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安乐侯-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提出来,想来家定有解决之道吧。莫非是当着诸位相公,有什么不好讲的难言之隐不成。”

    范宇却是吃了一惊,自己还真的有解决办法。他没想到的是,竟然被官家赵祯给看出来了。

    现在官家赵祯已经问起,范宇便不再藏私。

    “官家真乃是慧眼,方才因为诸位相公在,臣确实是不好讲解决钱财的办法。”范宇拱手道:“若是被诸位相公得知,怕是这个办法就不灵了。臣本来打算私下先去做的差不多,再向官家禀报的。谁想官家竟已看了出来,臣便不再隐瞒。”

    “诸位相公知道便不灵了。”赵祯不由得眼神有些不对,“安乐侯的办法,莫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

    “官家,此解决办法并非见不得人,只是怕事机不密,便会有人效仿,从而使得我们的钱财变少啊。”范宇肃然道。

    赵祯越发来了兴趣,“安乐侯你且将你的办法说出来,朕看是否可行。”

    范宇犹豫了一下道:“臣说出来也没什么,只是官家要请答应尽快施行才是,否则若是慢了,便不灵了。”

    “安乐侯,你先讲出来再说。”赵祯面色微微一沉道。

    范宇无奈,只得一拱手道:“其实事情说出来也很简单,臣的意思,是让永通钱庄出面,在洛阳暗中收购土地房舍。只要有人肯卖,便由永通钱庄收购下来。”

    “你让永通钱庄收购洛阳土地,这不是花钱吗,如何能弄来钱财?”赵祯不由为之气结。

    “官家,这可不是简单的花钱。”范宇笑道:“等永通钱庄手中掌握了大量的洛阳土地房舍之后,洛阳的房舍土地会是什么样子?”

    “你的意思是,洛阳地价会变贵?”官家赵祯有些恍然道:“你这主意倒也不错,确是能补些亏空,也可将各个衙门的用地置办下来,但还是不够啊。”

    范宇嘿嘿一笑道:“若是官家下旨,以一年为期,迁都洛阳呢?而此时永通钱庄的手中,已然掌握了大量的土地房舍。而那些欲在洛阳置业之人,便会发现,只有永通钱庄手中有土地有房产。这价钱便是高上十倍,他们也得认了。”

    赵祯和陈琳两人目瞪口呆,这安乐侯心都黑了。

 第707章 专长之人去办

    在官家和陈琳的眼中,安乐侯不啻于一个怪物,这样的主意都想得出来。

    陈琳不敢说什么,但是官家赵祯却是没有什么顾忌。

    “安乐侯,朕若是这样做,岂非是与民争利盘剥百姓?甚至青史之上,都会记下朕一笔,言朕操弄房产牟取暴利,这岂是人君所为。”赵祯面色有些复杂的道。

    赵祯当然想要钱,但是这钱拿了之后,诟病太多。

    他自恃皇帝的身份,是真的不好去这样做。

    范宇怎么会听不出来,当下立刻拱手道:“官家,这件事臣会让永通钱庄的周奉去做。可先让他在洛阳办下三个牙行,而后以三个牙行的名义来做。如此一来,便无人知晓了。而且这也并非与民争利,将来能在洛阳购置地产房产者,定然非富即贵。而寻常百姓,哪里有这样多的钱,去洛阳置地啊。若算起来,这洛阳新都,其实还是让这些富贵之人掏钱重建的。”

    听了范宇的这些话,官家赵祯感觉大开眼界。还能这样操作,简直有些匪夷所思。

    不过这也解决了自己的燃眉之急,早日迁出开封这等危险之地,才是要是。

    开封之险境以前并不知晓,还算住的安心。可是今日被安乐侯揭破,却是半点安全感也没有了。

    “安乐侯,洛阳新都的钱有了,可是海外采购粮食的钱,也不会是小数目。你请官家让永昌隆去采购,可也是要本钱的啊。原本我以为,可以从永通钱庄借贷,可如今永通钱庄也要去收购洛阳地产,这如何能支用的过来。”陈琳不由得担心道。

    身为宫中的大总管,又是官家产业的打理者,陈琳也颇觉为难,此时急忙问了出来。

    范宇笑了笑,“陈总管放心便是,永昌隆可不是直接拿钱是去海外采购粮食的,而是带着货物去交换。同样的一套上好瓷器,在我大宋虽然昂贵,但也还有富贵人家能买的起。便是若售于海外,便是三四倍之价。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我大宋上好的货物,都是海外诸国所求,皆可与之交换。我所担心者,是换回的粮食太多,我朝的海船不够。”

    赵祯却是知道一些,点点头对陈琳道:“如今海外往来之货,市舶司皆有记录。你可去三司查阅往年的文书往来,便可知晓端详。”

    “内臣知道了,没想到这海外采买粮食,居然还有这等好处。若是如此,岂非还有得赚了。”陈琳不由得诧异道。

    赵祯也是看向范宇,感觉有些不太真实,“安乐侯,依你所见,永昌隆真的还能赚钱回来吗。”

    “官家,虽然去海外采购粮食便宜,但是往来消耗也并不小。虽然会有些盈余,但是若算上消耗,其实也剩不下多少。若是遇到海难,恐怕还是要付出些本钱的。”范宇当然不会将话说死,而是说了些困难。

    但是赵祯却是一点也不失望,只要可行,便值得去做。

    他身为大宋的官家,一国之君主,身上的压力可是相当大。如今有了办法,而且不用自己亲自去做,还不敢试一下吗。

    “如此,也要省下许多钱财了。”赵祯不由兴奋道:“这样一来,待西夏平定之后,便不必担心我朝会因此受其拖累,而有所动荡。”

    “官家圣明。”范宇点点头道:“但是官家须审慎,永昌隆乃是官家与臣等的产业,非大宋朝廷所有。这些粮食送回朝廷,朝廷还是要付钱的。否则朝廷不但会对永昌隆形成依赖,朝中的大臣们,也会对永昌隆指手划脚,干涉其所为。如此,这永昌隆便也不再是官家与臣等的产业了。”

    赵祯眉头一挑,“此事倒没什么可担心的,永昌隆是永昌隆。这粮食吗,朝廷自然是要掏钱买下才是。哪怕朝廷没钱,朕可先借与朝廷一些便是。”

    如今官家内库有钱,而且这永昌隆也占了七成的份子,提起这些来,官家赵祯扬眉吐气,颇有财大气粗之感。

    以往只觉得掌管朝廷便是权倾天下,却不知还有大臣们时不时的劝谏。如今朝廷也欠了自己个人的债,这大债主便体会到了双倍权力的快乐。

    “官家,公私分明,方可施以治事之法。臣所知的经济之道,便是如此了。”范宇微微躬身道。

    “安乐侯公忠体国,急朕之所急,为朝廷排忧解难,亦是劳苦功高。”赵祯哈哈一笑道:“我这里再无所忧,陈琳,你送送安乐侯,若有不明之处,可向其请教。”

    陈琳急忙躬身道了一声是,便看向范宇。

    范宇也向赵祯拱手道:“臣告退。”

    便在陈琳的带领之下,出了崇政殿。

    赵祯在殿内端坐,扫了一眼书案上的捷报,又想到了方才范宇所出的主意,却是陷入了沉思。

    今日所接触到的东西,真是让赵祯这饱受儒学影响的脑子,受到了极大冲击。

    安乐侯用自己的办法,将商之一道发挥到了极致而与治国相接,这远非以前所认知的君子不言利。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样看来,安乐侯可算是个小人。

    但是如今这些利,却是为国为民,是大义。于是乎君子小人集于一身,安乐侯在官家赵祯的眼中,便成了一个矛盾体。

    殿外,陈琳与范宇一同向外行去。

    范宇转身向陈琳拱手道:“陈总管留步,送到这里便可以了。”

    “安乐侯,某家还有些不明之处。”陈琳看着范宇年轻的脸,心中感叹,拱了拱手道:“这海外购粮,又须先贩运货物出海,某家却是两眼一抹黑,实是觉得无处下手。还请安乐侯指点一番,也好让某家为官家办好这个差事。”

    “陈总管常居于宫中,每日里都要伺候官家,哪里能亲自去操办这等事。”范宇不由笑道:“这件事,陈总管只须去与宗室赵允初商议便可。永昌隆日常之事都是由赵允初打理,请其派遣得力掌柜,便可将此事办的妥当。”

    陈琳恍然,自己只想着给官家办好,却是忘了这本就不是自己的长处。

    果然,专业之事,还要专长之人去办才是。

 第708章 老臣冤枉

    远在辽国南京城中,野利仁荣已经到了城下。

    他看着辽国南京城的高大城墙,却是心中无喜无悲。

    并非是野利仁荣没有情绪,而是接下来要做的事情,需要将其个人的悲喜都收起来。

    守门的辽军验过文牒,便对野利仁荣一行人礼让放行。

    野利仁荣来到西夏使馆,不等安顿好,便立时派人给萧惠的相府递了拜贴。

    而后在接下来的三天之中,野利仁荣便是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等着萧惠接见的消息。

    可结果在这三日内,萧惠的相府对此无动于衷,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野利仁荣堂堂西夏国相,如今竟然受到如此冷遇,这是前所未有之事。

    显然萧惠已然得到西夏大军战败的消息,因此便不打算再接见野利仁荣了。

    对此野利仁荣虽然心知肚明,却又无可奈何。

    此次出使辽国,实是有求于人,萧惠若是不肯见他,他又不能硬冲进相府。

    因为此事,只是一夜之间野利仁荣的唇角便起了几个大燎泡,头发也白了几根。

    到了第四日,野利仁荣有些忍无可忍,对于萧惠的怠慢实在是为之气结。

    “来人,随我去外面街上转转。”野利仁荣叫了两个随从,便出了西夏使馆。

    其实就在野利仁荣来到南京的第一天,萧惠便看到了野利仁荣的拜贴。

    萧惠拿着野利仁荣的拜贴看了好久,终于摇了摇头,起身去了宫中求见辽皇耶律重元。

    耶律重元看到萧惠,便笑道:“萧卿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陛下,那西夏国相野利仁荣已然来到南京,就在刚才,给臣递了拜贴。野利仁荣毕竟身为一国的国相,臣也不知该不该见他啊。”萧惠对此当然要请示耶律重元这位辽皇。

    那野利仁荣怎么也是位国相,事关两国便无小事,可不是他说不见就不见的。

    耶律重元听到萧惠的话,不由面上露出冷笑,“李元昊野心勃勃刚愎自用,如今已经渐成末路之势。上次不是说已经找到了克制宋军火器之法了吗,却又遭逢大败,举国之兵已丧其半。如今派这野利仁荣前来,便是想要将我大辽也拉下水,实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臣觉得,莫不如臣见他一见,随意支应一番便是,使其知难而退也就是了。”萧惠觉得陛下有点看不上西夏君臣,显是有些不想理会。

    “萧卿,你这样容易便让他见了,如何能再向其提出我大辽的要求?只怕还要多费许多口舌。”耶律重元摇了摇头道。

    萧惠不由得微微吃惊,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莫非还有什么安排不成?”萧惠急忙小心的问道。

    耶律重元笑道:“是这样……”

    野利仁荣哪里知道辽国君臣说了些什么,他带着人出来,便是要惹些事情的。

    求见辽国宰相萧惠而不得,这就让野利仁荣明白,辽国已经有些看不上西夏了。

    既然萧惠不见自己,那么自己也还是西夏的国相和使节。

    来到南京的辽皇行宫之外,野利仁荣便盯着宫门驻足。

    宫门的禁军看到野利仁荣一行,便立时走过来数人,向野利仁荣等人大声呵斥。

    “闲杂人等,快快闪开,这里乃是陛下行宫,岂容胡乱觊觎!若再探头探脑,便不客气了!”

    因为几名禁军看到野利仁荣气度不凡,这还算是客气的。若是寻常百姓,只怕早就拳脚伺候了。

    野利仁荣却是并未走开,而是伸手取出自己的文牒,递向几名禁军。

    “我乃西夏使节,此次出使大辽,便是要面见辽皇陛下的。”野利仁荣不卑不亢的道。

    那几名禁军却是愕然,这位居然是西夏使节,那便不可再无礼了。

    只是外国使节,只没听说过不打招呼便来宫里的,这几名禁军却是不知如何处置才好。

    正在这里,便看到野利仁荣慢慢踱了两步,来到行宫前的登闻前,打量着鼓架上的一面巨鼓。

    然后,便在几名辽国禁军的目光中,拿起了鼓槌重重的敲在鼓面上。

    登闻鼓及是整张的犀牛皮所蒙制,不但巨大,而且声音极度浑厚悠远。

    连击三次登闻鼓后,野利仁荣便从容的放下鼓槌,转向几名已经有些傻了的禁军。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