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安乐侯-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祯不由连连点头,“安乐侯说的好,此次可与辽国那边接触一下,卖个人情再多弄些马匹回来。蔡卿虽然也很周全,但还是不如安乐侯想的更深远啊。”

    官家这话,本意是夸范宇,可是他却将蔡齐当成了参照。蔡齐身为副相,还不如一个自己看不上的小子,这心里的滋味可就难受了。

    吕夷简想了想,便向赵祯躬身道:“官家,臣觉得可以一试,这对我大宋并无坏处。只不知安乐侯,可能胜任此事。”

    王德用也道:“边地兵凶战危,安乐侯身为贵人,若是出了事情,恐怕就不好了。官家,不如派火山军为安乐侯的护卫,也好护得安乐侯周全。”

    “安乐侯,你意下如何?”赵祯淡然的问范宇道。

    范宇听到王德要建议给自己带领一军,这怕也不是什么好主意。官家的这个表情,显然并不高兴,应该是有所忌讳。

    “早在官家命我为造作院通判之时,我便从禁军之中选出一些在造作院试用军品的禁军。”范宇看向赵祯,接着道:“先前去辽国之时,便由这些禁军护送。其间,这些护卫还是辽国部族军大战了一场。使得偷入我大宋打草谷的数十骑兵,被尽数剿灭。”

    王德用不禁有些怀疑道:“安乐侯,你选护卫之事,我倒是知道。但是若说他们那五十余人,要正面对抗骑兵,怕还是有些不够吧。”

    “此前我便曾向官家献上过衣甲兵器,及其制造法式。而且,我也带人在官家面前,亲自试过。”范宇顿了一下,接着道:“此事并非编造,神卫军虞侯王中平,便是亲眼所见。对了,王相公,这王中平我此次是要带去巡查的。”

    王德用将信将疑道:“真的如此厉害,那便是是一大喜讯。”

    官家赵祯却是知道的,却也并不再提,而是提笔,写下一份诏书。诏书委任安乐侯范宇,为巡边钦差,可便宜行事。五品以下官员,可先斩后奏。

 第282章 此事准了

    除了让范宇担任了巡边钦差之职,还将狄青、杨文广、曹傅三人,各提了一级,成为振威校尉。

    这其实就是给了范宇调动和指挥所在边军的权力,使他可随机应对边事。

    崇政殿中聚焦了这些重臣,本来就是商议如何应对西夏与辽国之间的摩擦局面。官家赵祯让范宇过来,便是借这个时机,让他顺势成为巡边钦差,并且去执行此事。

    虽然大宋可以做的不多,但是只要对西夏和辽国有一些影响,也就足够了。

    副相蔡齐,对于让范宇担此重任,其实是有些不满的。只是刚刚辩论之时,并没有范宇的话有说服力,他反对也就没有了理由。

    范宇听到王德用的话,心中一动,便对赵祯躬身道:“官家,臣请官家批准,臣将那三千龙鳞铠带走,并允许臣在边军之中,选取能战敢战之士,重建一军。”

    当着三位相公,范宇说出这个话,立时便让这三位相公脸色一变。

    重建一军?这是想干什么,难道他这是向官家要军权图谋不轨吗。

    蔡齐当即便沉声喝道:“安乐侯,官家信重于你,委你巡边钦差之职已是破例。你却还想要自建一军,这是何意。莫非,你真有心效仿曹莽之流!”

    官家赵祯却没说话,而是淡然的看着范宇,等着他的回答。

    吕夷简面无表情,如同老僧入定一般。枢密使王德用,则面带微笑的看着范宇。

    虽然这几人的表情各异,但是范宇要是拿不出一个充分的理由来,怕是就准备接受处置吧。

    “官家,我大宋的边军虽然也算善战。但是数十年来并无多少战事发生,许多兵将已经有些懈怠了。冗兵百万之众,能战者却少。”范宇拱手肃然道:“正逢新造三千龙鳞铠,非以前的重甲可比,臣欲借此为我大宋增一精锐新军。官家可使枢密院与三衙循序渐进,以裁汰军中老弱为屯田兴修水利之民。十数二十年之后,则无冗兵之患。”

    范宇其实早就有些想法,只是没有机会提出来,今日成与不成,可以先提出来试试。

    而且,范宇就是故意当着这三位重臣提出来的。这等于告诉这三位,自己身为皇亲,都已经看出来一些不妥,你们身为朝臣就看着办吧。

    至于什么新政什么改制,都不过是朝堂斗争的借口罢了。而且,哪怕是抱着一颗赤胆忠心,估计最后也会陷于党争的泥潭。范宇则不然,他直接提出解决办法,以皇亲的身份来推动。

    至少他说的这些话,在立场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些朝堂上的官吏们,如果不想被人数落尸位素餐,便须更加卖力的去推动这件事。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会说安乐侯心怀不轨,有拥兵自重意图谋反之心。但范宇是当着官家和三位相公提出,反而是坦坦荡荡,并无半分不可告人之处。

    赵祯听到了范宇的建议,不由眉头挑起,很是有些兴趣。只看赵祯的表情,大家便知道官家已经被安乐侯说的动心。

    “官家,冗兵哪里如安乐侯所说的这样容易解决。”蔡齐急忙对赵祯躬身道:“我大宋冗兵百万之众,若是都安置屯田为民,岂不是需要无数的田土。每人分予三亩薄田,也要三百万亩。如今天下田地尽为有主之地,去哪里找这三百万亩田地给这些裁撤冗兵分配。安乐侯少经磨砺不谙世事,只是喜欢空谈罢了。臣请官家千万三思,莫为安乐侯所蛊惑。”

    这蔡齐是绝对看不上以范宇为代表的皇亲的,哪怕范宇提出来建议是对的,也不能让范宇如此轻易达成目的。只要否定了范宇的建议,他想新建一军的想法,也就没了下文。

    范宇哈哈一笑道:“蔡相公,我大宋的百万大军,我可是只想让官家裁撤老弱,可没有说都裁撤完。若是每年裁撤十万老弱,想必是甚为容易的。按蔡相公的算法,只需三十万亩田地便可。我大宋虽然许多田地有主,但是荒地也有许多,难道就不能开垦吗?更何况,可使这些裁撤之人去兴修水利,以减少每年的水旱之灾。虽然同样养了养些人,若是因为兴修水利,每年少发生些水旱灾害,岂不是从天公手里赚了许多回来。”

    “安乐侯莫要狡辩,你这些都不过是纸上谈兵,其间艰难之处,哪里有你想的这么容易。”蔡齐无法正面驳斥范宇,便冷着脸强调难处了。

    对于蔡齐这家伙,屡次向自己提出质问,范宇也是绝不给他蒙混过去的。这等人若是正经商议讨论,提出不同意见也就罢了。可是这家伙就是纯属为了反对而反对,那就有些不能原谅。

    因此,范宇不会给对方留半分颜面。

    “蔡相公,我不过是个皇亲而已。但是我还知道,国有疑难,便须首先想出办法,然后再去做事。”范宇脸上露出嘲讽之色道:“若是只说有难处,却既无解决之法,亦不肯着手做事,那就让人难以理解了。既然蔡相公说没那么容易,便请蔡相公说说都有何难处。官家与两位相公都在,正可商议一二。待有了解决之道,从明日起便可请官家发诏,将事情落到实处。”

    这话对蔡齐是真的有些打脸了,你说有难处,那就在这里讲出来。崇政殿内便是大宋的权力中心,有难处便现场办法商议解决,明日便可去落实。

    十几岁的安乐侯,对一位几十岁的副相说出这等话,本是极为失礼的。可是范宇说的没有错,道理也很正,而且还是官家所喜欢听的。

    赵祯看到范宇如此质问蔡齐,心中莫名的些兴奋。或许范宇所说的话,也是他这位大宋帝国之主想要问的话。考虑事情的角度,便是一个负责任的皇亲的角度。

    蔡齐没有想到,范宇竟然会这样驳斥于他,而且一点颜面也不留,这让他当场便面红耳赤作声不得。

    吕夷简看到范宇占了上风,便开口道:“安乐侯本意是好的,但是做事岂可如此操切。凡是治民理政,皆是千头万绪,难以一蹴而就。官家与诸臣早有此心,但亦恐诸军民心生怨怼,这才并没急切从事。官家,臣以为此事可先令舍人起草章程,而后再如安乐侯所言,缓缓推行。”

    范宇不由得皱眉,吕夷简这家伙,倒是一个和稀泥的高手。

    “官家,我可否以三千龙鳞铠新建一军?这一支新军,可由杨文广、曹傅、狄青三人,各领一千。若是成了,便将他们三人留在边军,以便推而广之。”范宇再一次道。

    官家赵祯听到,范宇要将这支新军留在边军中,便明白这是表示他自己没有野心。

    “安乐侯一心为国不辞辛劳,此事准了。”赵祯点头道。

 第283章 深藏不露

    待范宇从崇政殿出来,吕夷简与蔡齐两位相公,也已经走在前面。

    而王德用相公,则是走在最后。

    吕夷简与蔡齐两人出了崇政殿,没多远便拐入了政事堂的大门。

    范宇正要出宫,便听到身后的王德用王相公在唤他。

    “安乐侯,且等等老夫。”王德用对范宇招手道。

    范宇回身站立等待,也不知道这位王德用相公,要与自己说些什么事情。

    王德用来到了范宇面前,对他拱了拱手笑道:“适才,在崇政殿中,我听安乐侯一席话,似乎有强军之意。”

    对方这样问,到底是想要说什么呢。一时间摸不清王德用的用意,范宇也不好正面回答。

    “前次出使辽国,一路的见闻使我只是有感而已。”范宇也笑道:“在白沟河边,我竟看到辽军的部族军,入我宋境如入无人之地。我大宋边民,时不时的便被辽军所残害。而我大军的军队,却是对此睁只眼闭只眼,使人甚为无奈。今日当着官家与诸位相公,便抖胆提出建立新军罢了。”

    “安乐侯能提出此事,却是敢言。”王德用点点头,又叹息一声道:“但我大宋如今,已经并非刚刚立国之时。太祖太宗起,为防有武人反覆之事,便有意扬抑武。如今官张目,而武官则是越来越是式微。”

    对方这话,扯的有些远,这王德用竟然提到了武之争。范宇却是不知道这位王相公想做什么,对自己讲起这些来。

    范宇淡然道:“王相公所说的事情,我并不懂。但是我觉得,大宋的军队,还是要保护大宋军民的。若是连这一点也做不到,那便没有多少存在的必要了。”

    王德用点点头道:“安乐侯的话是不错,但是我大宋有意的抑制武官。不但武官地位有些卑下,而且在朝堂之上,很难进言。今日我大宋军队之颓势,亦非无因啊。若是这根本的事情不解决,只建立一支新军,怕是于事无补。”

    听到这里,范宇多少有些明白了。这位王德用相公,怕是有意与自己结好,以便共同对抗官们的压力。

    今日在崇殿上,范宇对于蔡齐蔡相公不假辞色,又提出建立一支新军并裁撤老弱冗兵。这些事情都给王德用留下深刻印象,使得王德用看范宇极为顺眼。

    因而,王德用从崇政殿中出来,才主动招呼范宇。

    “依王相公的意思,难道是要改变我大宋上下重轻武的风气不成?”范宇不由问道。

    “安乐侯觉得,可有办法将这风气改正吗?”王德用有些诧异的问道。

    范宇笑道:“王相公还没看出来吗,我大宋之所以重轻武,便是皇家怕武人夺取大宋江山。而官们为官,却也要走生员、举人、进士、翰林这条路。步步艰难,可也是天下百姓们都看在眼中的荣耀。若是要改变风气,须从这两点下手。”

    王德用看了看左右,并无闲杂人等。

    “安乐侯还请细说与我听,若是不改变我大宋这等扬抑武之势,怕是建立多少支新军,也终会被这些官们,给打压成窝囊之辈。”王德用很是惋惜的道。

    看到这王相公如此渴望听自己的主意,范宇便也并不吝啬。大宋的情形,正如王德用所说。如果不能改变重轻武的局面,建立多少支新军也没用。

    与其自己一个人慢慢的改变大宋,范宇觉得不如给枢密使王德用一些建议,让这位有德望的枢相,也来推动大宋改变。

    “百姓之所以钦羡官,多半还是看到官们科举之后风光游街、东华名唱名。实际上,朝廷对于这些读书人的也是甚为抬举的。”范宇低声道:“但是武官们呢,也就是一个武科举罢了,与官们科举相比无人注意。这等事情,须有所改变才行。”

    “那么,安乐侯觉得,要如何改变,才能让百姓钦羡。又如何来做,才能让官家对武官们少了戒心。”王德用不由得追问道。

    范宇看着王德用,沉吟了片刻才道:“自然是办学,办一间大宋皇家军事大学。”

    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