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人退回来,全军后退五里扎营。”王坛命人传令道。
这一次攻打范阳城,怕是有些麻烦了。对方的火箭弹射程,与宋军的火箭弹射程十分接近,甚至差距不到两三丈远。
在这个距离上,双方打起来吃亏的可是宋军。王坛心中明白,对方是据城而守,远比宋军在旷野之中有更好的躲避方法。
大宋安乐侯
第883章 神卫军太坏了
实际上比较起来,还是宋军的火箭弹射程更远一些,但是有限。
之所以在战场上宋军火箭弹没有明显的优势,便是因为辽军是在城头上发射火箭弹的缘故。
王坛只是派出火器营对范阳城稍加试探,便命令火器营的人撤回。
在王坛的想法之中,对于范阳不能硬攻,还是要另想他法才是。否则的话,宋军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将范阳城夺下。
一旦宋军的损失过大,这一场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战事也就不用打了。
辽国冒进之鉴不远,王坛可不想再吃这个亏。
而且官家的旨意之中,也并没有要王坛快速推进,反而是让他放慢进攻的速度,与西路宋军配合。
如此一来,王坛便不必急于一时。
神卫军的扎营之地,与范阳相距不过八里,使得城中的萧普古十分不安。
他看看天色,脸色也跟着阴沉下来。当初在高丽之时,辽军便曾与高丽人的大型投石机之间,有过类似的对峙情形。
那一次,辽军是夜间对开京进行了突袭,使得高丽人据城而守的优势荡然无存。
但是这一次攻守却是换了,辽军是守的一方,攻的则是宋军。
萧普古感觉到了不妙,便立时从其他的城门派出辽军斥候。令其务必以神卫军的大营为中心监视,若神卫军夜间袭城,则城内的辽军可提前有所预知。
他却不知,王坛也与萧普古是同样的想法,怕辽军夜袭。
所以神卫军的斥候也,派出去不少。
双方的斥候,在傍晚时分,便展开了相当酷烈的相互搏杀。
辽军的斥候虽然骑射甚为精熟,但是神卫军斥候兵甲精良,双方互有死伤,谁也没能占了上风。
王坛等到天色渐黑,却是发现宋军斥候在范阳周围,也没能占居多少上风。
辽军的不断的从城中派出斥候小队,显然是与宋军拼起了消耗。
若是这样下去,对于宋军来说,也一样的得不偿失。
但是宋军不与辽军拼消耗,就要将斥候们都收缩回来,营外便会成了辽军斥候的天下。而在离城如此近的距离扎营,就成了非常危险之事。
这一晚王坛都没有休息好,待到天色刚刚发白,便命全军拔营,缓缓的回撤。
天亮之时,萧普古听说神卫军居然退去,不由松了一口气。至于出城与宋军野战,却是想也没有想过。
若是宋军没有火器,萧普古巴不得与宋军在外野战。以辽军对于骑射的熟练程度,宋军半点便宜也占不到。
可是在双方都有了火器之后,野战对于据城而守的一方,就不是个好的选择了。
只有在防守的过程中,给予敌军造成巨大的损失之后,再以野战将对方一举击溃,才是最好的选择。
王坛命人退出十里,才再次扎营。在这个距离上,若是辽军再想对神卫军实行消耗战术,便有些远了。
但是神卫军也不能就这么退回去,否则的话会伤了军心士气,而且王坛自己也不会甘心。
以双方目前的情况,宋军的后方有安肃军看护,倒没什么后顾之忧。
而辽军兵力不足,女真人与高丽人不堪大用。除非辽国南京城派出援军,才会增强范阳城的实力。
只不过辽国南京城乃是幽燕之地的重心所在,无论如何也不会派兵来援范阳。
所以王坛所率领的神卫军,与萧普古所带领的五万辽军,暂时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很快,王坛便想到了好办法。
当日傍晚,王坛派出数千宋军骑兵,逞扇形撒了出去。
虽然范阳城外数里之内,有不少辽军斥候,但是被突然出现的数千宋军骑兵一顿追击给打了个措手不及,没死的纷纷逃回城去。
而神卫军的大营之中,火器营也跟在斧枪兵的护送下,向范阳城逼近。
本就是在傍晚出兵,而宋军又将辽军斥候给远远的赶开。待火器营到范阳城下之时,天色已然黑了。
而后黑暗之中,便突然爆发出数百上千条明亮的火龙,猛扑范阳城。
一片剧烈的爆炸火光,将范阳城头给笼罩在内。
城头的辽军,被宋军的突然袭击,给打的城头上死伤狼藉。但是待辽军用火箭弹还击之时,却现黑暗之中的宋军,似乎不再发射火器,不知道躲去了哪里。
王坛所订的计划,便是要用宋军骑兵将辽军的斥候都驱赶开,而后再用火器营趁着夜色攻击范阳城。
而且是打完就跑,换个地方再打。
反正辽军在城内不会轻易出来,与宋军相比,就要被动许多。
这一晚宋军火器营便不断的转移攻击地点,一停下便会对范阳城打上一轮火器。
直将一个范阳城的城墙打的坑坑洼洼,城头上的辽军,也被炸的死伤不少。
萧普古明知道宋军就在城外不远,可是外面这么黑,谁知道宋军有没有其他埋伏。若是冒然派出大队的辽军,万一中了宋人的奸计那就更加不利。
待到天亮之时,萧普古的两只眼睛都熬的红了。而范阳城上的辽军,也因为宋军的夜袭,造成了不少的死伤。
在萧普古的眼中,神卫军太坏了。不敢堂堂正正的出兵,却是偷鸡摸狗一般,让人恨的牙根痒痒,却又没有办法。
除此之外,范阳城的城墙被炸了许多的坑洞不说,就是四面的城门,也俱被火器轰碎。
要不是辽军知道用木石堵塞,怕是便四门大开了。
虽然城门被堵了起来,可是辽军若想要出城,便也变的极其麻烦。
王坛得到属下的禀报之后,不由笑道:“辽军居然将四门都堵了起来,这样也不错,就让他们在城中守着便是。大伙折腾了一夜,都去用饭休息,今晚还有的折腾。”
对于范阳城,王坛也形成了息的想法,那就是与对方先耗着。不求速胜,将这些辽军困在城内,一点点的消磨对方的军心士气。
待得西路的宋军有了好消息,他这边攻克范阳城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另一边西路的宋军,其实已经汇聚到了天德军城。大军由这里出兵,到大同也不过六百余里。
李惟贤升帐议事,折继宣第一个站出来。
“李将军,在下请领三万骑兵为大军先锋!”折继宣首先拱手请战道。
第884章 意外的消息
折继宣主动请战,早在李惟闲的预料之中。
对方擅长骑兵作战,与大军同行,便有些浪费了。倒不如派对方带兵为前锋,为大军开路。
展昭此时也拱手道:“下官可与折将军一同出战,为大军探明前路。”
虽然立下不少功劳,但是展昭只是在官职上提升了,并没有独领一军作战过。因此展昭也不争,只要一同出去作战便可。
李惟贤对此倒也并不在意,他点了点头,对两人道:“既然如此,那就由折将军与展将军带兵为前锋。你们若是没有把握可以不必攻城,直管一路往大同去,截断辽军前后的传信,使之不明情况以便我军作战。”
折继宣与展昭同时点头道:“我等必不负李将军所托!”
狄青并没有主动请战,而是等着李惟贤的吩咐。
若是都各自请战,最后李惟贤若有什么作战意图,可就没有人配合了。
“好,骑兵为前锋,先一步去到大同左近探知辽军动向。我天武军和新军一部,则缓晚一步东行。金河上游和与黄河的交界处,还有辽军的云内州和东胜州两城,亦为必争之地。”李惟贤分析了几句,便看向狄青。
“李将军,下官可领兵往攻东胜州,必不使将军有后顾之忧。”狄青这时才开口道。
李惟贤这样说,目的已经很明确,自然是希望有狄青分担一下。
新军乃是安乐侯一手创建的,而且也最先使用新式火器的宋军。李惟贤带着天武军,在宋夏之战中,大小也近百战。
但是他的天武军与新军相比,却是在战绩上大有不如。因此李惟贤也存了些比较之意,想看看新军的成色。
而狄青恰好是新军的副都指挥使,官级和作战经验,也都够和自己称量一番。
狄青并不知道李惟贤有比较之意,当即便痛快的领了命令。
次日,宋军便从天德军城向东而去。
折继宣与展昭等人,带着三万骑兵先行出动,很快便只剩了天边的一片烟尘。
而后便是狄青带着一万新军的队伍,也沿着黄河而去,向下游的东胜州杀了过去。
李惟贤则领着天武军的五万人马,一路迤逦向东,杀向云内州。
自上一次萧孝穆在天德军城外,被李惟贤打的大败之后,他便不敢在靠近宋境之地布置大量辽军。
因此东胜州与云内州两城中,辽军的数量并不算多。
狄青所去的东胜州,不过两丈高的土坯城墙,城内的辽军也只有千余人而已。
新军在一日之后,便来到了东胜州的城下。摆开了阵势,便是一顿火器招呼过去。
说起来也是可怜,东胜州的辽国守军,并没有火器。辽军如今的火器,大都集中在南京和大同两地。
以辽国的生产火器速度,根本就不能与大宋的造作院相比。而且在财力上,也无法与大宋相比。
这就使辽国的火器数量装备有限,只有在关键城池和战场,才会有火器的使用。
而东胜州与云内州这两地都有些突出,易攻难守十分鸡肋,所以辽军也没在此留下火器。
只是被宋军火器一顿炸过后,东胜州城便被轰开了城门扫清了城头。
狄青持槊当先冲入东胜城中,便迎面碰到了数百名辽军,成扇形围了过来。
面对这许多敌军,狄青却是一点也不惧,直直的便冲向了距自己最近的一名辽军。
手中的马槊当头砸下,就在对方使用兵器上迎之时,却突然一顿一刺,便将其咽喉刺穿。
不等其余的辽军吃惊,狄青便将手中的马槊抡了开来,连挑数名辽军。
就这一缓的时间,狄青麾下的新军纷纷涌入东胜州城中。
原本还有数百名辽军在周围,待看到新军如潮水一般不断的冲入城之之后,便知道大势已去。
机灵些的辽军,直接扔了手中的兵器抹头就逃,傻一些,还要上前与新军交战。
不过片刻,还在抵抗的那些辽军,便被狄青麾下的新军全部消灭。
东胜州辽军不过一千余,城中的人口却也只有万余人,其中大半还是汉人。
这地方在唐时,便是大唐的一治下,当初为辽国所吞并之时,亦是汉人居多。
狄青只是命人给天德军的郭世进送信,请其派人代为管制东胜州,便又带着万余新军杀向了金河上游的云内州。
待狄青到达云内州之时,李惟贤也同样已经夺下云内州多时了。
云内州也同样暂时交给郭世进监管,李惟贤与狄青两人只不过命大军休息了一日,便向着三百里外的岱海去了。
数日之后,宋军兵至岱海,来到了辽国宣德城下。
这宣德城对于李惟闲和新军来说,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只是数百枚火箭弹使出来,便让宣德城的守军死伤不少。
剩下的辽军再也没有了抵抗之心,立时便逃散而去。
攻下了宣德城,过了长城往南,便是大同了。
但是正当李惟贤与狄青入城不久,便有骑兵送来了让他们意外的消息。
折继宣他们是宋军的开路先锋,一路之上并没有耽搁,凡是碰到辽国城池,皆是绕城而过。
但是当他们高歌猛进,到达大同北方的长城之时,消息也送到了镇守大同的萧撒八手中。
萧撒八被耶律重元委任为西北招讨使,如今代替了他那屡吃败仗的老爹,被封为齐王。
在得知宋军的骑兵已经到了大同北边的长城外,萧撒八便有些按捺不住。
“我在高丽之时,便擅长骑兵交战。这些宋军却是派出骑兵来攻打我大辽兵马,简直是班门弄斧。”萧撒八冷笑,实是有些看不上宋军骑兵。
他想了想,便哈哈一笑,“既然宋军敢派出这许多骑兵,倒不如陪他们玩一玩儿。点三万骑兵随我出战,让这些宋军有来无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