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安乐侯-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之前对西夏军的攻杀之时,展昭身先士卒,已经赢得了这些新军兵士的认可。

    此时他的话自然无人反对,这百余名新军兵十将之前已经拉到路边的大车都挡在路上。

    曹傅经过城门之时,也给他们留下了马匹。

    展昭带人上了马,做出随时接应的样子。

    曹傅这个时候,已经将玉门关中的治所一把火给点着。领着新军的骑兵,与西夏乱军战到了一起。

    有心算无心,玉门关的西夏军队,此时根本就没有能组织起来。

    玉门关的守将,刚刚从治所之中狼狈跑出来,便被曹傅带着人一拥而上剁成了肉泥。

    其余的西夏兵士们,原本城关被破便已经士气消沉,当看到主将都被人斩杀,更是胆气丧失。

    这些倒霉的西夏兵士们,被曹傅带着人一阵砍杀,立时便被杀死了不少,剩余的一部分,则分头逃散一空。

    展昭已经将玉门关的东门给堵了,那些西夏兵士根本就无法逃走,最后许多人直接跪地投降。

    等到玉门关中彻底安静下来,便已经到了半夜。

    曹傅命人把守城中各个路口,自己则带着百余兵士来到东门与展昭汇合在一起。

    “展大哥,怎么样,是不是和我所判断的一样。”曹傅这家伙略带得意之色道。

    展昭对于曹傅这家伙也是有些佩服,小小年纪便有这等敏锐的战场感知,实是不容小觑。

    “不错,如今玉门关已经拿在我军手中,曹傅你便在这里守城。我带一部分人回去,向杨将军报告这个好消息才是。”展昭点头笑道:“这等大事,杨将军知道的越早越好。这玉门关是弃是守,也是一个问题。”

    曹傅也知道时间最重要,若是肃州方向提前知道了消息派兵来战,那自己这一千人马压力就会极大。

    “也好,展大哥辛苦。”曹傅点头赞同道:“见了杨将军,可请其先派骑兵过来,步兵稍慢一些倒也无妨。”

    展昭哈哈一笑道:“你是怕杨将军责怪吧?这也无妨,你若没有夺下玉门关,怕是他才会收拾你。如今已然将城关夺下,他怕是高兴还来不及。”

    还是带着那百余人的兵士,展昭当先策马出城,这百余骑立时跟了上去。

    天刚亮的时候,展昭一行人便回到了白杨河山口。

    远远的军营之中有人看到展昭的队伍,便立时入内禀报。

    数百骑从营中迎了出来,待得离近了才发现来的是展昭一行人。

    带队的人是狄青,他看到展昭,便立时勒住马缰。

    “展校尉,才过了一日便回转,可是碰到了事故?曹傅他去了哪里。”狄青看到展昭身后只有百余骑,而且曹傅没在,心中便咯噔一下。

    展昭一听狄青的问话,便知道对方误会了。

    “狄将军莫急,曹傅如今很好。他带着大部人马已经占据了玉门关,如今派我回来先向杨将军报信而已。”展昭急忙摆手解释道。

    听完展昭的话,狄青的眼都直了。展昭话里的内容太多,一句‘曹傅占据了玉门关’显得轻描淡写。可是这个信息却是在狄青的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玉门关是何等要地,怎么就被曹傅这小子占据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狄青急忙追问。

    展昭哈哈一笑道:“我们一同去见杨将军,此事正是我要禀报的。”

    “展校尉速速随我来。”狄青伸手一让,立时掉转马头,便往营中急驰而去。

    展昭则带人跟上,片刻之后,两人便联手进了杨文广的军帐之中。

    “启禀杨将军,我回来了。”展昭大步进了军帐,便对着杨文广拱手行礼道。

    杨文广也颇为吃惊,急忙问展昭如何回来的如此之快。

    狄青目光灼灼,也等着展昭说明情况。

    展昭便将此行的经过,向杨文广与狄青两人述说了一遍。他虽然是亲身参与者,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与做梦没什么两样。

    杨文广与狄青两人听完夺下玉门关的经过,也面面相觑,显出吃惊的表情来。

    知道曹傅这小子不是个省心的,却没想到这家伙折腾起来胆大包天。

    以前在汴梁有多浑,如今在战机把握之上便有多厉害。

    只此一战,便可看出曹傅这家伙作战之时目光敏锐可以当机立断。夺下玉门关之战,也绝不是侥幸,而是胆大心细的结果。

    “这个小子,就不能让人省点心。”杨文广虽然是有些埋怨,可是却并没有责怪的意思。

    狄青也摇了摇头,感觉自己与曹傅相比,似乎也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两位将军,如今玉门关已经被夺下。事不宜迟,我等当早早进兵入关才是。”展昭拱手道:“若是被西夏人反应过来,便不好了。可命骑兵先走一步,步卒在垫后即可。”

    杨文广点点头道:“这是自然,传我军令,全军开拔兵进玉门关!”

    一声令下,数千新军便动了起来。

    曹贤顺等人得知了消息,急忙跑来问杨文广,为何要兵进玉门头。

    当他听说玉门关已经被夺下,立时目瞪口呆。

    “自大唐以来,鲜有夺关斩将如今时玉门关之战者。”曹贤顺激动不已,“这等神兵如从天降,我也只是幼时听先祖父讲过旧时盛唐方有。如今天兵再现雄关,当为之贺!”

    跟在曹贤顺身后一同来听消息的张唐卿、杨察、徐绶等人,闻听新军已经夺了玉门关,几人不由得心中鼓舞不已。

    “前军夜战姚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壮哉!”张唐卿用力击掌道。

    “几位,侯爷带出来的新军如此争气,你我虽不通战阵,但亦不可落于人后。”徐绶微带羡慕之色道:“待到了瓜沙二州,才是我等一展所长之时。”

    他的声音不高,也只有张唐卿、杨察、苗振和杨谔几人可以听到。

    虽然文武殊途,但也起了攀比之心。

 第477章 足够的分量

    新军拔营,向着玉门关出发。

    狄青率领两千骑兵,先一步来到玉门关。

    曹傅出城迎接狄青,哈哈笑道:“狄大哥,你看我厉害不厉害。”

    狄青在马上,当胸给了曹傅一拳,“你小子倒是有胆色,居然一战拿下玉门关。只是不知道西夏那边得了消息,会是什么样的想法。”

    “他们西夏现在自顾不暇,被辽军堵在了兴庆府不远,哪里还有功夫来管咱们。”曹傅却是有些不屑道:“即使西夏派兵前来,怕是上万就顶了天了。难道我新军连上万的西夏兵马还打不过,那才是笑话。”

    “城中的情况如何了?这西北之地民风彪悍,若是人心不服,玉门关也是不可久留之地。”狄青看了一眼玉门关的城门道。

    曹傅这才拍了拍自己额头道:“狄大哥带大伙入城吧。说起来西北民风是很彪悍,但是彪悍并不是傻。西夏人能管得这玉门关,我新军也能管得。而且城中之人,多有汉人与吐蕃人和回纥人杂居。虽然也有一些党项人,但是并不算多。满打满算,这玉门关里也不过是数千人而已。”

    两人说着话,便入了玉门关内。

    玉门关的百姓原本是在西夏的治下,觉得西夏已经是足够厉害。

    可谁成想,如今又来了一支更厉害的军队,一战便将玉门关夺下。现在还来了援军,这就更难对付,大家伙本来就不强烈的反抗之意便也就此熄灭。

    又过了两天,杨广才带领其余人一同到达了玉门关。

    此时玉门在在曹傅和狄青两人的管理之下,也算是恢复了往日的模样。若非还能看到一些残垣断壁,怕是都没人相信这里数日前刚刚发生过战事。

    杨广带人进了城,便将曹傅叫了过来。

    曹傅一见杨广,便急忙上前问好,“杨大哥,这一路辛苦了。”

    “辛苦倒也未必,倒是你挺辛苦,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忙的不亦乐乎。”杨广没好气的道。

    “侥幸夺关成功,都是托了杨大哥的福分。”曹傅这家伙听到杨广话里有刺,立时便陪小心道。

    杨广与曹傅都熟知彼此的脾气,因此杨广也没脾气可发。

    “你这么说,还当我要抢夺你的功劳不成。不求别的,只要你这家伙少给我惹麻烦就是。”杨广摇了摇头道。

    接着,杨广便问了曹傅入城以来的一些细节。

    正在两人说话之时,外面狄青也来见杨广。除了他之外,曹贤顺、李璋,还有以张唐卿为首的五名官也都到来。

    杨广命人搬上椅子,大家便借着有了玉门关这个落脚之处,正可商议接下来的行止。

    “大家都来了,也正合我意。”杨广身为了新军的主将,此时说话的分量还是比较重的,“西边再过两百余里,便是我们这此的目的地瓜州、沙州。原本按我之前的议定,并无占据玉门关的意思。谁知曹傅看到了机会,便一举夺下玉门关。现在大家便可商议一番,我们如何处置这玉门关。”

    曹贤顺过来,便是为了玉门关,当下等到杨广的话音一落,便抢先开了口。

    “杨将军,这玉门关可是一处要地,而且此地相距瓜州比相距西夏的肃州要更近一些。”曹贤顺有些激动道:“若是我们将这玉门关占了下来,便可占据对西夏的主动。以前我河西两州便有夺取玉门关的想法,只是西夏国力强盛,实在是不敢。既然曹小将军如今已经将这玉门关夺下,便不可再送还回去资敌了。”

    狄青点点头道:“我赞同曹使君的话,莫如将镇守玉门关的事情,交给我来办。若是西夏军队得了信过来,我定要让他们刹羽而归。”

    张唐卿却是不甘人后,此时也抢着开口道:“玉门关这等要地,当然不能放手。狄将军既然要带兵驻守于此,那我便在这里做个玉门知府,管理民政如何。此地的百姓虽只数千人,但是各族杂居,要管起来也不容易。若是狄将军有事出战,这城关之中,便须有人坐镇才是。”

    徐绶听到张唐卿这么说,不由扼腕,“张兄,你如何这便抢了先?你本是咱们这些同年中的状元,岂可坐镇于玉门这等随时会暴发大战之地。你若有了三长两短,瓜沙二州的民政之局谁来掌握。所以,这玉门知府之职,还是由我来做吧。”

    杨察刚要开口,却是被徐绶摆手止住。

    “杨察,你也不必开口。你也同样重要,应当辅助张兄一同治理好瓜沙二州。这里有我一人为官,便足矣。”徐绶却是当仁不让道。

    杨广点点头道:“玉门关这里,倒是真的需要一名官。只是来时官家也没下旨言明武之间的互相统属,我们武官也不便置喙,由诸位自行决定便是。”

    新军西来的武官员不相统属,这是官家赵祯忘了吗?显然不是。即使官家忘了,朝中的诸公也不应当忘记。

    只因他们这一行人,是来接收瓜沙二州这等孤悬于外的飞地,所以官家赵祯是有所提防的。最好的办法,便是在武之间埋钉子,使得武双方互相产生利益上矛盾。

    说起来,不过是帝王之术而已。

    若非是这批的武的都认识范宇,并且受到范宇极大的影响,只怕此时的权力斗争也已经开始了。

    苗振与杨谔两个还没表态,此时听到杨广这么说,也正合他们两的意,当即便与徐绶争执起来。

    张唐卿看到三人争执,不由眉头皱起,“你们三人既然无法决定,那么还是我来玉门为官吧。”

    听到张唐卿还没放弃,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却是又合力要先将张唐卿赶出局。

    “几位,可否听我一言?”曹贤顺此时摇了摇头道:“你们不必再争,依我之见,徐绶在此为知府,这是最合适的。他在你们五位进士之中可是探花,既有足够才能,也有足够的资格。毕竟玉门关不是河西的全部,完全不必争于一时。”

    此时曹贤顺还是归义军和瓜沙二州之主,他的话有足够的分量。

 第478章 心照不宣

    曹贤顺支持徐绶,使得其他人都不好反驳。

    张唐卿想了想,便点点头道:“既然曹使君这么说,我也支持徐绶为玉门知府便是。”

    其余人等看到张唐卿也支持徐绶了,这件事便没了再争的可能。

    “好吧,那便由徐绶为玉门知府。”杨察颇有些不甘心的道:“若是徐绶不能胜任,将来便由我来替换于他便是。”

    这是杨察先预定上了,若是徐绶真的不行,那就由他来代替。

    苗振和杨谔两人苦笑,这还能说什么,两人只是摇头。

    徐绶不由有些得意,他哈哈一笑道:“诸位不要以为这玉门知府好做,要知道西夏人随时有可能发兵来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