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宇虽然只是看了一个表面,但是通过这些人的表情,也能估计出个大概来。
草原上的各个部族,对于辽国要说好感显然并不多,他们更多的是惧怕辽国大军。
这些部族在百年来,都是生活在辽军的高压之下,但凡有反叛的部族,都是被辽军强力剿灭。
所以,这许多年下来,草原上的部族换了一茬又一茬。除了少数的部族之外,大都是被辽军将大部族给拆分成了小部族。
如拔思母部和白达旦部,都是少数的古老部族,没有被辽国所剿灭。
但是前两年辽皇耶律重元,再一次掀起对不服从部族的剿灭,也让辽国境内许多部族终日惴惴不安。
拔思母部、白达旦部,还有其余的这些中小部族如今决定反辽,未尝没有辽国高压管理的原因。
与众多族长饮酒回来,格日勒便叫来身边的从人吩咐了几句。
而这时乃仁台还是有不死心,便来到范宇的面前敬酒。
“侯爷,你是我们草原的福星,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们现今不会有反抗辽国的想法的。你的慷慨和仗义,已经迎得了我的尊重。”乃仁台借着酒劲道:“拔思母部的实力很强,但是我们白达旦部的实力也不弱。我的兄弟格日勒已经封了王,朝廷能不能也给我们白达旦一个封赏。”
这是乃仁台看到直接要东西有些说不过去,便要讨封赏了。
草原上的汉子都比较直接,范宇也没觉得突兀。
“乃仁台族长,你的要求,我会代你转达给大宋官家。不过,你想要让官家封赏你,却也不是平白无故便可以封赏的。”范宇笑着看了格日勒一眼,接着道:“王爷是向官家表示了效忠,这几年也用行动证明了他对我们大宋的用处,这才会得到官家的封赏。否则的话,官家凭什么给拔思母的族长封王。我希望乃仁台族长,也想一想能给大宋什么,我也好替你向大宋官家讨要封赏才是。”
乃仁台本以为大宋就是个冤大头,但是事情显然与他所想的并不一样。
格日勒这时也凑到了范宇和乃仁台的面前道:“乃仁台,我的王爵不是平白得来的。你若是羡慕,便也要有付出才行。”
“我们白达旦部,也一样可以向大宋官家效忠。”乃仁台看向范宇道。
范宇点点头,对他道:“乃仁台族长,你的这个理由也可以。但是你比格日勒族长来的晚,又并不如格日勒族长对我们大宋做的贡献多。所以,如果我向官家提出了族长讨要封赏的话,也只能给你一个侯爵的封赏。这一点你要明白,并不是我大宋厚彼薄此。”
经过范宇这般解说,乃仁台心中总算是释然。大宋也是要看谁更有用,才会对其给出相应的好处。
而格日勒也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只怕大宋放弃了扶持拔思母部,转而以扶持白达旦部来制衡拔思母部。
但是现在看来,安乐侯还是很仁义的,并没有利用乃仁台的白达旦部,来给拔思母部下绊子。
“安乐侯,我现在代表我们白达旦部,请你向官家代转我白达旦部的效忠之心。虽然现在我们白达旦部对于大宋并没有做出多少贡献,但是相信不久,大宋便会看到我们白达旦部的诚意。”乃仁台对范宇诚恳的道。
范宇看对方如此认真,这家伙显然也并不是甘于寂寞之人。现在所表现的如此诚恳,也只是为了从大宋先搞到一些好处。
这些好处并不是不能给,但是还是要衡量得失,不可使得格日勒心生不满。
“乃仁台族长的心意,我会代转给官家。不过,最好还是写一份文书,请族长用印才是。”范宇笑呵呵的道。
效忠岂可空口白牙,这东西还是落了文字,将来对朝廷和官家才好交代。而且,有了这书面材料,以后对于草原的事务便也有了插手的法理依据。
次日一早,整个拔思母部的营地号角声连绵不绝,一直在呜呜的吹,几乎没有间歇。
范宇起身后,便看到营地之中的拔思母部族人们行色匆匆。
一队队身着皮甲的拔思母兵士们,手持兵器向着营外而去。
这时一匹黑马奔驰到了范宇的帐篷前,马上的人却是刚刚新婚的呼斯楞。
“范大哥,我爹已经升帐,今日便要首倡反辽,攻打辽国丰州。我爹让我来,请范大哥一同前去观礼。”呼斯楞看到范宇,便呼叫道。
范宇点点头,命护卫牵来马匹,便上马与呼其楞一同去了中军。
此时在宽阔的中军大帐之中,数十名族长都在座。格日勒居中,乃仁台在侧,其余的族长们分列两旁。
待到范宇到来,格日勒便对众人道:“各位族长以为,我格日勒只是临时起意突然起兵反辽?错了,我格日勒这些年来,早与大宋有了联系。大宋在去年击败辽国,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想必大伙都已经知道。我的身后,便是大宋。大宋支持我们各个部族反抗辽国的压迫,我们是不会失败的!”
范宇的到来代表大宋,在格日勒的口中便成了他们反辽必胜的保障,
第995章 扩大贸易的请求
听到格日勒的话,许多族长脸上的表情便是一松,显然都松了一口气。
不管这次起兵反辽能不能成,格日勒在拔思母部还没有成气候之前,都要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
如此一来,各个部族才会有足够的底气,而不是稍有挫折便一下崩溃。
帐内那些中小部族族长脸上的表情,格日勒都收在眼中,可是他的嘴角却是泛起讥讽的笑容。
“另外,昨晚我对大家说,我拔思母部要起兵反辽,这是以坦诚对待大家。可是,却有部族竟然偷偷派人去向辽军报信。”格日勒的脸色一沉道:“若是不肯与我们一同反辽,不参加便是。可是你派人去报信,将大家都置于死地,又是何故?尤其是许多部族的族长不过是刚刚听到我的倡议而已,难道便要用自己的脑袋,给你的问话换来好处吗!”
范宇对于格日勒的这番话不由暗暗点赞,看上去似乎是个笨拙的挑拨,但是细想一下,却是使得这些中小部族已经没有了回头的余地。
而且,这些中小部族相互也没了信任,从而无法再联合起来反抗拔思母部的统领。
果然,那些小部族的族长们都是面色阴沉,互相之间打量着。
“大家也不用找,那些告密的家伙,都被我拔思母部的勇士们抓了回来。”格日勒挥了挥手,便有拔思母部的兵士,从外间押进来数人。
格日勒指了指这些被押进来的草原汉子道:“这些人,便是昨晚想要跑出去给辽军报信的家伙。现在我已经命人堵上了他们的嘴,至于是哪位族长指使的,我也不会公开告诉大家。既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也可以给他一个机会。只要大伙一心反辽,反抗辽国的暴政,那么就还是兄弟。”
范宇不由连连点头,格日勒这一手玩的非常漂亮。不公布是谁派人去给辽军报信,不但保全了对方的性命,这么做还最大的给这些首鼠两端之人留了面子。如果这些人不肯听话,只要格日勒指责其曾经给辽军报信,其部族便会受到群起而攻之。
乃仁台这个时候,也开口道:“我们既然起兵反辽,而首倡者为拔思母部的格日勒,我白达旦部也是同意了的。不过,大家起兵部要有个首脑,我白达旦的乃仁台,愿意听从大宋岱海王格日勒的吩咐。若是战阵之上不听号令,愿受格日勒的军法从事!”
范宇不由看向格日勒,却是发现对方一副早知如此的样子。看来这家伙,私下里也没少许给乃仁台好处,才让乃仁台配合到这个地步。
肯说出以生死托附到对方手中的话,乃仁台也是左右权衡过的。
他是格日勒的姻亲,又是白达旦部的族长。格日即使真的有权力杀他,也不敢真的杀。否则的话,拔思母部所成立的这所谓联军,只怕立刻就会分崩离兮。
有乃仁台这样的大部族族长带头,其余的中小部族还能说什么,很快便有人站出来,也向格日勒表示效忠。
毫无例外,在场的所有族长,都向格日勒表示了服从的态度。
不服从也不行,否则的话今天就不要想着活着走出去。
格日勒摆了摆手道:“今日,我军便兵进丰州。自辽国败于大宋之手,其实力收缩,丰州便只有三万辽军。只要我军拿下了丰州城,便可背靠大宋的河西路反抗辽军的反击。进而派出人马联络谟葛失部,将辽国从东到西断为两半!现在,我们的箫一步,便是先夺下辽国的西南招讨司所在丰州!”
“岱海王,我愿为大军先锋!”乃仁台再一次站出来,拱手道:“我们白达旦的勇士们,足可为大军清扫这一路上的所有障碍!”
格日勒点头道:“很好,那么,便以你这次带来的一万骑兵为先锋,为大军开路。其余各位族长,便带着本部的勇士们,与我的中军主力同行。”
范宇虽然在帅帐之中,但是从头到尾也没有要讲话的意思。虽然格日勒最后向范宇露出一个询问的眼神,可范宇却是摇头拒绝。
可以说范宇的目的已经达到,只要拔思母部起兵反辽,大宋的战略意图就已经实现。至于更深的参与进去,范宇觉得也没那个必要。
虽然眼下拔思母部对于大宋一方还有足够的尊重,但是等他们真的强大起来,只怕会与辽国和西夏一样的态度。
范宇若是真的对于其内部事务插手,只怕当前的关系就会很快恶化。
拔思母部大军开拔,范宇也带着自己的护卫们上路。
这一次随着拔思母部大军前去攻打丰州,正好也可顺路回大宋的东胜州。
乃仁台的一万骑兵,从拔思母部的主力队伍一侧呼啸而过。
范宇看到这些白达旦的骑兵们,如今竟然已经换了铠甲和兵器。清一色在皮甲外罩着链甲,还有长矛和腰刀,皆为大宋造作院所出产。
格日勒看着这些白达旦的骑兵,也咬牙不已。
“看来王爷在乃仁台这里,给出了不少的好处啊。”范宇在格日勒的身旁笑问道。
“乃仁台这个家伙,他对我一点也不客气。”格日勒不由得哼哼了一声道:“这次起兵准备的铠甲兵器,他要走了三分之一!还好我没答应给他火器,否则我会更加心疼。”
范宇笑道:“必要之时,火器也不是不能给。毕竟要想让白达旦出力,王爷也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来才是。”
“侯爷,不瞒你说,我们起兵反辽,我最担心的便是钱财。”格日勒皱眉道:“如果我们要与辽国长期的纠缠下去,便有要足够的军备物资。若是没有这些东西,我们这些部族很快便会坚持不下去。我部与大宋虽然可以交换牛羊马匹这些牲畜,但是还远远不够。这些牲口要长成,最少的也要半年时间才可以。所以,侯爷能不能再给我们指一条财路,让我们能与辽军周旋下去。只要草原上有的,都可以交易。”
不得不说这个格日勒很有长远目光,他并没有将开拓财路放在抢掠上,这便足以说明问题。抢掠不可能长久,而且他们也没有可以抢掠的对象。辽军虽然看似强大,但其实很穷。草原上的其他部族,也都是苦哈哈。
大宋则是他们背后的靠山,实力强悍,更不是他们可以动的。
如今格日勒能想到的,就只有向安乐侯提出扩大贸易的请求。
第996章 唯有看安乐侯的
格日勒对范宇说这个话,他自己都有些心虚自卑。
草原上能有什么,除了这些牲口之外,便只有草了。虽然也会有些草药产出,但是那个数量并不多。
反倒是草原上的需求更多,不但锅碗瓢盆都要从大宋购买,就是粮食茶叶也是一样。
若说草原上相对大宋有什么优势的话,也只有肉食足够。
在格日勒自己,则是想让大宋多出一些支持,所谓的交易,也只是一种说法而已。
可是在范宇看来却不一样,扩大与草原上的贸易,其实对于大宋也是一个好事。
和与辽国贸易不同,草原上这些部族的经济更加单一。
相对来说,以经济方式对草原形成某种程度上的控制,就更加容易。
但是这个前提,便是要让草原各部能从这些交易中得到足够养活自己的好处。
而要让这种贸易长久维持下去,大宋也不能因为这种贸易而吃亏。
这也就是,要让大宋和草原各部,都从这些贸易当中受益,才是双赢。
看到范宇沉思,格日勒便只能等着。
“王爷若要与我大宋扩大交易,却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