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安乐侯-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崔齐颜笑道:“我们带兵深入敌后,亦是抵挡辽军。辽军虽然不再顾忌树州城,却是顾忌更后方数百里的西京了。而且西京乃是我高丽北部重镇,一旦夺回,便可使得高丽上下士兵大振。若是皇甫兄怕王上怪罪,便将此事都推到我身上便可。”

    “擅自弃守树州之责,推到崔兄身上?这是不可能的,若是我的同意,崔兄连一兵一卒也带不走。”皇甫颖想了想,叹口气道:“也只能是你我修书一封,告知王上树州已守之无用,请王上尽力与辽军周旋了。坚持到你们攻占西京,我高丽才会有所转机。”

    “不错,还是皇甫兄想的周到。”崔齐颜哈哈一笑道。

    “你怕是也想向王上修书,只不过是让我说出来罢了。”皇甫颖摇了摇头,便果断的取了笔墨纸张。

    两人修书一封,其书信中向王亨说明了两人的想法。

    为了显示减少责任,显示出两人的决心,甚至在书信最后写了‘不成功便成仁,臣皇甫颖、崔齐颜绝笔百拜!’这等壮烈之辞。

    两人下了决心,便立时行动起来,而辽军的动向,也由斥候不断的传来。

    不过数日,处于树州后方的水州,也被耶律重元率领大军攻克,而辽军的兵锋,已经有转向树州的迹象。

    但是这个时候,皇甫颖与崔齐颜两人,也做好了大军乘船北上的准备。

    这两日,他们已经将港口的大半船只都征调到了手中,更是将树州城的府库也搬的空了。

    皇甫颖与崔齐颜两人,当晚便带着六万高丽军登船出发,只留了一座空城。

    在他们出发两日之后,辽军的人马才姗姗来迟。

    原本耶律重元对于没有拥军的树州,还是抱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毕竟对方的投石机也有些威胁的。

    但是当大批辽军到达树州之时,却发现树州城中竟没有一个高丽军,只有一些百姓处于混乱动荡之中。

    杀了一些在街头抢掠的无赖泼皮,耶律重元命人从百姓口中探听高丽军的去向。

    但是却并无一人知晓,只知道高丽军于两日前,连夜登船而去。

    皇甫颖与崔齐颜两人做事也绝,在大军登船之前,并无几人知道他们实际的目的。

    耶律重元心中,却升起不妙的感觉。

 第833章 西京易主

    高丽军登船而去,在耶律重元看来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将军队撤往南边,拱卫高丽朝廷。一种是北上,截断辽军的后路。

    耶律重元虽然年轻,但是也算久经战阵,他更倾向于第二个可能。

    若是高丽军乘船北上,去截断辽军后路,虽然一时之间不能奈何辽军。但终究变数太大,而且有可能会对辽军产生极为不利的可能。

    “去将萧撒八给我叫来。”耶律重元坐树州官衙大堂上吩咐道。

    很快萧撒八便被叫到了耶律重元的面前。

    “陛下寻我,可是有什么事要让我去做?”萧撒八一见到耶律重元,便立时躬身道。

    “你猜的不错,朕是有一件事让你去做。”耶律重元看了一眼萧撒八道:“树州城的数万高丽军,已于两日前,便乘船不知所踪。朕认为,这些高丽军是去了北面。”

    “背面?”萧撒八吃了一惊,急忙抬头道:“他们有那么大的胆子,竟敢往北边去!”

    耶律重元哼了一声,“都要死了,再不挣扎一下如何能得活?想来这些高丽军,是要断了我们大军的后路。你麾下的马快,当带些火器沿海岸北返。记得要多撒出斥候打听,看看那些海边讨生活的人,见到没见高丽军的船队。一旦找到这些高丽军,你便无论如何,也要将之纠缠住,不得给其捣乱的机会。不过,你也不必过于逼迫,只须将其牵制,保证我大军辎重补给便可。”

    “陛下,若是臣能将其剿灭,岂不是更好。”萧撒八有些不服气的道。

    “若能剿灭的话,当然不错。”耶律重元郑重的道:“但是莫要忘了,此时高丽朝廷尚在,此地民心未改,我们终是要做好最坏的准备,才可彻底胜了高丽,从而使之覆灭。只要你能牵制住这些高丽军,朕便会用最短的时间,将高丽朝廷剿灭!”

    萧撒八一听,陛下居然是打的这个主意,明明后路都有可能被人抄了,陛下却还要抢时间剿灭高丽的朝廷。

    虽然萧撒八说不出什么与时间赛跑这样的词汇来,但是他却能感觉到其中的紧张刺激。

    “陛下雄才大略,臣远不如矣,既然陛下如此判断,臣便听从陛下的吩咐便是。”萧撒八立时领命道。

    打发走了萧撒八,耶律重元便又让人请了北院大王萧普古前来。

    “萧卿,如今失踪的高丽军很可能北上,我们不能再耽误时间。”耶律重元目光看向南面,“我们的大军,当尽快将高丽朝廷覆灭才是,以免夜长梦多。”

    “陛下,这样做会不会太过冒险?若是后方有变,则大军危矣。”萧普古有些迟疑的道。

    “我大辽水军极少,而高丽三面环海,若其以船运兵前后往来,我军岂不是疲于奔命。”耶律重元摇了摇头道:“我已经派了萧撒八北返,你我当尽快覆灭高丽朝廷,方可保得无忧。”

    “臣明白了,明日使命大军继续南下,以早日将高丽覆灭!”萧普古立时点头道。

    皇甫颖与崔齐颜两人,这时已经带领船队到达了白翎岛,若是再有一日的时间,船队便能到达靠近西京的海岸。

    而这个时候,萧撒八也只不过是刚刚带了三万骑兵北返。

    又过了一日时间,六万高丽军在皇甫颖与崔齐颜两人的带领下,在距离西京甚近的咸从县登了岸。

    从咸从县至西京城,不过七十余里,相当的近。

    只不过高丽军弃舟登岸之后,便要地下步行,这距离就够他们走上一天的。

    一上岸,崔齐颜便对皇甫颖道:“皇甫兄,你我两人虽然带领六万大军,但是此时却是深入敌后,攻城器械等物并没有携带。要想一举夺下西京城,怕并不是那么容易。”

    “崔兄,你的意思我明白了。”皇甫颖哈哈一笑,“崔兄与我想到一起了,我也正想着如何破城。但是显然还是慢了崔兄一步。若有妙计,崔兄尽管吩咐便是。”

    “是这样,我们不如先寻一村镇打听下西京的情形,而后派一些悍卒先一步乔装入城。”崔齐颜沉吟着道:“待我们大军到城下之时,他们便可打开城门,与我等里应外合,一举夺下西京城。”

    皇甫颖点点头,“那便派三千人,从西京各个城门混入就是。”

    两人计议一定,便立时从军中选了三千人,并将一座沿途的一座镇子给围了。

    从镇上的人家弄了三千件的民服,却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百姓穷困,凑齐三千人穿的民服,几乎将镇中男子都给剥光了腚。

    西京城中此时的防守并不紧张,辽国大军早已经打到了数百里外,这里已经算是大后方。

    又因为耶律重元的民间离间政策,倒也没有什么高丽人反抗,这便导致西京城的守军十分懈怠,没有多少警觉。

    三千高丽军,居然轻易的便混入了西京城中,并没有被辽军发现。

    当大队的高丽人马来到西京城下之时,城内的守军还以为自己在做梦。

    甚至高丽军连攻城的姿态都没摆出来,先一步混进城中的三千悍卒便暴起发难,将辽军守军杀死大半余者生擒。

    若大一座西京易主,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很轻松的便被他们夺到了手中。

    两人带兵入城,却是发现城中高丽百姓们的神色,似乎都不是那么自然。对于高丽军,竟还有一丝戒备之色。

    “皇甫兄,你看这些城中的百姓,为何看到我们之后,却并无多少欢欣之色。”崔齐颜不由皱眉道。

    “想来这些人已经屈从于辽军,如今看到你我,却是有些不知所措了。”皇甫颖一下子就猜了个差不多。

    不过,百姓的表现也不值得在意,现在最要紧的便是如何使辽军恐惶生乱。

    两人倒是清楚,以他们这么多的人马,要说横扫辽军后方的高丽领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今情形不明,我们先将西京这里经营好了再说。”皇甫颖却是先顾眼前。

    只不过,让他们两人没想到的时,就西京城被他们所带的高丽军夺下的第二日傍晚。

    南边大同江边,便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辽国骑兵。

    大同江水已然上冻,大批的辽军骑兵在冰面上奔驰,正是冰河铁马扑向西京城。

    城上的高丽守军看到这一幕,只吓的差点转身逃走。

 第884章 大辽不能等

    三万辽军骑兵,远远的在城墙上看过去,仿佛一大片的蚂蚁。

    只不过那如雷的蹄声,却是使得城上的众人都知道,这可不是真的蚂蚁。

    在辽军骑兵的队伍之中,萧撒八也看到了西京城,包括城头上已经被换掉的旗帜。

    原本绣着一个辽字的大旗,换成了高丽两个字。

    只是这一眼,便使得萧撒八怒火中烧,果然被陛下料下,这些狡猾的高丽人竟然真的跑回来断了辽军的后路。

    但是当距离西京城越来越近的时候,萧撒八却是渐渐的冷静下来。

    自己出发之前,陛下便曾叮嘱过自己,让自己纠缠住这些高丽人,不使其截断辽军的补给线便可。

    萧撒八举目四望,自己手下有三万骑兵不算少了,但是用来攻城却是用不上力。

    虽然带有火器,破城并不算难事,可是西京边上便是山区。若是将这些高丽军赶入山区,反而更不好办。

    三万骑兵在西京城外打转,却是显出一些犹豫来。

    而西京城的城头上,皇甫颖与崔齐颜两人却是面面相觑。他们没有想到,辽军竟然会来的这么快,与他们只不过差了一天的时间,便赶到了西京城下。

    原本两人的计划,便是截断辽军的后路,并借着辽军与国内消息不通的机会,向北方的辽国控制区宣传辽皇被杀的假消息。

    如今辽军来的如此的快,便将两人的计划一下子打乱。

    散播假消息是不成了,而且就是退走,怕也是个问题。

    不过,对方只有骑兵,想要攻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崔兄,眼前的情形,我们怕是要在这西京城中,多守些时日了。若是能让这些辽国骑兵退去,那就最好不过。”皇甫颖有些发愁的道。

    “这些骑兵来的匆忙,想来物资补给并不充裕。反倒是你我占据了西京城,城中辽军的补给不少。”崔齐颜笑道:“即便我们手中有六万人马,也足可用上大半年久。这些辽军骑兵在城外耗不久,只要我们不自乱阵脚,便暂时无事。等上十天半月,待这些辽军骑兵懈怠了,以为我们不敢出城与之一战。那时你我再带人出城夜袭,想来能收奇效。”

    皇甫颖听了崔齐颜的话,思索了一番还真是那么回事。

    这种事放在谁身上都差不多,耗上十余日,怕是都会懈怠。辽军骑兵若是离去,那便不用说,他们还会按着计划来。

    若是这些辽军的骑兵一直守在城外,那么便等其劳累懈怠之时,再对其夜袭。

    “为了以防万一,我们可让人在城中准备一些鹿砦。即使辽军破城,辽军骑兵也会被困于街巷之间,可使兵士于民房之上以长矛弓弩杀之。”皇甫颖又建议道。

    “皇甫兄这个提议甚好,就这么办,顺便再造些投石机,以震慑城外的辽军骑兵,使其不敢轻易靠近城池。”崔齐颜也十分赞同,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两人计议一定,便立时吩咐下去,命人赶工投石机与鹿砦。

    城中的高丽军们有得忙,自然军心也会踏实起来,知道自家长官有应对之策。让他们有事做,可比长篇大论的鼓舞士气,更能安定军心。

    而城外的萧撒儿八,也决定不再攻城,而是将手下的骑兵分成四队,分别在城外把守西京城的四个城门。

    使得高丽军不敢轻易出城,这样也等于完成了陛下的交待,使高丽军困守于一城之中。

    只要高丽军出不了,便什么作用也起不到。

    于是在西京城的内外,便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高丽军安于守城不出,而辽军却也只是在城外看守四门,双方好似商量好的一般,甚有默契。

    而远在树州城的耶律重元,将萧撒八派出之后,便召集大军再次南下。

    这一次与之前不同,不再稳扎稳打,而是直接派出数千骑兵为先锋为大军开道。

    对于一些高丽的城池,辽军大队人马只是绕城而过,根本不理会城中的高丽兵马。

    只要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