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安乐侯- 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范宇却是知道,西夏与大宋定然不会和平相处。

    这些胡人畏威而不怀德,只要大宋没有表现出来强大的军事力量,西夏便不可能停止对大宋财富的觊觎之心。

    这种觊觎的表现非常容易判断,若野心足够大,便是攻城掠地。若是野心较小,便是兴兵越境劫掠大宋的人口财产。

    若是到了那个时候,之前大宋放弃的利益,便都是白白放弃了。

    所以,眼下给大宋阵亡将士们修建英列祠的事情,便是一个契机。

    一旦引起公愤,大宋将士们便可改善形象,而在朝堂之上还有几人敢提放弃瓜沙二州?

    范宇正在想着这些事,便听到有人将茶杯放下的磕碰声。

    他一睁眼,便看到了还玉公主,正嗔怪的看着他。

    “娘子,之前我并不是责怪于你,只是想要让你知道,我大宋的阵亡将士不可轻慢。”范宇拉住了还玉公主的手道:“你我锦衣玉食华厦如云,岂差这些?不过是让阵亡将士们在自家庄园里摆设几日灵堂而已,当谢其为国捐躯的恩义啊。”

    还玉公主哼了一声道:“我又没说你不对,只是生气你为何不与我商量。只要你问我,我也不会阻拦于你。”

    范宇哈哈一笑,点头道:“有公主这句话,我便知道我范宇娶了一位兰心慧智的贤惠娘子。若再有事情,我定然与娘子你商量着来便是。”

    “这还差不多。”还玉公主白了范宇一眼。

    两口子虽然闹了些小矛盾,但至此也已化解。

    转眼便到了第二日早上,鹿鸣书报社请的那些报童们,抱着新领的加刊报纸,从书报社内出来,不过数息之间,便一哄而散。

    莫要以为这些报童不识字,大宋汴梁与他处不同,孩童们的识字率还是较高的。

    哪怕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也识得几个字。

    自有了报纸之后,这些报童为了自己的生意,也多少又学了一些字。

    范宇看到这些报童的时候,便听到了这些小家伙的吆喝声。

    “大宋将士枯骨曝于野,竟有人说崇文抑武!”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我大宋将士战死沙场,却还顶着贼配军的名头!”

    “震惊,朝堂高官不拿死去的将士当人看!”

    范宇都没想到,这些报童无师自通,居然已经掌握了标题党的诀窍。

    就这个水平,如果去后世的平台上玩耍,定然分分钟能上热门。

    范宇走进鹿鸣书报社之时,林中友正顶着两个黑眼圈,和几个年轻人说话。

    看到范宇又来了,便对几个年轻人摆了摆手,将人打发了。

    “侯爷这么早便来,想是不放心吧。”林中友笑呵呵的道。

    范宇也笑道:“原本是有些不放心的,不过刚刚听了那些报童喊话叫卖,却是放心的很。若非我已经知道这报纸上写了什么,只怕也要掏两个铜钱。”

    林中友哈哈大笑,“这些报童经常吆喝售卖,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只要效果还好,那便由他们去吧。”

    “我倒是要看看,今日的报纸多久便可售完。”范宇摇头失笑道。

    其实,范宇过来还有一个意思,便是防止有人来书报社捣乱。因此,他才特意过来坐镇书报社。

    报纸这东西是汴梁城中新出现的的事物,而且内容新颖,在汴梁城中还是比较受欢迎的。

    而且自昨日的报纸上那篇文章,也已经将许多人给吸引住了。

    今日的报纸,想必会更快的售罄。

    范宇不知道的是,政事堂的吕夷简与蔡齐两位相公,也正观看着同一份鹿鸣报。

    看完了这篇署名为范宇的文章,蔡齐只觉得整个人都在燃烧,

    虽然这篇文章没有对自己进行攻击,但是却显示出了足够的恶意,就差指着自己的鼻子说是奸佞小人了。

    吕夷简看到文章署名居然是范宇,便摇头道:“看来你得罪的这位安乐侯心眼很小,否则的话,朝堂之上的事如何敢就这么公之于众。”

    “安乐侯才是真的奸佞,他不但要坏我儒家大计,还对我横加指责反咬一口!”蔡齐拍案而起道。

 第509章 免得碍事

    蔡齐也不想一想,屡次找范宇麻烦的是他。然而如今受到范宇的指责,便受不了了。

    吕夷简看了蔡齐一眼,摇头道:“蔡相公,此时并非是发脾气的时候。安乐侯将这等事公之于众,恐掀起民间之物议。你且想想,如何给官家一个交待才是。”

    蔡齐呵呵冷笑,轻蔑的看了一眼那份鹿鸣报。

    “朝堂重臣议事,安乐侯私泄于外,使之公然传阅于市井。其为人轻浮,不堪听用。而这鹿鸣书报社,亦是不知轻重为虎作伥。国事岂是一家书报社可以随意议论的。我当向官家上书,弹劾安乐侯。”蔡齐的办法非常简单,就是先去告状。

    只要在官家面前,将自己打扮成了那个受委屈的孩子,想必有些后果,官家也会替他承担。而且受到官家责怪的,一定会是挑事的安乐侯。

    吕夷简脸上露出笑容,蔡齐的办法倒是个好办法。就是吕夷简自己,也觉得没什么可挑剔的。

    “如此看来,最后难受的反倒是安乐侯了。”吕夷简笑道。

    “这是自然,那安乐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便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蔡齐摇了摇头,便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提笔控诉起范宇来。

    以往在崇政殿上,蔡齐与范宇斗嘴就没营过,总是被呛的翻白眼。

    如今这位安乐侯居然敢用文字攻击自己这个曾经进士及第的状元郎,这岂不是鲁班门前玩大斧关公面前耍大刀吗。

    很快,一纸弹劾安乐侯的奏疏便已写就,并派人递入崇政殿。

    官家赵祯正经批阅本章,便看到小黄门捧着一本新的本章进来。

    “启禀官家,今有参知政事蔡齐,弹劾安乐侯轻浮无行,将重臣议事泄于市井,实属居心叵测。”小黄门可能收了蔡齐的赏钱,格外卖力的道。

    官家赵祯一听,是自己所看重的两个臣子对掐,就有些头大。

    “废话少说,且将本章拿来我看。”赵祯对与小黄门挥了挥手道。

    “是。”小黄门急走两步,将本章递了上去。

    赵祯将本章打开,便是蔡齐扬扬洒洒的告状内容。

    其中给范宇罗织了几项罪名,什么恃宠而骄、无视大局、挟私报复等等。

    赵祯将这弹劾的本章放下,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陈琳,让人去将蔡卿与安乐侯都给我叫过来!”赵祯有些生气,昨日刚才崇政殿议论过的事,今日便又闹的大了。

    更让赵祯生气的则是安乐侯范宇,自己已经答应你去修建英烈祠,你还写篇文章来讽刺蔡齐这等重臣。

    如此,岂不是得理不饶人,便有些过分了。

    范宇在鹿鸣书报社中正坐着喝茶,却看到有小黄门来找自己入宫。

    给了小黄门两贯钱钞,范宇便问道:“公公,可知因为何事官家才召我入宫的?”

    小黄门收了钱,态度立时更加恭顺,“侯爷啊,据说是蔡相公将侯爷您给弹劾了。我出宫之时,听说官家还有些生气,想来与侯爷有关。陈总管吩咐小的来找侯爷,可是一顿好找。侯爷还是快些入宫面圣,免得官家更加怪罪才是。”

    范宇一听,居然是蔡齐将自己给弹劾了。这家伙恶人先告状,倒是有些意思。

    “你在前面引路便是。”范宇起身,随着那小黄门一同上了马车,便向宫中而去。

    当范宇到达崇政殿之时,蔡齐已经先到了。

    而官家赵祯,则正拿着一份鹿鸣报,观看上面的文章。

    看到范宇进殿,蔡齐冷哼了一声,却是对范宇并不理睬。

    对于这位蔡相公,对方不理会自己正好,范宇也没兴趣搭理对方。

    赵祯看完鹿鸣报上的文章,便将那份弹劾范宇的本章又看了一遍,才抬头看向两人。

    “安乐侯,为何将朝堂所议之事传阅于市井之间。”赵祯面无表情的道:“难道朝堂之上的事情,是那些贩夫走卒们可以妄加评论的吗。”

    范宇知道,赵祯虽然看上去并没什么表情,但是心中可能火气不小。自己若是应对不好,只怕便会被蔡齐落井下石了。

    想了想,范宇才道:“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而后世的唐太宗,亦引用荀子之言,而成就贞观盛世。国语之中,亦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之说,意指不可堵塞言路。臣觉得有人在朝堂之上巧言令色偏移官家视听,以期隔绝内外成就一家之言。名为大宋天下,实为己身之权位。以崇文抑武之说,鼓动官家舍弃军心士气。好战则必亡,但亡战亦必威。蔡相公强分文武高下,不仁不义不悯不恤,实不称参知政事之职。”

    “臣以朝堂之事宣之于市井,亦因非是军国机密,却可正天下视听,方擅自作主而登于报刊。”范宇对着赵祯深深一躬道:“若有何后果,臣可一力承担。即使官家治臣之罪,臣亦不想阻隔官家内外,而固己之权位。”

    赵祯听了范宇的解释,心中的气立时消了大半。这义弟果然不是白认的,心里还是向着自己的。

    隔绝内外四个字,实在是让赵祯发不起火来。身为皇帝,最怕的便是被架空。

    与崇文抑武比起来,被一群文官所架空,恐怕是更现实的问题。

    毕竟皇帝是权力动物,防武官也一样要防文官的。

    “安乐侯,心中若有不满,可讲与我听,自有我来替你作主。”赵祯想清了自己的立场,面色缓和下来道:“莫要如此冲动,却使得蔡卿这等重臣面上无光。你啊,还是年轻。”

    蔡齐这时候却是有些恼火,官家这话算什么?什么叫还是年轻?象我这种年长的就该死吗。

    如此明显的替范宇开脱,使得蔡齐头上都要冒烟。

    “官家,臣并不怪安乐侯做事操莽。只是安乐侯受官家看重,多少有些轻浮骄纵。如此作为,若还屡次参与朝中重大议事,实是不妥。”蔡齐话风一转,立刻便原谅了范宇,显示了自己的大度。

    可是这话里的意思,却是要将范宇从以后的重大议事之中踢出去,免得碍事。

    范宇对于所谓的几次重大议事,并不是那么在意。

    自己是安乐侯是太后义子,随时可以进宫面圣打小报告,谁稀罕与你们这些家伙磨嘴皮子。

 第510章 如此也好

    范宇想是这么想,但是实际上并不能退让。

    有了一次的话,对方便会不止一次的提出条件。至于让你退让的理由吗,就是你上次能让,为何这次便不能退让。

    “官家,臣之所以建立这鹿鸣报社,便是害怕有人隔绝内外,只让官家听到他想让官家听的,只让官家看到他想让官家看到的。”范宇瞥了蔡齐一眼道:“如今蔡相公欲要将臣赶出朝堂议事之列,想必是臣的见解往往与之不同,他便不容于臣了。但是臣想说的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只怕有人对官家说,官家须如何如何方是一代明君,又如何如何可流芳万古。”

    “最可怕的是,这些家伙就从来不对自己说,应该如何如何,方可使我大宋国富兵强。又如何如何,可使四海清平八方来朝。如今朝廷冗军、冗官、冗费已经积重难返,而此时还有重臣不忘倾轧他人堵塞言路,实是让人齿冷之极。”范宇呵呵冷笑了两声道。

    虽然没有一个字是骂人的,但是这些话蔡齐当然知道,都是说给自己听的。

    “安乐侯,你口口声声不使他人隔绝内外,可是你弄的这什么鹿鸣报,便不是一面之辞吗?”蔡齐瞪着范宇,怒声道:“今日鹿鸣报上的文章,还不是出自你安乐侯的手笔,这又如何解释。”

    范宇轻蔑一笑,对蔡齐拱手道:“蔡相公,鹿鸣报上登了我的文章,便是一面之辞了?是不是你要问,为何没有你蔡相公的文章。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你没有向我鹿鸣报投稿。若是蔡相公有什么高见,自然也可写成文章,向鹿鸣报投稿。只要不是大逆不道辱及君上违背人伦的文章,鹿鸣报皆可为蔡相公刊登出来。不但会为蔡相公刊登出来文章,根据字数多少还会给蔡相公一笔润笔费。虽然润笔费或许蔡相公看不在眼中,但也可使汴梁寻常百姓家足一月的衣食。”

    官家赵祯听了范宇的这些话,不由显得颇有些兴趣。

    心中在想,若是自己这个官家向鹿鸣报投稿,不知道会得多少润笔费。

    蔡齐也听得有些不可思议,自己堂堂参知政事,大宋国的副相,还要卖文章赚小钱。若是自己真的这么做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