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便是安乐侯范宇?”秦香莲中是微微挑了下眉头,看着范宇问道。
范宇对她点了点头道:“不错,我便是安乐侯范宇。”
“民妇请问安乐侯,为何要害死我家夫君?他已是两榜进士,东华门唱过名的,乃是大宋栋梁之材。为何却在安乐侯的眼中,这等人的性命却在侯爷的眼中一文不值?即使侯爷和大宋朝廷不看重我夫君的性命,我们母子三人却还看重。夫君他因何故得罪了侯爷,还请侯爷明告民妇才是。”秦香莲说的不紧不慢,话语却是异常坚定,看来务必是要弄清其中原因。
范宇看到秦香莲没有疾言厉色,也没有大吵大闹,却是声声泣血句句诛心。
范仲淹面色一沉,“秦香莲,谁说大宋朝廷不看重你夫君性命,你是影射朝廷吗。”
“民妇不敢,只是我夫君被安乐侯害死,如今尸骨未寒。而安乐侯却是好好的坐在堂中,却是富贵不减。民妇思来想去,却不知道朝廷的公道何在。若是朝廷一时失察,却是民妇莽撞了。若不是,那民妇也无话可说。”秦香莲面色不变,只是淡淡的将范仲淹的话顶了回去。
“这话,可都被你说尽了。本官也不与你在这等话上纠缠,待案情审个水落石出便是。”范仲淹摇了摇头,“安乐侯,秦香莲所控你之罪状,你可承认。”
范仲淹的目光转向范宇,露出审视之色。
“本侯对于秦香莲的指控,当然是不承认的。”范宇摆了摆手道:“首先,陈世美并非是我所害,而是自有取死之道。其次,陈世美之死已有公断,乃是朝廷明证典刑。这位秦大娘子状告于我,却是告错了人。”
范仲淹的眉头一挑,原来陈世美是明证典刑而死,这却是他不知道的了。
看到范仲淹的疑惑之色,一旁端坐的包拯终于有了插话的机会。
“范知府,陈世美的案子,是本官为开封府知府任上所审。”包拯接过来话头,“确如安乐侯所言,此事并不能怪他。乃是那陈世美触犯了国法,犯了欺君之罪,被我下令勾决的。”
范仲淹与秦香莲两人的目光都看向包拯,却是表情有所不同。
秦香莲目光之中带有怨恨,而范仲淹则是惊讶。
范仲淹问道:“既然陈世美一案是由包直阁所审理,那他是如何欺君的。”
“此案因涉及皇家名声,所以不便宣之于口。”包拯摇了摇头道:“范知府若是欲知详情,可调卷宗一观便是。”
秦香莲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显得复杂之极。
“来人,去将陈世美一案的卷宗调来我看。”范仲淹皱眉,对书吏吩咐一声道。
不多时,书吏便取来了陈世美一案的卷宗,却是还用蜂蜡封着。如此卷宗,显然是怕被人打开看的。
范仲淹却是不怕,他本就是开封府知府,自是有权力一观。
在油灯上将蜂蜡烤化,范仲淹打开了卷宗。
只是看了几眼,脸色就变的极为吃惊,他抬头看了看范宇又看了看包拯,显得犹豫不决。
这个案情是出乎了他的预料,那陈世美可却是十分可恶,差一些便败坏了皇家的名声。若非安乐侯及时出手,怕是皇家还要吃那陈世美的大亏。
范仲淹将卷宗放下,抬头对秦香莲道:“秦香莲,你夫君陈世美犯了欺君大罪,确是明证典刑,死的并不冤屈。所以,你告安乐侯的状纸,劝你还是撤了吧。”
秦香莲不远千里来到汴梁,就是为了寻夫的,谁知道一进京城打听,才知道夫君已经被人害死。她这才在好心人的帮助之下,写了状纸,将安乐侯给告到了开封府。
费了如此大的周折,却是换来这么一个结果,这是秦香莲想不到的。
可是自己夫君已死,开封府却是连原因也不告知,只说夫君犯了欺君之罪,这让她如何能服。
“民妇不服!”秦香莲蓦然抬首道:“民妇夫君既是犯了欺君之罪明证典刑,那还请知府告知,我夫君他到底是如何欺君,才会惹得皇家震怒。若是连这点都不能告之于民妇,民妇便要请人写了审冤文书,张贴于整个汴梁城中!”
范宇看不下去,微微皱眉道:“秦娘子,你夫君去岁高中两榜进士,却是心气也高了起来。因此,想要弃了你们母子与皇家结亲,便欺瞒皇家,假称自己尚未娶亲。只是他事机不密,被告发了。这才被开封府明证典刑,死于狗头铡下。这等忘恩负义之人,你还为他申冤,却是让我等替你不值。”
“莫如早点寻个好人家,另行嫁了,也好过为这等人渣守寡。”范宇虽然不客气,却也是替这秦香莲好。
秦香莲不远千里来到汴梁,就是为了寻夫的,谁知道一进京城打听,才知道夫君已经被人害死。她这才在好心人的帮助之下,写了状纸,将安乐侯给告到了开封府。
费了如此大的周折,却是换来这么一个结果,这是秦香莲想不到的。
可是自己夫君已死,开封府却是连原因也不告知,只说夫君犯了欺君之罪,这让她如何能服。
“民妇不服!”秦香莲蓦然抬首道:“民妇夫君既是犯了欺君之罪明证典刑,那还请知府告知,我夫君他到底是如何欺君,才会惹得皇家震怒。若是连这点都不能告之于民妇,民妇便要请人写了审冤文书,张贴于整个汴梁城中!”
范宇看不下去,微微皱眉道:“秦娘子,你夫君去岁高中两榜进士,却是心气也高了起来。因此,想要弃了你们母子与皇家结亲,便欺瞒皇家,假称自己尚未娶亲。只是他事机不密,被告发了。这才被开封府明证典刑,死于狗头铡下。这等忘恩负义之人,你还为他申冤,却是让我等替你不值。”
“莫如早点寻个好人家,另行嫁了,也好过为这等人渣守寡。”范宇虽然不客气,却也是替这秦香莲好。
第455章 这个办法好
包拯却是看着范宇,微微摇头。
他的意思便是觉得,范宇做事情有些操切。这等事关皇家的案情,岂可透露于一乡野妇人。
范仲淹得知此事范宇并无责任,但心中对于范宇的评价,也低了一些。
“秦香莲,你可知道你夫君所犯之罪,甚至是要祸及家人的?”包拯此时开口,对秦香莲道。
“民妇……民妇愿意伏法。”秦香莲如今只觉得,活着一点指望都没有。
原本与夫君陈世美的恩爱,竟然都是假的。自嫁与陈世美之后,这些年来竟是生活在梦中。现在这梦醒了,却是异常的残酷。
因此,对于什么发配偏远军州之类已经是毫无所惧。
范仲淹此时微微皱眉,“包直阁,以陈世美所犯欺君之罪,虽不至将其家人问斩,可是也应发配。为何至今仍未将这秦香莲母子人等发配,却还放她来开封府告状。若是你审理此案之时,没有动了这些许仁念而是严明法度,何至于今日又如此窘迫。”
今日这案子,确实让范仲淹与包拯两人都窘迫。明明是已经有了定论的案子,却又再折腾了一回。这案情还触及皇家,却是尴尬的很。
包拯摇了摇头,“非是法度不够严明,而是安乐侯向官家求过情。妇孺何辜,便不予追究了。若范知府怨我那也不算错,若是我一定要治陈世美家人之罪,也算是依据法理。只是一时仁念,至有今日之事。”
“民妇有罪,请两位上官治罪,民妇绝不敢有半点怨言。”秦香莲拜倒在地痛哭流涕道。
范仲淹摇摇头,看了包拯一眼才道:“你们母子等人的罪责,已有官家赦免。我若再治你们的罪,便是僭越了。”
“可……可是民妇。”秦香莲如今头发散乱,外表狼狈不说,还有些疯意,“可是民妇又污告了安乐侯,竟不知安乐侯还为我们母子们求过情,实是不识好人心!这民若污告朝廷命官,是不是亦该治罪。”
包拯看向范仲淹,颇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自己可是最擅长刑名,这次看别人审案子看出来这等不一样的热闹,却是甚为好笑。
只是范仲淹也不是善茬,这人心眼也活,他看向了范宇。
“安乐侯,这秦香莲所告之人是你。你若追究的话,本官便可治她的罪。”范仲淹却是将球传给了范宇。
其实范宇一直在想一相问题,此时听到范仲淹的话,他就不得不开口了。
“秦香莲,我有一事不明,给你写状纸之人,自称是陈世美的好友。这么说来,此人也应当是个京官了?”范宇眯着眼问道。
秦香莲听到范宇问的是这个问题,便点点头道:“不错,侯爷猜得对,确实是个官人。”
“此人是谁?”范宇点点头,接着问道。
只是秦香莲听到范宇问这人是谁,她便有些犹豫,接着才道:“此人肯帮我们孤儿寡母写状纸,也是一片好心,他的名字,请侯爷恕我不能知之。”
包拯与范仲淹两人互相对视一眼,才发现居然还有隐情。如果是这写状纸的人肯定有问题,京官又自称是陈世美好友,怎么可能不知道陈世美所犯之罪。
但是此人明知陈世美是咎由自取,却还鼓动秦香莲来开封府状告安乐侯,显然是故意在找安乐侯的麻烦。
难怪安乐侯之前很是操切的便说了陈世美的罪状,却是还有讯问秦香莲的目的。定要使这秦香莲心服口服,才什配合接下来的问话。
想清了这其中的关节,范仲淹便开口道:“秦香莲,你还不清楚吗。那人自称陈世美好友,如何会不知道陈世美所犯之罪。他既然知情,还替你写状纸,却是何故。”
秦香莲听了范仲淹的话,脑子也转过了弯来。
“那人……他自称名叫徐绶,与民妇的夫君陈世美乃是同年。”秦香莲道。
范宇摇了摇头,“这不可能,徐绶我是认识的。如今徐绶在异地为官,这几日又受命迁于河西为官。他根本就不可能回京,如何能替你写状纸。如此看来,此人用的是冒名了。”
包拯却是开口道:“虽然不知他的真名,但是他是哪个衙门的,秦香莲你总应该知道吧。而且,你是如何确定对方是你夫君的好友?看你不象是轻信之人,当有自己的辨别方式。”
听到包拯的问话,范宇和范仲淹两人都不由点头。要说起案情来,还是包拯更专业一些。
秦香莲急忙道:“民妇倒是知道是什么衙门,我入京之后,便去会馆打听了我夫君可曾高中。会馆只说夫君已是高中,并在秘书省做校书郎,我便去了秘书省打听。这便在秘书省碰到了自称夫君好友之人。他……他告之于我,我夫君被侯爷所害,民妇丧乱悲恸之下,已六神无主。对方说愿帮我写了状纸,说来天子脚下的衙门开封府,也能为民妇主持公道。”
范仲淹挑了挑眉头,“我且问你,你好端端的在家中等着不好吗。为何千里迢迢的来到京城寻夫?莫不是你听说了你夫君已死,却是假做不知,现在又有所隐瞒?”
秦香莲不由悲从中来,“上官容禀,民妇并未听说夫君已被治罪,实是因为夫君许久没有传信回去,在家中的公婆也因病过世。民妇便变卖了家产田地将公婆葬了,便带着两个孩儿入京寻夫。”
“如此说来,你如今却是连家都没了?”范仲淹不由得有些怜悯的道。
“正是,上官若将民妇治了罪,民妇或可带着两个孩儿活命。”秦香莲悲声道:“若是将我们母子三人赶出去,怕是便没几日可活了。”
范仲淹看向范宇,“安乐侯,我听闻你家大业大,不知可能再收下秦香莲母子三人。侯爷如此行善救人,将来亦为传为一段佳话。”
原本以范宇的富有,将秦香莲母子三人养在自己那里也不成问题。可是陈世美的死多少与自己有些关系,若将陈世美的两个孩儿也养在自己府中,那不是养仇人吗。
范宇急忙摇头道:“我倒不是吝啬,实是有些不合将她们母子三人安排到我府中。莫如这样,我给他们母子三人一些盘缠,让他们回乡便是。”
谁知道秦香莲摇头痛哭道:“民妇家产早已没了,且举目无亲。民妇死了倒没什么可惜,只可怜我的两个孩儿,他还太小啊。”
包拯此时开口道:“范知府,你初到京中不久,想来身边没有一个伺候的人。不如便将这秦香莲收到府中做个仆妇,每日里帮你扫洒浆洗,也算给她一条活路。”
范宇大喜,这个办法好。
大宋安乐侯
第456章 张谟
果然还是包拯的办法好,将秦香莲母子三人送到范仲淹的手中,这才是解决之道。
实际上,范宇本来是想推到包拯那里的。
只不过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