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回到石塘的时候,柴世荣、王维宇、丁守龙等人都到半道上迎接了转战八百里回来的宁东支队。其场景不可谓不热烈,不可谓不盛大。但走在最前边的叶磊的心情却并不怎么好。
柴世荣、王光宇等人并不是很了解叶磊,对他的这种表情,他们有些不知所措。但丁守龙给他们耳语了几句之后,他们也轻松了下来。
就是他们不说,叶磊也能猜出他们在想什么。用两千人的兵力拖延了三个联队的敌人近二十天时间,这就是叶磊做出的成绩。这点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若不是他硬是延迟了大庙岭、忘八岗方面的敌人进攻,若不是他把敌人的主力引到窝集岭方向,那根据地早就被敌人打了进来。此时,还哪来的什么根据地。大家都得在大山里呆着。有了这样的贡献,还要苛求那么多干什么?现在不是把宁东支队完整地带过来了吗?不是又招来一个九彪队吗?这已经算不错了。
现在想起早上的那些表情,叶磊都赶到有些不好意思。
就像刘亚洁说的那样,对叶磊而言,那是一件严重的渎职行为,应该受到批评才对。还哪里来得什么成绩一说。
不管怎么说,自己已经回来了,已经回到了总指挥的位置上。
此时正在进行着的是一场镜泊湖临指的党委扩大会议,也是叶磊回到根据地之后召开的第一个会议。
会议一开始,叶磊就拿出了自己的检讨书,站在众人面前读了起来。
参加此次会议的人很多。临指党委的六个委员全部参加,连四个师的师长和政委也全都参加了此次会议。
刚开始大家还都没了解到此次会议要讨论什么,但叶磊一上来就开始做起自我批评和检讨之后,大家才算明白此次会议上要谈的内容。
有准备的人不多,只有叶磊、伊俊山、尹夏太这三位临指的最高领导。叶磊开头念了近十分钟之后,伊俊山和尹夏太也是拿出自己的检讨书念了起来。
总指挥都念了十分钟,那其他人念得时间能少吗?少了,那不说明你比总指挥能耐,犯的错误比总指挥少吗?
那怎么行!那时要犯错误滴。
不用任何人提醒,伊俊山自觉地说了十三分钟,尹夏太更是连篇累牍地念了二十分钟。
下边的有些人想道:不就是亲自带队伍了吗?这也算是错误?
随着会议的进行,这些人,开始明白过来了。如果这都算是犯错误,那谁还没有错误啊。
结果,自我检讨的人是越来越多。柴世荣、汪雅臣得做检讨,他们不是都带起了暂编师吗?两人这一作检讨,那王维宇和彭施鲁两位还能跑得了?跟上吧。丁守龙也有错,谁让他没能坚持原则,阻止叶磊等人的冒险决定呢?这下好了,临指的六位领导和两位原军分区领导都做了检讨,其他人还能干坐着呢吗?
那好吧。从**式的吴长喜开始,一〇四师、一一一师、一一三师的师长、政委全都做起了检讨。时间嘛,嗯,怎么也得比领导长不是?有的、没的都拿出来说吧!
不是说打仗比的就是谁犯的错更少吗?带兵之人,谁敢说自己连一次错误都没有。只要仔细想想,那怎么也能找出来几条来。再添点肉,就能说上二十多分钟半个小时。
叶磊没想过自己三人的检讨会引起这么大的波澜。当听完每个人的检讨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的队伍中还有这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这样下去怎么行。既然大家都知道存在这么多问题,那怎么都没能反映上来?直到今天才勉强说出口?
不行,这绝对不行。必须得改变这样的现象。
这次会议,本是叶磊等三人的检讨会,但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最终成为了集体检讨会议,并最终形成了一个最后影响到整个抗联的规矩。
那就是战后的各级作战单位的总结会议。
叶磊在以前也进行过一些总结会议。但主要还是在团级以上作战部队上执行过。而下边的情况则有些乱。有的营、连偶尔也会做总结会议,有的则根本没做过。
但今后就不同了。战斗一结束,只要有时间,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战斗总结会。临指当然要做总结,下边的各师各团也要做,甚至营、连、排、班都要组织这样的总结会议。
今后,这样的会议要制度化、规范化,更要长期化。只有不断地总结,不断地积累,这样的经验教训才会让更多人吸取,并避免在今后的战斗中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
这样的结果是意外的,也是必要的。有了这种制度后,叶磊相信自己的队伍的战斗力会越来越强。
这事定下来之后,此次党委会议也宣告结束。
但所有人还不能离开。五日晚,他们还要进行一次临指的军事会议。
次日晚上,在召开军事会议之前,刚回到石塘的宁东支队直接宣布解散,所有人员原来属于哪里,就回到哪里。
但九彪队的人员就没了去处。叶磊本是想把他们加入到骑兵团,但他发现这些人没有几个会骑马。且他们有老有少,有些人已经不适合继续当兵,肯定是要退役才行。最后他把这批人交给了尹夏太,让他整理队伍,并分散到各部队中。
“刘队长,现在没了宁东支队,你有什么想法?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有顾虑。”
“总指挥,我还是那个想法。”
“还想到大洋山那边?”
“是。”
“除了这个呢?”
“没其他想法。”
“刘队长,你还真是不客气啊,哈哈。”
“能说的不能说的,都说过了。现在也没啥好想的。”
“你这是要破罐子破摔吗?好。我就成全你。嗯,这样吧。我再给你编一支九彪队,你继续当土匪去。”
“当土匪?总指挥啊,我现在已经是抗联的人,不再当土匪了。要不我也做下检讨?”
“当然,你说的没错,检讨就不必了。你的心我明白滴。但这次跟以前有些不一样。以前是带着抗联的名头行土匪的勾当,但以后你要带着土匪的皮子,做抗联的事情。”
“还是挂羊皮卖狗肉?”
“嗯,就这个意思。哈哈。”叶磊大笑道:“这次如果不是我们宁东支队东进,敌人也不会在那边搞什么讨伐,你也不会没了老家。是不?不必要不承认。咱是一伙的,你的心思我还是能明白一些。”
“所以……”
“嗯,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提了。咱还是要往前看。你说是不是?好了,我等会给你找人去。嗯,人数不可能太多,就一百人。我再给你找一个能人。”
“能人?”
“以前也都是同行。”
“也是大柜子?”
“不是。嗯,让他过来给你当炮头,再给你找一个政委。”
“那王麻子呢?”
“王二?嗯,行。王二你也带着。还有,你们还是叫九彪队。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到磨刀石地区活动。”
“回到磨刀石?”
“嗯。你在那里有基础,容易发展起来。”
“那大洋山那边呢?”
“只是个建议。到时候人都给你了。具体的你跟政委商量着办。但我还是希望你们能够活动到磨刀石。然后起到连接镜泊湖临指和活动在宝清方面的二支队之间的桥梁作用。且你们自己也要快速发展起来才行。”
“没问题。只要能回到磨刀石,我肯定能把队伍扩大到三四百人。”
“三四百人?刘队长啊,你不是开玩笑吧,难道还真想当土匪?我都给你了一百人,你才发展成为三四百人?”
“更多就不敢保证了。毕竟那里的活动空间并不是很大。”
“刘队长,你要把自己当成一只母鸡。燃后要不断地生鸡蛋,孵鸡蛋。明白吗?”
“哦,这样可行。”刘亚洁说道,“那要不要再收编其他绺子?”
“可以。但要按我的法子办。”
“像八德岭那边的那种方式?”
“现在我们站在一条线上,我也跟你说实话。不听话的要收拾掉,不要有什么顾忌,更不要跟他们搞什么没有信任基础的合作。”
“明白了。”
!#
………………………………
第二十七节 何必当初
叶磊大概能够猜到总司令部方面为什么要把原来的两份计钭结合在一起,还要派来三个师增加战斗规模的原因。
虽然在去年末的那场关于是否执行中央指示的讨论中,最终大家还是同意了叶磊的建议,但他们几人肯定还是有着继续执行中央指示的想法。'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八人的东北抗日军事委员会成员之中,负责军事方面工作的人有周保中、杨靖宇、刘松江、赵尚志及叶磊,魏拯民、白燕红、李青则在东北局和政府方面工作。在去年末的讨论中,魏拯民、周保中、杨靖宇、赵尚志支持执行指示,其他四人则反对。
当那件事情暂时确定下来之后,叶磊暂时就没再考虑军事委员会方面的事情。但这次的事情,却让他不得不重新考虑其这个组织来。
会支持叶磊意见的三人中,只有刘松江一人是在抗联总司令部方便任职。而其他军事工作相关的四人中,叶磊在镜泊湖临指,赵尚志在龙岗临指,周保中在东北局。这一来总司令部方面有杨靖宇和刘松江二人是军事委员会的成员。且两人在执行指示的问题上意见有些相左,这就让总司令部方面在安排作战是有了一定的平衡,也基本按照上次的决议进行。
但有一点叶磊没有想到。那就是,周保中作为东北局的负责军事工作的副书记,他是有权利参加抗联司令部的会议,且拥有较大的发言
这一来,只是抗联政委的刘松江,在与周保中副书记和杨靖宇总司令的意见沟通中,就显得有些弱势。更诃况,他只是政委,在制定军事计划方面,他的发言权还并不是很大。
结禺,在很多问题上·刘松江都不牟不同意他们的意见。
就像上次进行的浑江战役,如果是叶磊的话,那肯定是不会进行那种战斗。
赞成扩大作战范围的赵尚志一提计划,很快就得到了总司令部方面的认可。但打下浑江·除了能缴获一些武器弹药之外,还能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在根据地边缘继续进行游击战呢。
摩天岭临指方面进行的延社战役,还有情可原。毕竟曹亚范并不是军事委员会成员,又有想尽快解放朝鲜的黄海峰、崔贤等人的强烈建议,他们提出延社作战计划并不意外。总司令部方面肯定也是顺水推舟地同意了那个计划。
现在的抗联已经比以前强大了很多。
但抗联不是四路军,更不是叶磊的军队。他们要听抗联总司令部的指挥,更要听东北局的指导。
叶磊本想通过东北抗日军事委员会来间接指导抗联·但从现在的接过来看,他的这种已经不大可能实现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管在军事委员会上制定了什么样的策略,这具体的执行还是要通过东北局和抗联去实现。
在政府方面,叶磊没啥可说的。反正他也没啥子经验。提提意见算是过了。
但在军事方面,虽然上边早已有了策略,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因具体执行人的态度原因,原来的策略进行地并不是很彻底。若说他完全脱离了策略·实际上并非如此,但要说他完全按照策略来执行,那更是差别很大。就是说这个决议执行的并不够彻底。
叶磊对整编整个抗联的事情并不后悔·毕竟那是正确的选择。团结才是力量嘛。
但遗憾还是有点。如果他能在青岭岗,能够在总司令部,那他会想尽办法反对这样的作战,至少不能这么打。打来打去,小鬼子会越来越多,自己的实力则并不见长,那怎么能行。
结果上看,从去年十月中到现在的三个月时间里,镜泊湖临指扩编出了一个师,摩天岭临指也扩编了一个师·而根据地方面则是并没有增加任何兵力。只是补充了一些守备团而已。
叶磊扩编的一个师是,他指挥兵力打出来的。摩天岭临指方面的那个一一二师更是以去年末就打好的基础扩编出来的。应该说,这两个是的扩编,都与叶磊有密切的关系。
难道他们真的没有能力扩编部队吗?他们真地只有扩编几个守备团的能力吗?
显然不是,吉辽根据地还是有潜力可挖,根据地周边还是有利益可
那他们为什么只做到这一点?
究其原因·叶磊认为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他们对抗日战争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