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对众人摆了摆手道:“无事了,众卿都散了吧。”
众人告退,出了崇政殿。
范宇刚刚打算去后面的慈宁宫,却被曹贤顺给叫住。
“安乐侯,在下可要多谢你了。若非是安乐侯在官家面前美言,怕是官家不会允许我这么快便回来。”曹贤顺当初便是托的范宇,如今自然知道是范宇出了力的。
听到曹贤顺这么说,范宇摆了摆手。
“曹使君,官家做事岂会为人所左右。”范宇微微笑道:“我虽是皇亲,但也要依朝廷法度行事。最多,我见官家容易一些,可以帮你递得上话。官家也是觉得曹使君重要,才会如此安排。”
曹贤顺哪里肯信,那新军就是这位年纪极轻的安乐侯一手建成的,如今这样短的时间便传来捷报。由此可见,这位安乐侯定是个能人,也是自己要仰仗的。
不说在朝迁勋贵之中,将来自己要混得开,就是眼下还要再去河西二州,也要与新军一同前往。无论哪一样,也都是要与这位安乐侯打好关系的。
“安乐侯。”曹贤顺的神色突然之间变的猥琐,眉头一挑一挑的道:“上次送你的西域美人滋味如何?”
范宇原本已经将此事给忘的差不多,现在忽然听到这曹贤顺又问,不由得有些尴尬还有些可气可笑。
“呃,还好……还好。”范宇含糊道。
送来西域美人,一下子打翻了还玉公主的醋坛子,差点要自己起了家庭纠纷,范宇非常想谢谢这家伙的十八代祖宗。
曹贤顺却是没个眼色,挤眉弄眼道:“西域美人热情如火,我大汉男儿在其面前却是显得矜持了。若是身子差一些,怕是还要招架不住。不过安乐侯还年轻,只要注意些,倒也无妨。我这里还有产自西域的药……”
这家伙说起这等龌龊事来没完没了,却是让范宇有些不耐。
“曹使君,我还要去见两位太后,在宫中不便与你长谈。”范宇急忙对他一拱手道:“改日有暇,定与曹使君把酒长谈。”
听说范宇要去见两位太后娘娘,曹贤顺更是客气,急忙拱手道:“那侯爷请便,改日我定当登门道谢。”
范宇也没在间,点点头便往慈宁宫去了。
而曹贤顺却是站在原地目送范宇,脑中却想着,这位安乐侯真是皇亲中的皇亲。不但官家面前说得上话,就是与两位太后娘娘也是极亲近的。看来,自己还是要在这位安乐侯的身上多多下功夫才是。
将来久居汴梁,有了安乐侯这样的大腿可抱,便可得个自在。
范宇却是不知道曹贤顺的想法,他径直去了慈宁宫里。
到了慈宁宫,却是看到两位太后正在看杂剧。还是魏家班的那批人,正演着西游记的三打白骨精。
范宇的到来,却是没能引起两位太后多大注意,只是随意的让他坐了,一起陪着看杂剧。
直到看这一出,义母李太后才对范宇发牢骚道:“宇儿,你写的这故事倒也好看。就是这唐僧是个昏僧,他自己肉眼凡胎的不识妖精,居然还错怪那孙猴子,真真的观音菩萨怎么就选了这么个混帐去西天取经呢。”
杨太后却是在一旁抹了两下眼泪道:“可怜悟空被赶走,他拜别恩师这一段,真是让老身的心都碎了。宇儿,你写故事,难道就不能不这样使人伤怀吗。”
范宇心中苦笑,自己也是抄的,若是乱改,定然就不如原着好看了。
“娘、姨娘,这孙悟空身怀仙法,当年也是大闹过天宫的,岂能被区区一个妖精给难住,放心往后看便是。”范宇只得安慰道。
谁想义母李太后却是瞥了范宇一眼道:“孙悟空虽然闹了天宫,却也没那么厉害。前面既打不过五庄观的镇元子,后面又让个黄鼠狼的黄风怪迷了眼睛,真真是个名不符实。”
这话让范宇也是无言,自己前世看西游记,似乎也有这等疑问。
“娘说的是,下次见了老魏头,让他将孙悟空演的再厉害些便是。”范宇郑重道。
杨太后哈哈一笑,“你这孩子莫要捣乱,我与阿姐不过是说说而已。你若让孙猴子带着师门众人一个筋斗便到了西天雷音寺,这杂剧便不用看了。”
范宇不由得摇头,女人不管老幼,总有道理就对了。
“还是姨娘看得通透,孩儿不及。”范宇只得干笑道。
“对了宇儿,除了这西游记,可还有什么好的杂剧?”义母李太后却是脸带希冀之色道:“照我和妹妹这每天都看下去,怕是用不了几日,这西游记便看完了。”
范宇不由得头大,义母居然学会催更了,这可有点头痛。
但是这也让范宇想起一件事,自己办的那鹿鸣书报社也不知道如何了。
“娘与姨娘放心便是,有得是新故事让你们二老观看。”范宇当即便打了包票道。
又陪着两位太后说了一阵子话,范宇便出宫而去。
来到宫外,便使马车去了孙有才所选的鹿鸣书报社地址。
那庭院的大门上,此时已经挂上了一块匾,上书‘鹿鸣书报社’。
这个地段还挺繁华的,买的这片庭院也算是闹中取静。外面的街上看着热闹,里面却还算清净。
大宋安乐侯
第447章 醍醐灌顶
这所鹿鸣书报社内,此时已经有了一些人。
范宇来到门内,便有一人迎了上来,看着是个门房。
这门房看了看范宇身后跟着的护卫,便知道这是个贵人,也不敢无礼。
“请问这位贵人,来我鹿鸣书报社可有事情。若是有相熟之人,小人可代为通传。”这门房道。
范宇看着对方笑了笑道:“我乃是大宋安乐侯,来这里便是要找林中友。”
门房吓了一跳,急忙躬身施礼道:“原来是东家,我这便去请林先生来迎接您!”
看来是知道这间书报社是安乐侯的,这门房急急忙忙的便去里面找林中友。
不过片刻,林中友便在门房的带领之下从正厅中出来。
“原来是侯爷到了,怎的不先让人传我一声,我好先候在门口。失礼了,实在是失礼。”林中友对着范宇急忙躬身道。
这可是他的金主,给的报酬甚为丰厚,这恭敬可不是装出来的。
范宇哈哈一笑道:“林先生,如今这鹿鸣书报社也已经初见端倪,我过来瞧一瞧办的如何了。”
对于范宇的到访,林中友早有预料,只是没想到,侯爷会如此的心急。
林中友笑道:“侯爷请里面用茶,我可向侯爷细说。”
两人去了正厅中,便有人送上了茶水。
范宇看到,东西两边的耳房中,都有人在写写画画。
林中友看到范宇的目光,便介绍道:“侯爷,您买下的这所宅院足有三进,现在地方有些大了,只好将人都集中到前面。如此有什么事情也好商量的办,省得找个人还要寻一阵子。”
早先选宅院的时候,范宇便没想过选个小的。书报社要想搞起来,自带一个印刷作坊是一定的。因此,这宅院虽然不小,可是在范宇看来,也不算大。
“林先生安排的很好,如今这社中,已经招募了多少人?”范宇问道。
林中友拱手道:“如今侯爷所说的这书报社的作为,我是知道了一些。但是现在不敢搞得人多,只是先寻了几个人试着来。待熟了路数,便自然水到渠成了。眼下编辑选了七人、画师一人、门房一人,加上我这个社长,也只有十人而已。”
范宇听了摆手笑道:“林先生倒是谨慎,这几个人怕是有些不够。”
“侯爷,眼下先使这些人写些故事,即可印刷成册。只是这印刷出来,却不一定容易售卖。”林中友不由为难道:“侯爷虽然说不缺钱财,但若是一直这样亏下去,一个月下来也是少则数百贯钱的,实是有些惊人了。”
范宇笑道:“林先生觉得,不会有人来买,我却不这样觉得。只要故事写得好,自然便会有人来买的。而且这册子上面,还要有些市井的消息才是。例如,某某二人街头斗殴,被公差抓了。便可写个由头和结果出来,使人看个希罕。亦或是,哪家子孙不孝亏待了父母长辈,还欺了仗义直言的邻居。又或者是,某家青楼的花魁,与某位书生纠缠不清,令人扼腕叹息红颜薄命。还有,亦可写某家官宦的衙内,因故被开封府请了去。等等市井之事,多些人间烟火气便是,看者定然如云。”
林中友是正统的读书人,几次科考下来虽然名落孙山,但是这骨子里面还是有些古板的。他听完了范宇的这些话,汗都下来了。
“这、这恐怕有些……”林中友想了半晌,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林先生可是觉得,写这些事情有辱斯文?”范宇已经猜到了林中友所想。
擦了擦额头上冒出来的冷汗,林中友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范宇摇了摇头道:“这样的想的人,怕不是只有林先生一人,这里只有那门房或许不会这样想。”
林中友讪讪一笑,搓着手道:“侯爷,我等读书人实是对于这等市井俗事少有关心,却是有些不好接受了。不过,侯爷既然已经说了,我等尽力而为便是。”
对方这个态度有些勉强,却是让范宇心中有所不满。
可是这等情况,就是换个读书人,怕也依旧是这等观念。若是找个识字的算命先生这等江湖人,范宇也不愿意。那等人心思不纯,做事怕是会变了味道。
想了一想,范宇便对林中友肃然道:“林先生,记录市井之事千万莫要勉强为之。须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若是不明白这个道理,这书可就都读的死了。”
范宇自己觉得还算平常的一句话,对于林中友来说却是振聋发聩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林中友回头看看自己的前半生,岂不是没能跳出去这句话。
自己只觉对人客客气气,便是人情了。可是仔细想一想,莫不是一种敬而远之的疏离。而人情世事,却是构成天下万民百态的最常见之事,自然是学问也是文章了。
林中友此时恍然,原来自己所欠缺的,便是这等人情世事。醍醐灌顶般的大彻大悟油然而生,若是将来自己再赴考场,便会有极大可能被取中。
范宇看到林中友被雷击了似的发了一会儿呆,却是突然一下子起身。
林中友对范宇深深一躬到地,这才道:“没想到、没想到,侯爷一句话便让我悟了。什么有辱斯文,却是我想的差了,不过是自命清高。若是一直如此下去,定然是命比纸薄的下场。侯爷此言,足为我师。”
原本范宇也没指望自己两句话便有多大的效用,现在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
“林先生能这么想,定然是已经是念头通达了,如何来做,想必也已明白。”范宇笑着点头道:“鹿鸣书报社的其他人,还是要靠先生来说服才是。”
林中友急忙道:“这是自然,这是我的份内之事。”
范宇哈哈一笑,“林先生这个社长可要做好,过几日便会安排一些印刷机械送过来,将后院划出来,专门做这印刷作坊便是了。”
“侯爷放心便是,我会多请几个雕版师傅,让他们雕出木版。这次听侯爷的,不会替侯爷省钱了。”林中友此时对于范宇是信服的,不由开玩笑道。
“这个……”范宇急忙摆手道:“不用多,一两个雕工只雕一雕书报上的插图便足亦。其余的字吗,都是如同小印章一般的活字,不用另行雕刻了。”
大宋安乐侯
第448章 脸都开了花
这番话听的林中友吃惊不已,从侯爷这里总是能听到一些奇思妙想的事情,却又都是事实。
“侯爷所说之活字印刷,是在下孤陋寡闻了。”林中友不由得摇头道:“如此,便按侯爷所说安排人手就是。另外,我还想着再雇几个帮闲,每日去市井之中,打探各种民间趣事。再从其中选取有益的,印于咱们书报社的书上。”
范宇点点头称赞道:“林先生能举一反三,也是了不起。书报社确是需要这样的人手,甚至是有人向书报社提供这等消息,亦可领取五十文到一百文不等的钱财。如此,可印于鹿鸣报纸之上的内容便更加丰富了。”
林中友听了范宇的话不由挑眉道:“侯爷之意,莫非我鹿鸣书报社所印之物,便称之为鹿鸣报,与朝廷邸报类同?”
“林先生能这样理解,也不算错。”范宇点头道:“这鹿鸣报可先五日一版,一版万份,印后再雇些无事的童子去街上一文钱一份售卖。另外,众人所写的故事,可连载于这鹿鸣报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