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表明李元昊所部,如今已经一片没有对手的区域。
如今坐镇瓜州执掌军权的,乃是曹傅。自唃斯罗向汴梁表示臣服,他便从肃州到了瓜州这里。
曹傅在覆灭西夏的战事之中战绩卓著,只是没有参与最后驱逐党项之战,近来有些闷闷不乐。
听说展昭追踪李元昊数千里,如今归来,曹傅便亲自迎接。
两人一见面,曹傅便问起了党项各部如今到了什么地方。
“党项现在天山北麓,攻下了高昌回纥的北廷城,还有彰八里城。”展昭对曹傅道:“看他们的意思,应该不会长期占据这两城之地。那里实在太小,也安置不下党项近百万人的人口。而且高昌与我大宋现今的领土相接,想来李元昊不会攻灭高昌。依我看,他们必定会继续向西才是。”
曹傅在值房中看着挂在墙上的西域地图,沉吟片刻才道:“展大哥,我觉得这与高昌相邻的黑汗国,便是李元昊的目标。”
展昭也看向地图,“黑汗国地方倒是够大,却不知实力如何。”
“黑汗国又称喀剌汗国,也是回纥所建。只不过并非王制,而是汗制。大大小小,数十个汗王,实在是不成气候。”曹傅不由嗤之以鼻道:“黑汗国的大汗名为苏来曼,建都葱岭以北的八剌沙衮。这苏来曼大汗只不过是喀剌汗国名义上的共主,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威信。否则的话,他们与高昌便早就分出了高下。”
“喀剌汗国与高昌都是回纥,倒也奇怪,一个王制一个汗制,实是怪异。”展昭不由笑道:“回来的路上,高昌的使者也曾提起过喀剌汗国,只不过语中多有不屑。倒是非常希望党项各部去攻打喀剌汗国,没半点同族之谊。”
曹傅嘿嘿笑道:“展大哥不知道吧,这两国信仰不同,那高昌信佛,却是与我大宋更亲近些。而喀剌汗国,与更西边的大食要亲近些。”
展昭不由惊讶,上下打量了曹傅两眼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你这一年多不见,居然长了不少学问。”
“哪里哪里,不过是来到瓜州这里,却也没少与胡人打交道。”曹傅笑道:“黄头回纥的领地可是与那喀剌汗国在昆仑北部相接,因此从安海可汗那里,我多少也能知道一些喀剌汗国之事。”
展昭了然,这小子从来不安分,想来是惦记着什么时候再打仗,好开疆拓土再建奇功。
第779章 沃野千里
展昭猜对了,曹傅就是不安分。
这小子在党项迁徙之时没捞到仗打,心中多少有些不愤。
因此对于瓜州相邻的高昌,还有与黄头回纥领地相邻的喀剌汗国,都有些注意。
原本曹傅对于唃斯罗部有些跃跃欲试,可惜唃斯罗认怂向大宋臣服,使他觉得没了机会。
所以,这才将目光转向了西边。
经过曹傅的研究之后,他发现高昌居然用的王制,其国中官职多沿用唐制,竟与中原相仿,并且更认同大宋这个中原皇朝。
这样一来,曹傅便只有关注喀剌汗国这一个势力了。
尤其是近来无事,又读旧唐书,看到封常清高仙芝传。其中高仙芝带数千唐军奔袭,慑服二十余国,更是让曹傅这家伙热血不已。
如今展昭归来,曹傅才有人可以好好的显摆一下自己的见识。
对于曹傅的变化,展昭确实是颇为惊讶。不过看透这小子是在显摆,却也不由失笑。
在瓜州休整一日之后,展昭便带人继续东行。关于党项之事,还要回兴庆府向曹琮这位主帅汇报才是。
虽然党项各部大部分都被李元昊带走,但是还有二十余万人被拦了下来,依旧居于西夏旧地。
而且李惟贤的天武军招降了辽国的天德军,顺便还白占了辽国一块领土。
这便使得在阴山大宋与辽国接壤之地,形势变的不那么明朗。
辽国虽然没有继续与大宋开打,但是双方都在布置兵力,处于剑拔弩张的紧张形势之下。
而辽国君臣,也在这个时候接到了大宋的回复。
回书之中,大宋提出,只要辽国归还大宋的幽云十六州,大宋自然便会将天德军及其所据之地归还辽国。
这封回书还不如不回,使得辽国朝堂之上一片讨伐之声。
只是这以眼下宋军刚刚驱逐党项的强大战绩,使得辽国真正说话有分量的人,都不敢轻启战端。
西北招讨使萧孝穆与天武军交过战,知道宋军的厉害。他上书朝廷,万万不要轻易与宋国开战。无克制宋军火器之策,则战无胜望。
其实朝中的宰相萧惠与辽皇耶律重元两人,就是不用萧孝穆提醒也知道。
只不过萧孝穆是老臣,又是西北招讨使,德高望众而且掌有实权。
他的话在朝堂之中传来,更有利于压制朝中的伐宋的声音。
但是萧孝穆也是宋军手下败将,朝中有些不嫌事大的,指责萧孝穆为了掩过自己的战败之责,才吹嘘宋军厉害。
耶律重元无奈,只得下诏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岂可轻言战事?我朝屡受天灾,正当休养生息之时。而天冷气寒,更不利于用兵。且容宋国残喘,来年当使其知我大辽之威……其国不义,亦当自毙。”
明明是不敢开战的怂,却是被辽国自己说的代表天意一般。
耶律重元的诏书内容传入大宋之后,使得大宋朝堂上下,对耶律重元也是大加嘲笑。
范宇看到这份辽国的诏书,却是并没有嘲笑。
辽国即使没有火器,他们的骑兵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而且大宋之前与西夏开战,再加上开拓海外,还有迁都之事,已经使得大宋的财政捉襟见肘。
范宇左右腾挪,这才使得如今的大宋没有破产。
如果辽国这时真的对大宋开战,战场上不怕辽国,但是朝廷无钱便会自乱阵脚。
好在耶律重元在诏书上提到来年,明年开春也是来年,明年年末也是来年,这个马虎眼打的好。
不过范宇也看出来,这是耶律重元的拖延之计,所针对的乃是辽国请战势力。
如此看来,倒也是帮大宋拖延了时间。
但是范宇也知道,如果大宋不在这一年之中,再搞来一大笔战争准备金,怕是之前的布局便会被打乱。
范宇给身在海外的曹佾写了信,命人坐船给送到了吕宋岛上的伏波军驻地。
曹佾收到了范宇的信,看完之后不由眉头贤皱。
“……今西夏方平,而辽国又有明岁邀战之约,吾恐朝廷财力不及。兄当于海外尽力拓土,弟有大用。或朝廷再度用兵之费,皆出于此……”
这说明大宋朝廷缺钱,哪怕是有夏秋两赋,也一样不够用。否则的话,安乐侯不会给他隔海送信。
只是曹佾还弄不明白,安乐侯为什么要让他尽力拓土,还说能从这上面弄出钱来。
曹佾觉得,即使自己弄来再多的土地,怕是也来不及让这些土地产出。即便是一年三熟,也不可能有足够的人手来耕种。
不过,既然安乐侯这么说了,那也自然有他的道理。
曹佾对于范宇是非常信任的,他曹家可是受了安乐侯不少的好处。无论于公一私,曹佾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来人,不要再与那些些野人讲什么道理,不过是些没有开化之人罢了。”曹佾叫来了伏波军的将领,目光灼然的扫了一圈,“这些化外野人无知无识,其性既贪且懒。据此一年三熟之良土,却连刀耕火种亦做不到。原本我还想以珍贵之物,与这等野人交易土地。却不曾想,这些野人竟久不回复,且傲慢无礼之极。我等为大宋之代表,岂可受这等蛮夷之辱。全军尽起可用之兵,当使知我朝之威严。”
他是伏波军节度使,在这等海外之地,自然也是他说了算。
随着曹佾的一声令下,伏波军便开始在吕宋岛上,由北向南逐一开拓新土。
吕宋岛上的这些部落相当落后,正如曹佾所说,连刀耕火种都不会。
这些家伙,除了去丛林之中打打猎,便没见过这些岛上野人有什么其他劳作。
大都是如此懒的家伙们,其各个野人部族的战力也相当不怎么样。
伏波军在吕宋岛上,便好似跑马迁地一般,没遇到多少象样的抵抗之力。
凡有抵抗的,都被伏波军给打的尸横遍地抱头鼠蹿。
很快,伏波军便将吕宋岛上的野人们,给逼到了吕宋岛的南端。
只不过曹佾带兵翻过一道山岭之后,发现吕宋岛的南面,还有一个沃野千里的大平原。
第780章 拿来卖的
岛上到处都是热带雨林,伏波军虽然战力远超这些土著野人,但是也有劣势。
在吕宋岛上,伏波军并不熟悉环境。
往往会受到这些野人的偷袭,使得伏波军产生一些损失。
最让伏波军头疼的,则是这些野人所用的吹箭。
这东西就是一个中空的管子,里面装有用木刺做成的毒箭。
一旦潜伏在暗处,发现伏波军之后,野人们只须用力一吹,那毒箭便会射向伏波军的兵士。
这东西很轻,在丛林之中倒是便利,而且箭上的毒素很是致命。只要被这毒箭入肉,很快便会毒发身死,堪称见血封喉。
但是这也是趁伏波军不备,才会对伏波军造成伤亡。
因为范宇很看重伏波军,所以伏波军在装备上都是极优良的。
精钢战刀、链甲、龙鳞铠、皮甲、火箭弹、火炮,都给伏波军装备了。
曹佾得知下属有伤亡,便要求下面的兵士出战必须着甲。
在这岛上湿热的环境下着甲,是十分受罪之事,但是这总比丢命强的多。
而且宋军的收获也极大,将岛上的地形探明,发现竟十分的适合耕种。
大岛的北面,三面环山,中部是河流交错的平原地区。而追着那些野人往南,翻过了一道山岭之后,居然又是一片广阔的平原。
曹佾如今深感自己的选择没错,这吕宋岛已经探明之处,已经接近大宋一路之地。
这里的环境虽然湿热,但是四季温暖雨水充沛,非常适合剑稻米的种植。
从大宋三路带过来的那些雇佣移民,已经在吕宋南边开垦荒地,就看来年的收成如何了。
摆在曹佾眼前的,就是如何解决这些不时的跑出来给宋人捣乱的野人。
这些家伙,整日里好吃懒做,除非不得已的情况,否则宁肯躺着不动。
如今曹佾带领伏波军在陆上,将这些野人都赶到了吕宋岛的南端,却也使得这些野人的各个部族都挤到了一起。
许多的部族挤到一起,食物来源便成了问题。
即使吕宋岛上植被茂盛,各种野果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也架不住地域狭小人口也多。
在曹佾的伏波军不断挤压之下,这些野人不得不开始向岛外迁徙。
吕宋岛的南面就是苏禄群岛,这里环绕苏禄海,岛屿星罗棋布。
于是乎这些被驱赶的野人,便驾着独木舟,不断的沿着这些小岛向婆罗洲迁徙。
此时婆罗州上有渤泥国,却是受到了这些野人的冲击。
然而曹佾却并不知道这个情况,大宋如今缺钱,他这个国舅要给自家姐夫出力才是。
前后不过两月的时间,吕宋、麻逸、蒲端诸岛便皆被曹佾收入了大宋的版图。
这期间,岛上的那些野人,曹佾根本就看不入眼。即使是被活捉的,也被曹逸下令送到船上,运去室利弗逝贩卖。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清理的过程,岛上还有许多地方仍旧会出现一些野人。
曹佾一边命伏波军分成小队,驻扎于岛上各处,一边使人建立岛上的屯居点。
即便曹佾有着一支不小的舰队,将万余宋人分布于岛上各处的屯居点,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好在他也带着不少读过书的吏员,分工规划,使得这个复杂的事情变的有条理起来。
万余人聚在一起看着很多,但是分散到这些被伏波军所占据的岛屿上,却是毫不起眼。
按曹佾的估计,在这些岛上再安置个百万人,想来也不成问题。
待吕宋等岛屿上第一批的居民都进入了屯居点,曹佾便带着舰队再一次回到大宋的密州港。
他一下船,便坐上马车赶往东京汴梁。
范宇在给他的信中说的紧急,这使得曹佾这些时日以来,也颇为紧迫。
待他见到范宇时,范宇正在自己的值房之中喝茶,却是十分的从容自在。
“安乐侯,你在汴梁享福,却是让我在海外吃苦受罪,真是有些气煞人也!”曹佾看到范宇的时候,瞬间便觉得心理很不平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