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安乐侯- 第3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陈琳答应一声,急忙去外面让人去寻两位政事堂的相公。

    不多时,政事堂的两位相公,便来到了崇政殿。

    吕夷简和蔡齐两人,看到范宇、赵允初、曹佾都在殿中,不由得有些疑惑。

    两人向官家见了礼之后,赵祯告之两人欲使永昌隆商号开拓海外之事,须朝廷相配合。

    蔡齐看了范宇一眼,便拱手道:“官家,海外乃是蛮荒之地,于我大宋何干。如今永昌隆商号已经把持市舶司,想如何开拓海外,还不是大可自行其是。即便于海外另立邦国,恐怕我大宋也难以顾及。”

    这话有些诛心了,显然是在质疑永昌隆商号的权力过大。

    范宇早就知道不会顺利,此时一点也不意外。

    “蔡相公,永昌隆商号乃是官家占了七成的产业。即便在海外另立邦国,亦是官家治下之土。若是官家有喜爱的宗室晚辈,赐他一块海外封地又待如何,如何说我大宋又难以顾及?”范宇不感不淡的道:“蔡相公行事,须多为官家为朝廷考虑,有所谋者当立其功。而非质疑于他人,自身却无建树,此为尸位素餐人浮于事也。”

    范宇的话一点也不客气,就差指着蔡齐的鼻子说他不干正事儿了。

    吕夷简一皱眉,看向范宇道:“安乐侯,你这些话怎的与那勾结朋党的范仲淹很是相似。近来范仲淹连连上书弹劾本官,口口声声亦如安乐侯这般。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却不知众口难调,为相者虽节制百官,却亦须平衡百官,非只偏向于极力钻营之人。本以为安乐侯贵为皇亲不至如此,却不想安乐侯亦为范仲淹一党之人。”

    话还没说两句,吕夷简便开始给范宇扣帽子打标签了。

    范宇也不以为意,只是笑道:“吕相公太将自己当回事,大宋自立国以来,非你一位宰相。然遍观我朝历任宰相,唯吕相公使人怨声载道,也是难得之至了。而且,我非是范仲淹一党,我们这几位都是官家一党。”

    吕夷简眉毛微微一立,安乐侯向来在嘴上没吃过亏,不好再招惹,否则还要对自己不利。

    “官家,海外交由永昌隆开拓,定然会与海外诸国有所冲突,此事朝廷不宜为之背书。海外诸国多以我大宋为宗主,若是永昌隆与之争利,岂非陷我大宋于不义。若因此再起干戈,更是为我大宋增加外敌,实属得不偿失之举。”吕夷简心中对安乐侯不满,自然也不想配合。

    “官家,市舶司欲增所入,便须扩大海外贸易。而扩大海外贸易,便须开拓海外,欲开拓海外,便须朝廷准许永昌隆商号有权携人出海定居。”范宇看了吕夷简一眼,才道:“如今永昌隆若再不增加收入,便有入不敷出之势了。影响不止于己身。”

 第745章 一个补偿

    所谓的影响不止于己身,也就是说,朝廷从永昌隆商号来源的资金会出问题。

    吕夷简和蔡齐两位相公听到这里,却是沉默了下来。

    如今的情形,便是朝廷已经被永昌隆商号所绑架。

    若是寻常的商号,说不得查抄便是。但永昌隆乃是官家的产业,给他们多少个胆子,也干不出查抄皇家产业的事情。

    而且查抄永昌隆商号是小事,影响了攻略西夏,使得朝廷财政崩溃,这才是大事。

    一旦出现最坏的情况,弄不好西夏会起死回生不说,大宋自身也会陷入巨大的麻烦当中。

    他吕相公如何能不配合?蔡相公又如何能够拒绝?

    在场之人中,最吃惊的当属曹佾和赵允初两人,他们没想到永昌隆商号的重要性居然已经到了这等地步。

    官家赵祯反而并没有多少感觉,因为无论是朝廷还是永昌隆商号,皆可由他一言而决。

    不过,这手握巨大的财权,可以反过来制衡朝廷。却是让官家赵祯发现,自己的皇权因为手握资本的原因,似乎不会再受到朝廷的制约。

    以往官家有什么主张,经常会被朝中大臣反对。即使有一定的道理,也要受到朝臣们的责难与不配合。

    如今官家终于发现,居然还有这样的一条路,使得自身的权力极大化。

    要说赵祯心中没有窃喜,那才是假的。

    蔡齐面色一变,指着范宇道:“安乐侯,你这是在威胁朝廷!”

    “蔡相公,官家就在这里,即便威胁朝廷,也不是我在威胁。倒是你等借朝廷之名,行拖延掣肘之事。朝廷并非是你蔡相公的,也不是吕相公的,而是官家的,是天下百姓的。”范宇淡然道:“朝廷所为者,便是使天下百姓吃喝不愁安居乐业。也唯有如此,方可使得皇家万世一系国祚永续。如今你等为了一时私人意气百般推脱,却是看不到大势。”

    “口口声声说什么永昌隆开拓海外会引得海外诸国不满,却不曾想一想,我大宋人口众多,穷苦百姓名下无田如何过活。象这等百姓活不下去揭杆而起之事,各地还少了吗。”范宇对着两位相公拱了拱手道:“两位相公,让我大宋百姓活下去,和海外诸国不满,哪个更重要。”

    开拓海外被范宇提高到了国计民生的层面,这便由不得吕夷简和蔡齐两位相公随口应付了。

    吕夷简不得不向着官家赵祯一拱手道:“官家,非是臣要掣肘,而是如今我朝正与西夏交战,若是再开罪了海外诸国,引得对方兴兵于海上,岂非不智。要知道,如今辽国虽然暂时隐忍,实则仍旧虎视眈眈不可小视。一旦我朝显出疲惫之态,辽国定然大举南下。到时我大宋四面皆敌,即便有造作院火器之利,仍然会使山河破碎难以应付啊。”

    “吕相公说的对。”蔡齐也拱手道:“安乐侯只知鼓动官家开疆拓土,却不曾想过后果如何。想来安乐侯并不读书,亦不知‘国虽大,好战必亡’这句话。”

    “蔡相公差矣,我此次出海,所经海上诸岛大多为蛮荒之地。”曹佾不等范宇开口,便站出来道:“岛上虽有人,亦是未曾开化之野人,以采摘野果渔猎为生。不知稼穑之事,更是无有文字。这等蛮荒之处皆为无主之地。我大宋为何不能施以教化,使之为我宋人?韩愈曾有言:中国而夷狄也,则夷狄之;夷狄而中国也,则中国之。想来蔡相公也读过书,不应不知此言吧。”

    范宇不由点头,曹佾引经据典,倒是省子自己的事。

    官家赵祯这时看到殿上诸人争辩不休,却是有些不耐了。

    “诸位卿家,你们何必再争。”赵祯目光扫过众人道:“海外开拓之事,若是耽搁了,恐会使得朝廷用度吃紧。因此,不得不开拓。而吕卿、蔡卿所虑者,不过是永昌隆起衅于海外诸国,说起来并不冲突。不如这样,朝廷准许永昌隆开路引,带领百姓开拓海外。所拓之土为朝廷所有,可置官衙派官治理。如何?”

    范宇想了想,拱手道:“官家,派官治理倒是可以,但是这开拓新土前二十年的税收,可是永昌隆商号所得。”

    他这是在为诸位皇亲和官家保证利益,即使与朝廷利益略有冲突,在官家眼中也是自己人。

    赵允初此时瞅到了机会,开口道:“此事不过是派官的耗费罢了。其实也很好办,只须将永昌隆的收税权,从二十年提至三十年,而税收的三分之一归于朝廷所派的官吏使用,便可解决此事。”

    吕夷简与蔡齐两人此时都有些发傻,怎么谈起利益来,这些皇亲一个比一个会算计。

    赵允初在宗室之中,向来是名声不错的,怎么如今也一身的铜臭气。

    “允初此议甚好,如此便可使得朝廷所派之官有钱可用,却是两全其美。”曹佾不住点头道。

    范宇却是暗笑,这二十年的税收权利和三十年的税收权利完全不一样。若是发展的平稳,前二十年的税收加起来,可能也不如后十年的税收多。

    看来赵允初管理着永昌隆商号,已经学到了不少奸商的精髓。

    吕夷简和蔡齐两位相公这个时候,再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没见官家都开了口,若是再不识相,怕是就会受到官家的敲打。

    “官家,臣也同意官家所言。只是臣仍忧心永昌隆商号,会因开拓海外,而与海外诸国有所冲突。若是真的出现这等情形,臣希望莫要让朝廷因此受累才是。臣虽是大宋宰相,但于海外却是仍希望慎重而行。臣之个人荣辱并不重要,既为宰相,便须将国之安危放之于首位。”吕夷简虽然同意,但是这委屈和不甘心,还是要表现出来的。

    官家赵祯闻言,沉吟了片刻才道:“朕知你的难处,这样吧,范仲淹勾连同党诋毁宰相语多无状,使朝政迟滞亦有碍朝廷体面,使出知饶州。”

    赵祯这话看似与眼前之事无关,却实际上是给吕夷简一个补偿。

    而且近来范仲淹闹腾的实在厉害,也让官家赵祯所不喜。

    只因官家对范仲淹十分赏识,又承他力谏亲政之情,这才一直没有表态。

    如今借着眼前之事,便将范仲淹给贬谪到汴梁之外。

 第746章 孩儿知道错了

    范宇没想到,最后居然是这个局面。

    范仲淹与吕夷简之争,范宇是听说了的。但是他对于这等朝堂上的争斗并不关心,也并不想参与其中。

    如今因为永昌隆商号海外开拓之事而来,与吕夷简争执了一番之后,倒是达成了目的。

    可是官家却为了抚慰吕夷简,将范仲淹给贬出汴梁,这是范宇所始料未及的。

    不过范宇也不替范仲淹担心,别看官家将他给贬出京去。

    以官家仁厚的性子,没准过段时间便会觉得心中过意不去,说不准还要补偿范仲淹。

    想到这里,范宇也就释然了,范仲淹也不算是被自己间接给坑了。

    而且如范仲淹这样在朝中有人望,又有着改变现状的想法之人,多去基层锻炼一下也是好的。

    范宇甚至想着,若是在范仲淹接下来这段失意的时间里,对其产生影响,也不知道会不会有着新变化。

    永昌隆开拓海外的事情定下来,范宇、曹佾、赵允初三人便没了其他的事情。

    “官家,臣已经有几日没去向两位太后娘娘请安,若无事的话,臣便告退了。”范宇向赵祯躬身道。

    赵祯点点头道:“你是该过去,前些时日西夏刺客之事,不知怎么已经有风声传到了慈宁宫中,两位太后对你可都有些担心。只是知你平安,才没多说什么。”

    范宇心中甚是过意不去,急忙问道:“两位太后娘娘真的没说什么?”

    “朕还会骗你不成?”赵祯不悦的道:“你快些过去吧。”

    “是,臣这就告退。”范宇拱了拱手,便退出殿外,这礼仪也草率了许多。

    吕夷简与蔡齐两位相公,看到这情形,却是心中暗自摇头,安乐侯圣眷甚笃啊。

    曹佾见状也急忙拱手道:“官家,臣出海归来,还未曾去见皇后娘娘,若官家无事,臣便去向皇后报个平安。”

    官家赵祯不由好笑,“若是无事上奏,诸卿便都告退吧。”

    范宇出了崇政殿,便直奔慈宁宫而去。

    人还没到慈宁宫的大门,便被一名慈宁宫的小黄门看到。

    “安乐侯来了!安乐侯来了!”小黄门嚷了两声小跑着进去报信。

    范宇只是一瞬间的愕然,便心中一暖,定是义母知道自己遇刺之事,甚为担心。

    却是知道自己也怕她担心,所以忍着没有特意的召自己进宫。

    义母想来这几日也是忍不住,在宫中会念叨几句,让这些宫中之人,也上了心。

    否则的话,那小黄门定然不会这么大的反应。

    想到这里,范宇揉了揉自己的脸庞,露了一个灿烂的笑脸,这才迈步进了慈宁宫。

    义母李太后在里面依旧照常在看戏,只是看到范宇之后,便让人将戏停了。

    “宇儿,你来了?”义母很是淡然的道。

    范宇急忙上前请安,“娘,孩儿这些时日有些繁忙,却是来的少了,娘可不要责怪我。”

    李太后笑道:“你这孩子,如今也长了三岁,不但人长高了,身上也有了侯爷的威仪,自该帮你兄长做些建功立业之事。倒是我与你姨娘,整日里在宫中享受,也用不着你们过多的惦记。若是忙的话,便不用常来也是无碍的。千万莫要过于劳累,若是伤了身子便不好了。”

    虽然只是几句寻常话,可是李太后却是委婉的表达出自己的关心。

    “娘,孩儿如此年轻,身子也好着呢。”范宇心中感动,却是安慰道:“吃的好睡的好,出入又有许多护卫相随,能有什么事。”

    听了范宇的这些话,义母李太后终于还是没能绷住,脸上流下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