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安乐侯- 第3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允初吃了一惊,“竟有如此多的土地!若是种了一年三熟的稻米,这岂非是个大粮仓!”

    “此话当真?”赵祯也有些坐不住了,急忙问道。

    “官家,国舅亲至过那里,想来不会是虚言。”范宇拱手道。

    这个时候,他不用再推动什么,看官家的意思,便知道这吕宋对于大宋的意义所在了。

    曹佾点头道:“臣岂敢欺瞒官家,臣句句皆是真话。”

    “真有这许多的耕地,怕是已经赶上整个两逝路的耕地!”赵祯并没去算这许多土地能收多少粮,而是直接用大宋的路去来对比。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便等于又多出来一个鱼米之乡来。

    “对了,据臣所知从我大宋去往吕宋的海上,还有一座琉求岛,其岛长两百里宽百里,岛上多山,居有一些半开化的部族,多与福建路有互市往来。”范宇此时提醒道:“此岛距福建路不过两百里的水程,而此岛距吕宋也不过四五百里的水程,且其间有小岛相连,便是现成的海路。若海上风平浪静之日,即使是小船亦可依次往来于吕宋。臣请官家下旨,琉求此岛亦应改土归流,亦收于大宋版图。如此,有琉求与诸小岛相连,则吕宋永为我大宋之土。”

    赵祯对于范宇的话,却是没有丝毫怀疑。多少次的经验证明,安乐侯所作所为都无多少私心,堪称公忠体国。

    “既然安乐侯有此提议,想来定是深思熟虑过的。”赵祯点点头,看向曹佾道:“此事朕会下旨,但是做事,便须曹卿出力了。”

    曹佾当然不会拒绝,琉求岛他去吕宋之时便曾路过,相对于吕宋而言,琉求并不算大。

    “官家放心便是。”曹佾躬身道:“臣此次回吕宋,路过之时,便会顺手将其收于大宋版图。或者官家现今便可安置官吏,由臣派伏波军于岛上助其开衙建府即可。”

    说实在的,琉求岛虽然不算太小,但是在曹佾的眼中,却是并不算什么。

 第783章 谁也没闲着

    曹佾如今也是领军之人,他带着伏波军将若大的吕宋诸岛都占了下来,多少也有了经验。

    回过头来,再看琉求岛,曹佾自然是看不上的。

    除了海外拓土之事向官家做了汇报,赵允初还将市舶司近来的收支也向官家做了简单的汇总。

    市舶司都抵押给了永昌隆商号,从朝廷的衙门,变成了永昌隆的机构,其中运转方式便发生了一些改变。

    而永昌隆的掌柜们,都是颇有经验的商人,掌握了市舶司之后便想方设法的提升关税收入。

    直接增加税费,这在永昌隆的掌柜们看来,无异于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

    唯有开源,增加海外贸易,这才是增加关税收入的最佳办法。

    其实大宋的海商并不少,只不过这些海商都颇有实力,而且几乎形成垄断。

    能出海经营,你至少要买得起海船,只这一项费用,便让许多商人望而却步。

    但是永昌隆却是实力雄厚,直接便搞起来船只租赁。

    这买卖也是无本的买卖,一边招募船东带着自己的船加入,一边对外宣称商人只须带货到市舶司便可出海。

    对于永昌隆来说,只从这上面便是赚的。

    但是市舶司抵押期间也是永昌隆的,出海经商的人多了,这关税抽成便自然也增加了。

    官家以前只觉得经商不过是贱业,受朝中的那些儒家官吏影响,甚至是耻于言利。

    可是经过范宇他们向官家的汇报,却是使得官家有种茅塞顿开之感,原来事情竟然可以这么做。

    君臣几人在崇政殿中,谈谈说说便是两个时辰之久,而后方才散去。

    正当范宇三人要告退之时,官家赵祯便叫住了他。

    “安乐侯可去慈宁宫探望大娘娘,这两日大娘娘可是替你发愁呢。”赵祯笑道:“还玉可能当着大娘娘发了些牢骚,倒是惦记上了你,你快些过去吧。”

    范宇一听,便知道这是何事,当即向官家一拱手,退出了崇政殿。

    从崇政殿到慈宁宫,也只用了不到一刻的时间,大宋在开封的皇宫并不算大。

    相对于如今大宋所取得的成就,已经是有些不配了。

    到了慈宁宫外,便有小黄门急忙去里面通报。

    范宇身为李太后义子,也不用等着,迈步便进了慈宁宫中。

    此时李太后与杨太后两人,正在看人变戏法。得知范宇这个宝贝儿来了,便让班子们退下。

    范宇见到两位太后,便上前躬身道:“孩儿给娘和姨娘请安。”

    “你这孩子,嘴上光说给我们老姐妹请安,你倒是做些让我们省心的事情啊。”李太后看到范宇请安,便有些气不打一处来,数落道:“昨日里还玉过来,我看她面带忧色。我问她,她还想替你掩饰。数次追问之下,她才说出来,你竟在海外买一百万贯的土地。那等蛮荒之地,据说遍地虎豹蛇虫荆棘密布,你买来做什么?那可是一百万贯的家财,你眉头都不皱一下,便这么扔出去了。这许多铜钱若是一个个扔到水里,只听响怕也能听个一年。可是你这孩子,却是一点不知道节俭,充什么豪气。”

    其实这个事情,范宇只是与还玉公主打了个招呼,也并没给还玉公主细讲为何如此。现如今他的安乐侯手中的钱财,可不只有这么些钱。

    一百万贯对于他人来说,或许很多。但是范宇除了手中握有永昌隆商号的份子之外,还有一半的永通钱庄份子。若是细算起来,富可敌国也不过如此了。

    可还玉公主却并不清楚,只觉得范宇这么做是败家行为。就是用挥金如土,也无法形容范宇的挥霍程度。

    还没等范宇开口,杨太后也皱眉道:“宇儿,你与还玉现今还年轻,以后的日子可还长着呢。你这般花钱,如何能积得下家业?你可是答应过我如阿姐,待还玉十八便给我们生些孙子孙女的。将来你有了子孙,也是要给他们留着家业才好。虽然官家会给还玉与你的孩儿荫官补缺,可也只不过是些小官罢子。若是你不能给他们积攒些家业,你这范氏一门的体面,可也就没了。”

    李太后听到这里,不由得更是生气,“宇儿你变了,当初在草桥镇时,虽然家业并无多少,你也打理的还算是井井有条。如今倒好,骤然富贵不过三年,你便学了些纨绔习气。你若真学了纨绔们,去与人赌钱,这一百万贯也够你输上一阵子。可你……唉!”

    虽然是误会,便是义母这也是爱之深责之切,是关心的表现。

    范宇知道若不赶紧解释清,怕是对自己的批斗便不会完。两个老太太数落起来,可没多少时间概念。平时看戏能看多久,数落自己便能数落多久。

    “娘、姨娘,事情并非是你们所想的那样。”范宇急忙否认道:“还玉也不清楚内情,这可是一场误会。”

    “那一百万贯可是真金白银,如何能是一场误会,这许多的钱财岂能是儿戏,又岂一句误会便抹平的?”李太后还当范宇在抵赖不认,不由气道:“此事鹿鸣报上也登了出来,难道鹿鸣报上说的也是假的不成。”

    范宇咧嘴道:“假倒是不假,只不过……”

    杨太后不由有些焦急,“宇儿,你怎的如此糊涂。你若是想要置地,一百万贯在汴梁城外,也能买个十万亩田地了,何苦要买那等蛮荒之地。”

    “两位娘娘,可否先听我一言。”范宇脑袋有些大,“这一百万贯,并没有让孩儿用掉。要知道永昌隆商号孩儿亦是有份子的,只不过是账面上的改动罢了。不光孩儿如此,官家与曹国舅、允初,也都是如此。”

    两位太后听不懂范宇的话,但是却听到官家也是如此,便让她们有些猜测。

    “你的意思是,官家也买了那海外的土地?”李太后不由迟疑道:“官家乃是大宋之主,如何还能买自己的地。你们这些家伙,整天在搞的什么东西。”

    杨太后正色道:“官家……应该不会陪着你们胡闹,是不是其中另有事情?”

    范宇急忙点头,“不错,娘和姨娘都猜对了,这是事关国事,听孩儿给你们讲……”

    在大宋,范宇正在解释的时候。

    辽国南京城的宫中,耶律重元也在召见郭喜。

    宋辽两国,谁也没闲着。

 第784章 却是为何

    这一次耶律重元如郭喜前来,便是要询问火器之事。

    自上次给郭喜说起此事,已经过了三个月,耶律重元却是有些心急。

    如今大宋夺了辽国一块土地,招降了天德军,他这个皇帝却只是给宋国去了一封严厉的国书便没了下。

    即使是辽国的普通百姓,也觉得自己脸上无光。大辽什么时候脾气这么好了,即便被人夺了土地也只是骂两声?

    辽国表现出来的软弱,却是使得国中的各个部族出现了一些不听话的情况。

    除了契丹各部之外,那些异族的部族便有些试探朝廷态度的意思出现。

    不过,眼下还不算严重,并没有出现互相攻伐不休的情况。

    但是若任由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怕是各个部族各自为政也是早晚的事。

    “郭喜,三月之期已至,不知那些宋国工匠的火器,做的如何了。”耶律重元问道。

    听到陛下的问话,郭喜稍微迟疑了一下,便躬身道:“启禀陛下,那些宋国工匠已经造出了宋国的新火器。只是在威力上,略有不如。”

    “若是与宋军交战呢?”耶律重元眉头一挑,脸上显现出几分喜色。

    “以臣之见,与宋军交战的话,可能还是要吃些亏的。”郭喜微一沉吟道:“这些带回来的宋国工匠,在陛下重赏之下,倒也颇卖力气。光是那火药配方,便试了数百上千次之多。其中的药料,也是由添加数十种之多,变为如今的五种。其爆炸的威力,却是也相当巨大,只稍逊于宋军的新式火器。但是火炮与火箭弹的射程,还是不及宋军新式火器的远。而且,那火炮极易炸膛,甚至是炸死了两个宋国工匠。”

    耶律重元听到了郭喜的话,不由哈哈笑道:“这火炮是小事,用处并不如那火箭弹更多。火箭弹容易携带,可比火炮轻便多了。宋国也没有我们大辽马多,若是真的两军交战,怕是真正吃亏的还是宋国!死了的宋国工匠,优厚怃恤其家眷,剩下的宋国工匠,一定要重赏!让他们再接再励,将火器的威力提的越高越好!”

    郭喜却是心中很是忐忑的道:“陛下,如今我们造出来的火器威力尚不及宋军,在无把握之前,最好莫要与宋国开战才好。”

    耶律重元听了郭喜的话,却是一摆手道:“只须打宋军一个出其不意,我大辽便占了先机。朕知道,我大辽还是覆灭不了大宋的。但是,却不能让宋国小瞧了我大辽才是。以宋国如今的势头,恐怕我朝不向宋军用兵,宋国亦会向我朝索取幽云十六州。”

    “若是朕答应将幽云十六州交还宋国,则我大辽没了精华之地,赋税大减不过小事,最严重的便是朝廷在各部威信扫地。到那时,各部分崩离兮,才是我大辽大难临头之时。”耶律重元冷笑一声,又接着道:“辽宋之间,必有一战。不管是我大辽,还是宋国,都是不得不战。我说的这些,你可明白。”

    “之前臣想的少,如今听陛下一说,臣便明白了。”郭喜急忙拱手,却又颇为忧心道:“臣还有一事,不得不提醒陛下。制造这些火器,花费相当的高。以我大辽现今的财力,怕是难以支撑。宋国富有天下皆知,若是比拼火器,最后却还是要看财力才是啊。陛下不可不查,此事极为重要。”

    耶律重元却是哈哈一笑道:“这件事,我早已考虑到了。朕为什么要挑动女真与高丽之世仇,使双方大战不休?若是高丽一国之财,尽为我朝所有,你觉得我大辽还会没钱吗。”

    郭喜吸了一口凉气,心中却是极为吃惊。陛下早先便已经设局,如今火器一出,高丽哪里还有抵抗的余地。

    “当年我大辽四征高丽,却是未能将其扫平。如今陛下谋划,想来那高丽当失其国。”郭喜急忙一个马屁送上。

    “好了,你是我还在潜邸之时的老人了,不用玩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耶律重元摆了摆手,“我只问你,造出来的火器,现在可否容朕观看演示?”

    “启禀陛下,如今造出来的虽然不多,便是在陛下面前演示一番还是够的。”郭喜色心躬身道:“只是那火炮容易炸膛,陛下还是远观为好。”

    耶律重元点点头,“来人,备车马,朕要出宫。”

    郭喜连忙道:“请陛下多带护卫,以防小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