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安乐侯- 第1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段少连躲在骑车后,盯着一地的尸体,他感觉全身冰冷。杀了辽国的人,还去出使辽国贺什么正旦,不怕对方痛下杀手吗?若是往大里想,澶渊之盟便到此为止了,从此辽宋之间战火连绵。

    听到马车一边没了动静,范宇才来到曹傅的身边看向前方。

    随着冷风吹来一股血腥的腥臭味道,却是让范宇猛的一窒,差些便呕吐出来。

    那些横七竖八人和马的尸体,还有泼洒一地的鲜血,无不述说着杀戮的残酷。倒是有几个妇人借机逃开,正挤在一起瑟瑟发抖。

    “启禀安乐侯,辽军三十五人,业已全体伏诛!”狄青来到范宇的马车前,大声道。

    范宇绕了出来,对狄青道:“伤亡如何?”

    “我军死六人,重伤十六人轻伤二十一人。”狄青报告道。

    范宇正要再次开口,却突然听到段少连嘶声吼叫道:“范宇,你、你是我大宋的罪人!你惹恼了辽国,这便会重燃宋辽之间的战事!我等出使辽国,还有什么意义!你等着官家下旨,取你的性命吧!只有如此,才可平息来自辽国的怒火,你完了!”

    “段少连,你身为我大宋正使,却不指责辽军越境抢掠,竟还让这等人护送我等到辽国。”范宇冷然道:“若不是我亲眼所见你一路从汴梁走来,几乎要怀疑你勾结辽军觊觎岁币。这些家伙越境抢掠,甚至对我大宋押往辽国的岁币都生出贪心,便是死有余辜。便是当着辽帝,我也一样会命人将之斩杀当场。”

    刘六符听到这里,心中一阵轻松。若是按着安乐侯这个说法,自己回了辽国便可无事了。有了这个由头,辽国方面便不好追究宋使,也更没理由追究自己的责任。

    段少连听到范宇的话,整个人都怔住,“啊!啊?”

    “定然是这些辽国部族军缺少管教,来宋境劫掠,碰到了押送岁币的大宋使节。一时起了贪心,欲要强抢岁币却被反杀,我等宋使正当防卫,也是为了保卫辽国岁币,使其免受损失。”范宇嘲讽一笑道:“若是这样,辽国还要对我大宋使节紧咬不放,那他们下次的岁币定然有人私下抢夺。辽国的朝廷,怕是一分银子也看不到了。”

    听了范宇的话,段少连转头就走。还说什么,丢人啊。

    当时便有刘六符的手下护卫不满,对刘六符道:“使君,这宋国安乐侯自以为一手遮天,但是他却忘了我们。等咱们回去,将实情上报,他便完了。”

    刘六符冷冷的看了这白痴一眼,才缓缓道:“既然知道安乐侯有意坑杀我大辽骑军,你我为何见死不救?身为皮室军精锐,还对付不了几个宋军吗。很好,此事便由你去上报吧。”

    那护卫尴尬一笑,半晌才道:“使君高见,小得受教了。”

    看到无人再插话,范宇便对狄青道:“将我们阵亡的人火化,骨灰送回汴梁。其余人,就地休整。并通知驻扎在附近的安肃军,让他们派人过来善后。”

 第217章 要送回去吗

    不过一个时辰,安肃军便来了一个指挥的军卒,五百余人。

    带队的指挥使,对着段少连抱拳道:“上官且请休息,这里交给我等便好。”

    段少连虽为正使,可是现在在使节队伍之中并无威信,但这位指挥使并不知情,自然还是要向他招呼的。

    范宇也没计较,当即吩咐下去,让大家在此扎营休息。

    那安肃军的指挥使,看到一地的辽军尸体,便立时没了之前的轻松之态。

    辽军越境之事对安肃军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但是辽军被斩杀,这还是头一次见到。

    那指挥使不敢怠慢,急忙派人将这些辽军的尸体都摆放整齐,兵器甲胄也都清点过了数目。

    “段正使,此事非同小可,下官要上报河北转运使才行。”那指挥使郑重道。

    段少连却不想替范宇背了这个锅,摆了摆手道:“你有事可找范副使,这一路上,都是安乐侯范副使作主。包括与辽军冲突,都是由安乐侯来指挥的。”

    “有事对我说便可。”范宇当仁不让,也没想着逃避什么。

    那指挥使急忙拱手道:“侯爷当面,我便实话实说。此事可不是我们安肃军能控制的了的。为防辽军报复,只怕全军上下,立时便要紧张起来。还请侯爷与诸位上官,早作些准备。若是在这里不太稳当,便向后退十里。”

    范宇摆了摆手道:“后退就不必了,此事你当上报河北转运使张存。”

    那指挥使当然不会有异议,急忙点头应下。

    河北路转运使张存来的很快,傍晚时分,便带人策马而来。

    张存到了使节队伍的营地,便来见范宇。段少连则避而不见,只当自己不存在,态度很是消极。

    范宇与张存两人互相见过礼,便坐在帐中用茶。

    “侯爷可否说明一下,双方为何会起冲突。”张存凝重的问道。

    “辽军纵兵在我宋境劫掠,刚好碰到我们这支押送岁币的使节队伍。”范宇笑道:“其时,段正使本是想让这些辽军护送入辽。可惜这些辽军听说是岁币,便起了贪心。双方大战一场,结果你也看到了。这些辽军骑兵虽然厉害,可是我大宋禁军更加厉害。”

    张存松了一口气道:“如此便好,此事辽国无礼在先。明日再与辽国一方的人联系才是,今晚便请侯爷在营地委曲一晚吧。明日?我会派人去与辽人交涉。只是对方的人全死了?此事可不好说。”

    范宇其实却并不担心,他笑道:“这些辽军不过是部族军?而辽国南京一带?却是汉军话事。想必两者之间,多少有些小小的龌龊。只要一口咬定?这些部族军要抢辽国岁币,此事便会不了了之。”

    “这些辽人?只肯占便宜?从不肯吃亏。”张存却是摇头,表示不信道。

    范宇也不管他,只是将狄青叫了进来,“我的护卫伤亡?你可给张使君报一报。这些将士的抚恤?还请张使君向辽人讨要。”

    狄青当即便向张存报出伤亡数目,并给他写了一份伤亡数目的文书,还有讨要抚恤的费用共计五万八千贯。

    张存一看这份讨要抚恤的文书,使是暗暗咂舌。敢向辽军讨要抚恤,这还是他在边关这些年来?头一次见的。

    但是这事不管成不成,都是要与辽军相谈提出来的?而且也不可弱了气势。

    范宇他们的队伍,则就在白沟河大宋一侧休息了一晚。张存也是营地之中休息?这样方便于就近与辽军交涉。

    次日一早,张存便命人去辽军那里传信?让辽军派些人来?认领那些契丹军卒尸体。

    出乎张存的预料?辽军那一方对于自己的部族军死在大宋一侧,并没有什么过度的反应。只是对于范宇提出来的抚恤有些意见,认为辽军死的人更多,宋国还索要抚恤,便是无礼之极了。

    范宇对于这笔抚恤,本就没有报有多大的希望,完全就是一个增加交涉气势的由头。他这么做,便是怕张存所派交涉之人懦弱慌张。

    不是范宇不相信张存,是因为大宋这种人太多,那段少连便是一个软骨头的典型。

    好还这些年宋辽边境的承平,辽军也没比这边的宋军强多少。再加上越境抢掠在先,还是不受欢迎的部族军,又觊觎岁币,这件事辽国居然没再深究。

    事情解闷的如此顺利,使得范宇他们的使节队伍只停留了两日,便可入辽国境内。

    白沟河,此时正是枯水,而且也已上冻,往来甚为方便。

    河中原本有一座浮桥,如今也已经冻在了河水之中。范宇他们的队伍,缓缓的过了白沟河,便看到辽国一小队军卒迎了上来。

    此时一入辽境,便是刘六符的主场,他急忙下了马车,对着那些辽军招手。

    为首的辽军头目,向刘六符行礼道:“下官,为归义军甲字队队正周义,见过上官。”

    “怎么,就来了你们一个小队的人马?这如何护得了岁币。”刘六符不由皱眉道。

    周义笑了笑道:“上官莫急,这一路上,都有归义军的各个小队护送。请上官大胆的走便是,叵是那些部族军真的敢来,我们归义军可也不是吃素的。”

    刘六符恍然,还真被安乐侯给猜中了。归义军与部族军之间,显然并不对付的。

    两人交谈了几句,周义便领着手下的军卒在前方引路,大宋使节的队伍也跟了上去。

    果然,这一路上只是偶尔看到一些偏僻的道路上,会有一两骑辽军经过。

    那归义军的周义却冷笑连连,这些马上的辽军,可是非常好认的。只看那鬓角垂下来的两绺头发,便知道是部族军了。

    路上有归义军护送,当然不会有事。

    数日之间,便来到了桑干河边。只要一过河,便是进入了辽国的南京重镇。

    只是范宇他们还没过河,范宇就看到对岸的岸边上旌旗招展,人头涌动。

    此时使节队伍也停了下来,就连那归义军的周义,也不知道对岸是什么情况。

    等到这边范宇下了马车,正与对岸的那些人隔河张望之时,对面却传来一阵阵的欢呼之声。

    而后,大宋的使节队伍便听到了一首歌,正是范宇在离开汴梁之时,所唱的《送别》。

    范宇下巴都差些掉了,人刚来,便要送回去吗。

 第218章 皇太弟

    刘六符却是满脸通红,他当然知道这是为什么了。

    辽人甚爱中原诗词,每有好诗好词,便会有快马从汴梁出发,几日夜的时间便可送到辽国。

    当今辽帝耶律宗真也是个好诗的,主要是受他的老师郎思孝影响,对于汉诗极为推崇。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

    因此,中原的诗词在辽国,也是极为流行的。尤其是在这燕云之地,多是汉人定居,就更是对于诗词没什么抵触了。

    范宇在汴梁的饯别宴上所唱的送别歌,想必是被人先一步送到了辽国南京。

    当辽国朝野,得知前来出使辽国的副使便是送别歌的作者安乐侯范宇,便有许多人自发的前来迎接。

    范宇此时是懵的,这辽国人,要送自己走吗?自己应该如何回应,是说拜拜,还是撒尤那拉,还是说安尼凯塞哟?

    正在宋使队伍进退两难之时,桑干河对面的人群里,却是走出来两人,从桥上迎了上来。

    这两人一老一少,老的穿着便服,年轻人却是穿的绯袍。

    两人过了桥,便向着宋使的队伍中张望。

    “哪位是文采风流的安乐侯?”那老者高声问道。

    刘六符见到老者,急忙上前,对着那老者躬身一礼道:“郎大师如何也来了,您为陛下之师身份贵重,岂可轻易出迎。若是陛下知晓,怕是会责怪。”

    “我郎思孝如何就身份贵重了?”老者摆了摆手道:“不过是给陛下当了几日老师,岂可居功自傲。学无先后,达者为师。宋国安乐侯能作出送别一曲,便可为我一曲之师。他人在哪里,快些引见与我相识。”

    刘六符无奈,他可惹不起这位郎思孝,便只得转身对着范宇拱手道:“安乐侯?这位人家?可是我大辽帝师,沙门郎思孝郎大师。”

    范宇是真没想到?这前来迎接自己的?居然是辽帝的老师,这面子可是太大了。

    他趋前数步?来到了朗思孝的面前,微笑拱手道:“不知郎大师这等长者来迎?真是折煞我了。”

    “小友?不必与我客气。今日来见你,便是抛开了我帝师的身份,你也可抛开你宋国安乐侯的身份。”郎思孝甚为高兴的道:“我等以文会友,莫论其他。”

    旁边那年轻些的辽国官员?此时对着范宇拱了拱手道:“安乐侯?我为翰林学士王英秀,是来迎接诸位的。请与我到使馆交接,再赴接风宴如何。”

    范宇点了点头,便对郎思孝道:“郎大师亲迎,范宇足感盛情。先与这位王翰林办完公务?再与郎大师叙话。”

    “这是应该的。”郎思孝点头应下,“范小哥可先去忙?等下老朽再向你讨教诗词。”

    郎思孝对范宇招了招手,便回到桥的另一方?立时便被数位文士模样的人给围住。看他们那兴奋的样子,显是在向郎思孝问范宇说了些什么?与后世追星族几无两样。

    范宇在桥这边看过去?不由心中尴尬。看对方的这架势?还要在接风宴上谈论诗词。自己能背过的诗词可不算多,这要是露了马脚,怕是这些文士们也会撕了自己。

    然而大宋的正使段少连,此时却极为失落。辽国方面从头到尾,都没问正使是谁副使是谁。人家上来就找曾作送别歌的安乐侯范宇,根本就没人理他。

    甚至连辽国官方派来做交接的王英秀,也直接与范宇商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