心肝儿宝玉正与两个嬷嬷拉扯,嬷嬷言语间还很不客气,贾母先恼了。林家好大的规矩,下人竟然对主子横眉冷对,便高声威严道:“这是怎么了,一大早成何体统。”
  袭人赶紧出来圆话:“回老太太,宝玉急着过来给林姑娘送胭脂,谁知姑娘还未起身,不曾想冲撞了,宝玉正准备回去等姑娘收拾好了再过来赔礼。”这话一出再结合现在的时辰,不知情的只会以为是黛玉贪睡误了起床,宝玉一时不察才冲撞了,只是误会,完全抹去了贾宝玉的不当言行,可真是个贤袭人。
  袭人这话一出,黛玉带来的人各个气愤不已,原来荣国府还有一项颠倒黑白的本事。
  贾母对宝玉还是了解的,已然猜到八九分,可对于袭人的遮掩只觉这个丫头是个好的,果然没看错眼,便缓和语气:“如此宝玉回院子梳洗了再找你林妹妹,一大早扰了你妹妹的清净,一会儿可得好好赔不是。”贾母妄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糊弄过去。
  两位嬷嬷气不过,刚准备开口解释,屋内便传来黛玉的哭声:“外祖母,原本玉儿是想代替母亲在您跟前尽孝,这才住下,不成想不过一日一夜的功夫,便闹得阖府不得安宁,表兄一连发了好几通脾气,累的外祖母烦忧伤神,跟着着急上火,实属不孝。如今玉儿还是早早回去,往后每日为祖母祈福祷告,保佑祖母长命百岁、康泰安健,只能如此聊表孝心。”说完便呜呜咽咽的哭起来,边上夹杂着迎春、探春的劝解和安慰。
  哪怕贾母装装样子痛骂宝玉几句,黛玉也会觉得心里安慰许多,可一上来不问是非经过,直接便开始糊弄遮掩,她虽不过十岁,可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今日之事倘或传出去,污了清誉是小,大不了跟着师父一辈子修行,累了父亲母亲和林家的名声才是大。一想及此,黛玉只觉肝肠寸断,后悔没将师父和大舅母的话放在心上,明明师父说过贾宝玉顽劣,大舅母说过他惯会往女儿家闺房里闯,为何不早早的提防,闹出今日的事情。
  这是要隔着荣国府,隔着自己啊,贾母此时才觉事情的严重性,恨铁不成钢的指着宝玉:“你这个混世魔王,还不去穿戴整齐,再过来亲自与你妹妹赔不是。”
  宝玉还欲争辩,被袭人拉扯着出了院子。贾母将人撵走,才进去房内准备好好劝一劝黛玉,想着外祖母的身份在,一会儿再让宝玉诚恳的道个歉,想来此事便能揭过去。往后好好约束宝玉,不能让他如今日这般莽撞,感情还没处出来,便闹得如仇人一般。
  “老太太,无上宫的李姑姑来了。”贾母苦口婆心的安慰劝说还没开始,就有丫鬟来报。
  “先请去正堂!”贾母想着先把黛玉安抚好,再见李姑姑,免得被误会。结果院外便传来了李姑姑的声音:“老太君不忙,奴婢已经到了。”这人自然是王熙凤做主放进来的。
  话音刚落,李姑姑便带着几个粗壮的仆妇进来,“元君算出小主子受了委屈,特意让奴婢前来接小主子回无上宫。”李姑姑带着端庄的微笑给黛玉撑腰来了。
  贾母尴尬一笑:“姑姑请坐,本是小人家的玩闹,哪值得劳您大驾。”看黛玉止住了哭声,贾母自觉外孙女帮她顾着脸面,便继续遮掩着。
  李姑姑并不理会贾母,径直走到黛玉跟前,屈膝拜下:“小主子,外边车驾已备好,请您移步。”黛玉将头从迎春肩上移开,虽止了哭声,可眼睛肿的如桃儿一般大,通红红好不可怜,还带着抽泣的后遗症,明显是受了大委屈。贾母一见,一时间真不好违心再说什么玩闹之话。
  黛玉由李姑姑亲自扶了,行至贾母跟前儿深深一拜:“叨扰许久,外祖母见谅,玉儿先行回府,改日再来拜见。”
  “玉儿,你留下,外祖母定帮你教训宝玉这个不成器的,让他给你赔礼道歉。”贾母妄图继续抢救。
  “外祖母心意玉儿已领,只是还得回去准备拜师之事,请外祖母见谅。”黛玉是真不打算留下来了。
  告完辞,黛玉便转身准备离开,贾母伸手想拦,李姑姑些微移了一步,拦着贾母的动作。“老太君,奴婢今日僭越,有些话便挑明了。老太君出身侯门,嫁于侯门,怎会不知女儿家的清誉有多重要,便任由府内宝二爷横冲直撞,是何道理?”到底在宫中多年,李姑姑浑身气势一放,弄得贾母也有些发怵。
  贾母强撑着呐呐道:“嫡亲的表兄妹,何以这么多规矩。”
  “老太君既知是表兄妹,为何还纵容不管。便是一母同胞嫡亲兄妹也是要避嫌的,哪有做哥哥的往妹妹的闺房里闯,荣国府的家教今日真是见识了。”李姑姑冷笑一声,真是老封君做惯了,还以为什么都由自个说了算。
  “宝玉和玉儿还小,亲近亲近也是正常。”贾母做着最后的挣扎。
  “呵,十一岁不小了,都能说亲事了!”李姑姑嘲讽到,还不是打着小算盘,想让小主人就范不得不从。
  一句话噎的贾母呼吸不畅,她又不敢再顶回去,毕竟这是皇帝跟前出来的,她虽是国公夫人,也得给三分薄面。
  李姑姑扶着黛玉出了院子,看到后边赶来的三位妇人打扮的女人,料想是府内太太奶奶,并未打招呼。
  贾母跟出门,眼睁睁看着一行人走出院子,李姑姑将黛玉交给一旁的大丫头,自己却停下脚步:“对了,元君还让奴婢转达,后日是小主人的拜师礼,特邀荣国府一众亲长前去观礼。”看着贾母眼睛一亮,李姑姑心下好笑,继续道:“至于贵府的宝二爷,元君说了便留在府里学规矩,若是不愿留下那荣国府便都不要去了,免得人多吵闹。元君还说,若是宝二爷规矩学不好,那她还有几分薄面,便去皇上跟前求一位大儒,好好教一教宝二爷什么叫礼义廉耻。”
  “你……”贾母一口气没上来,差点翻了白眼。邢夫人等人喊着“老太太”,全都围在贾母身边。李姑姑自带着黛玉扬长而去,不予理会。
  

  第168章 佛门本是清净地,无可奈何惹尘埃

  贾母当然没有晕过去,只是心中着实堵着一口气儿。被人扶回屋内后; 邢氏、邹氏、王熙凤站在一边; 全都低头不语,不敢在这个时候出声,免得被当做炮灰迁怒。
  “李姑姑是怎么进院子的?为何不先来报我。”贾母明知故问; 喘着粗气; 语气颇为严厉。这是准备紧一紧王熙凤的皮; 往日里看凤丫头是好的; 结果少了王氏辖制,小心思便起来了。宝玉可是跟她连着两层亲,宝玉好了能少的了她的好处吗,怎的一个两个都这样短视。
  作为管家人的王熙凤颇为委屈的说道:“老太太明鉴,看门的来报无上宫李姑姑来了,孙媳想到您之前说过有关无上宫的人和事务必放在前头,便赶紧命人请进来。结果后边才听到宝兄弟和林妹妹有了口角,这时再阻止已然来不及。您也知道孙媳住的地方距离老太太您这里颇有一段路程; 这才……”王熙凤在王氏逝世后便搬离了正房那个倒座院子; 与大房居于一处,那个地方偏僻; 确实距离甚远,事发突然,没及时听到消息也在情理之中。至于真实情况,王熙凤当然早就得了消息,作为管家人; 消息不灵通点儿还管个什么家。
  王熙凤素来是个泼辣强干的人,少有时候露出委屈示弱的神色,现下猛地这般,让贾母一时也拿捏不准到底是真是假,心口气儿不顺,脑仁又突突跳着疼,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分辨,贾母干脆装聋作哑一回,不再非要计较个清楚。贾母现在头疼的是后日阖府主子都去了,只留宝玉一人该如何解释才能够不伤了宝玉的心。
  在未来利益和宝贝疙瘩宝玉面前,贾母难得舍弃宝玉一回,不再一味逞强争能,说什么宝玉不去她也不去的话。因为贾母清楚的知道,按照无上宫那位现在的脾性,若真带了宝玉过去,那定是能做出不让进门的事情,届时丢脸的便是整个荣国府,何必猜到了结局还非得抱着一丝侥幸试探人家的底线呢。
  王熙凤一看贾母揭过不提,心内得意,面上不显,带着一副为难的样子继续道:“老太太,那后日……,若是留下宝兄弟一人,怕是不妥,正好府内事多,要不孙媳……”言辞间颇有些愿意留下来陪宝玉的意思,当然王熙凤也猜到贾母绝对不会放弃这次难得的机会。自从四姑娘搬出去,可是再没机会碰上面,这次好不容易能搭上腔儿,怎会白白错过。而且定是要一个不拉的全部带过去,保不齐哪一个就能重新得了四姑娘的眼缘,提点两句。故意这般,则是表表情,表明自个将宝玉放在心上,愿意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好让贾母心里舒服点儿,真正揭过私自放李姑姑进府的事儿。
  果然,这样一说,贾母神色缓和许多,“不用,你跟着一块儿去,后日让宝玉去城外给王氏进香,让下人们都守好嘴巴,要是敢将后日去无上宫的事儿露出一丝半点,荣国府便再也容不下他。”到这个时候,贾母还偏袒着宝玉,生怕宝玉得知真相闹别扭,发脾气,白累的一场,干脆直接遮掩过去。
  至于江映蓉为何多此一举请荣国府这群各怀心思的人去参加拜师礼,还是逃不过这世俗的礼法。无论怎样,这都是黛玉外家,亲爹亲娘不在身边,拜师这等大事总得有亲近的长辈在身边,面上才好看。而单单撇开贾宝玉,自然是刚见面就闹成这样,实在是朽木一个,连面子情都不想顾了。
  很快,就到拜师这一日,无上宫一早正门大开,管事张元带人已经在门口一侧支了棚子,摆着一溜长桌案,桌案上并排整齐的放着托盘,全都用红布盖着。有口齿伶俐的小厮敲着响锣对外宣传:“太真元君今日收徒,元君得一爱徒,其心甚悦,为庆贺此事,凡在场诸位,均可得元君亲手所制的平安符,有病消病,有灾除灾,有难解难,无病无灾无难者也可保阖家一年平安。一家只可领一份,不可多领,不可冒领,否则便失了效用。”
  这是江映蓉借助738帮忙,批量生产的平安符,每一个都带着点儿738出品的转运福气,拿回家中若是家里有什么难处自会转危为安、逢凶化吉。
  京城现在谁人不知无上宫,太真元君的名字已然响彻整个京都,正在逐步往外扩散。平头百姓中虽不少得了太真元君的恩惠,可大部分都只是听得旁人的传颂,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元君据说只渡有缘人。如今有这么好的机会可以白领元君亲手制作的平安符,那可不是呼朋唤友,特别是家里有病有灾有难有所求的,更是争抢着往前挤,希望能获得一份恩赐。
  本来无上宫周围平日里因着人们的敬畏之情不敢过于靠近,基本是方圆一里之地鲜有人迹,这在人多热闹的京城中心本是很难做到的。现在一听说元君赐福,那是街也不逛了,摊位也不管了,东西也不买了,书也不读了,第一时间放下手中活计,争相往无上宫赶来。一时间场面颇有些混乱,张元不得不站在临时用椅子搭建的高台上,对外喊道:
  “大家不要推搡,不要拥挤,按顺序排好队,家家都有,户户可得。要是举家过来的,派出一位代表排队即可,其余先行散去,免得有人家领不到。”
  张元中气十足的一吼,众人才想起这是在无上宫地界,不能表现的这么没难看,万一惹了里边那位生气,到手的平安符说不得就飞了,严重者说不定还会降下祸事,祸及一家。于是一个个你推我让,好不友善,很快就排好队伍,仿佛刚才推搡吵闹的场景是假象。
  荣国府众人乘坐马车到时,就见着以及排起长龙的队伍,心内疑惑的跟猫儿挠着一般,可又不方便直接安排人打探,只得随早在门口迎接的人进府入座。
  而王爷皇子们不约而同的只派了家中嫡子或长子前来观礼,当然顺带送上贺礼,诸如目前没有儿子的恭王家及八皇子家,则是派贴身公公亲自送了厚礼。尤其是八皇子府,八皇妃已然有孕三月,正在家里小心养着,他二人都觉是得了江映蓉的指点才有今日这个嫡子,所以这份礼备的尤为厚重。要不是打听到各家成年皇子辈儿的都没来,八皇子绝对会亲自登门道贺。
  其实不是皇子辈儿的不想来,他们巴不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