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宇喝了一口水,漱了漱口。而吴良却又抱来痰桶,已经在等着了。
吐了口中的漱口水,范宇摆了摆手道:“你昨夜没睡?”
吴良急忙陪笑道:“昨夜睡了两个时辰,醒来便要过来伺候驸马和公主。这本就是小的份内之事,习惯了也就不辛苦。”
想了想,范宇虽然不习惯,却也没有阻止,只是道:“那你白日多休息。”
“小的多谢驸马关照。”吴良笑道。
范宇起身,在吴良的伺候下穿了衣物,便来到了外面。
他的府第可是五进的院子,昨天从宫里拉了多少车的东西回来,却也都盛放的下。
原本只有范宇和王小丁、陈芳陈圆四人,若大的府第显得极为冷清。如今却不一样了,还玉公主带来了一批宫女太监还有嬷嬷,立时就增长了许多人气。这些下人仆役们,见了范宇便立时行礼,称一声驸马。
王小丁垂头丧气的在范宇的主寝院外,探头探脑的张望。
当面的张嬷嬷与李嬷嬷两人,拦着王小丁,不让他进。范宇看到这一幕,便知道府里的新老势力开始交锋了。
来到几人的面前,范宇还没说话,王小丁便先开了口。
王小丁愤愤不平的道:“主家,这两个婆子好没道理,明明他们是后来的,却不让我来内宅见主家。昨天便不让我见,说是主家的大喜之日。今日还不让我见,这便是过分了。”
范宇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他开口问道:“只你一个人,那陈芳与陈圆两姐妹呢?”
说起这个来,王小丁更是气愤道:“陈芳与陈圆两姐妹正在屋里哭呢。她们两人被夺了差事,想必是觉得主家是要赶她们出府。”
看向张嬷嬷与李嬷嬷两人,范宇问道:“哦?是谁安排的,为何没有问过我。”
张嬷嬷急忙躬身道:“昨日驸马没有出屋,却也没人敢去坏了兴致。我见府里并没有管事之人,需要安置的物事太多,又怕她们姐妹坏了宝贝,便暂时让她们姐妹歇了,却不是有意排挤。驸马府的旧人,自然还是要由驸马处置。”
范宇有点脸红,这事不能多说。
“好了,既然如此,那就分成了两部分。王小丁,你与陈芳陈圆姐妹,负责前宅之事。其余从宫里出来的人,便负责后宅之事吧。你们先慢慢相处,待时间长了,也就不用如此划分了。”范宇却是知道,双方突然碰到一起共事,多少会有些矛盾。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时间让他们融合。
王小丁看到范宇这样说了,便点点头道:“全凭主家说了算,主家这时间,可是要出门?”
范宇点点头,“这是当然,昨天有几个好友,因为我的事,却是被打了板子。赚钱养家的事情,还要着落在他们身上,自然是要去探望一番。王小丁,你便陪我去吧。”
王小丁急忙点头应下。
范宇带着王小丁出了府,便往城西而去。别人还在其次,最主要徐绶这家伙,还拿着造作院制造民用品的章程。这件事情,可是范宇赚钱的大计,不能耽搁了。
徐绶身为了将作监丞,所租住的房子,距西作坊并不远。也因为近,所以范宇也去过。
他让王小丁去买了些酒肉,才来徐绶的院子叫门。
拍了几下门,才听到里面有人的脚步声,徐绶的声音传来,“谁在叫门?”
“是我,安乐侯。”范宇笑道:“听闻昨日徐兄等人受了委曲,便特意来探看一番。”
“啊?”徐绶显是非常惊讶,急忙道:“你且稍等,我这便开门。”
吱呀一声,院门被打开,范宇却看到徐绶好好的站在门口,并没有挨过板子的迹象。
“徐兄,你竟没有受伤?”范宇奇道。
徐绶叹了口气道:“受什么伤,心伤。侯爷快请进来,你来得正巧。昨日大家跟着陈世美受辱,今日本就是要聚一聚,借酒消除心头郁闷的。杨兄、苗振、杨谔都已经到了,只差张兄还没来。”
第181章 为国争利
范宇也是心中暗笑,这些家伙碰到倒霉事还要聚一聚,负负为正吗?
在徐绶的引领下,范宇进了房中。
杨察、苗振和杨谔三人看到是安乐侯范宇,他们的脸上便是一阵发烧。
昨日还嚷嚷着打抱不平,结果到了开封府没多久,便差点连连眼珠子都掉到地上摔碎。
那陈世美看上去道貌岸然,却不想竟是个伪君子。眼看着瞒不住了当场崩溃,只求不要祸及家人,哪里还有半点读书人的斯文。
不过,此人也是咎由自取,自己做下了错事便要承当后果。
杨察急忙对着范宇抱拳道:“侯爷,昨日我们不明真相,受了陈世美那奸人的挑唆,将侯爷当作了夺人妻女的纨绔子弟,甚至告到了开封府。这是我等眼瞎,竟认不出陈世美这等衣冠禽兽。我等,对于侯爷,都是心存惭愧啊。”
其余人也急忙走起身,七嘴八舌的对范宇道歉。
范宇摆了摆手道:“只看一个人的外表,如何能看出对方人品好坏。而且,此事也并未对我造成什么后果。倒是你们,跟去了开封府,被包知府打了板子。现下我看你们活动如常,难道号称铁面无私的包知府,竟网开一面了?”
苗振摸了摸自己屁股,才摇头道:“包知府铁面,如何会网开一面。是三班衙役,见我等是进士,又是无心之失,打板子之时高举轻落。虽然打的啪啪响,却是半天便消了肿,实是手下留情了。”
“我们还好,那陈世美却被包知府送上了狗头铡,最后咔嚓一下,人头落地。”杨谔有些惊魂未定的道:“此人考中进士,且是名列前矛。若不是犯下这等欺君骗婚的大罪,十几二十年后拜相也说不定。只因一念之贪,才有杀身之祸,我等当引以为戒。”
徐绶叹气道:“那伪君子死的惨,却也让大家受惊了。所以才有今日之约,大伙聚在一起,压压惊。”
范宇从王小丁手中取过带来的酒菜道:“巧了,我也带了些酒菜,本是要和徐兄饮两杯的。既然大家都在,咱们便一起吧。”
侯爷开口发了话,大家自无不可。而且能与范宇坐在一起,将事情说开,何乐而不为。
“我在酒楼也订了些酒菜,我去看看送到了没有。”徐绶将王小丁手中的东西放下,便转身出去。
片刻之后,便与张唐卿一同进来,还带着两个提着食盒的伙计。
大宋的餐饮极为发达,送餐已是常态。许多官衙的饭菜,可都是长期包给一些饭馆酒楼的。
酒菜摆好,张唐卿举杯,代表诸人向范宇再次道歉。昨日之事丢了人,又因为看到陈世美被当场铡了受了惊吓,这几人似乎都显得有些沉默。
范宇看到有些冷场,便笑道:“今日我来找徐兄,其实也是有点公事。前些时日,我曾让徐兄写了个造作院造些民用物事的章程。现在大家都在,不如一起论上一论。”
徐绶放下酒盏道:“这章程我已经写就,并且已经递了上去。侯爷又找我商讨,可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妥。”
“若是官家与诸位相公同意,我在想,造出来的这许多物事,要卖去哪里。”范宇笑道:“若是只卖与民间,怕是有人会说与民间商人争利,使其作坊无法立足。”
杨谔想了想,便道:“侯爷这样想,却也不是没有道理。与其费时费力的做这些事情,不如便打消了这个想法。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为而治,方可使民生息。”
听了杨谔的话,他的本家杨察却摇头道:“你这是懒省事,岂是为官之道。我等将来若是主政一方,当要因势利导,以顺民意而为之。不过,官造物事用具,也确是与民争利。不如卖与夏国和辽国,将他们的钱赚来,这是最好。”
范宇点点头,他想要的也是这句话,“杨察兄说的不错,若是能卖与辽国与夏国,换些牛羊马匹也不错。”
“侯爷不知边事啊,牛羊还好说一些,但是马匹,却是辽夏厉行禁止输宋的。”张唐卿也开口道:“我大宋之所以在宋辽之战中失利,便是少了骑兵。若是当年,我大宋有足够的骑兵,怕是太祖之时便已经收回燕云十六州了。”
徐绶急忙道:“卖与青唐的唃厮罗也可,那青唐可是与我大宋关系不错,西军之中的好马,皆是来自青唐。”
“他们的青唐马虽然好,可惜却无法稳定的提供予我大宋。”苗振叹气道:“青唐唃厮罗轻信于人,也正是如此,屡次遭人背叛。如今也只是刚刚安定下来,能大量出售战马,却不知是何年月了。”
范宇本来对这些事情并不熟悉,可是听到他们东一句西一句的,竟对当前的大宋局面有了些了解。
“那便将造作院产出的民间用具,有几家算几家,都售卖过去便可,并不一定非要换来战马。”范宇笑道:“我记得还有安南与大理,也可交通往来。另有沿海市泊司,亦可售卖于海外。这销路看来,倒也是不愁的。若只售卖于大宋国内,怕是会让朝中一些官员不喜。”
张唐卿笑道:“如此也甚可行,那安南对我大宋虽然看起来恭顺,可实际上阴图我大宋土地人口。而大理,则要依靠与我大宋的生意,才可维持其国段氏的奢华生活。这两国,倒也是好销路。只是侯爷这样位尊之人,却为何要忙于这等锱铢必较的商人之事,恐会遭人垢病。”
苗振看了张唐卿一眼,却没说话。但是大家知道,苗振家中也是商人。大宋虽然推崇读书人,但并不禁止商人子弟考取功名。此时的商人地位虽然不高,但是远不如后来明清两朝那样低下。
“岂只是商人之事,这是为国争利。”范宇笑道:“当年寇准相公,极力请先帝渡河北上,到澶州军前鼓舞了士气,这才使得辽国退兵。这等事,也是为国争利。若是商人能从周围各国,将他们的钱财都赚了回来,则我大宋富而敌贫。有了这些钱,我大宋便可打造精良军品,招募精锐军士。利无大小,只要与国有利,便须将之争回来。”
“我记得上一次在潘楼,我与诸位便谈起四民之说。今日我却想说,士农工商四民,哪一个不是在为国争利?”范宇扫视诸人道。
第182章 居安思危
范宇的话,使得在座的几人都陷入片刻的沉思。
天下四民士农工商,如安乐侯所说,确实都是在为国争利。而国有利,就是大宋天下有利,是官家有利。在家天下的时候,这本就是一体的。
忽然之间,这几位新科进士们,感觉自己的眼界被拓宽了,胸襟也好似宽阔不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张唐卿起身,向着范宇躬身一礼道:“以前读书写策论,虽然也一样写的花团锦簇。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想过,这等争利之说。此事便好似一姓家族,虽然开枝散叶,却大家并不分家。各司其职一同分担,在齐心协力之下,使得家族大兴。将此道理放之于天下,便是我汉人大族之天下,亦应如是。”
范宇看到张唐卿如此激动,便笑道:“这不过是我的一点浅见,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以我们几人的身份地位来说,所能做的也并不多。只望诸位二十年后,成为朝堂诸公,携手为此盛举。今时今日,我等只可一点点的来,做好眼前事便好。”
杨谔摇摇头道:“我们能做的,便是等着放官之后,治理好地方,以期得个好的考评。要做些大事,何其之难。”
徐绶却是看不起杨谔的这种态度,不由取笑道:“你要好的考评,又不想做些事,这怎么可能。若是如侯爷所说,你能将地方四民合起来,使各兴其业,如何会得了差的考评。既知是四民,便可兴修水利以利农,鼓励举办作坊以利工,再以惠商之榜,使商人云集买卖百工器具,民丰物埠,则教化自盛。这等事,放之于一州若可行,则放之于天下,怕也不差什么。”
听到徐绶这样说,范宇不由得高看了这家伙一眼。现在能讲出这个道理来的文人,可是不多。若是让他们写文章,怕是都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能讲的如此有条理的,范宇就只知道徐绶一个。
“我觉得徐兄说的有道理。”苗振这时也插口道:“这等事确是要先从小处做起,我等放官皆是通判之职,起步甚高。若是能在本州做些事,还是可以的。哪怕做不到徐兄所说的那样,想必也可略有改善。”
张唐卿和杨察两人也都点头,觉得是这个道理。
范宇笑道:“这件事也只是在此与诸位高谈阔论一下,我身为皇亲,能做的却是不多。虽然富贵,却不如你们将来可以一展抱负。不过,若是造作院造民用器具的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