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安乐侯- 第4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苁鼓愫嵝写竽稹!

    被曹傅好一顿数落,郭冲既羞且愧,连头都有些抬不起来。

    “曹将军责怪的是,下官实是想的太多,反倒自陷其中。下官替将军丢人了,请将军责罚。”郭冲单膝跪倒准备领罪。

    曹傅却摆了摆手,“好了,幸好我来的及时,你也没有如何。这算是一个教训,你记住了便可。你既然是来探查的,可有什么消息。”

    郭冲急忙拱手禀报道:“下官从一些准备东行的胡商那里得知,如今党项人已经将整个喀剌汗国占据,又建国,国号依旧为西夏。而且李元昊那逆贼如今竟然称帝,实是不知羞耻。”

    “还有别的没有,党项人在附近的兵力如何。”曹傅却是关心的便是党项人在近处的军备情况。

    “回将军,党项军队在四百里外的于阗城还有八千人马。”郭冲将自己得知的消息一股脑的讲了出来。

    曹傅点点头道:“如今我军已经将党项军尽皆控制,你带几个人,去将这些党项兵士们分开审一审。”

    郭冲当即告退下去提审党项兵士,而曹傅则展了一副地图,目光在约昌城与于阗之间来回打转。

    若是曹傅自己能说了算,他定然会带兵西进,直接将于阗城也一把抢过来。

    不过那样的话,后勤线便拉的太长。如今占据了约昌城,便已经是极限。再拉长四百里的话,怕是有些得不偿失。

    曹傅在军中打过的仗也不算少,也是个知兵的。虽然之前教训郭冲说的霸气,可是他却并不冲动。

    如今大宋与新西夏所交界之处,便是约昌城与于阗城之间。

    这个交界地是个比较狭窄的走廊,只有数十里宽。南边是终年积雪高不可攀的昆仑山,北边则是风沙万里的澣海大漠。

    而这里也是丝绸之路的南线,丝绸之路的北线,则要路经属于高昌回纥的地区。

    曹傅皱眉,李元昊如今称帝并再建新西夏国。以李元昊的野心,说不准会再次对大宋出兵。

    因此,曹傅决定要先向朝中上报此事,使得朝中早作准备。

 第845章 不能让宋国顺遂

    占据了约昌城之后,曹傅便给兴庆府的河西经略安抚使曹琮传书,将约昌城这里的新情况,详细告之。

    除了这份正式给朝廷的文书之外,曹傅还给安乐侯范宇也去了书信。

    曹傅是极想与新西夏再次开战的,在他看来,这属于西夏之战的延续。若不能将李元昊斩杀,就不算是结束。

    事实上,新西夏的建立李元昊称帝,就不可能对大宋毫无影响。尽管双方的距离如今已经有些远,想要开战也会有些困难。

    但是双方之间的仇恨,却一点也没有减少。

    即便隔着一个高昌回纥,只接壤了数十里的边界,也同样有可能爆发大战。

    只是大宋如今的情形,曹傅也甚为清楚,邸报之中也已经有了辽国灭掉高丽的消息。这说明辽国再无后顾之忧,对大宋的威胁变大。

    如今曹傅虽然从党项人手中夺取了约昌城,但这只是一种捡便宜的行为,并不算与新西夏开战。

    若是要开战,还是要看朝廷的态度。

    曹傅最多,也只能做这么多,朝廷的大局观他还是有一些的。

    范宇接到曹傅的书信,便明白了曹傅所想。这家伙耐不住寂寞,既不想破坏朝廷大局,又不想闲着。

    对于李元昊平定喀剌汗国,并称帝建立新西夏,范宇是一点也不意外。

    李元昊此人若不是因为大宋有了新火器,怕是不用迁徙便已经称帝。如今虽然举族迁徙,但是其大半实力仍在,灭掉一个松散的喀剌汗国也不足为奇。

    虽然这个新西夏已经建立,但是范宇觉得新西夏要稳定下来,只怕也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成功的。

    李元昊如今只不过是占据了喀剌汗国,但是对于原本喀剌汗国的臣民还没有收服。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次冒然与大宋冲突,那么很可能便会被一击而溃,党项再也没有爬起来的可能。

    而且新西夏与大宋之间,还夹着一个高昌回纥,也是一个极大的不确定因素。

    范宇便给曹傅去了回信,将自己的判断告之了曹傅。

    并叮嘱曹傅,多往新西夏境内派遣细作,收集新西夏的情况。李元昊若是真的要对大宋有什么动作,从其国内的举动之上,便可先一步察知。

    曹傅的传书在朝廷之中,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西夏李元昊原本便是大宋的大敌,如今死而不僵,这么快又在万里之外建立了新西夏,却是出乎朝中大臣们的预料。

    这说明李元昊十分强悍,党项也极为顽强,而且对于大宋,依旧有些威胁。

    不过,朝中包括官家赵祯,也没觉得李元昊会真的对大宋用兵。

    以新西夏如今所在的位置看来,无论是地理上,还是局势上,都不太可能。

    大家之所以震动,也只不过是因为李元昊与党项一族的顽强罢了。

    如今大宋朝野都心气高了,李元昊若是敢向大宋出兵,大宋能打败他们一次,就能打败他们第二次。

    手下败将安敢再次言勇,找死罢了。

    当前被大宋所重视的,只有一个辽国。

    辽国不但有了火器,而且在地理位置上,辽国更可调集数十万骑兵挥师南下饮马黄河。

    若是一个不小心,辽国将大宋吞灭也有可能。

    如今宋辽局面,也正因为高丽被辽国所灭而争吵不休。双方的都在调兵遣将,摆出一副随时可能出兵的模样。

    其实是两方谁也没有做好准备,都在虚张声势而已。

    辽国的南京城中,耶律重元威势日重。原本辽国贵族之中,对于耶律重元还有许多质疑的声音,便是随着高丽被他一举平定,国中贵族们便彻底的钦服了。

    高丽国王王亨,被带到南京之后,耶律重元便封其为僖国公。其弟王徽,被封为恬国公。

    这两人都被软禁于南京城中,被辽军重兵所看守。

    至于原本高丽的那些大臣们,如今除了刘征弼单骑入西京,为辽军收复西京立下功劳之外,其余的高丽大臣也都被看押。

    耶律重元这一日,得知宋军在边界之上再次调兵,便有些忧心。

    他命人将宰相萧惠与南院大王萧孝友都召来,共同商议应对宋国之事。

    “两位卿家,如今宋国调兵遣将,动作很是频繁,宋不会在这个时候,真的对我大辽出兵吧。”耶律重元皱眉道:“朕虽然将高丽平定,但是如今对大宋用兵的准备尚且未曾完成。若是这个时候开战,怕是有会有些措手不及。”

    萧惠听到耶律重元的担忧,便拱手道:“陛下何必忧心此事,那宋国除了数十年前,其太宗皇帝曾主动向我大辽用兵之外,其余的时间,哪里敢主动出兵?即便是其太宗赵光义,不也是两次大败亏输抱头鼠蹿吗。臣相信,只要我大辽严加防备,不使其有机会偷袭,便可使其不敢冒然出兵。”

    南院大王萧孝友也跟着道:“陛下,宋国占据了西夏之地,如今正是开春之际最是艰难。若是这个时候宋国向我大辽出兵,岂非自误。而且宋军虽然在边界之地调动频繁,但也只不过是调动而已,并没有出现越界之事。况且我大辽军中,如今也装备了许多火器,并不惧那宋军。”

    这两个大臣的意见也很统一,都认为宋军在如今的情况之下,还不太可能主动向辽军出击。

    听了这人的分析,辽皇耶律重元点点头,“话是这么说,可如今我大辽也同样抽不出手来。宋国灭掉了西夏,并占有其土。因为要消化河西之地,这才使得宋国有难以向我大辽出兵。而朕也是趁宋国消化河西之时,这才瞅准了机会,出兵灭掉了高丽。与宋国不同的是,朕只取高丽的浮财,而将高丽之地交给女真人去管,这省了我大辽许多精力。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大辽难道还占不到宋国的先手吗。”

    萧惠与萧孝友两人互视对方一眼,陛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嫌我大辽动作慢了不成?

    “陛下之意,莫不是要主动向宋国出兵?”萧惠不由小心的探问道。

    “两国相争只争朝夕,朕以为,不能让宋国顺遂。”耶律重元沉声道。

 第846章 胜过宋国

    萧惠与萧孝友两位重臣听到耶律重元的话,都是心中一震。

    与宋国发生冲突,可不是与高丽那样的小国冲突,很可能瞬息之间便会爆发大战。

    辽国的军队不过五十余万人,这是连一些亦兵亦民的部族兵也算在其中。

    若是与大宋的军队相比,数量还是少的一大半。

    “陛下,宋军的火器与我军的火器,谁的更厉害一些?”萧惠不得不让耶律重元慎重,但是进谏不能直接反对,而是提醒差距。

    萧惠所提醒的,便是请耶律重元注意,辽国的火器与宋军的火器相比,还稍有不如。

    既然辽军火器稍差了一些,那么真打起来,结果怕是不会太好。使耶律重元有了这个简单的判断,便能起到阻止耶律重元冒进的作用。

    耶律重元哈哈一笑道:“卿家以为朕想不到这一点吗,朕早就令郭喜重赏工匠,令其制出新的火器来。这火器虽是我大辽仿制的宋国火器,但是却必然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若是没有这点把握,朕岂不是给我大辽招祸。”

    萧惠与萧孝友两人都是两眼睁大,陛下的这些话可是出乎两人的预料之外。

    “陛下,此言当真!我大辽的火器竟能胜过宋军的火器不成!”萧孝友甚为激动,“臣子萧胡睹,便是丧于宋国神卫军的火器之下。若陛下已经使人制出更好的火器,臣请为陛下先锋!国恨家仇一并报之!”

    “我大辽的火器,真的比宋国的火器还要厉害吗,臣等可否一观?”萧惠却是更沉稳一些,要求眼见为实。

    “哈哈哈哈,你们不说,朕也是要让你们一观的。否则的话,你等心中忐忑,却如何与宋军交战。”耶律重元不由大笑道:“不过,你看观看之后,却定要保密不得外泄。这乃是我大辽的重器,不容有失。若是宋国得知,有了应对的办法,怕是对我大辽有些不利。”

    “臣等自然是要守口如瓶,陛下放心便是。”萧孝友也急忙拱手道。

    “摆驾,两位卿家随我出城一观便是。”耶律重元一摆手道。

    很快,便有一队骑兵驰出辽国南京的北门,一路北去。

    还是上一次的那个火器作坊的附近,如今这里的规模已经扩大了不少,建的好似一个村镇一般。

    “两位卿家来看,这便是我大辽的火器作坊。这里面住了两万余人,除了工匠们之外,还有他们的家人。”耶律重元指了指不远处的军营又道:“朕在这里驻扎子五千兵马,以防有人对我大辽的火器作坊不利。这里的工匠,除了领头的几个是从宋国请过来的,其余的皆为我大辽工匠。”

    “这宋国的工匠,果然还是了不得。”萧孝友不由叹息道:“自从宋国的工匠造出新式火器,西夏被灭,党项一族不得不举族迁徙。而我们辽国,也因此吃了一次大亏。若不是陛下暗中经营,只怕我大辽面对宋国,连一丝底气也无。”

    耶律重元笑道:“如今,宋国自鸣得意,却不知道我大辽的火器不但不逊色于他们,甚至还有超出。一旦辽宋之间开战,定会让这些宋人吃个大亏。”

    萧惠道:“陛下,如今我等要进这作坊去一观吗?”

    “那倒不用,我们只须看到这火器演示便是。”耶律重元摆摆手道:“朕已命人去找郭喜过来,由他给我等说明便可。”

    君臣三人正在这里说着话,便看到郭喜提着袍子小跑着从作坊之中出来。

    他一抬头便看到外面不远处正骑马等着的耶律重元君臣,便急忙来到马前,向耶律重元深施一礼。

    “陛下到来,臣有失远迎劳陛下等候,还请陛下降罪。”郭喜连忙请罪道。

    耶律重元笑道:“朕不过是临时起意罢了,你何罪之有。”耶律重元摇了摇头道:“朕此来,便是一观你所说的新火器。你曾向朕上报,这新火器比之宋国的火器只强不弱,却是使朕很是高兴,今日正要看你演示,希望卿家能给朕一个惊喜才是。”

    郭喜听到耶律重元的话,便直起身来,颇为自信的笑道:“陛下要臣演示这新制出来的火器,也是臣所盼望的。只有我大辽强大了,臣等才能跟着陛下睥睨天下。若无陛下的高远,臣等什么都不是。”

    “废话少说,你且命人将那火器取出来演示。”耶律重元知道这是郭喜在拍自己的马屁,不由得轻斥道。

    “陛下与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