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陆光答应得很痛快。为了保护他的宝贝们,他还是愿意多付出一些。“还有一个问题。那个林阳峰怎么解决。想到自己这里有个探子,我睡觉都不怎么踏实。”
叶磊对这个林阳峰还是想利用一下的,可现在来看他是一个定时炸弹,说不定哪天会爆炸。到时候可就成了养虎为患。“传宗,你等会就去胡处长那里,把这事儿跟他说一声。晚上就抓捕,让他们也试试手。光说不练是假把式。”
叶磊继续道:“人员不要一次性抽调,用十天时间一个个调过来。最迟下半月你们就要动手开建秘密基地,就叫几号几号密营吧。就把老虎洞编为一号密营,这几天你抽空去一趟。”
“这几天都忙不过来,中旬时,我去一趟吧。”陆光说道。
“事情一下子也做不完,再说现在的都是些临时的,以后还得搬。到时所有的密营将都由你们后勤处建设,我们把所有**的部门都给分开,取消横向联系,垂直管理。除了几人外,其他负责人,只让他们知道自己所管的下属单位的驻地,杜绝跨级联系。这样就能尽可能地减少危险发生的可能性。特别是那些通讯员,传宗你要特别坐一下他们的思想工作。”
“好的。”
“还有一点。相对来说,基地那部分危险性更高,所以我们要把铁血连和基地两个部分绝对分开,充分保证基地和密营的安全。特别是物资仓库,只允许管理处的人知道那里。如果缺人你就说出来,我优先给你补充。然后要在那里要储备尽量多的粮食和弹药,至少保证四百人维持半年的粮食和四万左右的弹药。只要做到,咱就算被鬼子打散了,还是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陆光觉得叶磊的这些担心有些多余,说道:“我看日本鬼子蹦跶不了几天,咱是不是有些太担心了?小鬼子那点人,现在派了那么多人进了关内,我看他们迟早要撑死的。”
“咱不能麻痹大意,被鬼子的表象所迷惑了。真到了那时候,鬼子会更加疯狂。不管怎样,咱要做好持久战斗的准备,做好艰苦作战的准备。我看咱么怎么也要再打上六七年才能把鬼子赶走。”叶磊当了一回半仙,“所以你作为后勤处长,一定要管理好基地。只有你做好了,我们才能包好好妇女和孩子们。你想想,六七年后,那些孩子们正好事二十岁左右,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有了他们我们才能更好的打击鬼子,赶出咱们的家乡。我让你准备那些粮食就是给他们准备的,你要知道他们才是我们的希望。所以我们要给他们最好吃的,最好穿的,教他们文化,教他们战斗。”
刘传宗和陆光根本没想到这些孩子的作用。他们只以为,叶磊是觉得他们可怜才把他们带过来的,哪会考虑到更多的事情。现在俩人听了叶磊的解释,感到一种叫责任的东西压在了他们的身上,要他们去负责,要他们去完成自己的义务。
“大柜的。家里你就放心吧,我会好好配合李叔管好的。”陆光坚决地说道。
“大哥,这事是不是要跟李叔打个招呼?”
“当然。基地这边是要他来负责的。今天本来是想过来交流一下,没想到说着说着,就把很多具体的定了下来。我会跟李叔商量好具体的方案,最迟六号提过来。你们先开始做好准备,别到时手忙脚乱就行了。”
深夜,叶磊又来到了李叔这里,跟他讲起了刚才跟陆光他们谈到的内容。
“我看很有必要。以前绺子里虽然也有自己的山头,但那里也没什么东西。有军队打过来,他们换一个山头就是了。不像咱们,有那么多物资,还有养鸡种蘑菇的基地,更是有近两百人的妇女和孩子。到时候鬼子来了跑都来不及。”
“李叔,我看可以把后勤管理科、学校、儿童团三个部门,从基地单独**出来,给他们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安置下来。你看怎么样?”
“好。我看可以把这三个部门组成一个**单位。”
“我的意思是,只是把驻扎点**出来放在一起。再弄出这么一个部门来,是不是有些多此一举。特别是管理科,那是做些隐秘工作的部门,**出来就有些太显眼了。”
“也好。那就表面上不分,但实际上单独管理。陆光不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吗?就让陆光来具体负责这事吧。”
“好。关于这个驻点,我看只有咱们俩和刘传宗、钱亮锦知道就可以了。”
“应该这样。以后若要去那边,咱就在陆光的安排下过去,不带任何其他人”
“我也这么想。”
第二天,在叶磊以增加后勤部门战斗能力为借口,通知了铁血连各级负责人,要他们放人。刘传宗和陆光的速度也不慢。一个个人考察下去,每天都从铁血连里拉走几个人。多的时候三四个,少的时候一两个。弄得铁血连里的各级班排长怨声载天。但也就是喊喊几声而已,空出来的名额,他们知道再到后勤部补充。
中午,胡殿晨就找到了叶磊。他这是要汇报林阳峰的情况。
“叶队长,我们已经得到了林阳峰的口供。”
“怎么说?”
“他以前是抗联第一军第一师的。去年七月,他跟着程斌叛国投敌。后来继续跟着程斌加入了长岛工作班,也就是现在的富森工作班。今年六月,通化警察局发现高台子这边有鬼子被杀,怀疑是胡子或红军、民兵所为。所以就派了他们一行人过来调查此事。为了尽快调查清楚此事,并通过这条线索进入抗联部队,这个林阳峰就被分配到到林岑子驻扎的一群伪军中当小队长。并要求他在及进入抗联后,把他们带进已经做好的采伐场埋伏圈里。之后的事情,队长应该都知道了。”
“嗯。那他怎么选择了林岑子?”
“这个他自己应该也不知道。只说是上边定下来的。”
“继续查下去。不知要查这次的事情,关于那个什么大郎的消息,还有那个程斌的情报都要搞到手。”
;
………………………………
第十三节 王连长汇报
十一月三日中午,连赶了两天半路程的王长坤终于回到了出发点,头道溜河密营。他是在上个月末接到齐团长的命令后,跟着邹城他们去的。到现在已经整整过了七天,他才回到了密营。这次跟他一起回来的有吴长乐,他是通讯组班班长,他哥又在齐团长的队伍里当排长。这次铁血队派他过来,一方面是为了联系到部队,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失去父亲的吴长乐去找自己的哥哥。这样也许能减少一下他的痛苦。
王长坤把吴长乐带到了一间房子里,说道:“吴班长,外边有点冷,你就在这里休息一下。我先过去向团长汇报。”
等王长坤离开,吴长乐观察起房间里的情况。这是一间原木搭成的木房子。原木之间是用泥巴糊上的。看起来丑陋些,但至少能挡住寒风吹进来。屋里有长长的土炕,摸上去上面凉凉的。没有一点烧火的迹象。土炕的一角整整齐齐放着一排叠起绑好的被子。
吴长乐再观察房间时,王成坤是来不及休息,直接飞奔到了连部。
“报告。”王成坤大声喊道。等里边有人喊进来后,他才拉开厚重的木门,一个跨步走了进去。然后就马上带上了门。“报告。三连连长王成坤顺利完成任务。”
“哦?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齐辉齐团长正在那里聚精会神看着地图;一听王成坤回来了,就马上迎了上来,一手拍向王成坤的肩膀;“走,咱这就去司令部。找魏书记去。”
王成坤被齐辉拉着除了木屋,说道:“人都已经给团长你带来了。找什么急啊。逃不了的。”
“嘿嘿,小王。看来你的心情很好啊。这么跟我说话。你可不知道,魏书记这几天可是天天盼着你回来。每天还派人问我哪。”
“魏书记盼我回来?团长,你说魏书记知道我?”王成坤不相信的说道。
“嘿嘿,竟然怀疑起上级来了。是不是皮痒,我给你挠挠?”齐辉边走边说,“你还在当排长的时候魏书记就知道你了。”
“啊?哦。”
头道溜河密营,司令部。
“魏书记,派去抚松找那支队伍的人回来了。”齐团长连门都没敲,直接拉着王成坤进了司令部。
“哦?那个王成……,这不就是王成坤连长吗?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回魏书记,我是刚回来的。”这还是王成坤第一次与魏书记说话。
“来,你也过来坐。”魏拯民指着旁边的一个木墩子,“你跟着那个邹城,找到那支队伍了?”
“这是我近段时间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哈哈。你说说,他们是怎么个情况。”
王成坤小心地坐在木墩上,缕了一下思绪,说道:“我是十月三十一日晚上到了邹城他们的侦察组的驻地。当时他们正要开会,邹城也参加了。我也在一旁旁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小王啊,哪有你这么报告的?挑重点说,别讲故事。”齐团长插嘴道。
“没事,你慢慢说。说到哪算到哪,哈哈。”魏书记的心情很不错。
“那我就简单说一下。这支队伍现在叫长白铁血队。是由抚松县清松村的六个儿童团的孩子组成的队伍逐渐发展而成的。”
“好。这下白燕红同志,可要高兴了。”军需处处长全光说道。
“是的。这个儿童团带队的就是吉石,现在他为了方便改了名字,叫叶磊。其他五人分别是江猛山、刘传宗、邹城、钱亮锦、吴长乐。这刘传宗是是我们连刘指导员的儿子。吴长乐是我们连三排排长吴长喜的弟弟,他父亲在五月份的扫荡中牺牲了。”
齐辉是一个急性子的人,又插嘴道:“这些我们都知道。跳过去。”
“是,团长。他们躲过扫荡后,到高台子杀了两个鬼子。之后到五呼顶子找到了四个和他们差不多大小的孩子一起重新组成了清松村儿童团。”
“我说小王啊,这可不像你啊。你以前当侦查排长的那嘴去哪了。当了连长了,老本行忘了咋行。信不信我把你调回去当侦察排长?”齐辉又说道。
“齐团长,你就让他说下去吧。这故事老被你打断,听起来也没意思了。”全光凑趣道。
“团长,等一下。我看本子说。”王长坤说着拿出了自己的小本子,翻了起来,“儿童团成立后,于八月六日奇袭林岑子,成功占领。八月十一日,装扮成伪军攻击日军的运粮队伍。此战后,三个月四次的战斗,他们击杀了九个日军,九个伪军,俘虏了五十多个伪军。他们在林岑子召开了群众大会,会后有大量村民加入这支队伍。叶磊他们为了不引起鬼子的注意,在林岑子起局,报号问天,内部就叫长白铁血队。并把招降的伪军和新加入的村民都编到队伍里,整个队伍一下子发展成为一百五十多人。”
全光听到这里,叹道:“这个儿童团了不起啊,十个人就敢偷袭鬼子的据点。了不起啊。”
“哦,他们不是十个人去的林岑子。十个人里边一个男孩子和两个女孩子留守他们的驻地,奇袭林陈子的只有七个人。最大的江猛山十五岁,最小的叶磊十二岁。”
“真么想到,比杨司令那里的少年铁血队的战士们还小。啧啧啧。”全光说道。
“是很了不起。来,王连长,你继续说。”魏书记说道。
“他们回到驻地,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次于九月十一日趁黑夜奇袭二道磖子河上的采伐场。此战他们消灭日军一个班,俘虏一百多伪军,并缴获了大量物资。听说,这些物资足以让一支二百五十人的队伍吃上半年。”
全光是军需处处长,对物资的数量很是敏感,说道:“那怎么也有两万粮食吧。是不少了。”
“不是两万斤,是五万斤。还不包括各种罐头和肉食。”
“这么多?他们吃上一年都可以了。怎么算的是半年?”魏书记问道。
“这……他们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按一人一天一斤来算的。”
“一人一斤?小孩?”
“是的。按他们的规定,一人一天至少要吃上一斤的各种粮食。此外后勤部门还会定期提供各种肉食。至于小孩,这近一百五十人的队伍里,有五十出头的不超过十五岁的孩子,男女都有。”
“这是胡闹。带着孩子怎么打仗?还那么多!”齐辉说道。
魏书记说:“齐团长,咱们还是先听听吧。王连长,我们就不再打断你的话了。你一次性说完。”
“是,书记。此战后,他们又扩编了队伍。人数达到了二百四十八人。然后就是这次的战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