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安乐侯-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宇急忙喊住了展昭,“展大哥,你既然出去,那就替我带些东西回来。到时我做些吃食,也算解闷儿。”

    听了范宇的话,展昭不由得两眼睁大,“你要在开封府中做好吃的?”

    “怎么,展大哥可是觉得我这样有何不妥?开封府虽是衙门,可也有后厨。既不能离开这里,便在这里找些事情做,岂不是也好过闲出病来。”范宇反问道。

    “如此……也好,你们母子两人在这里,也不知要住多久。此事又不犯禁,我当然帮你。”展昭也笑起来道:“关键是范小弟出手不凡,定不会让我失望。”

    范宇说了自己要的东西,便催促道:“展大哥快些去,等你回来我还有得忙。”

    展昭略一迟疑,便点头道:“好好,你要的东西倒也简单,我很快便回。”

    不到半个时辰,展昭就提着一个烙饼的鏊子,还夹了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起。

    范宇让王小丁上前接了,便当先去了后厨之中准备。

    展昭急忙跟上,他可知道范宇的手艺相当不错,不但菜式新奇,而且味道也相当的好。

    不过,这回零碎有点多,却让展昭不明白宇要做些什么。

    范宇将展昭带回来竹片,削薄了一边,又用剪刀在正中钻了个孔,往孔里插了一根筷子。如此便做好,放到了一旁。

    王小丁以前跟着黄铁匠打铁,也不知道范宇在做什么,有些莫名其妙。

    展昭见识要多一些,“范小弟,你这是要做烙饼不成?”

    范宇嘿嘿一笑,“不不不,我要做的东西,比烙饼好吃。很久不吃,我倒是有些馋了。”

    “能被你说好吃,这东西定然差不了。”展昭眉头一挑,很是期待的道。

    “等下做出来,再请展大哥品尝吧。这算不得大菜,不过是一种小吃。”范宇笑道:“好吃不好吃,展大哥吃过之后,再做评价。”

    范宇又和了一个面团,让王小丁将油锅烧火。

    只见范宇将面团搓成长条,又揪成一个个的面剂子,擀成薄片放入油锅之中。

    在嗞嗞啦啦的油炸声音和香味之中,范宇炸出来好大一盆薄脆的面片。

    展昭早就等得不耐,伸手取了一个炸面片,咬了一口,有些遗憾道:“这个倒也好吃,酥酥脆脆味道也很香。只是过于单薄,吃的没有满口。”

    “此物不过是配料,还没做好,当然口感要差些。”范宇看到展昭急切,便笑着应道:“展大哥莫急,很快便可好了。”

    王小丁在范宇的指挥之下,又将烙饼的鏊子架到火上。

    范宇取了块干净布,沾了油在鏊子上一擦,便使得这圆铁板一样的鏊子显出油光来。

    白面、小米面、黄豆粉、绿豆粉各四分之一,范宇往面盆之中加水不停搅打,直到搅得面糊之中没了面疙瘩才罢了手。此时盆中的面糊稀稠有度,用勺子从高处倒下,却是缓缓的流下形成笔直一道线。

    展昭看着范宇动作麻利,却依旧有种望眼欲穿之感,只觉得这范小弟慢如蜗牛。恨不得用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上前替范小弟出手。

    终于,范宇让王小丁将鏊子下的火升起,一勺面糊便倒了上去。

    王小丁看到,稀里咣当的面糊在鏊子的平面上要四面横流,不由急忙提醒道:“主家小心,这面糊要流了!”

    展昭却见范宇不慌不忙,顺手抄起之前用竹片做好的刮子,在那鏊子上一转,便将面糊转成了一个又薄又圆的饼。

    没错,范宇就是想这一口,煎饼果子。

 第82章 又会如何

    眨眼之间便是一张薄薄的饼,却让展昭大为赞叹。

    “范小弟,你这一手却也不错,显然是练过许久的。”展昭先夸赞了一句,才又道:“只是这饼如此的薄,要吃多少张才能吃的饱啊?”

    “展大哥先看着,这煎饼可不是这样吃的。待我将这个煎饼做好,你便知道了。”范宇手上不停,口中解释道。

    展昭却不信道:“你莫骗我,煎饼我也吃过,哪里有如此薄的?里面也没加菜,还这么干,怎么可能是煎饼?”

    煎饼自古有之,但是与后世的煎饼果子可是大不相同,多是一些面糊加菜做出来的饼,既不薄也不脆。

    范宇没时间理会他,打了一个鸡蛋上去,用刮子均匀刮在了煎饼上。

    不过几息的时间,鸡蛋变色煎饼也已干熟发脆了。

    当即当机立断的刷上一些面酱和腐,又洒了几粒咸菜上去。将两张脆面皮放在煎饼正中,再来些葱碎,然后四面一叠再来个对折,大宋第一个煎饼果子便新鲜出炉了。

    用铲子将煎饼果子递到了展昭的面前,范宇笑道:“展大哥可是好运气,上次我做红烧肉与溜肥肠,可都是你先尝过的。没想到,这煎饼果子,却也是你第一个尝鲜。”

    展昭早已经闻到了煎饼果子的香味,看到范宇将这自己没见过的吃食递过来,哪里还有矜持?当即伸手取了过来,也不怕烫,张口便咬。

    这煎饼果子,与展昭之前吃过的所有煎饼都不一样。

    他这一口咬下,只觉得这煎饼从外酥脆到内。更难得的是松脆适口,煎饼果子里面的酱香、蛋香、葱香,一层层的散发出来,最后直抵自己鼻尖。每当咀嚼之时,那几粒咸菜便起到了作用,伴着富有层次的香味,却是增添了口中回味。

    这小小的煎饼果子之中,味道层层递进,却是包含了大学问。

    王小丁看着展昭一口咬下,两人相距还有两尺,可是那牙齿咬开煎饼果子的酥脆嚓嚓声音,却听得清清楚楚。即使没能吃到口,可也让王小丁不由得咽了一口唾液。

    范宇看到展昭一口下去,似乎犹豫了一下,便接着又是一大口。

    看来,自己这次并没有做的失败,范宇问道:“展大哥,这煎饼果子如何?”

    “唔!”展昭却是没有顾上回答,只是于百忙之中对着范宇挑了挑大拇指。

    范宇哈哈大笑道:“展大哥不用吃的这样急,此物做的方便,只怕你吃不完。”

    不过片刻,展昭的煎饼果子还没吃完,王小丁的手中也有了。

    煎饼果子的香味飘开,却是让这办案安民的开封府衙门之中,多了几分烟火气。

    范宇第三个煎饼果子刚想要自己吃,却发现身后又多了陈芳与陈圆两姐妹。他只得继续做煎饼果子,却发现做多少都不够似的。

    不多时,范宇身后又多了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人虎视眈眈。然后公孙先生也赶到现场,占据有利位置。

    范宇看着这许多人,都有些懵,急忙做好一个交给了陈芳陈圆两人,给自己义母送去。

    “各位莫急,慢慢来可好?”范宇看着厨房之中这许多人,很是担心的道:“小心,莫要挤翻了面盆。”

    “这许多人挤在厨房,成何体统,还不都快些出来。”包拯的声音也传了进来。

    不过还好,大家纷纷出去,倒让范宇轻松不少。

    “那个……范小哥”包拯再次矜持的开口道:“本官的夫人也嗅到了这……煎饼果子的味道,甚是好奇,因此想要向你讨两个尝尝。”

    从公孙策,到展昭,到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包拯。

    目光之中似有疑问,尝一尝要两个吗?

    包拯因为脸太黑,所以脸红也看不出来,扫了大家一眼,“怎么,本官有何好看的?”

    “没有没有,我只尝一个就好。”公孙策急忙摇头道。

    其余人都是一缩脖子,没敢说话。公孙先生是包拯的好友,别人可不敢这么说。

    包拯看了公孙策一眼,那意思显然是,我记住你了,我会给你小鞋穿。

    范宇忙活半天,最后将别人都打发走了,才发现,居然面糊不够了。这下可好,自己只顾着干活,都没能给自己做个煎饼果子出来。

    接下来的十余日,范宇没事便做些美食小吃。一是打发时间,二是想让义母也饱饱口福,缓解一下压力。

    结果整个开封府与他相熟之人,居然都胖了几斤。就连开封府知府包拯,腰带也加宽一些。

    这一天,包拯的夫人李氏,又一次来到李婆婆的屋子。

    “李大娘子,我这里带了一身衣服,你且换上试试。”李氏对李婆婆道。

    李婆婆当即道:“莫要破费,老身的衣服够穿了。”

    范宇却看到,李氏手中的衣物都是绸缎的,并不是普通人家可以穿用的。

    李氏听到李婆婆如此说,便笑道:“李大娘子莫要推辞,明天便是淑妃娘娘的寿辰。去参加淑妃娘娘的寿辰,可要穿的更体面些才好。”

    范宇忙对义母道:“娘,李娘子说的不错。这倒是孩儿我的疏忽,没有替娘想着这些事情。”

    李氏对范宇摆手道:“你就是想去置办衣服,也出不得开封府衙,这倒是怪不得你。等过了明日,你们母子便无事了。”

    其实李氏对于李婆婆是相信的,她自己出身书香世家又是诰命,自然能从李婆婆的一举一动之间,看出其中的端倪。李婆婆虽然平日衣着朴实满面风霜,可是举手投足都是合乎礼仪的,自然流露出一身贵气。

    这种气质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养成的,也是装不出来的。若是暴发户,就是穿金戴银一身珠宝,怕也是从是到下的土气,因此才被称之为土豪。

    因而,李氏对于李婆婆是官家生母之事,已经信了大半。她才会这样说,过了明日范宇母子便无事了。

    李婆婆微微有些激动的点点头,“原来如此,明日便可见到淑妃,也可了了老身心愿。”

    “娘,明日便可与官家团聚,今日可要好好休息。不过,要先试过了李娘子拿来的衣物,免得明日出了纰漏反而不美。”范宇对义母劝道。

    范宇此时是真心替义母高兴,终于能得偿所愿,与亲生儿子在一起。但也有些忐忑,万一事情不象自己想的那样顺利,又会如何。

    在自己的私心之中,范宇也有些小小的窃喜。义母认了官家,自己便是官家的干兄弟。只怕转眼之间,便是泼天富贵。

 第83章 这就没了

    李婆婆听到明日便可与自己亲生儿子相聚,不由又悲又喜。

    在李氏的帮助下,将那身绸缎的衣衫换上了身。

    人靠衣装马靠鞍,当范宇再看到义母之时,不由大声赞好。

    “娘的风采果然不是寻常人家能比的,这身衣袍一穿,气度便全然不同往日。”范宇夸奖道。

    义母连连摇头,笑斥道:“就你这家伙偏向你娘,嘴和抹蜜一般。明天,你便与我一同去见杨淑妃,若是见了官家,也好让他看看你。你娘我在宫外吃了这许多年的苦,也只有你这么一个贴心孩子,不能让你受了委曲。”

    范宇看向李氏,见李氏对他点了点头,“李大娘子说的不错,她也确实疼爱于你。带上那两个小丫头,也好照顾好李大娘子。若是无误的话,明日便要称李太后了。”

    “既然这样,那我便与娘一同前往。只是孩儿不懂宫中礼仪,却也怕冲撞了贵人,惹下麻烦。”范宇答应下来,却也说出自己的顾虑。

    义母哈哈一笑道:“哪里有什么贵人,就是为娘,也不是什么贵人。”

    范宇心道,义母这么说算是谦虚,在大宋还有几个能和她相比的。

    次日一大早,开封府便备了车马,载上范宇母子和两姐妹。由王朝马汉和张龙赵虎四人护着,去了宫城。

    杨淑妃今天寿辰,朝中命妇有许多人都乘了马车往宫城赶去。等范宇他们的车到了西华门外之时,这里已经堵车。由此可见,有多少高官显贵家的女眷都来巴结。

    在西华门外下了车,范宇和义母等四人,便被王朝马汉张龙赵虎送到门口。因为是宫城,王朝等人不得进入。

    而范宇此时,也已经换了一身锦袍玉带,完全是一副贵公子的打扮。他走在贺寿的贵人群之中,倒也并不是那么醒目。

    义母李婆婆这时候紧抓着范宇手臂,她离开大内许多年,这时重回故地有些紧张。

    “宇儿,我们现在走到了哪里?”义母看不见,只能询问范宇。

    “刚刚进了西华门,前面左拐,便是宝慈宫了。”范宇自己并不知道,但是他也在听旁人议论,知道了大概。

    义母李婆婆故地重游,听着范宇说话,她也连连点头,“名字都没有变,倒是杨淑妃好福气,没受什么搓磨苦难。刘姐姐一世要强,却是走的早了些。”

    范宇急忙左右看看,幸好人群之中无人注意他们母子,各自都有说有笑,倒也没招来麻烦。

    “娘,这里人多耳杂,咱们娘俩还是不要说这些了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